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十六国的首恶刘渊称帝后为何用汉做国号?

十六国的首恶刘渊称帝后为何用汉做国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453 更新时间:2024/2/10 15:31:17

从秦汉开始,匈奴作为游牧民族与农耕汉族就素有恩怨,无论是汉高祖的和亲政策还是汉武帝大破匈奴,中原政权一直在寻求与北疆民族的共存之道。经过数百年的磨合,与汉土接壤的南匈奴的汉化程度已经很高了,许多匈奴贵族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甚至熟读四书五经。

其中就有一位匈奴皇帝,他在西晋内乱时揭竿而起,尊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为祖,定国号为“汉”,自此拉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他就是东晋十六国的汉国开国皇帝刘渊

汉高祖开国初期,与匈奴打仗又吃下了白登之围的苦果,国内急需休养生息;相反,匈奴此时刚吞并了东胡,疆域辽阔,正是意气风发、难逢对手的鼎盛时期。此消彼长下高祖刘邦只能采取和亲政策,与匈奴首领冒顿单于誓约为“兄弟”,并把刘姓宗室之女嫁到匈奴,其诞下的子孙就冠以刘姓。

东汉光武帝建国后,对匈奴实行了怀柔政策,分而化之,匈奴分裂成了南匈奴与北匈奴。其中南匈奴内迁,移居到了靠近汉族一带。他们在中原文化耳濡目染之下,汉化程度很高,成为了制约北匈奴的掣肘。曹魏时期南匈奴内分为五部,刘渊就是左部帅刘豹之子。

因此刘渊作为匈奴人,却自幼熟读儒家经典,拜上党崔游为师,学习《毛诗》、《马氏尚书》、《京氏易》。他还博览群书,“史、汉诸子,无不综览”。而且他并没有因为读书而丢下匈奴骑马射箭的本事,相反,其手臂修长,臂力过人,精于射箭,武力妙绝于众。

咸熙年间(264-265),刘渊曾作为质子在洛阳居住,这时候他就展现出了成大事者善于交往的一面,十分受到朝堂高层的认可。崔懿之、公师彧都对他十分崇敬,太原王氏的王浑也派自己儿子王济去结交他,甚至连魏元帝都对其颇为赏识。晋武帝司马炎废魏立晋后,也从王浑那里听说了刘渊,召见交谈后对他赞不绝口。晋武帝本来想委以重任,不过被孔恂等大臣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理由谏止了。

虽然在洛阳结交了许多名士,可因为胡人身份没能得到一官半职的刘渊依然心中郁结。咸宁五年(279),事情终于有了转机,他父亲刘豹过世了。身为儿子的刘渊继承了左部帅的职位,之后又官至北部都尉、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还被封为汉光乡侯。

也许是自幼读书的原因,在职期间他展现了卓越的治理才能,“明刑法,禁奸邪,轻财好施,推诚接物,五部俊杰无不至者。”幽州冀州一带的名门大儒和年轻贤俊都不远千里前来投奔,其中还有后来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

永康元年(300),赵王司马伦起兵杀了贾后,次年又废了晋惠帝,自立为王,由此爆发了八王之乱。整个中原地区乱成一锅粥,匈奴也蠢蠢欲动,以刘宣为首的复国势力暗中推举刘渊为匈奴大单于,正想一展宏图的刘渊简直是喜出望外,与他们一拍即合。

回到匈奴、征调了大量军队后,刘渊的野心已经不仅仅是恢复匈奴汗国那么简单了,西晋的内乱让他萌生了入主中原的想法。面对刘宣的复国谏言,他回答“大丈夫当为汉高、魏武,呼韩邪何足效哉!”刘渊可谓雄心勃勃,想效仿刘邦曹操一统中原。

刘渊深谙儒家文化,称帝时也给自己杜撰了一个出生的异象,说自己母亲祭祀祈子时见到一条生着二角的大鱼跃过龙门,晚上梦到这鱼变成了人,手里拿着一件金光闪闪的物品给了她,并告知这是太阳的精华,服用后能生贵子,之后便生了刘渊。

永兴元年(304),刘渊迁都左国城,仿照西晋设立了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职,其百官制度大致是根据汉族政权建立的。但是又因其匈奴特性,他实行了胡汉分治的政策。他任儿子刘聪为大司马,同时也任大单于,还设了单于左辅、右辅等职位用来管理胡人的事务,而汉人另由左右司隶来管理。

