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书籍韩非子的作者是本人吗 韩非子定法第四十三

书籍韩非子的作者是本人吗 韩非子定法第四十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15 更新时间:2023/12/7 11:28:16

韩非子的作者

《韩非子》一书的作者韩非,是韩国贵族,身世显赫,因其提倡以法制治国的思想,因此韩非子被认为是法家思想的创始人,也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法家思想也成为和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百家思想一样的学派,韩非子与孔孟等人齐名,成为诸子百家中熠熠生辉的一位大家。

韩非子雕塑

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曾拜入荀子门下,荀子在历史上是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儒家和法家两种思想不但不相近,甚至有些相对。那么为何一个儒家的师傅会教出法家的创始人呢?这与韩非的成长经历以及特殊的身份有关。

我们知道韩非是韩国贵族公子,最是无情帝王家,韩非自小就知道人与人,国与国之间,都是追求利益为重,因此在思考人性以及如何治理一个国家的时候,韩非子都是站在人性本恶的理论基础上,这一点与荀子“人性恶”论不谋而合。可以说,荀子虽然师承儒家,但是在儒家仁义思想的基础上更主张社会秩序的建立。韩非子在这种萌芽思想的发下,因为自身的经历,开拓并且发扬了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韩非子》一书共十余万字,全书五十五篇,作为一部政治巨著,整本书都在将“帝王之术”。论述君王该如何管理臣民,如何奖罚分明,如何富国强兵,甚至称王称霸。而最后,秦王嬴政也凭借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横扫六国,统一了天下。

韩非子定法第四十三

韩非子定法第四十三是什么?首先“定法”的意思就是确定法度。这是出自《韩非子》这本书中的一个章节。在这一节中,韩非分别对申不害(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侧重“术治”)和商鞅二人的学说加以论述,而后确立了自己的法治思想。

韩非子像

首先看一下这一章节的基本内容:有人问:“申不害和商鞅的治国思想,哪一家才是国家最需要的呢?”。韩非便打了个比方说:“这就好比吃饭和穿衣,人要不吃饭,十天内就会饿死;在寒冷的天气不穿衣服就会冻死,你若问穿衣和吃饭哪一种对人更重要,这是不能拿来比较的,二者缺一不可。

那人又问到:“你说“法治”和“术治”缺一不可,具体又是怎么表现的呢?”。韩非答到:“韩国是由晋国分出来的一个国家,申不害在辅佐韩昭侯时,晋国原有的法律没有被废除,又制定出了新的法令,这样,臣民就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决定要遵循新法令还是旧法令。长此以往,即使申不害费尽心思让韩昭侯利用术治,但是国家没有完善的法治,奸臣们还是有隙可乘,这就是韩国强大,却经过70年还没能成为一方霸主的原因。而商鞅在治理秦国时,设立了连坐、奖罚分明等的制度,这使得臣民都辛勤劳作、作战勇猛。但是,他却没有用术治来辨识奸邪,导致到下几代君主治理国家时,臣下都利用秦国强大的力量来为自己谋利,这也是秦国君主几十年也没能称王称帝的原因。

韩非就是在“法治”和“术治”的基础之上确立了自己的法治思想。

韩非子的资料

韩非子原名韩非,出生于战国末期韩国的都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南郑州新郑。韩非子是韩国贵族公子,曾在荀子门下学习儒家思想,李斯的同窗。

韩非子深得老子思想的精髓,并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又将三位重要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申不害,慎到的思想融合,主张君主应该将“道,法,术,势”结合,治理国家,他的思想集法家之大成,倡导君主专制,总结出了一系列帝王之术,为官之道,秦王嬴政为得到他,不惜举兵攻打韩国。

更多文章

  • 列子的仲尼文章 阐明人应当遵守的修身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列子,仲尼,文章,明人,应当,遵守,修身,之道,列子,仲尼

    列子仲尼《列子?仲尼》是列子借用孔子的言论和行为来阐明人应当遵守的修身理论,文中共十五个部分,其中有十二篇故事和三篇议论。这些内容不仅教育人们认识世界,而且传授养生之道,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主旨。仲尼像第一则故事,以问答形式出现,孔子告诉了颜回关于乐要顺其自然,懂得命运,总结为文中这一句:“无乐无知

  • 张道陵七试赵升为收徒 张道陵后人如今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道陵,七试,赵升为,升为,收徒,后人,如今,在哪,张道陵

    张道陵七试赵升张天师在考验弟子的时候试探了七次,最终才能定下合适人选,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道家是怎样选择弟子的。都说张道陵法力高深莫测,想向他求道的人也非常多,所以张天师有一套自己的选人法则。张道陵七试赵升张天师的徒弟众多,但是只有王长一个人得到了真传,他的弟子认为天师偏心,有所保留,这一天一位叫赵升

