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禹锡诗异于流俗 诗风刚正豪放

刘禹锡诗异于流俗 诗风刚正豪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878 更新时间:2024/1/19 14:18:16

刘禹锡

刘禹锡诗中唐诗歌的代表人物,不仅异于流俗,在当时的同领域中自成一派,并且,因为刘禹锡自身性格刚毅,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刘禹锡的诗往往都能够蕴含一些道理,能够积极上,传播正能量。刘禹锡的诗风,刚直豪放,短小精干,清新自然,与同期伟大诗人白居易齐名。

刘禹锡像

对刘禹锡来说,对他影响比较大的三首诗莫过于:和玄都观相关的,也就是《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和《再游玄都观》。第一首诗是刘禹锡第一次被贬召回时,游玩玄都观所作的,也是因为这首诗,刘禹锡在此被贬。后者是刘禹锡两次被贬返回京城,在此游玩时所想所感。

《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再游玄都观绝句》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处?前度刘浪今又来。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是和刘禹锡被贬有关的,比如说:《陋室铭》,这一首诗,还有一个小典故,相传,刘禹锡在被贬时,常受到当地官员的欺凌。有个官员看刘禹锡不顺眼,便让他去住一间很小的房子,刘禹锡也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难过,反而创造了一首《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来享受现在的生活,这个官员也因此更是生气,但是最后也没能气着刘禹锡。

柳枝刘禹锡

《杨柳枝》共有九首,是刘禹锡晚年所作,主要是写的长安和家乡洛阳的描写,主要是一些民歌类型的,但是和早年间所创作的《踏歌词》,《竹枝词》不太一样。下面我们就《杨柳枝词》其中的一、两首分析研究一下。

杨柳枝

《杨柳枝》其一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这首诗主要是写隋炀帝的失败以及隋朝的兴亡,都是在杨柳的见证下进行的,讲出来世事无常的感觉。另外,在前两句中有“数株残柳不胜春”,其中的“数”则是突出了数量之少,更加突出残败不堪,和后面的“残柳”相照应,都是写出景色已经不再似当时的郁郁葱葱,现在只剩下荒无人烟,一股的颓废之感。

《杨柳枝》其二

扬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

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这首诗很明显的感觉到和第一首不一样,这首诗描写的是景色的郁盛,风景的迷人,但是其实,这首诗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宫树的葱郁茂盛来表现隋宫的破败荒芜,两者都是借景抒情,但是从不同的方面,总的来说都是表达了对隋朝皇宫现今已经衰败,然后刘禹锡发出感慨兴衰的叹息。

竹枝词刘禹锡

《竹枝词》是包含有九首古诗的组诗,也是刘禹锡的作品,这些组诗在形式上是七言绝句,表面看是一个类型,其实每首古诗,细细研究品味还是不同的,不管是从写作手法上还是写作技巧上来说,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整体来说,《竹枝词》是类似于民歌的供大家传唱的,所以,更多的都有体现各种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就其中的一两首来仔细的研究一下。

竹枝词

《竹枝词》【其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这首诗,主要是为了赞颂蜀乡人民的风土人情,首先刚开始前两句用来描写风景山水的壮阔魅力,用“春草生”形容生命力旺盛,充满活力,包含生机,其次具体些白盐山脚下的蜀江的风景,也就是:风清水秀,山水相互映衬,非常美妙,之后便多种感觉共同来写出当地人放声高歌,展现了人情,最后,“动乡情”则是写出路人作为异乡人由“歌一曲”引发的思乡之情,这也是这首古诗所要表达的重点所在。

更多文章

  • 明英宗周贵妃简介 她就是孝肃周太后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英,宗周,贵妃,简介,就是,孝肃周,太后,明英,宗周,贵妃

    明英宗周贵妃周贵妃是昌平(今北京昌平)人,生十五世纪,逝去的时间公元1504年。她为明英宗生了三个子女,有皇长子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崇简王朱见泽、皇次女重庆公主,夫君是明英宗朱祁镇。《明妃传》明英宗剧照周氏在明英宗复位时天顺元年被封为贵妃(在此之前皇太子朱见深曾被废),中国古代记载的妃子一般都是姓名加

  • 一反寄悲情于哀景 刘禹锡秋词壮志凌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一反,悲情,于哀景,刘禹锡,秋词,壮志凌云,刘禹锡,秋词,赏

    刘禹锡秋词赏析刘禹锡共写有两首秋词:《秋词》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秋色这两首诗是刘禹锡被贬到朗州做司马的时候所写的,刘禹锡在早年间支持王叔文派的革新——永贞革新,但是后来永贞革新遭到

