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盛世治国典范 解读姚崇的十事要说

盛世治国典范 解读姚崇的十事要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689 更新时间:2024/1/17 5:52:03

姚崇的十事要说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曾经过多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安乐的时期。我们把这些和平安定的时期称为“盛世”。历史上比较著名的盛世主要有汉代“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光武中兴”,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每一个盛世的创立,除了依赖于最高统治者皇帝的主政之外,一定会有精明能干的大臣辅佐。在这些具有雄才大略的能臣之中,“开元盛世”的重要辅政大臣之一姚崇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姚崇画像

姚崇,原名元崇,是陕州硖石也就是现在的河南陕县人,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武双全,先后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和唐睿宗三代。他一开始并不喜欢读书,而喜好打猎、习武等活动。一直到了二十岁的时候,他才开始发奋苦读,很快便考取了功名。一开始担任的是孝敬挽郎的官职,后来因为平定叛乱有功和政绩突出,一路升迁,一直做到了宰相之位。这是他第一次担任宰相。

到了公元713年的时候,唐玄宗发动先天政变,铲除了妄图谋反的太平公主的势力,在经过新丰检阅军队时与姚崇会谈,想任命他再次担任宰相之位,姚崇便提出了著名的“十事要说”,主要包括:施行仁政废除严苛的刑法;休养生息,不再发动战争;严格执法,不论谁违法都应按法办事;宦官不得干预政事;轻徭薄赋;皇族成员不能担任台省官;礼待群臣,虚心纳谏;不修建道观、寺庙;以史为鉴。这十条主张充分体现了姚崇的雄才大略和长远规划。唐玄宗听完之后欣然接受,由此继“贞观之治”后唐朝的又一个盛世开始了。

姚崇不愧是一代贤相,“十事要说”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从稳定局势、整顿官吏和改善财政三个方面来为替玄宗治理政局,是堪称为治国典范的举措。

姚崇施政

姚崇是我国唐朝时期一位功绩卓著的政治家,他与另外三位能臣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为唐朝的“四大贤相”。他一生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为唐朝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在辅佐唐玄宗李隆基时,提出了著名的“十事要说”,从稳定政局、整顿官吏和改革财政制度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之策,为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一个“姚崇施政”的典故可以显示他的雄才大略。

姚崇墓园

当时姚崇因为拒绝了深受女皇武则天宠爱的太平公主的提拔而惹恼了她,姚崇因此被贬为申州刺史。之后,唐玄宗肃清了太平公主的党羽之后登基继位。姚崇此时担任的是同州刺史的官职。这时一向与姚崇不和的张说想委婉说服当时的另一官员赵昭彦弹劾姚崇,只不过唐玄宗并没有理会他的奏折。

不久之后,唐玄宗带渭水去打猎,他在打猎的间隙在行宫秘密召见了姚崇,问他是不是对打猎非常了解,姚崇回答说他小的时候就很喜欢打猎,现在已经三十岁了,住在泽中这个地方以观赏猎鹰追逐野兔为乐,并不喜欢读书。之后是张璟对他说他马上要做大官了,应该多读一点书。于是他便随便读了一点书,一直到现在。虽然他年纪不小了,但是仍然可以打猎。玄宗听了之后便邀请他一起打猎,有时和他一起宰杀猎物来吃,有时和他一起探讨国事。自此之后,唐玄宗重用姚崇,天下一片和谐繁荣的景象。

这个故事不但体现了姚崇的智慧,同时也表现了唐玄宗虚心纳谏的高贵品德。

姚崇灭蝗

姚崇,原名元崇,字元之,为了避唐玄宗的年号“开元”的讳才改名为姚崇。陕州硖石也即现今的河南陕县人,是我国唐朝初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他出身在一个官僚之家,祖上世代为官,他的父亲姚懿曾担任嶲州都督一职。在年轻的时候并不喜欢读书,而爱好打猎和习武。一直到他二十岁的时候,他才开始发奋读书,随后便考取功名,开始了他辉煌的官场生涯。

标签: 盛世治国典范解读姚崇十事要说姚崇十事要说

更多文章

  • 孝景皇后王娡从二手女人到帝国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孝景,皇后,王娡,二手,女人,帝国,王娡,二手,女人,帝国

    王娡从二手女人到帝国皇后众所周知,汉武帝刘彻的生母王娡在嫁于刘启之前是个已婚妇女,为什么在那个封建统治讲求等级礼仪制度的社会会接受如此一名女人作为皇室贵族呢?王娡是如何一步步从平民到皇后的呢?这一切还是得从其母臧儿说起。王娡的母亲名为臧儿,是汉初燕王之孙,家世背景也算是名门。臧儿一生嫁过两个男人,王

