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五代藩镇之匡国军节度使历史介绍

唐朝五代藩镇之匡国军节度使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462 更新时间:2024/1/9 14:06:13

匡国军节度使,简称匡国节度使同州节度使,为唐朝、五代关中地方的藩镇节度使之一。

沿革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在同州、华州置关东节度,治华州(今陕西华县)。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改为同华节度,治同州。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分同州置奉诚节度,华州置潼关节度。后废入京畿直辖。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升同州置匡国军节度,治同州(今陕西大荔县)。随后,节度使王行约叛乱并遁逃,王行约死后,继任的苏文建又很快被调任,匡国军节度使悬缺,由同州防御使掌职。

乾宁四年(897年)四月,以同州防御使李继瑭升补匡国军节度使[1]。

天祐三年(906年)闰十二月,罢废镇国军兴德府为华州,并入匡国军节度[2]。

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年)五月,将同州匡国军改名为忠武军,许州忠武军改为匡国军,领许州、陈州、汝州。至后唐灭梁时恢复[3]。

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年)正月,废匡国军[4]。

宋太祖即位后,为避讳改名定国军节度使。

历任节度使

唐:

关东节度

骆元光

同华节度

李怀让

周智光(765年767年)

奉诚节度

康日知

马燧

同州防御使

杜确(798年799年)

裴佶(804年)

颜防(808年809年)

崔颋(809年811年)

裴堪(811年812年)

裴向(812年815年)

张正甫(820年821年)

元稹(822年823年)

高重(830年)

刘禹锡(835年836年)

卢载(838年)

王龟(872年)

朱温(882年)(黄巢所任)

李茂庄(888年889年)

匡国节度

王行约(890年895年)

王珂(895年)(未任)

苏文建(895年)

李继瑭(897年)

韩建(897年901年)(遥领)

司马邺(897年901年)

李继昭(901年)(未任)

赵珝(901年903年)

刘知俊(904年907年)

后梁(匡国,许州):

冯行袭(907年910年)

李珽(910年)

韩建(910年912年)

韩勍(912年)

朱友璋(913年914年)

王檀(914年916年)

罗周敬(916年918年)

谢彦章(918年)

朱珪(918年919年)

王彦章(919年921年)

温昭图(921年923年)

后梁(忠武,同州):

刘知俊(907年909年)

刘𬩽(909年)

牛存节(909年913年)

程全晖(917年918年)

朱令德(918年920年)

朱友谦(920年)

后唐:

朱令德(919年925年)

李存敬(925年926年)

王思同(926年)

卢质(926年927年)

罗周敬(928年930年)

赵在礼(930年933年)

安重霸(933年934年)

冯道(934年935年)

后晋:

杨汉宾(935年936年)

宋彦筠(939年941年)

李怀忠(941年943年)

李承福(943年944年)

冯道(944年946年)

后汉:

刘继勋(946年947年)

张彦威(张彦成)(947年950年)

薛怀让(950年953年)

后周:

张铎(953年954年)

药元福(954年)

孙方谏(954年)

王晖(954年956年)

赵匡胤(956年957年)

白延遇(957年958年)

宋:

张美(960年967年)

白重赞(967年969年)

冯继业(969年977年)

标签: 匡国军节度使

更多文章

  • 唐朝五代藩镇之镇国军节度使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镇国军节度使

    镇国军节度使,简称镇国节度使、华州节度使,为唐朝、五代关中地方的藩镇节度使之一。沿革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在同州、华州置关东节度使,治华州(今陕西华县)。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改为同华节度使,治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分同州置奉诚节度使,华州置潼关节度使。后废入京畿直

  • 唐朝五代藩镇之:碛西节度使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碛西节度使

    碛西节度使为中国唐玄宗开元年间设立的管辖碛西地区的最高长官,下辖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自开元元年(713年)至二十八年(740年),期间有所间隔,共有5位碛西节度使:[1]阿史那献:开元元年至开元三年,713年715年汤嘉惠:开元六年至开元七年,718719)杜暹:开元十二年至十四年,724-726

