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小说陶渊明写挽歌内容介绍

小说陶渊明写挽歌内容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02 更新时间:2023/12/30 21:20:24

陶渊明写挽歌

《陶渊明写挽歌》是一本小说,作者是陈翔鹤。作品主要通过对陶渊明晚年时期上庐山见到东林寺法会场景后引发的感悟,以及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生死的思考的描写,着重描写了陶渊明对于挽歌的创作冲动。

陶渊明画像

小说的整体内容可以分成四个层次。层次一是这样的:晚年时期的一日清晨,在床上辗转了一夜的陶渊明在起来后,想起了昨天在东林寺看到法事现场后深感不快而提早回家的事情。层次二是这样的:秋天令人不禁瑟缩的寒凉天气,使躺在房子过道的胡床上的陶渊明想起了阮籍的《咏怀诗》,然后他跟孙子小牛说他再也不上庐山了。之后陶渊明听说亲家的人将他的诗稿拿去抄写,并且还将此作为传家宝保存下来,对此,他内心感到非常愉快欣慰;但是同时他又对那些来攀关系的刺史王弘檀道济等人相当厌烦。

层次三则描绘了一日傍晚时分,陶渊明与阿通夫妇喝酒,并且谈论朋友颜延之和慧远和尚在生死方面的不同看法的情景,还讲了一个关于和尚论道的笑话。层次四则是这样的:在一日三更时分就已醒来的陶渊明定稿了他的作品《挽歌》,并且又继续琢磨斟酌他的《自祭文》。

整部小说作者通过探究陶渊明的心理活动,来表现陶渊明不慕富贵的高尚品质,以及淡泊志远的品格,与此同时,作者也借此暗示了当时诸多知识分子生存艰难的情况,写出了众多知识分子的心声。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被世人成为靖节先生,家乡位于浔阳柴桑。他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颇为著名的伟大诗人、辞赋家,拥有众多优秀作品流传于世。陶渊明曾踏入仕途,先后出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官职,最后一次出仕担任的是彭泽县令这一官职,上任八十几天后就辞官离开,就此归隐田园。

陶渊明

陶渊明的家境最初并不差,毕竟从关于他父亲拥有小妾的历史记载来看,他的家境不会差到哪里去,而自他父亲去世后,他们家才逐步走向没落。从陶渊明的诗作中可以发现到了他二十岁的时候,他们家的生活已经相当贫寒了。

陶渊明自小就学习儒家经典,喜好悠闲宁静的环境,早年陶渊明曾受过儒家和道家的教育与思想熏陶,因此他曾身怀远大志向,也曾非常向往自然,这为他之后辞官归隐田园打下基础。陶渊明在二十岁的时候踏入官场,开始他为官生涯,以求生计。而在官场动荡欺负十几年,喜好自然悠闲生活的陶渊明早已厌倦了那种充满利益算计的官场生活,最终还是选择辞官归隐田园,远离尘世官场。

陶渊明的成就并不在官场,最大的成就还是在文学方面。陶渊明在文学方面的才华极高,所著诗作文章皆是极为优秀的作品,他所著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的共有137篇,其中诗歌125首,文章12篇,被后世之人编集成《陶渊明集》。

饮酒陶渊明

《饮酒》出自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之手,它并不只是一首诗,而是一组五言古诗,共有二十首。这二十首诗写于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那时陶渊明常常在喝醉酒后诗兴大发,作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慨,第二日清醒后就将前一日所写的诗加以修改,因此得到了《饮酒》这一组二十首的五言古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的这组《饮酒》并不是醉酒后一时兴起之作,二十首诗中都隐含着作者陶渊明的情感和感慨,以及饱含着一些关于人生的思考与哲理。陶渊明借酒为题,以此来抒发他对当下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喜欢。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太子刘据为何陷入巫蛊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武帝,太子,为何,陷入,巫蛊,之祸,汉武帝,太子,刘彻,长

    汉武帝太子刘据刘据是汉武帝刘彻和卫子夫的长子,也是汉武帝的太子,刘据也因此由庶长子的身份变更为嫡长子。公元前122年,汉武帝立刘据为太子,大赦天下。汉武帝画像刘据的性格与刘彻不同,他性格仁慈宽厚,温和谨慎。刘据深得汉武帝的喜欢,被立为太子后,汉武帝在群臣之中为他甄选太傅。汉武帝太子刘据成年后,汉武帝

  • 贾元春扮演者成梅介绍 贾元春图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贾元春,元春,扮演者,成梅,介绍,图片,贾元春,元春,扮演者

