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僧摩罗什吞针的典故

高僧摩罗什吞针的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946 更新时间:2024/3/13 20:00:48

鸠摩罗什吞针

众所周知,我国的佛教化历史悠久,历经几千年来绵延不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逢我国的传统节日,上山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熙熙攘攘,可见佛教文化对我国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在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不少得道高僧,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鸠摩罗什吞针的故事。

鸠摩罗什画像

鸠摩罗什是我国东晋时期的高僧,佛经翻译家。据悉,鸠摩罗什自小便喜欢佛经,常挑灯夜读,彻夜学习。著有数十本佛家经典著作,知道现在还被人传阅。他不喜欢功名利禄,往佛家清净的生活。在他还未入宫之前,在民间就受到众人敬仰,已经很有名气了,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位高僧的名字。后来,姚兴攻灭后凉,亲自迎接这位高僧进入长安,并开办了一系列关于佛经的著作和翻译工作,规模很是宏大,轰动一时。我们都知道,出家人是不可以破色戒的,但是姚兴却一直想让鸠摩罗什后继有人,希望他可以有子嗣。所以即使鸠摩罗什身为一个出家人,但是却有自己的妻子和儿女。这在当时是比较轰动的,甚至变成了一种风气。无数僧侣纷纷效仿,也娶了妻子。这让鸠摩罗什感到很心痛,于是召集僧人,对着满满一钵针说,如果你们能跟我一样吞下针,我就同意你们娶妻,说罢便将针吞下去。众人见到,觉得鸠摩罗什有过人之处,不敢效仿,于是便断了娶妻的念头。

鸠摩罗什是哪的人

鸠摩罗什是在西元334年出生在龟兹国,也就是古时候的西域地区,他的名字是从梵语音译过来的,也可以翻译为意泽童寿,简称罗什二字。是当时的一位高僧,以翻译佛经著称。西元409年死在长安逍遥圆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境内。也有记载他是死于413年。

鸠摩罗什雕像

他的父亲叫做鸠摩罗炎是天竺国今印度的名门望族,本应继承相位,却出家为僧,后来成为龟兹国的国师。他的母亲叫做耆婆,是当时龟兹国的公主。因此,鸠摩罗杰是两人名字的合成,因此龟兹国便是他的出生地,也就是祖籍。

在他七岁时,与自己的母亲耆婆一同出家,开始学习小乘佛法。九岁时跟母亲去了如今的克什米尔地区,拜师盘头达多学习杂藏等佛经。十二岁打算跟母亲返回龟兹国,在此途中停驻在疏勒很多年,学习六足论。又从师莎车子研习《中论》《十二门论》,然后跟从佛陀耶舍学习《十涌律》,之后与他一起作佛经的翻译工作。

罗什回到龟兹国之后,大肆演说经法,是公认的中观大师。当时盘头达多从克什米尔来到龟兹国,罗什教给他大乘佛法的宗义,他十分信服,因此在西域建立了很高的威望和名声。即使遥远的中国也有所传闻。

382年,前秦时期苻坚吕光攻打焉耆,灭了龟兹国,把罗什俘虏到凉州,三年后前秦灭亡,吕光占据凉州自称凉主,因此罗什和吕光在凉州待了十六年左右。

401年的后秦姚兴攻破后凉,把罗什请到长安住进逍遥园的西明阁,享受国师的待遇,请罗什在长安展开大规模的议经活动,直至去世在长安。

鸠摩罗什名言

鸠摩罗什,一个混血异族人,出生名门望族,皇室之后,然而他从小学习佛教,天赋异禀,读书学字都聪颖过人。幼年跟随母亲出家学道,后来又拜高僧学佛,潜心修行,终成得道高僧。他的名望传播到了汉地。前秦后秦发起两次战争,争夺这位高僧,他命运坎坷却于乱世中传播佛法,译著佛教上百卷,所以也留下很多传世名言。

更多文章

  • 西汉文学家司马迁字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汉,文学家,司马迁,是什么,司马迁,我国,西汉,时期,大的

    司马迁字司马迁字子长,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是司马谈的儿子,曾在汉武帝时期担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辩解而遭受宫刑,之后担任中书令,并发愤写成了《史记》,被后人尊称为历史之父、太史公和史迁。司马迁画关于司马迁的字,历史上是很明确的问题,司马迁字子长,司马谈之子。司马谈在汉朝担任的植物就是太史令

  • 红楼梦妙玉简介 妙玉的人物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红楼梦,妙玉,简介,人物分析,红楼梦,妙玉,人物,之一,也是