  • 唐朝五代藩镇之:淮西节度使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淮西节度使

    淮西节度使,又称淮宁节度使、申蔡节度使、彰义节度使,是唐朝在今淮南道西部设置的节度使,是割据的藩镇,在817年,平定吴元济后废除。淮南西道淮西节度使原称淮南西道节度使,是唐朝为了防止安禄山叛军南下设置的方镇,初期辖区很大。许州(今河南许昌)、申州(今河南信阳)、光州(今河南潢川)、郑州、蔡州(今河南

  • 唐朝五代藩镇之:兖郓节度使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兖郓节度使

    兖郓节度使,是唐朝于安史之乱时在山东南部设置的节度使。756年,设立郓齐兖都防御使,下辖齐州、兖州、郓州、濮州,治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759年改为兖郓节度使,治兖州。761年,增加徐州,齐州归青密节度使。762年,增加登州、莱州、沂州、海州、泗州。后来废除,兖州、郓州、濮州、徐州归河南节度使,沂

  • 唐朝五代藩镇之:青密节度使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青密节度使

    青密节度使,又称北海节度使,为唐朝在安史之乱时于今山东北部设立的节度使。756年,设立北海节度使,治北海郡(青州)。758年,改为青密节度使,下辖青州、密州、登州、莱州,增加滑州、濮州,又称青登五州节度使。759年,罢滑州、濮州。增加淄州、沂州、海州。海州归河南节度使,又称青沂五州节度使。761年,

  • 唐朝五代藩镇之:兴凤陇节度使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兴凤陇节度使

    兴凤陇节度使,为唐朝、五代在今陕西省西南部设立的节度使。唐、五代方镇名。759年,设立兴凤都团练守捉使,治凤州。760年,改为兴凤陇都团练守捉使,治陇州。762年,凤州、兴州改属山南西道节度使。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以兴凤陇节度使号为保义军,治凤州(今陕西省凤县)。11月,改为奉义军,785年,

  • 唐朝五代藩镇之:大同节度使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同节度使

    大同节度使,是唐朝在云州地区设置的节度使。843年设立大同都团练使,下辖云州、朔州、蔚州。844年为大同防御使,859年为大同节度使,859年为大同防御使,869年为大同节度使,872年为大同防御使,878年为大同节度使。880年,一度设立蔚朔节度使,882年,为雁门节度使,改驻代州,下辖云州、朔州

  • 唐朝五代藩镇之:武平军节度使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平军节度使

    武平军节度使,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置武贞军节度使,治澧州,领澧州、朗州、溆州。雷满、雷彦威、雷彦恭父子兄弟割据。至五代开平二年(908年),马殷派兵将节度使雷彦恭逐出朗州,随后更名永顺军节度使,改治朗州,迟至后梁龙德二年(922年),改称武顺军节度使。后梁灭亡后,楚国称臣于后唐。后唐同光元年

  • 唐朝五代藩镇之:武定军节度使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定军节度使

    武定军节度使,唐朝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置武定军,治洋州(今陕西洋县)。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武定军节度增领阶州、扶州。景福元年(892年)武定军节度增领阆州、果州二州。同年以阆州隶龙剑节度使。光化元年(898年)增领蓬州、壁州二州。天复中属于王建。宋朝亦置武定军节度,改称武康军。金朝沿置。

  • 唐朝五代藩镇之:威武军节度使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威武军节度使

    威武军节度使,又称威武节度使、福州节度使,原名福建观察使,是唐朝在今福建地区设置的藩镇。管辖福州、建州、汀州、泉州、漳州等地区,治福州。893年,王潮任福建观察使,不久唐朝朝廷改封其为威武军节度使。898年王潮死后,其弟王审知继为威武军节度使。909年,王审知接受后梁授予的“闽王&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