    贾元春扮演者成梅说起红楼梦中人经典影视形象,不得不提的便是1987年播出的同名电视剧《红楼梦》。虽然当时的化妆技术、服装道具甚至是拍摄水平还不够完善。但是87版《红楼梦》仍成为一代观众心中的记忆。说起贾元春影视形象,很多观众在第一时间都会记起成梅塑造的元妃形象。贾元春扮演者成梅在87版《红楼梦》贾元

  • 红楼梦重要情节 贾元春省亲的回目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红楼梦,重要,情节,贾元春,元春,省亲,回目,贾元春,元春

    贾元春省亲贾元春省亲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故事情节。而贾元春省亲一事也成为贾府衰败的分水岭。话说,贾元春被皇上封为贵妃之后,皇上允许贾元春在元宵节回家探亲。贾府上下得知后,特地修建了一座豪华壮观的大观园,来迎接贾元春省亲。元妃省亲元宵节这一天,贾元春坐着金銮大轿回到了大观园,贾府上下看见贾元春出轿后,

  • 东晋开国功臣王敦大将军资料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东晋,开国功臣,王敦,大将军,资料,王敦,大将军,东晋,开国

    王敦大将军大将军王敦是东晋的开国功臣。他出自世家王氏,娶了司马家的公主为妻。那个时候他和堂弟一起帮助琅琊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由于司马家族刚刚经过了内乱,这位新皇在江南需要依靠士族维持政局,其中琅琊王氏的实力是最强大的。王敦图像当时的经济中心在荆州和扬州。王敦那时刚被封作镇东大将军,统领六州军事,其中

  • 浅谈红楼梦人物李纨的性格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浅谈,红楼梦,人物,李纨,性格,特点,李纨,性格,特点,说起

    李纨的性格特点说起李纨来,她虽然是“金陵十二钗”中的一员,但却往往被人所忽视。在曹雪芹笔下,李纨总是一如既往的安静,而她给世人留下的印象便是“一位好人”,因此大观园人称李纨为大菩萨。其实,每个人都有多面性格特征,李纨也是如此。那么,接下来就来分析一下李纨的性格特点。李纨画像首先,李纨有着心胸开阔的性

  • 李纨在诗社里的别号稻香老农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纨,社里,别号,稻香,老农,由来,李纨,社里,别号,虽说

    李纨在诗社里的别号虽说李纨身上被打上了封建礼教的烙印,但从李纨开办诗社一事中,又可看出李纨渴望自由的迫切心情。话说,李纨搬来大观园后,便住在了稻香村,她一心想要开办一个诗社,为枯燥的生活增添少许乐趣。李纨谨慎小心的性格,让她迟迟不敢着手开办。李纨画像半年后,贾探春想到开办诗社这一主意,李纨知道后,立

  • 韩愈名言警句流传后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愈,名言,警句,流传,后世,韩愈,名言,作为,唐宋八大家

    韩愈名言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文学家,其在语言成就上无疑是一代名家,韩愈在其诗文中有颇多的警世良言,为后世广为流传。韩愈名句韩愈写作擅长以文为诗,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除此之外,

  • 汉武帝之子谁最终登上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武帝,之子,最终,登上,皇位,汉武帝,之子,别是,刘闳,刘

    汉武帝之子汉武帝之子分别是刘据、刘闳、刘旦、刘胥、刘髆、刘弗陵,其中刘据是卫子夫的儿子,曾被立为太子,后被冤杀。《云中歌》刘弗陵剧照汉武帝之子中的刘据生于公元前128年,是汉武帝刘彻和皇后卫子夫之子,也是汉武帝的长子,后被立为戾太子,在巫蛊之祸之祸中被江充等人诬陷迫害,被迫举兵反抗,后兵败逃亡,不堪

  • 历史上韩愈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上,韩愈,是个,什么样,韩愈,是个,什么样,人如,其名

    韩愈是个什么样的人韩愈,人如其名,愈,超越也,前超古人,后无来者,绝非平庸之辈。韩愈其人着实担当起这个这个名字。而此名的由来也是韩愈幼年时自己所立下的壮言,因其两位兄长韩会、韩介皆以人字头的字为名,韩愈遂遵循其规律,以愈为名,另为其增添了深意。韩愈塑像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

  • 荣国府大少奶奶李纨的儿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国府,少奶奶,李纨,儿子,李纨,儿子,贾兰,红楼梦,出场,次

    李纨的儿子李纨的儿子为贾兰,《红楼梦》中,贾兰的出场次数不多,经常和贾环一起出现。贾兰是荣国府的重长孙,父亲是贾政之子贾珠。虽然《红楼梦》是一部爱情悲歌,大多描述了封建女性的悲惨命运,但在贾兰身上也体现了浓厚的悲剧色彩。贾兰剧照贾兰出生不久后,父亲贾珠便去世了,对贾兰而言,他没有享受一天温暖的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