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子避席的典故介绍

曾子避席的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734 更新时间:2024/3/3 4:37:44

曾子避席

孔子在家里和学生论道,这时候有听见有客人上门拜访,于是孔子让学生赶紧回避,然后起身迎接。门刚一打开,一位穿着长衫高帽的男子走了进来,三步并两步的走到孔子面前给孔子弯腰敬礼,双腿并拢,作揖道:“学生来请先生大安,有问题您求教。”孔子忙回礼让客人座下。

曾子像

这个男的道谢之后就一屁股坐到孔子身边的垫子上,迫不及待的说:“先生,我有一个问题困扰很久了,听别人讲述你才华,特地过来求教。”说话的时候由于过于激动,手碰到了孔子的袖子。

孔子不禁皱眉,觉得此人行为举止不太严谨,不太懂礼貌。但是没有表现出来,那个男的开始讲述自己的事情,屡次打断孔子,自说自话的把自己的事情说完才看向孔子,孔子耐心的给他解释了,然后让弟子送出门。

这时候曾子来了,他请安之后也坐到了孔子身边,他是希望这样能离老师近一点,聆听教诲。孔子不希望他和刚才的客人一样,于是跟他讨论君臣之礼,君君臣臣,都要有自己的位置和行为规范。曾子一听,赶紧站起来,恭恭敬敬的走到席子外面站着:“学生先前鲁莽了,麻烦老师还要教导我。”

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是一种非礼貌的做法。臣子不能跟君主平起平坐,学生也不能跟老师平起平坐,当老师教导的时候必须要恭敬的站起来聆听。

宗圣曾子政治理念

曾子参与了儒家四书之首的《大学》编纂,书中提出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不仅至善也提倡生财。主张唯心主义,有着朴素的哲学思想。古语说要想明德于天下,必须要让一个国家泰兴昌盛。

曾子像

兴一个国家,就必须要每一个家庭都做到和谐稳固,要想让每个家都和谐必需让作为社会最小单位的个人能够修正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变得高尚。从个人做起才能让这个天下明德。这个链条构成了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

他的政治理念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就是至善,一个就是生财。至善指的是道德修养和政治上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理想。通过诚心修身修养道德,通过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政治上的最高境界。让政治和道德相互作用就是儒家的政治观点。他们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描述一个大同社会。作为当政者,必须要了解民心,尊重人民,知道群众力量的重要性,不乱加赋税,用一种谨慎的态度治国,民众用一个谨慎的心做事,因此,一个有高尚品德的人才能称之为人。

“生财”讲的是做官的目的论,有的人做官是为了权利,有的人是为了敛财,这样的人是不能够委以重用,财富聚集的目的是为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敛财的君臣就是国家的窃贼。其次当官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举才,用人唯才的,不能因为个人喜好让人才埋没,这样的小人比贪腐更可怕。

孔子选曾子接班

曾子师孔子的学生之一,入学时间并不长,资历不是最老的,才学是中上等。但是孔子死的时候没有把自己的位置传给亲孙子子思,而是将门下包括子思全部托付给了年轻的曾子,这是为什么呢?

曾子像

颜回毫无疑问是孔子的接班人,论语中有很多地方都能看出来,在论政篇章里面提到,颜回的悟性非常高,而且人又公正谦虚,对长者恭敬;凡事就事论事,不迁怒别人,能够对人不存二心,颜回也相当好学;在个人生活上,他安贫乐道;孔子认为宴会时最能懂他心意的人,他说的话,做的事,都不需要孔子多加指导,一个眼神或者只言片语,颜回就能懂他的意思,颜回死之后,孔子悲痛万分,像死了儿子一样。

标签: 避席典故介绍避席孔子家里学生论道这时候听见

更多文章

  • 赵氏孤儿赵武的父亲 赵武的儿子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氏,孤儿,赵武,父亲,儿子,介绍,赵武,父亲,赵朔,赵盾

    赵武的父亲赵武的父亲是赵朔,赵朔是赵盾的儿子,赵盾在晋灵公的时候是权倾一时的大臣,晋灵公统治期间骄奢淫逸,赵盾屡次规劝却听不进去,于是赵盾将一头熊杀死将尸体带给晋灵公看,晋灵公于是非常恐惧赵盾的能力,所以就对赵盾起了杀心,赵盾得到消息逃走了,后来赵穿杀死晋灵公,扶立了晋成公。赵武的父亲赵朔画像晋成公

  • 曾子吊唁黔娄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吊唁,黔娄,时候,发生了,什么,吊唁,黔娄,有一个,好友,叫

    曾子吊唁黔娄曾子有一个好友叫做黔娄,也是鲁国人。黔娄死了之后办丧事,曾子肯定要去祭奠。黔娄也是一个品行高尚的人,曾子很尊敬他,他的夫人也是一个相当厉害的人物。曾子像曾子带着弟子前去祭奠,黔娄的夫人出门迎接,几人进了内堂,这时候还没有发丧,黔娄的遗体刚刚整理好,衣帽换了新的,但是还是很破旧,被安置在窗

