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刘濞和刘德是什么身份 刘濞怎么读

揭秘刘濞和刘德是什么身份 刘濞怎么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808 更新时间:2024/1/17 13:18:00

刘濞刘德是什么身份

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父亲刘仲是刘邦的哥哥。刘邦封任刘仲为代王时,封刘濞为沛候。刘濞二十一岁的时候,因和刘邦率军讨伐英布有功,刘邦封刘濞为吴王,管辖三郡五十三城。刘濞骁勇善战,是位极其有野心的领导者。

刘濞雕像

他到吴国之后大力发展吴国经济,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吴国经济基础坚固后,刘濞开始为谋反做准备。后来,刘濞联合赵国和楚国等七个国家,以讨伐汉朝官员晁错为由,派遣军队攻打西汉。汉景帝刘派遣朝中大将周亚夫前去迎战,经过激战,周亚夫打败了刘濞军队,在这次“七国之乱”中,刘濞兵败被杀。

刘德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二个儿子,生于公元前171年,卒于公元前130年。后来,刘德被汉景帝封为河间王,管辖当今河北省一带。刘德酷爱儒学和文学,毕生为研究古代文化书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西汉赫赫有名的藏书家。刘德担任河间王之后,来到河北省献县,他致力于收集文化古籍,并进行整理工作,一直从未参加诸王争夺皇位之战,只是安心地做学问。经由刘德收集和整理的《毛诗》和《左传》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后来,刘德遭到汉武帝的猜忌,郁郁而终去世。河间王刘德去世后,汉武帝感念他卓越的贡献,追封谥号为“献王”,当地的百姓将刘德亲切地称呼为“献书王。”

刘濞怎么读

刘濞的拼音是liubi,刘读二声,濞读四声。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为西汉王室的宗族。刘濞生于公元前216年,卒于公元前154年,父亲刘仲是刘邦的哥哥,刘仲被封为代王时,刘濞被封为沛候。

刘濞剧照

刘濞因讨伐西汉反臣英布有功,被刘邦授予吴王,管辖当今江苏一带。刘濞掌管三郡五十城,在当时而言,相当于统治了东南一带半壁江山。到了正式册封之时,汉高祖就有些后悔了,疑心颇重的刘邦认为刘濞有谋反的面相,担心他以后率兵起义。但是,此时诏书已经下好了,君王贵为天子,说出去的话根本不可以收回。刘邦在册封大会上,当着群臣的面来警示刘濞,让他不敢有造反起义之心。

刘濞是一位有谋略的人,到了吴国之后,刘濞采用了多种方式来发展吴国的经济。在刘濞的决策之下,吴国的经济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吴国财力状况已是富可敌国。汉高祖刘邦在位期间,刘濞依然坚持本分,臣服于西汉朝廷,中央和藩国相处的十分友好。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年间,他们逐渐意识到藩国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危害性,便采取削藩制度。刘濞和汉文帝、汉景帝的矛盾愈演愈烈。最后,刘濞联合赵国,楚国等七国发动对西汉政权的挑战,这次起义被称为“七国之乱”。吴王刘濞军队被西汉大将周亚夫所打败,在这次战争中,刘濞兵败自杀。

刘濞虽然被扣上了“反贼”的帽子,但是他对吴国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除此之外,西汉财政支出,多亏吴国的铸钱、煮盐及冶铁这三大重要产业的支撑,才得以开启文景之治。

吴王刘濞遗诸侯书

汉景帝时期,大臣晁错劝告刘启削弱各诸侯藩国的势力来稳固西汉中央集权。汉景帝这一举措引起了各藩国诸侯的强烈不满,十分怨恨晁错。汉景帝决定削弱吴国会稽郡和豫章郡,吴王刘濞大为震怒,率先发动士兵起义。

七国之乱画册

胶东王和济南王、楚王等决定联合向西进军。吴王刘濞知道各诸侯都不满朝廷的做法,于是召集全部士兵后,刘濞说,自己虽然已经62岁了,但是还要亲自率兵征战。最小的儿子年龄十四岁,他也要出战,吴国上下,年龄是14岁到62岁的男子,都要出征。随后,吴王派遣使者给各诸侯王送去一封信,大抵内容为:汉景帝朝中有奸臣晁错,因他的建议才使各诸侯国的权力被削弱。为了肃清朝中奸臣势力,确保稳固汉朝统治根基和宗室权力,希望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赵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已故长沙王的儿子,大家能够团结一心,入汉朝讨伐奸臣。在信中,刘濞以吴国实力向大家证明,参与作战的诸侯国只用派遣兵力,其余的开销,吴国可以承担。刘濞在信中还说到了行军作战的路线,他让东越王、楚王和淮南王一起向西进攻,让赵王联合匈奴军队一起攻入长安,纠正天子的错误。刘濞为了让各诸侯王响应,以重金来吸引天下有志之士。所谓,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吴王书信一出,得到了七国诸侯的响应。随后,在刘濞的指挥下,发动了“七国之乱”。

标签: 揭秘刘濞刘德是什么身份怎么刘濞刘德是什么

更多文章

  • 嵇康与钟会有什么仇 钟会为什么记恨嵇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嵇康,钟会有,会有,什么,钟会,为什么,记恨,嵇康,钟会,三

