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棺中刘伶眼是什么意思

棺中刘伶眼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728 更新时间:2024/2/15 17:43:54

棺中刘伶

“棺中刘伶眼”出现于小说作家崔走召的《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中,棺中刘伶眼是人的一种眼型,多用于观人术中。

刘伶画像

它是指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的眼睛。刘伶酷爱饮酒,被排挤出朝庭之后就到处闲逛,有一天于一处小村庄里发现一家小酒馆,他看见小酒馆上挂着一幅“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的对联,觉得店家夸大其辞,很生气地进去讨酒喝,结果这酒的酒劲很大,他喝多了觉得自己会被醉死,便让他的妻子在他死后将他装在酒坛子里埋在地底下。但是这只是酒仙杜康和刘伶开的玩笑,杜康想要引渡刘伶成仙才使他醉酒的。

刘伶从醉酒中清醒过来,发现自己被关在酒坛子里并且还被埋在地下,四周漆黑黑地一片,不管他睁眼还是闭眼,世界都是黑暗的,然后他又逃不出去,心火特别旺盛。三年之后,杜康来将刘伶从地下挖了出来,而此时的刘伶在地下经历了三年的沉淀,已经悟得天道。从酒坛里出来之时,双眼一睁,目光似炬。所谓的“棺中刘伶盼魂归,双眼一睁一抹黑”说的就是上述的情况。

“棺中刘伶眼”天生罕见,瞳仁很大,几乎占据了整个眼球,而且眼珠漆黑有光泽,就像是喝醉了酒之后的眼睛。生有这种眼型的人,大多有成为一代枭雄的志向,但是却没有枭雄之命。这类人大多心机深沉,狡诈阴狠,深藏不露,遇到不顺心的事不会立时发作,而是暗暗压住报复之心等待报仇的最佳时机来临,直接将人打入黑暗深渊。

刘伶墓

当初刘伶喝了杜康的美酒之后,便是一醉三年。他的妻子将他装入酒坛子埋在地下,但是后来刘伶从酒中清醒过来之后,刘伶便从酒坛子里出来了。他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因嗜酒而声名大噪,历来杜康与他的故事被口口相传。但是后来他是怎么死的呢?又被葬在了哪里呢?

刘伶墓

现如今,关于刘伶墓在哪里的争议很大,有为数不少的城市都在争夺刘伶墓,并且都是有理有据。比如,山东枣庄市中区坟墓,江苏淮安楚州区坟墓,河北保定徐水坟墓,山东泰安宁阳坟墓,河南新乡嘉坟墓以及安徽阜阳颍东区坟墓。

峄县志记载刘伶曾经向东游历兰陵山水地区,因为饮酒过量而死亡,死之后就被葬在现今的峄城东北刘耀村,峄城属于山东枣庄市。并且刘伶在此处的墓地墓前有石碑,石碑上还刻着明朝大学士为他撰写的碑文,石碑在文化大革命时被红卫兵毁坏。此外,河北保定徐水的刘伶之墓则是因为张华与刘伶是至交好友,而刘伶墓与张华墓遥遥相望,也是有县志记载,并且还在195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单位。再来说安徽阜阳颍东区的坟墓,它没有县志记载,但是在此处却有很多与刘伶饮杜康酒一醉三载的传说遗迹,当地老人都说曾见过刘伶墓碑,颍东的乡风习俗也与刘伶有着密切的联系。

刘伶已是千百年的人物,他的尸骨早已化为尘土,比追究刘伶墓在哪里的有意义的事情还有很多,何必要去计较一个存在历史之中的人到底是如何死的?又是死在哪里呢?

竹林七贤刘伶

刘伶,字伯伦,又称酒仙,是魏晋时期的诗人。因为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七个人经常在山阳县的竹林之下相聚,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刘伶是他们七人之中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位。

刘伶画像

更多文章

  • 刘备为关羽报仇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关羽,报仇,真正,目的,是什么,刘备,关羽,报仇,不论

    刘备为关羽报仇不论是从电视剧《三国演义》还是在陈寿所写的《三国志》一书里,刘备讨伐东吴的举动一向是被看成刘备为关羽报仇的举动。那么刘备为关羽报仇的目的真的这么简单吗?关羽石雕像因为关云长败走麦城,刘备失去了荆州,关羽更是死在了东吴的手上。因为刘备为关羽报仇的这件事,大家都认为刘备没有顾全大局,举动也

  • 九品中正制是谁提出的 九品中正制解释和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九品中正,提出,解释,意思,九品中正,提出,陈群,魏朝,建立