  • 吴中四才子祝允明故事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吴中四,才子,祝允,故事,哪些,祝允,故事,哪些,明朝,有名

    祝允明故事有哪些祝允明,明朝有名的大书法家、诗人,生于公元1460年,享年67岁。字希哲,号枝山,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大才子”,因出任过京兆应天府通判,世人又称他为“祝京兆”。《江南四大才子》祝枝山剧照祝允明自幼就长于书香官宦世家。外祖父徐有贞曾是明朝宰臣,德高望重、交友广泛;祖父祝灏

  • 历史上真实的王娡图片 王娡扮演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真实,王娡,图片,扮演者,王娡,图片,历史,中的,一

    王娡图片历史中的王娡是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人。从下面这张图片可以看出,她有着曼妙的身姿,沉鱼落雁的美貌。即使当时在进宫前已经生育过一女,但是花容月貌仍然不改,甚至多了一份成熟女性的魅力。当时刘启对她宠幸有加不仅看上了她的美貌也欣赏她的聪慧。妹妹王皃姁和王娡一样都拥有着美貌,相貌出众的她们也因此被母

  • 清初大臣范文程简介 范文程在历史上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初,大臣,范文,程简介,简介,在历史上,评价,如何,范文

    范文程简介范文程(1597——1666),清初重臣,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曾事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代帝王。是清朝的开国大臣,也被视为文臣之首,被列为“中国十大谋士”之一。范文程所有有识之士都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好读书,范文程早年也好读书,灵敏沉毅。明朝正德年间的进士,官至兵部尚书。161

  • 历史名臣范文程和范仲淹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名臣,范文,范仲淹,什么,关系,范文,范仲淹,北宋,著

    范文程范仲淹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著名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便是出自他手。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祖籍邠州,后迁居苏州吴县。范仲淹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体恤民情,力主改革,屡屡遭奸臣所害,数次被贬,63岁病逝于徐州,葬于河南洛阳。范仲淹画像范文

  • 姚崇三升三贬 姚崇为何被罢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姚崇三,三贬,姚崇,为何,罢相,姚崇罢,唐玄宗,李隆基,隆基

    姚崇罢相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也是建立过卓越功绩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唐朝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乐,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后来被人们称为“开元盛世”。这一盛世的建立当然不是玄宗一人的功劳,先后辅佐他的几位宰相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宰相中,姚崇便是其中深受玄宗

  • 四大贤臣之一姚崇 姚崇施政的理念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四大,贤臣,之一,姚崇,施政,理念,是什么,姚崇,施政,我国

    姚崇施政姚崇是我国唐朝时期一位功绩卓著的政治家,他与另外三位能臣房玄龄、杜如晦和宋璟并称为唐朝的“四大贤相”。他一生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为唐朝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在辅佐唐玄宗李隆基时,提出了著名的“十事要说”,从稳定政局、整顿官吏和改革财政制度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治国之策,为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

  • 姚崇行事果敢坚决 姚崇灭蝗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姚崇,行事,果敢,坚决,姚崇灭,故事,姚崇灭,姚崇,原名,元

    姚崇灭蝗姚崇,原名元崇,字元之,为了避唐玄宗的年号“开元”的讳才改名为姚崇。陕州硖石也即现今的河南陕县人,是我国唐朝初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他出身在一个官僚之家,祖上世代为官,他的父亲姚懿曾担任嶲州都督一职。在年轻的时候并不喜欢读书,而爱好打猎和习武。一直到他二十岁的时候,他才开始发奋读书,随后便考取

  • 明朝祝允明古诗 祝允明作品牡丹赋品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祝允,古诗,作品,牡丹,赋品,祝允,古诗,明朝,有名

    祝允明古诗祝允明,明朝有名的大书法家、诗人,生于公元1460年,享年67岁。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大才子”,因出任过京兆应天府通判,世人又称他为“祝京兆”。祝允明祝枝山风趣洒脱、才华横溢,好游与山水之间,为人不拘小节。在苦读期间广结良师益友,师父沈周、刘钰等皆是苏

  • 明朝进士张岳简介 关于张岳为官时的经典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进士,张岳,简介,关于,为官,经典,事迹,张岳,简介

    张岳简介张岳,是明朝的进士,由于在《明史》中出现了两次,所以应该有两个不同的张岳。一个是来自福建的维乔,另一个是来自浙江的汝宗。在本次的论述中,主要是给大家介绍一下来自福建的张岳。张岳画像张岳,字微乔,号净峰,是福建惠安净峰西头人,是明朝的进士。张岳出生于官宦的家族中,从小就非常喜欢学习,智慧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