胡汉分治是刘渊吸收了中原政权“因俗而治”的经验而采取的创新性统治方式。在民族矛盾激化的十六国时期,胡汉分开治理也成为了各个少数民族政权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但这种制度同时也扩大了民族之间的隔阂,大兴元年(318)刘曜即位后,为了加强对其他民族的统治而强制徙民,导致了境内众多民族的反抗,被称为“氐羌叛者十余万落”。汉国政权因此被动摇,咸和四年(329),汉国被刘渊曾经的部下石勒所灭。

刘渊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能得到汉族儒士的拥戴而建立政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打着“汉氏之甥”的旗号、以恢复汉氏江山的名义,作为汉朝继承者被广大汉人所认同。他身为一名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匈奴贵族,率先挑战了西晋“华夏正统”的地位,掀起了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建立政权的浪潮。“五胡乱华”虽然造成了中原动乱,大量百姓流离失所,但客观上极大促进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奠定了边疆和中原地区融为一体的基础。

标签: 刘渊

更多文章

  • 一二九运动主要内容 一二九运动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各党派联合起来

  • 藏南地区为什么无法控制 藏南地区的归属问题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藏南地区

    藏南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固有的主权领土。位于东经92度至97度之间。世人尽知的是,这块完全属于中国的土地,其大部分仍被印度非法占领着。由于地处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俯冲的东北挤角,地质地貌多种多样,藏南因而也被称为“地质博物馆”,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便隐身其中。藏南处于喜

  • 南宋市舶贸易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市舶贸易

    南宋海外贸易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海外朝贡贸易,另一部分是市舶贸易。南宋的海外贸易开辟了古代中国东西方交流的新纪元。南宋海外贸易有以下特点,一是由国家组织管理,南宋海贸由国家组织,还设立了各处贸易点,当时的泉州是最大的海贸集散地点。而且还设立了市舶司管理海贸交易。二是贸易航线远,南宋贸易地点远到

  • 刘备地盘最大的时候是什么时期?刘备地盘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

    很多人都比较关心刘备,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曹刘孙三个人,可能受到更多关注的,就是刘备了吧。刘备出身是三个人当中最低的,就算真的是汉室后裔,但是发展到他的时候,已经成了平民,曹操稍微好一点,关系上比刘备多一点,但是家境也算不得太好,而孙权则是最好的一个了。那么,出身最差的刘备,他发展到自己地盘最大的时

  •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实力怎么样?南唐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南唐

    南唐的实力怎么样?为何北宋灭唐如此轻松?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哪个军事实力最强?这个不好比较,但有相对较强的,就是后唐与后周。唐庄宗李存勖在914年灭燕(刘守光),923年灭后梁,925年灭前蜀。周世宗柴荣虽然没有灭掉任何一国,但却实质性地开始了对十国的

  • 安史之乱前唐朝和叛军兵力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安史之乱

    755年十一月初九,唐朝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率领三镇官兵以及同罗、契丹、室韦等游牧部落组成的军队,浩浩荡荡杀向长安,“安史之乱”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在战争初期,安禄山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他率主力经河北南下,一路上未遇到有效抵抗。直至十二月十三日,叛军已相继攻克汴州(今

  • 古代百越民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百越

    百越之地是现在哪里百越,是指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区。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也就是从今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是古越族人

  • 享国276年的明朝出现了哪些造反的藩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藩王

    历代封建统治王朝中,有的王朝都出现藩王造反的现象,如汉朝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都是开国之初分封了宗室亲王,之后宗室亲王造了反。还有一个朝代在开国之初也分封自己宗室子弟到全国各地去。这个朝代就是明朝,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和他的大臣们一致认为,宋朝和元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r

  • 明朝为何没有出现后妃干政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后妃

    汉之吕后、唐之武后、清之慈禧,历史上每个朝代总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太后专权问题,这一方面源于传统的“孝”文化,另一方面则源于外戚对皇权有巩固作用,因而极容易获得权力。然而,唯独明朝没有出现过太后专权现象,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之一:朱元璋留下的遗训,后宫干政阻力较大鉴于传统的&ld

  • 春秋末期东南吴国灭亡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吴国

    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对于这一成语典故,和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践有关。《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记载:“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越王勾践十九年(公元前478年),勾践率军攻打吴国,在笠泽之战三战三捷大败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