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子贡问孔子的故事 子贡问为仁的典故

子贡问孔子的故事 子贡问为仁的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61 更新时间:2023/12/19 6:06:40

子贡孔子

子贡是孔子门下一个比较出名的弟子,他非常好学,能言善辩,很有才能。他经常向孔子问问题,他的问题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也可以看出孔子和子贡的才智。

子贡像

子贡问孔子该怎么管理国家,孔子的回答是,只要能有充足的食物,还有战斗装备充足,加上百姓的信任就足够了。子贡又问:“如果一定要从中间去掉一个,那么最先去掉哪个好呢?”孔子说:“那就先去掉装备。”子贡说:“还要再去掉一个,去哪一个好呢?”孔子答:“去掉食物。人都是要死的,但是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百姓的信任,就离着灭国不远了。”

孔子觉得做政治必须要讲经济建设,还要获取百姓的信任,实在万不得已的话,就算是去掉国防和经济,也是需要百姓的信任的,所以可以看得出来,在孔子的眼里,取得人民的信任是最重要的。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很重要,但是没有了百姓的信任,即使你装备再好,食物再多,国家也是相当危险的。

后来,孔子的名声是越来越大了,大家都觉得他可以辅佐君王,有抱负,很多人都来拜访孔子讨教问题,鲁王和齐王的使者都来和孔子讨教,子贡也在现场。过后,子贡问老师,齐王和鲁王都问老师,什么是从政的第一要务,您对齐王说是节约金钱,您对鲁王说的确实体恤臣民,为什么一样的问题您有两个不一样的答案呢?孔子说:“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国情是不一样的,齐国是很浪费很奢侈的国家,所以给他那样的答案。鲁国是大夫之间都在争夺财势,想要让鲁公成为光杆司令,所以我让他了解自己的臣民。”听了这话,子贡越发尊敬起老师来。

子贡问为仁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上之仁者。”其意思是:子贡问该如何提高道德修养,孔子说,木匠要做好工事,必然要先使工器锋利,住在一个国家,需要与士者的贤者以及士人中的仁者交往。

子贡图

从浅层看,提高道德修养和木匠做工是没多少关系的,可是往深层次想,木匠要做好工事,得有好的工器,同样地,君子要提高道德修养,就得和道德修养高的人交往。这就是子贡问为仁这句话中两个事物之间深层次的联系了。

其实,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证明了子贡问为仁的这句话的道理,为了孟子的教育,孟母几次迁家,不让他跟随外界而荒废学业,最后选择了学习气氛浓厚的地方安家,所以,要想做好事,你得有好工器,而要做好君子,你得有像君子一样的朋友在身边。

古时类似于子贡问为仁这样的话很多,都是关于交往的,只不过有些复杂,如上面论语中的这句,但也有比较浅显易懂的。如宋朝欧阳修:君子与君子以同道而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这话有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味道,但也从侧面反应了和思想道德高的人交往,那么你也会是道德高的人。还有西晋的付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颜回的“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都同样的阐述了子贡问为仁的这句关于交往的话。

子贡简介

子贡是孔子弟子比较出名的一个,成绩优异,而且还能言善辩,做事十分有能力,经商也是顺风顺水,是孔子众弟子中最有钱的一个,而且子贡做生意都是取之有道,不收取不义之财。

先贤端木子

标签: 贡问孔子故事典故贡问孔子下一个比较出名弟子

更多文章

  • 三国名将赵云的故事 赵云救主的真实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名将,赵云的,云的,故事,赵云,救主,真实,过程,赵云

    赵云的故事赵云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身有八尺,浓眉大眼,魁梧勇猛,常山人。自小天资聪颖,喜爱枪法,四处拜师学艺,16岁便受著名枪师真传,一年后学成下山,开启了他的出彩人生。赵云石像起初投于袁绍,但因无法赞同袁绍的所作所为而离开了。后受人推举,跟随公孙瓒。机缘巧合与刘备相识,最后加入刘备阵营。赵云曾经

  • 文字风华优美 李商隐代赠诉诸思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字,风华,优美,李商隐,代赠,诉诸,思念,代赠,李商隐,是

    代赠李商隐《代赠》是由诗人李商隐站在女性的角度上所作的一首诗,代赠表示代拟的送人之物,他在此诗中写出了妇人在与亲人离别后的相思与愁绪,语言文字风华优美,动人婉转,极有情致。代赠李商隐此诗描写的是一位女子在思念情人时的表现:黄昏来临,一名住在高楼中的妇人原本百无聊赖,却在此时突然思念起情人来。她的思念

  • 西汉大臣终军请缨 终军弃繻的故事解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汉,大臣,终军,请缨,弃繻,故事,解密,终军,请缨,西汉

