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借秋色直抒胸臆 刘禹锡秋词赏析

借秋色直抒胸臆 刘禹锡秋词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023 更新时间:2024/2/5 14:39:04

秋词刘禹锡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这首诗是刘禹锡所写。刘禹锡,唐朝中期的政治家,革新家,学家。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这是一篇写秋天的诗,秋天本身就是草木凋零的季节,在这个季节往往会引发诗人骚客感物伤怀一番,正所谓:“逢秋而悲寂寞”,所以一般的写秋天的古诗都是感叹身世,继悲情于哀景,但是刘禹锡的这篇《秋词》却不是如此,他的这篇有其他的不一样的感受。

首先,第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从一开始,便说明以往都是逢秋之卑,但是诗人却一反态,提出自己的看法“秋日胜春朝”,刘禹锡认为秋天比明媚的春天更美,接下来,便是描绘美丽的秋天之景——壮丽开阔的秋景图。这边是下面一句描写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晴朗的天空,天高气爽,白鹤在空中凌云飞舞,使自己也仿佛想要寄情于天空,充满豪放之情。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被贬与朗州时写的,但是刘禹锡并没有因此消沉,反而能从字里行间读到些许的正能量,积极乐观,坚持理想,继续战斗,并且,用白鹤凌云自比,突出自己的形象。

刘禹锡秋词赏析

刘禹锡共写有两首秋词:

《秋词》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色

这两首诗是刘禹锡被贬到朗州做司马的时候所写的,刘禹锡在早年间支持叔文派的革新——永贞革新,但是后来永贞革新遭到了宦官、权臣的反对,最后以失败告终,刘禹锡也被贬到朗州,这两首诗,便是那个时候写的。

首先,《秋词》一,主要是写秋天的,并没有像之前的描写秋天写的很悲伤的感觉,反而是一改往常的悲伤,主要是来赞颂秋天。所以,在《秋词》一中刚开始便奠定感情基调,之后,便是直抒胸臆,不仅我们展现了秋天的另外一面,还表达了刘禹锡自信的特点。

对于《秋词》二来说,主要是讲秋色的,然而讲秋色,主要是为了歌颂景色的美好,并且刘禹锡主要是通过描写秋天的本色,为了显示秋天景色的明镜清白,也是通过秋色的高雅,来展示自己的清白,另外,最后一句“春色嗾人狂”,运用反衬的手法,不仅突出自己,还巧妙的讽刺了其他的一些人。

春词刘禹锡

《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春词

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的。是一首宫怨诗,虽说宫怨诗都有人写,但是刘禹锡的这篇立意更加新颖,别出心裁。

这首诗主要就是写宫中的女子,梳妆打扮的美美哒,但是却没有人去赏识。诗的第一句是“新妆宜面下朱楼”,就是说,宫中的女主人公急忙的梳妆一番,便慌张下楼,其中“宜面”,有一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感觉,写出一种和谐之感。第二句是“深锁春光一院愁”,也就是说,宫中的景色柳绿花红,良辰美景,但是却是独自哀愁,为什么呢?因为是居住在深宫。这句突出一个“愁”字。起承上下的作用。后两句是“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则是从这个愁字着手,为了解闷,便来数花,但是凝神伫立,人花相映,蜻蜓作伴,倍显

更多文章

  • 刘禹锡为何写望洞庭 望洞庭表达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禹锡,为何,写望,洞庭,表达,什么,刘禹锡,洞庭,望洞庭

    刘禹锡望洞庭《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南荒,在一次秋天去洞庭湖的时候著写的。首先,“光秋月两相和”描绘出秋天的夜晚,皎洁的月光洒在洞庭湖上,湖水和月光交相呼应,更加的衬托出环境的安宁,缥缈。“潭面无风镜未磨”则是形容湖

  • 电视剧中的也先称可汗吗 也先的弟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电视剧,中的,可汗,弟弟,可汗,看过,古装,电视,剧的,应该

    也先称可汗吗看过古装电视剧的人应该都知道,少数民族的使臣来朝见皇帝时,会称自己的君主是可汗或者大汗。那么可汗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什么样的人才能被叫做可汗呢,我们今天要谈到的也先,能否被称作可汗吗?《明妃传》也先剧照通过史料我们可以知道,早在3世纪的时候,鲜卑部落的官称就出现了可汗这个词,只不

  • 女医明妃传静师太原型是谁 静师太扮演者顾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女医,明妃,传静师,原型,静师,扮演者,顾艳,静师,原型,女