  • 刘禹锡浪淘沙写作手法分析 修辞方法的应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禹锡,浪淘沙,写作,手法,分析,修辞,方法,应用,浪淘沙

    浪淘沙刘禹锡拼音《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边。现在直上河汉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这是刘禹锡写的《浪淘沙》九首中的第一首。首先,古诗第一句提到“九曲黄河”,指的是现在的黄河,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域东西长一千九百千米,南北宽一千一百千米,主要刘静了九个省区,

  • 三国文丑是什么样的人 大将军文丑字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文丑,什么样,大将军,什么,三国,文丑,电视剧,是由

    三国文丑电视剧《三国》是由导演高希希执导的大型历史连续剧。《三国》共有九十集,讲述了东汉末年,朝政被董卓把握在手。当时,黄巾军爆发起义,统治者和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百姓渴望通过起义来推翻政权。文丑剧照曹操和袁绍、刘备等人共同起兵讨伐董卓。在各方群雄的征讨之下,董卓被吕布杀死。此时,各方豪杰们纷纷想要

  • 借秋色直抒胸臆 刘禹锡秋词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秋色,直抒胸臆,刘禹锡,秋词,赏析,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

    秋词刘禹锡《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这首诗是刘禹锡所写。刘禹锡,唐朝中期的政治家,革新家,文学家。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这是一篇写秋天的诗,秋天本身就是草木凋零的季节,在这个季节往往会引发诗人骚客感物伤怀一番,正所谓:“逢秋而悲

  • 刘禹锡为何写望洞庭 望洞庭表达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禹锡,为何,写望,洞庭,表达,什么,刘禹锡,洞庭,望洞庭

    刘禹锡望洞庭《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南荒,在一次秋天去洞庭湖的时候著写的。首先,“光秋月两相和”描绘出秋天的夜晚,皎洁的月光洒在洞庭湖上,湖水和月光交相呼应,更加的衬托出环境的安宁,缥缈。“潭面无风镜未磨”则是形容湖

  • 电视剧中的也先称可汗吗 也先的弟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电视剧,中的,可汗,弟弟,可汗,看过,古装,电视,剧的,应该

    也先称可汗吗看过古装电视剧的人应该都知道,少数民族的使臣来朝见皇帝时,会称自己的君主是可汗或者大汗。那么可汗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什么样的人才能被叫做可汗呢,我们今天要谈到的也先,能否被称作可汗吗?《明妃传》也先剧照通过史料我们可以知道,早在3世纪的时候,鲜卑部落的官称就出现了可汗这个词,只不

  • 女医明妃传静师太原型是谁 静师太扮演者顾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女医,明妃,传静师,原型,静师,扮演者,顾艳,静师,原型,女

    静师太原型《女医明妃传》中,静师太其实是由真实的历史原型的,其历史原型就是明代的“恭让章皇后”胡善祥。《明妃传》静师太剧照胡善祥的父亲是锦衣卫百户,当时她因为贤良淑德被天下人所称颂,也因为她此般出名的贤良淑德,她被选为了当时还是皇太孙朱瞻基的正妃,后来,朱瞻基被封为皇太子,她也就随而成为了皇太子妃。

  • 刘璋暗弱是什么意思 刘璋下山故事解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璋,暗弱,是什么,意思,下山,故事,解读,刘璋,暗弱,诸葛

    刘璋暗弱诸葛亮是历史上享有盛名的有谋之士,在隆中耕读的时候就已经预测到将来的天下必定是三分而治,著名的隆中对就提到了当时位于益州的刘璋,指出刘璋“暗弱”,为当时还非常弱小的刘备明确的指出取益州,然后建立蜀国从而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道路,诸葛亮是一个神人啊,刘璋的“暗弱”表现在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分析

  • 袁绍大将文丑怎么死的 揭秘文丑是谁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袁绍,大将,文丑,怎么,死的,揭秘,谁杀,文丑,怎么,死的

    文丑怎么死的文丑和颜良是袁绍阵营的主力将士。袁绍派兵讨伐曹操时,两军在白马交战,曹操用计策将袁绍的主力军队打散,将曹军解于围困之中,并斩杀了颜良。曹操认为白马作战,因地理位置等因素不利于自己优势的发挥,便舍弃了白马,将军队和粮草沿着河流向西转移。文丑画像袁绍得知后,急忙追赶曹操军队,想要获取曹军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