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五代藩镇之凤翔节度使历史介绍

唐朝五代藩镇之凤翔节度使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377 更新时间:2024/1/24 2:01:00

凤翔节度使,为唐朝、五代在今陕西省西部设立的节度使。

760年六月,设凤翔节度使,治凤翔府(岐州,今陕西省凤翔县),下辖凤翔府、陇州(今陕西省陇县)。787年,兼陇右度支营田观察使。850年二月,增加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894年短期领有乾州(今陕西省乾县)。五代时,下辖凤翔府、陇州、乾州、义州(今甘肃省华亭县)。后蜀领有时一度改为岐阳军节度使。

历任

官位·官职

在任期间

备考

1

崔光远

上元元年

760年

2

李鼎

上元元年-上元2年

760年-761年

李佋遥领

3

高升

上元2年-广德元年

761年-763年

4

孙志直

广德元年-广德2年

763年-764年

5

李抱玉

永泰元年-大历5年

765年-770年

6

皇甫温

大历5年

770年

7

李忠

大历5年

770年

8

李抱玉

大历6年-大历12年

771年-777年

9

朱泚

大历12年-建中3年

777年-782年

10

张镒

建中3年-建中4年

782年-783年

783年朱泚任韦皋为凤翔节度使,韦皋不受

11

李楚琳

建中4年-兴元元年

783年-784年

12

李晟

兴元元年-贞元3年

784年-787年

13

邢君牙

贞元3年-贞元14年

787年-798年

14

张敬则

贞元14年-元和2年

798年-807年

15

李鄘

元和2年-元和4年

807年-809年

16

孙璹

元和4年-元和6年

809年-811年

17

李惟简

元和6年-元和13年

811年-818年

18

李愬

元和13年

818年

19

郑馀庆

元和13年-元和14年

818年-819年

20

李愿

元和14年-长庆元年

819年-821年

21

李光颜

长庆元年

821年

22

李逊

长庆元年-长庆二年

821年-822年

因病未任

23

崔倰

长庆二年

822年

24

王承元

长庆二年-大和5年

822年-831年

25

窦易直

大和5年-大和7年

831年-833年

26

杜悰

大和7年

833年

27

李听

大和7年-大和9年

833年-835年

28

郑注

大和9年

835年

29

陈君奕

大和9年-开成5年

835年-840年

30

裴弘泰

开成5年-会昌6年

840年-846年

31

石雄

会昌6年-大中元年

846年-847年

32

崔珙

大中元年-大中3年

847年-849年

33

李玭

大中3年-大中4年

849年-850年

34

郑光

大中4年

850年

35

李业

大中4年-大中5年

850年-851年

36

李拭

大中5年-大中6年

851年-852年

37

崔珙

大中6年-大中8年

852年-854年

38

裴识

大中8年-大中11年

854年-857年

39

卢懿

大中11年

857年

40

蒋系

大中11年-大中13年

857年-859年

41

卢简求

大中13年-咸通元年

859年-860年

42

裴休

咸通元年-咸通2年

860年-861年

43

白敏中

咸通2年-咸通4年

861年-863年

44

杜悰

咸通4年

863年

45

刘异

咸通4年-咸通5年

863年-864年

46

杜悰

咸通5年-咸通10年

864年-869年

47

李蠙

咸通11年-咸通112年

870年-871年

48

令狐绹

咸通13年-乾符6年

872年-879年

刘邺于879年受命代任,因病辞

49

郑畋

乾符6年-中和元年

879年-881年

50

李昌言

中和元年-中和4年

881年-884年

51

李昌符

中和4年-光3年

884年-887年

52

李茂贞

光启3年-同光2年

887年-924年

景福二年(893年)唐昭宗任徐彦若为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抗命,故徐彦若未曾实领,当年唐昭宗收回对徐彦若之任命。乾宁四年(897年)唐昭宗任李嗣周为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仍抗命,同年李嗣周被杀