    终军请缨终军,字子云,西汉济南人,西汉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从小就喜欢读书,十八岁的时候就被选为博士的弟子,并受到汉武帝的赏识。“终军请缨”的典故就是出自于他出使越南时候的故事,但是却被越南国的丞相吕嘉所杀,年仅二十余岁。终军像南越是西广一带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国家,秦朝的时候就已经设置为郡,归顺于内地

  • 爰盎怎么读 爰盎袁盎是一个意思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爰盎,怎么,袁盎,一个,意思,爰盎,怎么,会意,甲骨文,上得

    爰盎怎么读爰盎(yuánàng),爰是会意字,在甲骨文上得形象是想在两端各握着一只手,表示拉、引。所以爰原本的意思那就是拉、引。盎是指一种腹大开口却小的用来装东西或洗东西的瓦制器具。爰盎其实就是袁盎,这只不过是《汉书》和《史记》上所记载的不同罢了,其实两者是同一人。袁盎,字丝,是西汉的大臣,为人比较

  • 七律爱情感叹诗 李商隐无题情感真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七律,爱情,感叹,李商隐,无题,情感,真挚,无题,李商隐,是

    无题李商隐《无题》是由李商隐所创作的一首七律爱情感叹诗,情感真挚、缠绵婉转、感叹不渝之贞。诗人在此诗中情谊深长而又迂回含蓄地表露了浓浓的离愁与绵绵的相思。其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更是成为了传颂千古的名句,意境别致,诗意隽永。无题李商隐诗人在此诗中表达的意思是,相逢的机会如此难得,

  • 卜式为国分忧生平传记 卜式怎么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卜式,为国分忧,生平,传记,怎么,卜式,为国分忧,一直,放牧

    卜式为国分忧卜式一直以放牧为工作,在他放牧的十年间,他的羊从一百多头变成了一千多头。当时汉朝正在抵抗匈奴对边境的侵略,于是卜式上书说自己愿意拿出一半的家产来支援边境地区。卜式放牧图皇帝派使者来问卜式是不是有所需,卜式表示自己并不缺少什么,认为在皇帝讨伐匈奴的时候,有贤能的人应该以死名节,而有钱的人就

  • 咏蝉三绝之一 李商隐蝉托物言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咏蝉,三绝,之一,李商隐,托物,言情,李商隐,咏蝉,三绝,其

    蝉李商隐咏蝉有三绝,其中之一李商隐的《蝉》是诗人托物言情的一首五律,这首诗起初通过描述蝉的境况,中间转而跳跃到对于自身境遇的叙述,直抒胸臆,字里行间浓烈的情感溢于言表,在诗文的最后又自然地回述到蝉的身上,与开头相呼应,言意通畅。蝉李商隐李商隐的诗文多言情,他的这首《蝉》诗以蝉开头,以蝉结束,章法紧凑

  • 西汉大臣龚胜是谁 龚胜为什么要绝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汉,大臣,龚胜,为什么,绝食,龚胜,汉末,年的,一位,人物

    龚胜是谁龚胜是西汉末年的一位人物,三举孝廉,后担任谏议大夫。与龚舍并称两龚。当时的他,崇尚名节,后来因为拒绝入朝廷做官,绝食而死。龚胜图片龚胜生前身居要职,一生忧国忧民,不负民众的期望,并且敢于仗义陈词。根据《汉书》记载:“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

  • 三国刘度刘表谁更厉害 刘度有多少得力手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刘度刘,表谁,厉害,刘度,多少,得力,手下,刘度,刘表

    刘度刘表刘度和刘表的生平事迹都发生在东汉末年时期,他们是同一时代的人。然而他们的在历史上的地位、贡献及后人的评价却截然不同,刘表略胜一筹。刘表像刘表别名刘荆州,他的故乡在山东,在东汉末年时期,从小就有很高的名望而且还英俊潇洒,才貌出众。在接管荆州地区后,策略得当,颇有成效,使当地人生活的安定祥和,社

  • 子贡赎奴本是益事 为何最后孔子骂了子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贡赎,奴本,益事,为何,最后,孔子,贡赎,春秋,时候,鲁国

    子贡赎奴春秋的时候,鲁国有法律,只要是鲁国的人碰到同胞在别的国家作为奴隶,可以出钱赎回来,然后再根据凭条来向国家索要赔偿,国家会给他们全额赔偿。有这个法律后就有很多人赎回自己的同胞,让很多人能够重返自己的祖国。孔子画子贡是孔子的门生,很有经济头脑,善于经营,所以特别有钱,子贡赎回来了很多同胞,但是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