    嵇康与钟会嵇康,三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音乐家和文学家。他精通音律,特别喜爱抚琴。关于他的音乐理论著名的有《琴赋》《声无哀乐论》,同样对于书法、绘画、和文学都有相当多的成就。嵇康画像说道他与钟会之间的瓜葛,也是要从嵇康的狂傲的性情说起。嵇康为人旷达狂放,纵逸傲散。向叔还曾描述过他与嵇康之间的友谊,他认

  • 解析楚襄王的决策之道 楚襄王所谓的与民同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解析,襄王,决策,之道,所谓,与民同乐,襄王,决策,之道,名

    楚襄王的决策之道楚襄王的本名叫熊横,他身为一国之君,并没有多少的才华,但是他曾经的一个决策之道还是得到了后人的赞赏的,那时楚襄王还是一个太子,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楚襄王的决策之道是怎样的呢?楚襄王画像那时楚襄王在齐国做人质,他的父亲死了,太子便向齐王提出来要回楚国,齐王不同意,还对他说你给我割让东地

  • 郭守敬精神有什么含义 后人如何纪念郭守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郭守敬,精神,什么,含义,后人,如何,纪念,郭守敬,简介,字

    郭守敬简介郭守敬字若思,汉族,他是元朝有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出生于1231年生于顺德府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县)。而且郭守敬的祖父也是一位在金元之际非常有名的学者,他的名字是郭荣。郭守敬雕像郭守敬自幼就继承了郭家的传统,对五经方面是熟悉的,熟知天文、算学,擅长水利技术。郭守敬曾师从刘秉忠。他的老师

  • 关于谋圣鬼谷子的故事 鬼谷子下山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于,谋圣,鬼谷子,故事,下山,鬼谷子,故事,原名,姓王名

    鬼谷子故事鬼谷子原名姓王名诩。据说是春秋时卫国人,因为他经常背着药篓在云梦山采药修道,并且隐居在归谷,因为“归”与“鬼”二字读音差不多,鬼有比较不具有神秘色彩,所以归谷慢慢的就成了鬼谷。鬼谷子图而王诩自称自己为鬼谷子。他的另一个称号“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敬称,鬼谷子精通纵横之术,著有《鬼谷子》

  • 匡衡勤学典故分析 匡衡一生成就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匡衡,勤学,典故,分析,生成,就有,多大,匡衡,勤学,西汉

    匡衡勤学匡衡是西汉年间有名的大学问家,少年的家里很穷,爱好学习的他没有蜡烛来让他学习,(看到这,小编我就非常想吐槽那些熄灯之前努力玩,熄灯之后在楼道学习的人。)但是匡衡应该不是这种人。那种没有电的年代,没有蜡烛,太阳下山了什么都干不了啊,但是匡衡还是很聪明的,偷偷地在墙上挖了一个小洞,(你以为他是要

  • 鬼谷子一书包含哪些内容 鬼谷子的作者是本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鬼谷子,一书,包含,哪些,内容,作者,本人,鬼谷,子书,一般

    鬼谷子书鬼谷子书一般指鬼谷子丛书,是后世根据鬼谷子言论整理而成。鬼谷子书分为《捭阖》《谋》《内捷》《抵巇》《符言》《忤合》等等十五篇。前面部分以权策为主要内容,中间部分以言辩游说为侧重点,最后的部分则主要是以修身养性为核心。鬼谷子书鬼谷子书非常重视实践,拥有非常完整的领导架构、智谋体系,被称为“中国

  • 纵横家鬼谷子十三篇的内容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纵横家,鬼谷子,十三,内容,阴符,七术,鬼谷子,十三,本姓

    鬼谷子十三篇鬼谷子,本姓王,名诩,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之人,是史上一代圣人,做过宰相,后隐居,一心授教,是纵横家的祖鼻,著有《鬼谷子》一书流传于后,最常见的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鬼谷子像因为其传教与儒家内容太过相似之处,而一直不被推崇,其个人因常年喜欢在深山采药修炼,后隐居鬼谷山,因此自称

  • 鬼谷子是什么人 鬼谷子的风水学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鬼谷子,是什么,风水,怎么样,鬼谷子,是什么,兵家,著名,代

    鬼谷子是什么人鬼谷子是兵家著名的代表人,他处在春秋战国时期,丰功伟绩数不胜数。鬼谷子出生在战乱的世代,从小到大经历过也看到过战争的悲剧和残酷性,所以他从小就立志一定要平息战争,要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政治风貌。鬼谷子像鬼谷子凭着自己的本事,在各国开始崭露头角,不过有很多人不服气甚至嫉妒他的才能,觉得

  • 西汉名臣匡衡简介 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汉,名臣,匡衡,简介,匡衡凿壁,借光,故事,匡衡,简介,中

    匡衡简介匡衡是中国西汉晚期有名的人物,他少年时候逃避借光的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现在还是人们用来劝人学习的经典,而且他从小就饱读诗书,尤其是对于《诗经》中诗句的含义非常喜欢研究,所以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称赞,曾经和萧望之、梁贺等人一起辩论,因此被推举为官。匡衡画像匡衡刚做官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笔官

  • 三国名将姜维是谁 姜维是哪里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名将,姜维,哪里,姜维,看过,三国,义和,三国志,朋友

    姜维是谁姜维是谁?看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姜维(公元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汉族人。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军工官衔达到大将军。死后追封为“开明王。”关于姜维的背景会让很多人感到纠结,既是谋士、文官。也是武将,善战。姜维像姜维是蜀国军师诸葛亮的徒弟,他的一生对蜀国可谓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