    九品中正制是谁提出的九品中正制是陈群提出的。魏朝建立初期,政局不是很稳固,人心浮动。曹操自己出身低微,对此他并不在意,公开场合从不忌讳自己的出身,所以他在世时选材用人并不在乎门第出身。对此,世族大夫很是恼怒。待曹丕继承曹操的家业后,他创立了属于曹氏家族的王朝。他上位以后,深知父亲实行的政策会引起朝臣

  • 髡残溪山秋雨图赏析 髡残苍翠凌天图鉴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髡残,溪山,秋雨,赏析,苍翠,天图,鉴赏,髡残,溪山,秋雨

    髡残溪山秋雨图清代有四大著名画僧,他们分别是石涛、弘仁、八大山人和髡残。髡残以画山水画闻名。他的画风深受他师傅王蒙的影响,作图手法惯用干笔皴擦的手法加上淡漠渲染的手法。而这种绘画手法以致让他的画面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气韵,深受后人膜拜。髡残溪山秋雨图髡残出生于一六一二年,是现湖南武陵之人,出家后自称为残

  • 赵充国缓行讨贼典故 赵充国为什么主张屯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赵充国,缓行,讨贼,典故,为什么,主张,屯田,赵充国,缓行

    赵充国缓行讨贼赵充国,提起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在历史上是一个默默无名的人物。相反,他是我国西汉一位杰出的将领和卓越的军事家,一生打了大大小小无数次仗,取得了多次大胜,深受皇帝的信任和器重。他不仅骁勇善战,而且智谋超群,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全才。在史书《汉书·赵充国传》中,有一个体

  • 政治家淳于髡读音 淳于髡献鹄的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政治家,淳于髡,读音,淳于髡献,典故,淳于髡,读音,战国,时

    淳于髡读音淳于髡是战国时期的一个人名,他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材不高,出身卑微,但是却以善于辞令出名。历史上记载了很多他劝阻齐王的谈话,谈话内容多为隐喻故事,显示出了淳于髡的聪明睿智。这里具体讲述淳于髡读音。淳于髡画像淳于髡读音先看淳于的读音。淳字有两个读音,和纯同音的时候,淳表示朴实的意思,另通

  • 战国思想家淳于髡传基本资料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思想家,淳于髡传,基本资料,淳于髡传,淳于髡,齐国,上

    淳于髡传淳于髡是齐国的上门女婿,这篇古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口才好的人是如何通过委婉的表达把道理传达给君王,并且成功的让君主听而改正的故事。淳于髡传摘自司马迁写的史记里的一篇故事。司马迁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成功劝阻君王可以借鉴这样的巧妙方法。淳于髡画像淳于髡传全篇主要讲述了淳于髡对齐威王劝阻的三段对话。

  • 什么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弊端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什么,九品中正,弊端,分析,什么,九品中正,东汉,后期,我国

    什么是九品中正制东汉后期,我国的政治制度日益完善,选官制度也比前代更为科学和严谨。地主贵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东汉后期也不例外。当时的大地主贵族家大业大,势力范围及其深广,他们依靠自己在朝中的势力间接操纵了地方吸纳人才。八品官服图片许多家境贫寒的知识分子没有办法参与到政治中去,使

  • 揭秘神圣帝君关羽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揭秘,神圣,帝君,关羽,传说,关羽,传说,间有,很多,是从

    关羽的传说关羽的传说在民间有很多。都是从由乡里的百姓一起创作的,经过长时间的变化,在经过不断的加工,日益完美。关羽的传说故事内容很丰富,从关羽的出生、名字的来由、他的主要活动和死后的鬼魂显灵等等应有尽有。在民间,百姓非常崇敬和崇拜关羽,称呼他为神圣帝君。关羽图片传说一说关羽是南海龙王的转世。有一个地

  • 刘伶骈文酒德颂内容鉴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伶,骈文,酒德,内容,鉴赏,刘伶酒,德颂,刘伶于,杜康,之

    刘伶酒德颂刘伶于杜康之处饮酒,饮得第二杯之时,一时间兴起便作了这一篇《酒德颂》。它是一篇骈文,刘伶在文章中虚构了两组人物形象,一组是以自我为原型的放荡不羁的大人先生形象,另一组则是以世俗礼法为行事规矩的贵介公子与缙绅处士形象。刘伶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始到“焉知其余”,以简短之笔,勾勒出了

  • 杰出诗人高适名句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杰出,诗人,高适,名句,赏析,高适,名句,我国,唐代,著名

    高适名句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他写下过很多名句,而这些名句中都表达着他对人生的各种感悟变化,比如前期写下的这句“不如买山田,一身与耕凿,且欲同鹪鹩,焉能鸿鹄志”。高适画像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试想如果只是买上一块地,一生都只在田里干农活,就和鹪鹩在一个地方安稳的筑个巢穴一样,但是这样的人生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