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书画家郑板桥是如何咏竹的

书画家郑板桥是如何咏竹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658 更新时间:2024/5/2 21:00:52

咏竹郑板桥

郑板桥竹有不解之缘,他喜爱画竹,画竹时间长达四十年,几乎大半生都在画竹,大多数人认为他画的竹子被是史上画得最好的。

郑板桥《咏竹》图片

他写的《画竹诗》说的就是他四十年来从不间断地画竹子,每天都要去思考如画竹,后来终于明白,要画好竹子,就要去繁杂的叶子、只留下清瘦的竹子枝干,画到竹子不再只是形象像竹子,而是表现出竹子独特精神的时候就成功了。

郑板桥喜欢咏竹,有好几首流传于世。他笔下的竹子是君子的代言植物,有的谦和有礼、有的舍己为人,比如《篱竹》描述的就是竹子的叶子和竹竿都是绿油油的,用竹子来当篱笆比用荆杞更好,如果正好有竹子就用竹子做篱笆吧,自己能做到就靠自己,不需要麻烦他人。

郑板桥咏竹的诗歌中最出名的是《竹石》,写竹子扎根在青山之中不肯放松,还把岩石都破开了,经历了很多的磨练仍很坚韧,不管多大的风都吹不倒竹子。赞美竹子的坚定、不为强势所动摇和弯曲,人也应该像竹子一样,不畏强权,不对生活妥协。

郑板桥爱竹爱了一辈子,自己的性格也像竹子一样强硬,有首咏竹写的就是自己七十岁仍然画竹子,竹子越是长在乱石中越是笔直,他把挺拔的竹子画得像悬崖峭壁一样笔直。晚年的郑板桥很落魄,只能靠卖画为生,即便这样他也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没有对权贵势力弯腰和屈服。

郑板桥的竹子

郑板桥是我国清代著名的艺术家,他不但在书法和篆刻等多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在绘画上的造诣更加出众,这也奠定了他在我国古代艺术上的地位。郑板桥的绘画作品包含的因素有很多,而其中最多的就是竹子,郑板桥的竹子是现在最为有名的。

郑板桥的竹子作品

梅、兰、竹、菊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画家喜爱的绘画之物,因为他们代表着不同的风格,所以被称为国画四君子。其中竹是很多人喜欢的,但是能做好的并不多,而郑板桥的竹也弥补了这项空白。

竹子是一种非常见的植物,之所以受到人墨客的欢迎,就是因为竹子象征气节,竹子的气节就是清高!这对中国文人来说是最符合的,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象征,对于读书人来说这也是一种精神支持。

郑板桥的竹子是一种另类,郑板桥对于竹子的喜爱也达到了一种境界。郑板桥一直对竹子情有独钟,一画就是四十年。郑板桥还写过一首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郑板桥在画竹子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对画竹子的一些见解,他认为画竹子要有三重境界“眼中之竹”、“手中之竹”、“胸中之竹”。郑板桥在画竹子的时候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一般不注重写神,往往注重的是写生,他认为要想画好竹子,只要你能将竹子的生画出来,那么竹子的神自然也就出来了。

郑板桥画竹的故事

郑板桥一生最喜欢画竹子,关于郑板桥画竹的故事也有很多,这些故事虽然有些我们无从考证,但是确实为郑板桥这个人物增色不少,也为郑板桥作品的由来增加了更多的故事色彩。关于郑板桥画竹的故事,有一个比较有意思。

郑板桥画竹作品

婵和郑板桥外出到镇江,金山寺的大和尚知道了就给李婵送了请帖,没有给郑板桥。于是李婵就想郑板桥炫耀,郑板桥说我们一同来,那么明天一同去,我没有请帖就装扮成你的书童吧,李婵也同意了。

更多文章

  • 楚庄王问詹何曰是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楚庄,王问詹,何曰,是什么,故事,楚庄,王问詹,何曰,这个

    楚庄王问詹何曰“楚庄王问詹何曰”这个故事出自《列子·说符第八》,首先介绍一下这位詹何,詹何是战国时期道家的哲学家,是一个擅长推理的思想家,他“不出户,知天下”的推理能力比老子还高些。但是因为韩非子强调观察的重要性,贬低推理,所以时常丑化詹何的形象。楚庄王塑像这个故事大致的意思就是,楚庄王向詹何问道,

  •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是如何读书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宋,大家,之一,苏洵,如何,读书,苏洵,读书,我们,知道