53

李从曮

同光2年-长兴元年

924年-930年

54

朱弘昭

长兴元年-长兴2年

930年-931年

55

张虔钊

长兴2年-长兴3年

931年-932年

56

李从珂

长兴3年-清泰元年

932年-934年

57

李从曮

清泰元年-开运3年

934年-946年

58

焦继勋

开运3年-大同元年/天福12年

946年-947年

59

侯益

大同元年/天福12年-广政11年/乾祐元年

947年-948年

60

王景

广政11年/乾祐元年-广政12年/乾祐2年

948年-949年

61

赵晖

广政12年/乾祐2年-广顺3年

949年-953年

62

王景

广顺3年年-显德3年

953年-956年

63

王晏

显德3年-显德5年

956年-958年

64

李晖

显德5年-显德6年

958年-959年

65

王彦超

显德6年

959年

66

郭崇

显德6年

959年

67

王晏

建隆元年

960年

68

王景

建隆2年-乾德元年

961年-963年

69

高防

乾德元年

963年

70

刘熙

乾德元年-乾德2年

963年-964年

71

王彦超

乾德2年-开宝2年

964年-969年

72

符彦卿

开宝2年

969年

标签: 凤翔节度使

更多文章

  • 唐朝五代藩镇之匡国军节度使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匡国军节度使

    匡国军节度使,简称匡国节度使、同州节度使,为唐朝、五代关中地方的藩镇节度使之一。沿革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在同州、华州置关东节度,治华州(今陕西华县)。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改为同华节度,治同州。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分同州置奉诚节度,华州置潼关节度。后废入京畿直辖。唐昭宗乾宁二年(89

  • 唐朝五代藩镇之镇国军节度使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镇国军节度使

    镇国军节度使,简称镇国节度使、华州节度使,为唐朝、五代关中地方的藩镇节度使之一。沿革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在同州、华州置关东节度使,治华州(今陕西华县)。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改为同华节度使,治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分同州置奉诚节度使,华州置潼关节度使。后废入京畿直

  • 唐朝五代藩镇之:碛西节度使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碛西节度使

    碛西节度使为中国唐玄宗开元年间设立的管辖碛西地区的最高长官,下辖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自开元元年(713年)至二十八年(740年),期间有所间隔,共有5位碛西节度使:[1]阿史那献:开元元年至开元三年,713年715年汤嘉惠:开元六年至开元七年,718719)杜暹:开元十二年至十四年,724-726

  • 唐朝五代藩镇之:淮西节度使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淮西节度使

    淮西节度使,又称淮宁节度使、申蔡节度使、彰义节度使,是唐朝在今淮南道西部设置的节度使,是割据的藩镇,在817年,平定吴元济后废除。淮南西道淮西节度使原称淮南西道节度使,是唐朝为了防止安禄山叛军南下设置的方镇,初期辖区很大。许州(今河南许昌)、申州(今河南信阳)、光州(今河南潢川)、郑州、蔡州(今河南

  • 唐朝五代藩镇之:兖郓节度使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兖郓节度使

    兖郓节度使,是唐朝于安史之乱时在山东南部设置的节度使。756年,设立郓齐兖都防御使,下辖齐州、兖州、郓州、濮州,治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759年改为兖郓节度使,治兖州。761年,增加徐州,齐州归青密节度使。762年,增加登州、莱州、沂州、海州、泗州。后来废除,兖州、郓州、濮州、徐州归河南节度使,沂

  • 唐朝五代藩镇之:青密节度使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青密节度使

    青密节度使,又称北海节度使,为唐朝在安史之乱时于今山东北部设立的节度使。756年,设立北海节度使,治北海郡(青州)。758年,改为青密节度使,下辖青州、密州、登州、莱州,增加滑州、濮州,又称青登五州节度使。759年,罢滑州、濮州。增加淄州、沂州、海州。海州归河南节度使,又称青沂五州节度使。761年,

  • 唐朝五代藩镇之:兴凤陇节度使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兴凤陇节度使

    兴凤陇节度使,为唐朝、五代在今陕西省西南部设立的节度使。唐、五代方镇名。759年,设立兴凤都团练守捉使,治凤州。760年,改为兴凤陇都团练守捉使,治陇州。762年,凤州、兴州改属山南西道节度使。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以兴凤陇节度使号为保义军,治凤州(今陕西省凤县)。11月,改为奉义军,785年,

  • 唐朝五代藩镇之:大同节度使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同节度使

    大同节度使,是唐朝在云州地区设置的节度使。843年设立大同都团练使,下辖云州、朔州、蔚州。844年为大同防御使,859年为大同节度使,859年为大同防御使,869年为大同节度使,872年为大同防御使,878年为大同节度使。880年,一度设立蔚朔节度使,882年,为雁门节度使,改驻代州,下辖云州、朔州

  • 唐朝五代藩镇之:武平军节度使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平军节度使

    武平军节度使,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置武贞军节度使,治澧州,领澧州、朗州、溆州。雷满、雷彦威、雷彦恭父子兄弟割据。至五代开平二年(908年),马殷派兵将节度使雷彦恭逐出朗州,随后更名永顺军节度使,改治朗州,迟至后梁龙德二年(922年),改称武顺军节度使。后梁灭亡后,楚国称臣于后唐。后唐同光元年

  • 唐朝五代藩镇之:武定军节度使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定军节度使

    武定军节度使,唐朝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置武定军,治洋州(今陕西洋县)。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武定军节度增领阶州、扶州。景福元年(892年)武定军节度增领阆州、果州二州。同年以阆州隶龙剑节度使。光化元年(898年)增领蓬州、壁州二州。天复中属于王建。宋朝亦置武定军节度,改称武康军。金朝沿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