  • 秦穆公是怎么称霸的 秦穆公的称霸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穆公,怎么,称霸,过程,秦穆公,称霸,一生,经历,几度,大

    秦穆公称霸秦穆公的一生经历了几度大起大落,举国上下经过漫长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也就是称霸一方。秦穆公图秦穆公的称霸是狭义上的,限于地域,而不像是秦始皇一样称霸整个天下,穆公时代的称霸只是完成了收复西戎,消灭晋国,成为一方的霸主而已,虽然看似简单,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心力和物力才达成

  • 苏洵的论文《项籍》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苏洵,论文,项籍,赏析,项籍,苏洵,一篇,论文,项羽,三国

    项籍苏洵《项籍》苏洵的一篇论文,项籍即项羽,是三国时期的大将。苏洵的这篇《项籍》不同于其他论述项羽的文章,没有赞颂项羽作战英勇,也没有替他的遭遇感到惋惜和同情,而是分析了项羽战败的原因,认为项羽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但缺乏谋略,犯下了战略性的错误,才失去了掌管天下的机会。苏洵画像《项籍》苏洵首先通过对

  • 赵武相晋是怎么回事 赵武的政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武相,怎么回事,赵武,政绩,赵武相,赵武,晋国,正卿,赵盾

    赵武相晋赵武是晋国正卿赵盾的孙子,将军赵朔的儿子,晋景公的姐姐赵姬在赵氏一族灭门的时候生下了赵武,可以说赵武一出生亲人就全部去世了。影视剧《赵氏孤儿》讲述的就是赵武的传奇经历。赵武后来也成为了晋国的正卿,像他的祖父一样也权倾一时,可以说赵武对于晋国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贡献的。歌剧《赵氏孤儿》剧照赵武赵

  • 赵氏孤儿赵武介绍 历史上的赵武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氏,孤儿,赵武,介绍,历史上,赵氏,孤儿,赵武,赵武官,武

    赵氏孤儿赵武赵武官至晋国的正卿,主持了晋楚分霸的弭兵之盟,为当时的中原带来了难得的和平,使得人民能够休养生息,可以说对于民众来说是一位有功之臣,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权倾一时的人物却有着血腥而且悲惨的身世,一出生就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并且背负起全族的血海深仇。《赵氏孤儿》剧照赵武是历史上著名的赵氏孤儿,可以

  • 宋代文学家苏洵有哪些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代,文学家,苏洵,哪些,名句,苏洵,名句,生在,北宋,时期

    苏洵名句苏洵,出生在北宋时期。在我们初高中的课本里,经常可以看到他的散文诗集等,在我们的印象中,苏洵是一个富有文采的翩翩公子,但是,事实却是,苏洵在少年时期不爱学习,因家里由父亲掌管,所以苏洵在少年时期并没有体会到累的感觉,每天都跟朋友们到处闲逛,在此期间,他还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但是没有考上。苏洵

  • 郑板桥的名言佳句赏析 郑板桥的品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郑板桥,名言,佳句,赏析,品质,郑板桥,名言,清朝,有名,画

    郑板桥名言郑板桥,清朝有名的画家,文学家兼诗人,有着坎坷的经历。在他的一生之中有着很多的闻名后世的作品,其中不乏有着很多的名言佳句,以下几个是较为出名的。郑板桥诗“难得糊涂”,凡是知道郑板桥的人都会知道,这是郑板桥名言之一,郑板桥曾经先后在朝廷的两个地方当过知县,对于官场中的黑暗有着很深的体会,可是

  • 北宋大文豪苏洵的书法作品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文豪,苏洵,书法,作品赏析,苏洵,书法,提起,我们,大

    苏洵书法提起苏洵,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国有名的散文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苏洵也是很厉害的书法家,现在网上有许多苏洵散文的手写图片,通过字体我们可以看出,苏洵是个豪情万丈,对朋友仗义,对家人体贴的才子。苏洵书法图现在流传下来的苏洵书法所剩无几,有很多收藏家想要收藏苏洵的书法,但是,流传到现在的书法也

  • 清代文豪郑板桥的故居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代,文豪,郑板桥,故居,在哪里,郑板桥,故居,有名,画家

    郑板桥故居郑板桥是有名的画家、诗人以及文学家,他的故居在江苏省兴化市的东城外郑家巷。这个故居是后世的人们为了纪念郑板桥所建设的。郑板桥故居该故居的格局是呈现的是坐北朝南式,前后两处都有门可以自由进出,并且有着设计成坐北朝南式样的三间正房,在里面还有着三间较小的房子,分别为门楼,厨房和书房,很符合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