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锦衣卫什么时候消失的

锦衣卫什么时候消失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40 更新时间:2024/1/20 4:14:33

朱元璋是中国明朝开国皇帝,而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朝,总共经历了十六帝。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而明崇祯皇帝则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他接手时大明王朝就已千疮百孔。明崇祯是历史上最为勤勉与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他执政时国家内忧外患,各大集团把持朝政。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地位,崇祯雷厉风行做了一系列措施,但最终却促使了官势力越发膨胀。

这位皇帝并不荒淫也不懒惰,但在历史上却籍籍无名,并没有挽救回残败不堪的大明王朝。随着李自成的壮大,明崇祯最终自缢在煤山的清风明月下。

令人疑惑的是,李自成的农民军攻破北京城后,明崇祯退无可退的情况下选择自缢,此时,他的身边没有侍卫,这是什么情况呢?明朝时期强大的锦衣卫哪里去了呢?

明朝有两个令人闻风丧胆的部门,一个是锦衣卫,另一个就是东厂了。东厂主要作用便是审问,而锦衣卫则是明朝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

锦衣卫的前身是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拱卫司”,随着时代发展,直到洪武十五年才被称为“锦衣卫”。

这个部门设立的初衷,是朱元璋用来管制朝廷中那些别有用心的大臣们。锦衣卫在明朝的地位很高,除了听命于皇帝,不受其他人限制。

因为锦衣卫是由皇帝直接管辖的,朝中其他官员不得干涉,朝中官员的案件便皆由锦衣卫处理,从而导致众人畏惧锦衣卫。

锦衣卫内部人员也是分等级的,锦衣卫的老大被称为“指挥使”,在朝中算得上正三品官员,其次是正四品、千户、百户以及小旗。

可以说,从明朝建立开始就有了锦衣卫,他们在明朝是呼风唤雨的存在,既然权利这么大,为何关键时刻却消失了呢?

事实上,锦衣卫前期忠于皇帝,尽心尽力为朝廷做事,同时肩负着保护皇帝的责任。到了明朝中后期,锦衣卫的触角已经渗入明朝军队中,随着权力的膨胀,有个别心怀不轨者暗中投靠他人,甚至做出危害朝廷的事情。

为了阻止一家独大,皇帝便设立了与他们对立的东厂,两个部门明争暗斗,导致战斗力下降。他们将精力都用在了对方身上,朝廷自然会受到牵连。李自成包围北京城时,锦衣卫自然会与之对抗,但伤亡惨重,最终更是选择了投降。

据记载,明末最后一位锦衣卫指挥使是骆养性,自掌管锦衣卫以来,深受皇帝信任。但自从李自成攻入京城后,为保存性命,竟献上三万两白银,并归顺于他。

多尔衮入京后,骆养性再次选择投降,归顺清朝,为了笼络人心,骆养性并没有被杀害,甚至得到了天津总督一职。本以为会得到清朝的重视,谁知没多久便被革职,最后于顺治六年去世。

都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指挥使都这样,其他的锦衣卫自然有样学样,除了战死的,大多都做了叛徒。

历史资料显示,同为明朝锦衣卫的李若琏,虽然是最后一名却是最有骨气的,死守城门直至战死。

清朝入关后,依然有锦衣卫的存在,只不过所担任的职责不同,但依然听命于皇帝。不久后,锦衣卫便改称“銮仪卫”,自此,锦衣卫就消息在历史的舞台上。

标签: 锦衣卫

更多文章

  • 唐武宗李炎平定昭义节度使叛乱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武宗

    在平定了卢龙军乱不久,又发生了昭义镇对抗朝廷的事件。会昌三年(843年)四月,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病死,其侄刘稹欲仿效河朔三镇惯例,要求袭任节度使职务。当时反击回鹘侵扰的战事刚刚结束,在李炎与宰相讨论此事时,宰相多认为回鹘余烬未尽,边境还要加强警备,再讨伐泽、潞,恐怕国力难以支持,主张同意刘稹的请求。谏