    红楼梦妙玉妙玉是《红楼梦》中人物之一,也是金陵十二衩之一。红楼梦妙玉为苏州人士,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出生。妙玉自幼体弱多病,妙玉三岁时,父母将妙玉送入玄墓蟠香寺带发出家。妙玉双亲离世早,此后妙玉一直跟随蟠香寺师父生活修行。红楼梦妙玉妙玉六岁时候,认识了邢岫烟,妙玉经常教邢岫烟认字读书,所以妙玉和邢岫烟

  • 佛家学者鸠摩罗什的儿子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佛家,学者,摩罗,儿子,介绍,摩罗,儿子,秦著名,著名,僧人

    鸠摩罗什的儿子鸠摩罗什是后秦著名的译经家,僧人,父亲名叫鸠摩罗炎出身名门世家,后来弃官周游各地修道。其父鸠摩罗炎经过龟兹时,与龟兹王妹一见钟情,两人结合生了鸠摩罗什。鸠摩罗什从小就特别聪明,七岁与母亲一同出家,每天可以记下几万字的佛经。根据历史记载,虽然他是出家了,但在三十多岁的时候破了色戒。那鸠摩

  • 陶渊明爱菊人称九月花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陶渊明,爱菊,人称,九月,花神,陶渊明,爱菊,陶渊,一生,非

    陶渊明爱菊陶渊一生非常喜爱菊花,常常与菊花为伴,被人称为“菊友”,是个名副其实的菊花迷,因为他非常了解关于菊花的高雅情趣,曾被世人奉为“九月花神”。从中可以看出,陶渊明真的相当喜欢菊花。陶渊明采菊图陶渊明此人相非常正直,对于功名利禄这些看得非常淡,也相当自尊自爱,不为五斗米折腰,因此他曾在做官十余年

  • 秦可卿原型是雍正宠后 这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可卿,原型,雍正,这是,真是,秦可卿,原型,雍正,最近,看

    秦可卿原型是雍正宠后最近看了一个话题,即“秦可卿原型是雍正宠后?”看完这个问题后,觉得有必要重新看一次《红楼梦》,以便从中发现作者曹雪芹在书中的暗示之意。那么,秦可卿原型是雍正宠后,这说法是如何分析得出的呢?《红楼梦》第五回中,对秦可卿闺房物件摆设做了很简短的描述。秦可卿剧照书中写到,秦可卿桌上摆着

  • 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其批判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班固,司马迁,史记,批判,意义,班固,司马迁,史记,汉书,作

    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班固是《汉书》的作者,司马迁是《史记》的作者,《汉书》和《史记》都是我国四史之一。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说班固对司马迁写史记的评价。班固画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这句话,出现在班固的《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中对司马迁以及他的著作《史记》的评价。原句是:又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

  • 金陵十二钗之妙玉的判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金陵,十二,钗之,妙玉,判词,妙玉,判词,红楼梦,金陵,十二

    妙玉判词《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都有各自的判词,而通过这些判词便可分析出她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人物命运最终走向。那么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妙玉判词是什么?正册妙玉判词为:“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污之中。其断语云: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妙玉判词从妙玉判词中可以看出,妙玉的个性特征和妙

  • 司马迁屈原的命运有何不同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迁,屈原,命运,有何,不同点,司马迁,屈原,两人,都是

    司马迁屈原司马迁屈原两人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著作,其中屈原的主要著作有《离骚》、《九问》、《楚辞》等,而司马迁最大的成就是《史记》。同时司马迁屈原的命途也都比较坎坷,司马迁受宫刑下狱,屈原被贬谪流放,然而不同的是两个人的背景、地位以及面对坎坷命途的态度。屈原画照屈原是

  • 红楼梦秦可卿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红楼梦,秦可卿,人物,介绍,红楼梦,秦可卿,曹雪芹,长篇小说

    红楼梦秦可卿秦可卿是曹雪芹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也是金陵十二钗之一。秦可卿出生后,便被亲生父母抛弃了,后来被养生堂所收养。秦业因自己没有生育能力,便收养了秦可卿,并给她改名为可儿。秦可卿长大后,成为一名亭亭玉立的女子。秦可卿画像因父亲秦业和贾府交好,便将秦可卿嫁给了贾珍儿子贾蓉为妻。秦可卿嫁给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图片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陶渊明,归去来兮,图片,赏析,陶渊明,图片,所作,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图片图片为陶渊明所作的《归去来兮辞》的一部分,《归去来兮辞》是一篇抒情小赋,也是陶渊明离开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创作于陶渊明刚刚辞官不久,讲述了他在辞官隐退后的生活乐趣以及心情感受,表达了他对政治仕途的认识与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表现了他保持自身清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归去来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