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藩王继承制度历史介绍

明朝藩王继承制度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650 更新时间:2024/1/16 3:51:24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历经数十年的与各地义军的争斗,最终笑到了最后,朱元璋于南京正式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而此时登基不足数月的朱元璋就决定了一件影响大明后世存亡的事件,他说到“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这件事就是效仿商周分封诸侯,当然明朝的诸侯叫藩王,而且也有别于商周的诸侯王。

明朝的藩王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就是说明朝的藩王虽有封地和亲王的爵位,但是其封地的所有权还是皇帝的,而虽有亲王的爵位但却管不了封地的百姓,同时虽有俸禄但却不参与朝政。但是不管如明朝前期的藩王实力却也是极大的,他们拥有自己的军队和臣属,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朱允炆登基的时候,他才会急着去削藩,在那个时候再不削藩,那些藩王的权力足以影响到皇帝本身。

不过最终朱允炆还是失败了,他也成为第一个被地方的藩王兵变打下皇位的大一统王朝的帝王,从这点我们就可以想象当时地方藩王的权势是多么的强大。当曾经的燕王朱棣登基后,他也发觉藩王对于皇权的影响。所以他虽未再削藩,却对藩王做出了种种的限制,最终形成了“藩禁”。

自朱棣后诸如藩王不得军队,亦不得干预朝政、所有宗室均不得入朝为官,亦不得从事工商业、两藩王之间非经奏准不得见面、宗室非诏不得踏出封地半步,亦不得私自还京,甚至到后期藩王跟谁结婚都得由皇帝决定。可以说自朱棣之后的藩王虽地位还在,但实际上就是一头头被圈养的猪,他们不能干任何事情就只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混吃等死。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在解答明朝藩王对于明朝的危害的啦。而是来回答题主所问的明朝藩王的世子继任藩王,其他的儿子是怎么安排的。

首先明朝皇帝的儿子不管他的能力如何,只要是皇子一律封亲王,岁禄万石。后亲王的嫡长子到十岁就会被封为王世子,视为一品,同时如果后有嫡长孙出生则会被立为王世孙,同样视为一品,之后亲王去世则嫡长子继亲王位,若亲王还没去世嫡长子去世,则之后有嫡长孙继亲王位。

亲王除了王世子外,其余诸子皆封郡王,岁禄二千石。后郡王嫡长子封郡王世子,嫡长孙则封郡王世孙,都视为二品。其继承同亲王一样,若郡王死嫡长子继承郡王,若郡王在嫡长子死,后郡王死则嫡长孙继承郡王。

郡王除了郡王世子外,其余诸子皆封镇国将军,岁禄千石。镇国将军之下的爵位嫡长子和嫡长孙皆不予封号。镇国将军死则长子继承,若长子死则有长孙继承。

镇国将军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辅国将军,岁禄八百石。辅国将军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辅国将军除长子外,其余皆封奉国将军,岁禄六百石。奉国将军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奉国将军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镇国中尉,岁禄四百石。镇国中尉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

镇国中尉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辅国中尉,岁禄三百石。辅国中尉死则长子继,长子死则长孙继。辅国中尉除长子外,其余诸子皆封奉国中尉,岁禄二百石。之后不管是长子还是其余诸子皆为奉国中尉,永不再降,皆可世袭罔替。

当然不管明朝宗室的爵位如何的降,他们的生活可比那些明朝官员和百姓好的多了,虽然自由被限制,但是好歹是吃穿无忧。而且很对人都知道明朝之所以会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明朝的宗室到后期太过于庞大了,在朱棣之后,明朝的藩王什么都不能干,连出门都不允许,这样的话这些藩王没事就只能在家拼命造娃,久而久之明朝的宗室就越来越多了。再加上明朝对于宗室都会分爵位,并给予俸禄,而且他们又不干活只能等待百姓的供养,并老是站着茅坑不拉屎,在当时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土地被这些宗室占据着,你说百姓能不造反吗?

标签: 明朝

更多文章

  • 皇朝与王朝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朝

    皇朝和王朝的区分:先秦时期,属于周王朝时代,只有周天子,下面存在几十个诸侯称王、没有皇帝,严格上讲不能称呼皇朝。皇朝是封建时代帝国级别(有皇帝和附属国)的朝代,皇帝为皇朝最高统治者,同时分封了一些诸侯王或有藩属国,皇帝高于王,比如汉皇朝下面,淮南地区就有淮南王等。但是其封国是不能叫王国的,更不能叫王

  • 朝与朝代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朝代

    中国朝代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同,“朝”与“朝代”的区别在于”朝”是当时就有的观念,如孔子说过“丈于朝”,因此“朝”就类似现在所说的“国家”(但国在中国古代有时指

  • 北宋为何定都开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宋,开封

    在我国历史上,宋朝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当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是宋朝也很憋屈,被辽、金、蒙元轮番欺负,有屈辱求和、靖康之耻等等,最终崖山之战后,走向灭亡。不少人认为,宋朝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祸因是从一开始赵匡胤定都开封就埋下了。开封,古称大梁、汴梁,位于华北平原、河南东部、黄河之滨,是我国八大古

  • 元末义军领袖徐寿辉称帝后为何取国号叫“天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徐寿辉

    徐寿辉又名徐真一,蕲州罗田人。以贩布为生,元末著名的义军领袖。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称帝,国号“天完”,改元治平。对于“天完”这个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国号,有专家认为其寓意是在在“大元”上面各加个盖子,表示要压住元朝一

  • 历史上有哪些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农民起义

    说到这个农民起义,大家肯定都关注,毕竟这是在历史上非常正能量的一种表现,也是所谓的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那么在历史上,有哪些非常著名的农民起义呢?这些起义都成功了吗?哪些又失败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大泽乡起义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

  • 中国火化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火化制度

    火化制度,我国是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正式推行的,提出了殡葬改革的方针:“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割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其核心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中国千年以来尸体直接土葬的习俗,将其改为火葬。从殡葬改革方针的内容就可以直观的知道,实行火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节

  • 明朝《明大诰》的主要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

    《明大诰》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指导编纂的一部严刑惩治吏民的特别刑法。明王朝建立初期,由于连年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活动此起彼伏,而受两宋及元朝吏治失之过宽的影响,明初官僚队伍纪律松弛,贪赃枉法行为不断发生,在统治集团内部又有不同派系的争权夺利、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朱元璋视之为&ld

  • 中国近代租界的历史由来 租界是何时收回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租界

    中国旧社会的外国租界,是外国列强战争掠夺的结果,上海租界的某个公园立着一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那么真实的情况是这样么?一、租界不全是战争掠夺的结果近代史教育选择性地告诉你:旧中国有英租界、法租界,因为这两个国家打趴过中国。但是近代史教育同时掩盖了另一部分事实:一些军事

  • 十六国的首恶刘渊称帝后为何用汉做国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渊

    从秦汉开始,匈奴作为游牧民族与农耕汉族就素有恩怨,无论是汉高祖的和亲政策还是汉武帝大破匈奴,中原政权一直在寻求与北疆民族的共存之道。经过数百年的磨合,与汉土接壤的南匈奴的汉化程度已经很高了,许多匈奴贵族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甚至熟读四书五经。其中就有一位匈奴皇帝,他在西晋内乱时揭竿而起,尊三国时期蜀汉

  • 一二九运动主要内容 一二九运动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各党派联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