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国子监是干什么的 唐朝国子监制度历史介绍

国子监是干什么的 唐朝国子监制度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34 更新时间:2024/2/9 11:47:51

教育乃一国之本,只有好的教育才能让国家长足的发展下去,因为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现代主管教育的国家部门就是教育部,那么在古代是什么部门来主管教育呢?从唐代开始,国子监就是主管教育的部门,该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科举制被废除为止。

1、国子监是干什么的

国子监是唐朝政府主管的教育机关,驻长安城的务本坊。国子监制度并非固有,也并非不变。它在唐高祖至中宗时几次变更,最终在唐中宗神龙元年成熟稳定,并得以延续一千年,至清。唐朝的大学,在唐玄宗时增加了一所广馆,不过唐之大学一般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律学,算学。此六学皆隶国子监。其为唐政府主管的教育机关,驻长安城的务本坊。

2、唐代国子监制度的发展

国子监制度在唐高祖时为国子学,隶太寺。至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国子学从太常寺独立出来,为国子监。唐高宗时,先改国子监为司成馆,后又恢复为国子监。至唐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再改国子监为成均监。

武则天崩,唐中宗即皇帝位,遂又恢复为国子监。事在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国子监制度终于成熟稳定,并得以延续一千余年,至清。清末废科举,遂立学部,出现了大学堂,于是国子监就只掌文庙辟雍典礼。

唐也有二石经立国子监,一是唐玄宗所书并作序且作注的台石孝经,二是唐文宗支持所制之开成石经,以供生员学习。国子学是唐朝的最高学府,设国子博士5人,正五品上,设助教5人,从六品上。一般百姓子弟,不当有入国子学的念头。国子学所招生员,全是贵族。其以儒家经典为课业。

太学也是唐朝的最高学府,设太学博士6人,正六品上,设助教6人,从七品上。太学所招生员,包括五品以上子孙,职事官五品期亲若三品曾孙,勋官三品以上有封之子。留学生多在太学读书,凡高丽,百济,新罗,日本,高昌,吐蕃,都曾经有生员于斯学习。四门学属于高等学府,设博士6人,正七品上,设助教6人,从八品上,设直讲4人。四门学所招生员,包括勋官三品以上无封之子,四品有封之子,七品以上之子。庶人之子,有奇才的,也可以入四门学。仍以儒家经典为课业。唐朝近乎300年,不同阶段所招生员不尽相等。唐太宗时,生员多达3260人,唐玄宗时,生员也多达2210人。

国子监的设立是科举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国子监下属的学府也为科举考试输送人才。接收外国留学生也算是唐朝的特色,唐朝的包容和开发也在此体现。

标签: 国子监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发生全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唐朝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由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为首的秦王府集团在唐朝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李世民杀死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成为皇太子并掌握实权,旋于同年八月初九甲子日(9月4日)

  • 唐朝性开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

    唐朝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都很发达,唐朝也是中国古代最开放的国度,特别是性开放程度非常之高,其具体有三大表现:1、狎妓淫乐成风,市妓十分发达唐代是中国古代妓业繁荣期,宫妓盛行不衰,地方官妓崛起,家妓普及,市妓发达。朝野上下狎妓淫乐之风盛行,“犹自笙歌彻晓闻”。唐代宫妓之盛,绝不亚

  • 唐朝后宫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

    皇权至上是古代皇帝特有的一个文化产物,与之相并行的东西有很多,三宫六院就是其中一个体现。老百姓习惯称皇帝的妻妾们为“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其实,在各朝各代,所谓“后宫三千佳丽”,是有严格等级界线和分寸的。以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大唐王朝为例,就颇具代表性

  • 唐朝“神龙政变”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逼迫女帝武则天退位,使唐朝中宗复辟。政权更替,天下重回李唐怀抱。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联络右羽

  • 唐武宗李炎平定昭义节度使叛乱具体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武宗

    唐武宗李炎是一位明君,可惜命短,一共在位6年,在这6年的时间里,他开创了唐朝最后的盛世。那么李炎平定昭义的具体过程是什么样的呢?在平定了卢龙军乱不久,又发生了昭义镇对抗朝廷的事件。会昌三年(843年)四月,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病死,其侄刘稹欲仿效河朔三镇惯例,要求袭任节度使职务。当时反击回鹘侵扰的战事刚

  • 张献忠起义爆发的过程介绍 如何评价张献忠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献忠

    崇祯三年(1630年),张献忠积极响应王嘉胤的反明号召,率米脂十八寨农民起义,他英勇善战很快成为三十六营的主要首领并以能谋善战的八大王出名。崇祯六年(1633年),张献忠首次入川,攻克夔外、大宁、大昌、新宁、通江、巴州、保宁、广元等州县。崇祯七年(1634年)年,再次入川,拥兵十万,再克夔州、大宁、

  • 张献忠起义的历史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献忠

    崇祯三年(1630年),张献忠据米脂十八寨起义,号八大王。因身长面黄,人称黄虎。后为王,实自成一军,转战陕、晋、豫、鄂间。十六年,取武昌,称大西王,旋克长沙,宣布钱粮三年免征,湘赣农民群起响应。次年再取四川,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年号大顺,严厉镇压地主阶级的反抗。大顺三年(1646年)末清兵南

  •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语言文字历史介绍 楚国与诸国文字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楚国

    1、楚国的语言文字楚地由于位处江汉及汉淮之间,北方的华夏语、西方的藏缅语、南方的苗瑶语和东南的壮侗语都在楚地接触和交流,所形成的楚语自然是吸收了多种语言成分而词汇丰富多采、音声别具一格的方言。楚国语言属华夏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上具有较多的自身特点。西周时期的楚国文字,与中原诸国的文字还没有多大区别

  • 刘秀称帝后为何将都城定在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洛阳

    建武元年(25年),刘秀在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固城店镇)千秋亭登基为帝,正式建立了东汉。建武十二年(36年),经过多年的政战,刘秀扫平群雄,统一天下,史称“光武中兴”。但奇怪的是,刘秀一直宣称自己是汉高祖的后代,西汉的合法继承者。可是在刘秀称帝之后,却将都城定在洛阳

  • 葵丘之盟: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葵丘之盟,齐桓公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周惠王想废掉太子郑,立自己爱妃生的儿子王子带为太子。齐桓公为了保全太子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