    苏洵读书我们都知道,苏洵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他也因为自己创作的诗篇,而被列为“八大家之一”,这其中的意义,想必不用我多说,大家也都能理解。那大家肯定会去想,苏洵有如此的成就,是不是与苏洵读书有关呢?到底是不是这样,让我们在下面的内容中揭晓。苏洵画像历史上的苏洵并非大家所想像的,打小就喜爱诗书,每日

  • 书画大家郑板桥的书法价格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书画,大家,郑板桥,书法,价格,多少,郑板桥,书法,价格,我

    郑板桥书法价格郑板桥是我国清代著名的艺术家,他不仅把竹子画得出神入化,在书法上也是集大成者,他对书法的大胆创新,是前无古人的,所以堪称书法大师。到现在人们对于郑板桥书法的推崇还是非常高的,而这种推崇就表现在郑板桥书法的价格上。郑板桥书法价格郑板桥的书法很多都是和他的画作在一起的,也就是在一幅画上有自

  • 郑板桥难得糊涂解释 郑板桥难得糊涂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郑板桥,难得糊涂,解释,故事,郑板桥,难得糊涂,家里,块匾

    郑板桥难得糊涂郑板桥家里有块匾写的是“难得糊涂”,用了隶书、篆书、草书三种字体,不同凡响。《难得糊涂》图片这四个字读起来容易、理解起来也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世间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的做到在该糊涂的时候糊涂。糊涂和聪明是相对的,人的一生中,都在极力表现聪明,有些人的聪明叫做小聪明,有些人的聪明叫做狡诈,

  • 齐桓公的葵丘会盟 重要的人生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齐桓,葵丘,会盟,重要的,人生,转折点,齐桓,公会,春秋战国

    齐桓公会盟春秋战国时期,各种会盟结盟都层出不穷,而这也是一些大国用来增加自身威望的良好方式,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的霸主自然也经历过很多次的会盟,这里小编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那场让齐桓公登上人生顶峰的葵丘会盟。齐桓公葵丘会盟葵丘会盟是齐桓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场会盟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巅峰,而且在这之后

  • 著名军事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著名,军事家,赵武灵,胡服骑射,故事,赵武灵,胡服骑射,王推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变了中国军队最初的军装,以后逐渐演变为盔甲装备。赵国的“胡服”,衣短袖窄,与游牧民族的服装相似,这也同时减弱了华夏民族对胡人的敌视心理同时有利于促进胡人对华夏民族的归顺。赵武灵王像在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于日益衰败的形势中,常年打败战,就连小国都想要来骚

  • 郑板桥的吃亏是福 吃亏是福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郑板桥,吃亏,是什么,意思,郑板桥,吃亏,著名,话语,也是

    郑板桥吃亏是福吃亏是福是郑板桥的著名话语,也是正板桥先生著名的书法作品,全文是: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利于彼,外不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继平且安。福即是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应该有一个平常心,如果懂得付出而不去计较自己是否会“吃亏”,那么你将拥有一个富有的人生。这是一种哲学思想

  • 艺术大家郑板桥的故事 郑板桥的谈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艺术,大家,郑板桥,故事,谈吐,郑板桥,故事,我国,清代,著

    郑板桥的故事郑板桥是我国清代著名的艺术家,他一生为人豁达,虽然也曾做过官,但是官位很小,只做到了县令。但是对于这样一位艺术大家,从来不少文人轶事,关于郑板桥的故事也不少,其中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就是郑板桥在做官时候遇到的事情。郑板桥画话说郑板桥在潍县做县令的时候,有一天正在衙门中办公,他的差役传报说自己

  • 赵武灵王建筑长城 成中国最古老的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武灵,王建筑,建筑,长城,中国,最古,老的,赵武灵,王建筑

    赵武灵王建筑长城赵长城,为赵武灵王时所筑,所以也称做是赵武灵王长城,是中国历史上现存的最古老的长城,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赵长城遗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相互争霸时需要各自设防,因此先后修筑长城来相互护卫。这些长城的位置是根据各诸侯国家的地理位置所设防,由南到北,由东往西,布满了长江、黄河各大流

  • 书画大家郑板桥擅长画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书画,大家,郑板桥,擅长,什么,郑板桥,擅长,什么,我国,清

    郑板桥擅长画什么郑板桥是我国清代最为著名的艺术家,现在人对于清朝书画作品的青睐不必赘述,而最爱就是郑板桥的作品。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之一,他擅长诗、书、画,人称“三绝”。郑板桥《竹》那么郑板桥擅长画什么呢?对于郑板桥来说最擅长画兰竹。在郑板桥的一生中画过很多东西,有竹子、兰草、石头,也画过松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