  • 高太后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高太后

    王安石变法是是宋神宗时期的一次改革,这次改革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但是变法遭到了高太后的反对,这个高太后高滔滔就是是宋英宗的媳妇儿,宋神宗的母亲。对于王安石变法她是极力反对的,虽然当时有曹太后在,高滔滔说不上什么话,但是不断向宋神宗施加压力。宋神宗本来就是孝顺之人,最终也产生

  • 土木堡之变时明朝有内奸吗?瓦剌在明朝的内应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土木堡之变

    瓦剌通过在明朝居住的瓦剌使臣及明庭内部高中低层内奸,大明边防虚实动静皆已知晓,进攻时间节点选的非常合适。其中就有达官赛因不花、四朝元老御监郭敬的家人把伯、义州卫军士王文、李让、施带儿、喜宁、王喜、小田儿、加失领真、大同指挥李让幼女为也先弟大同王儿妇,也先许以知院,又密受也先赏马四匹,被虏妇女二口。将

  • 宋朝皇室对宗室女的婚姻有何规定?宋代婚嫁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

    礼制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制度之一,修礼行为首先是一种国家行为。自宋太祖幵始,宋代就开始了对传统礼制的重新修定与整合,如北宋宋太祖时期的《开宝通礼》等,都对婚礼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宋朝皇室对其宗室人员,尤其是对男子娶宗女给出了详细的规定,与此同时,古代贵贱有别的概念,在宋代的婚嫁中也被打破。一、婚

  • 春秋前期的四大霸主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前期,四大,霸主,别是,春秋时代,殷商,西周,下启,战

    春秋时代上承殷商西周,下启战国秦汉,处于新旧时代过渡与转型的阶段,也是中华民族酝酿形成的重要时期,社会各方面均出现大的转变,历史由此呈现纷繁复杂的状况。春秋时期霸主及霸政的出现,对于重整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社会政治秩序,具有相对积极的历史意义。春秋前期,郑庄公小霸,成为春秋霸政的先导;齐桓公&ldqu

  • 秦国及秦朝婚姻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朝

    秦简所反映的战国中后期的秦国及秦代是一个过渡阶段,此时女性的家庭地位及经济地位也经历了明显的由高到低的下降过程。从秦简所见女性的婚嫁向来受到人们重视,也是大部分女性一生所必经的重大事件之一。婚嫁中虽包含多方面内容,但秦简所能体现得较为有限,秦简主要从择偶标准、婚期选择等方面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婚嫁的重视

  • 古代殉葬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殉葬,制度,历史,介绍,所谓,殉葬,指的,就是,陪同,

    所谓的殉葬,指的就是陪同死者一起埋进土里的东西,可以是一些珍贵或有象征意义的物品,也可是一些活着的牲畜或做成人形的陶俑木俑,这些东西可以统称为殉葬品。然而在古代,还出现了以活人为殉葬品的人殉制度,大多数发生在帝王、贵族之家,在死后会把他们的娇妻美妾给一起送到坟墓里去,这往往成为了上层贵族压迫百姓的一

  • 甘露之变爆发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发生在晚唐时期,宝历二年(826年),大唐皇帝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杀害,另一宦官王守澄立文宗为帝。不过文宗虽然是在宦官支持下继位的,可他非常讨厌宦官专权,内心也非常气愤,于是他便和大臣李训、郑注等人密谋诛杀那些掌握着大权的宦官。在835年(唐太和九年),唐文宗以观露为名,把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

  • 康熙帝撤销三藩的目的及必然性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康熙帝

    康熙帝决定撤藩三藩。早在顺治死时,吴三桂拥兵北上入祭,兵马塞途,居民走避,清廷恐吴三桂生变,命其在城外张棚设奠,礼成即去。康熙帝亲政数年,深知朝廷中外之利害和前代藩镇之得失,曾说:“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厪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康熙六年,吴三桂以目疾

  • 三藩之乱指的是哪几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藩之乱

    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从时间上来看,三藩之乱开始于公元1673年(康熙十二年)。在耿精忠、尚之信归顺清廷之后,吴三桂于1678年(康熙十七年)在衡州称帝,立国号周,建元昭武,大封诸将。到了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