    静师太原型《女医明妃传》中,静师太其实是由真实的历史原型的,其历史原型就是明代的“恭让章皇后”胡善祥。《明妃传》静师太剧照胡善祥的父亲是锦衣卫百户,当时她因为贤良淑德被天下人所称颂,也因为她此般出名的贤良淑德,她被选为了当时还是皇太孙朱瞻基的正妃,后来,朱瞻基被封为皇太子,她也就随而成为了皇太子妃。

  • 刘璋暗弱是什么意思 刘璋下山故事解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璋,暗弱,是什么,意思,下山,故事,解读,刘璋,暗弱,诸葛

    刘璋暗弱诸葛亮是历史上享有盛名的有谋之士,在隆中耕读的时候就已经预测到将来的天下必定是三分而治,著名的隆中对就提到了当时位于益州的刘璋,指出刘璋“暗弱”,为当时还非常弱小的刘备明确的指出取益州,然后建立蜀国从而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道路,诸葛亮是一个神人啊,刘璋的“暗弱”表现在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分析

  • 袁绍大将文丑怎么死的 揭秘文丑是谁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袁绍,大将,文丑,怎么,死的,揭秘,谁杀,文丑,怎么,死的

    文丑怎么死的文丑和颜良是袁绍阵营的主力将士。袁绍派兵讨伐曹操时,两军在白马交战,曹操用计策将袁绍的主力军队打散,将曹军解于围困之中,并斩杀了颜良。曹操认为白马作战,因地理位置等因素不利于自己优势的发挥,便舍弃了白马,将军队和粮草沿着河流向西转移。文丑画像袁绍得知后,急忙追赶曹操军队,想要获取曹军的粮

  • 诗豪刘禹锡 盘点刘禹锡的代表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诗豪,刘禹锡,盘点,代表作,刘禹锡,代表作,人眼,中的,诗豪

    刘禹锡的代表作刘禹锡是众人眼中的“诗豪”,是后人眼中的“太阳神”,是大家眼中的“革新者”,其实,总的来说,刘禹锡在唐朝这个文化艺术横行的年代,能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除却以上这些,更多的还是,刘禹锡有自己的作品。刘禹锡像刘禹锡是唐朝中期的文学家,政治家,革新家。他的古诗诗风积极向上,总是在向我们传递正

  • 宫怨词新颖委婉 刘禹锡春词如何别出心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宫怨,新颖,委婉,刘禹锡,春词,如何,别出心裁,春词,刘禹锡

    春词刘禹锡《春词》唐刘禹锡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春词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的。是一首宫怨诗,虽说宫怨诗都有人写,但是刘禹锡的这篇立意更加新颖,别出心裁。这首诗主要就是写宫中的女子,梳妆打扮的美美哒,但是却没有人去赏识。诗的第一句是“新妆宜面下朱楼”,就是说,宫中的

  • 刘禹锡被称为什么 为何要给刘禹锡取这个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禹锡,为什么,为何,要给,这个,名字,刘禹锡,为什么,提起

    刘禹锡被称为什么提起“诗仙”,我们都会想到李白,因为读李白的诗,我们领悟到雄奇豪放的不羁,提起“诗圣”,大家都会想到杜甫,品味杜甫,我们能够体会社会腐败的精炼,提起“诗鬼”,有人会想到李贺,领会李贺,我们读到诗中鬼谲的魅力,提起“诗隐”,也有人会想到王维,因为从诗中能够体会到田园风光的清新自然,提到

  • 武师黄飞鸿的师傅是谁 是黄飞鸿的父亲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师,黄飞鸿,飞鸿,师傅,父亲,黄飞鸿,飞鸿,师傅,老师,其

    黄飞鸿的师傅是谁黄飞鸿的老师其实就是其父亲黄麒英。黄飞鸿公元1847年8月19日生于广东省的佛山镇,和父亲黄麒英一起在佛山和广州等地的街头卖艺,黄飞鸿从五岁开始习武,主要是学习黄麒英教授的洪拳,后来又跟随铁桥三传人刘福成学习铁线拳,并且从宋辉镗处学习到了无影脚,可以说是师承多家。黄飞鸿的父亲黄麒英照

  • 康熙王朝图海和吴六一 图海是怎么死的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王朝,图海,吴六一,六一,怎么,死的,揭秘,康熙,王朝

    康熙王朝图海和吴六一图海和吴六一大家都知道吗?或许很多人都看过康熙王朝,这确实是一部很给力的电视剧,但是,因为在电视剧的演员安排当中,很多人就会发现,康熙王朝中的图海和吴六一这两个人物是一个人演的,所以有些人就会认为,这两个人物会不会就是一个人物。图海剧照但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电视剧的安排只是因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