  • 孔雀东南飞焦仲卿爱情悲剧 焦仲卿是哪里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雀东南飞,焦仲,爱情,悲剧,哪里,孔雀东南飞,焦仲,出自于

    孔雀东南飞焦仲卿《孔雀东南飞》出自于《玉台新咏》,它是我国文学历史上的第一篇长篇的叙事诗,也是乐府诗的发展历史上的高峰之作,它同被北朝的《木兰诗》被世人盛赞作“乐府双璧”享有极高的盛誉。孔雀东南飞焦仲卿这篇叙事诗的内容和东汉时期在庐江郡发生的一起婚姻悲剧有关。这首诗的原名是《焦仲卿妻》或《古诗为焦仲

  • 战国思想家韩非子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国,思想家,韩非子,简介,韩非子,简介,我国,古代,战国

    韩非子简介韩非子是我国古代战国晚期的韩国人也就是现今的河南省新郑,他也是我国古代法家的代表人;是当时以至于现在的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韩非子出生于韩国贵族,他是当时的韩王歇的儿子,从小天资聪慧,手笔也非常的有才学,虽然口吃,不善于言语表达,但是却非常的善于著作表述。韩非子图韩非子生于战国

  • 列子的黄帝之作 重在推崇黄老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列子,黄帝,之作,重在,推崇,黄老,思想,列子,黄帝,列子?

    列子黄帝《列子?黄帝》是列子为推行黄老思想,宣传道教的文章。作品一共二十篇,论述养生治物之道。文中有论述黄帝的清静无为,还有列子本人的事迹,每个故事蕴含的哲理都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列子像黄帝是中华文明的鼻祖,他统一天下,无所不能,聪明灵透。在公元前2697年,年仅20的黄帝就成为氏族首领,这一年也被

  • 韩非子的名言有哪些 主要来源于寓言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非子,名言,哪些,主要,来源于,寓言故事,韩非子,名言,守

    韩非子名言“守株待兔”是我们从小时候就听说过的成语故事,也是很出名的教育名言,故事非常的幽默诙谐,同时又带有了一点讽刺的意思,愚蠢的人总是依赖着偶然的好运,直到最后也没有在遇到自己撞死在大树上的兔子,最终被饿死。这个经典的故事出自于韩非子之手。韩非子图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末韩国的贵族之子,他天生口吃,不

  • 上官皇后的母亲是谁 上官皇后和霍成君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上官皇,后的,母亲,上官皇后,上官,皇后,霍成,关系,上官皇

    上官皇后的母亲上官皇后是汉昭帝的皇后,约生于公元前89年。其父亲是汉朝的骠骑大将军上官安,母亲是霍光的长女霍氏,史书上没有记载霍氏的全名,且霍氏早亡,死后被封为敬夫人。上官氏上官皇后六岁(即公元前83年)的时候进宫做了汉宣帝的婕妤,一个月之后被封为皇后。是历史上最小的皇后,当时汉宣帝也年仅11岁。公

  • 汉武帝美貌宠妃钩弋夫人 汉武帝钩弋夫人邂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武帝,美貌,宠妃,钩弋,夫人,邂逅,钩弋,夫人,赵氏,汉武

    钩弋夫人钩弋夫人赵氏,是汉武帝刘彻的宠妃,也是汉昭帝刘的生母。她是一个传奇的女子,相传赵氏的手天生是握拳的不能伸展开来,汉武帝听到了有这样一位奇女子,于是就下诏把赵氏给叫来,还把她的手给打开了。赵氏的手被展开之后,里面出现了一块玉钩,因此就被称为是钩弋夫人,或者拳夫人。钩弋夫人漫画像当然也有人说,这

  • 郅都怎么死的 郅都是被窦漪房害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怎么,死的,都是,窦漪房,怎么,死的,郅都,历史上,有名,酷

    郅都怎么死的郅都,是历史上有名的酷吏,以用刑严酷出名。这样一个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为国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骨鲠之臣,最终却死在了文景之时最大的权贵窦太后的手中,郅都的死亡可能还要追溯到太子刘荣被废一事之上。郅都剧照刘荣是汉景帝的庶出长子,由于景帝对刘荣母亲的宠爱,加上窦太后对于这个长孙有着特殊的

  • 荀子荣辱篇的内容 荀子解蔽篇的详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荀子,荣辱,内容,解蔽篇,详情,荀子,荣辱,作为,一代,知名

    荀子荣辱篇荀子作为一代知名的儒学大家,关于其著作数不胜数相当之多,也让他对后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荀子在《劝学篇》里就提到了荣誉与耻辱的问题,这个篇章也讲述了荀子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些荣辱观。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的详细介绍吧。荀子画像荣辱问题是古代大家经常探讨的一个问题,在荀子的《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