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周和后周区别比较

北周和后周区别比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207 更新时间:2023/12/9 13:25:15

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事情会惊人的相似,我们通常称之为“历史重演”。比如秦始皇嬴政建立的秦朝,终结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战乱,但是,秦朝的存在时间极为短暂。与此相对应的是,隋文帝杨坚建立的隋朝,结束了两晋南北朝数百年的纷争,却同样没有存在较长的时间。而这,不禁让人感叹历史总是如此的相似。值得注意的是,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北周和后周,不仅国号相同,还有不少相似之处。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这两个以周为名的朝代。

一、北周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基业,由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又称后周(五代以后鲜用,避免与郭威建立的周朝混淆)、宇文周。对于北周来说,历五帝,共存在二十四年。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实际掌握西魏势力的宇文泰死后,第三子宇文觉正式即位称天王、周公。次年初,宇文氏废西魏恭帝建国,国号周,建都于长安(今西安),史称北周。对此,在笔者看来,或许是因为和西周一样定都在关中地区,所以,北周也选择了“周”这个国号。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年幼,大权掌握在堂兄宇文护手中。公元557年九月,宇文护杀孝闵帝,立宇文毓为帝。武成二年(560年),宇文护又毒死宇文毓,立宇文邕为帝,史称北周武帝。在古代历史上,谥号或者庙号为武的皇帝,往往都是征伐上比较有作为的君主。对于北周武帝来说,显然也不例外。一方面,建德元年(572年),周武帝宇文邕智诛权臣宇文护,亲掌朝政,进行了多方面的变革,从而增强了北周的国力。另一方面,到了公元577年,北周武帝灭北齐,一统北伐中原,这客观上为隋朝一统天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宣政元年(578年)五月,周武帝率诸军伐突厥,五道俱进。因病诏停进军。六月,疾甚,还军长安,当月病逝,年仅三十六岁。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孝陵,传位长子宇文赟。宣政元年(578年),宇文赟正式即位,年号大成。大象元年(579年),宇文赟禅位于太子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

宇文阐继承皇位的时候,只有6岁左右,这自然是比较年幼的了。彼时,北周以随国公杨坚为辅政大臣,拜为大丞相。大定元年(581年),宇文阐被迫禅位大丞相杨坚,导致北周灭亡,降封为介国公。值得注意的是,在取代北周之后,隋文帝杨坚于公元589年消灭了南朝陈,从而一统天下,结束了南北朝长期纷争的局面。

二、后周

另一方面,对于后周,其历史和北周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后周(951年960年),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最后一个王朝,从951年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建国,定都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至960年北宋建立,共计历经三帝,享国10年。对于郭威来说,之所以用“周”作为国号,很可能是因为郭姓这个姓氏,源自周王室所在的姬姓。当然,不管原因怎么样,后周和北周的国号,都是一样的。

在其他相似之处上,后周和北周一样,都处在乱世的结尾。其中,后周处在五代十国的结尾,北周则处在南北朝的结尾。而在古代历史上,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一样,都是存在时间较长的乱世。

郭威在后汉隐帝刘承祐时奉命平定藩镇叛乱,后起兵反叛,夺取皇位,建立后周。郭威登基后减免徭役,整顿兵马,为后周之后的征战打下基础。公元954年,郭威病逝,其养子柴荣即位。对此,在笔者看来,和北周武帝宇文邕一样,柴荣也是一位堪称文治武功的皇帝。

柴荣励精图治,致力于一统天下的大业,立下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对内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百姓、减少赋税,修订礼乐、制度、刑法,使得后周朝政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地区经济开始复苏。在后周的国力增强之后,柴荣自然开始对外南征北战。在具体的战绩上,柴荣西败后蜀,收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辽国,连克三关三州。史家称赞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如同北周武帝宇文邕为隋朝一统天下打下基础一样,柴荣南征北战之后的后周,同样具备了一统天下的有利形势,这就和三国时期的曹魏比较相似。并且,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北周武帝宇文邕在征讨突厥的时候病逝,而柴荣同样病逝于征伐的过程中。显德六年(959年),柴荣在商议攻取幽州时突发疾病,不久去世,年仅三十九岁,在位六年。谥号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葬于庆陵。而这,自然令后人为之唏嘘不已。

宇文邕去世的时候,只有36岁,柴荣病逝的时候,也不过39岁。在古代历史上,这自然都属于英年早逝的情况。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如果再多给这两位周朝皇帝一点时间,哪怕只有五年,宇文邕和柴荣都可能提前一统天下,结束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纷争局面。

周世宗驾崩后,柴宗训正式即位,沿用”显德”年号,年仅七岁,由符太后垂帘听政,由宰相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重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到了显德七年(960年),陈桥兵变和黄袍加身后,柴宗训被迫禅位于赵匡胤,宣告后周灭亡。北宋建立后,柴宗训降封郑王,赐予“丹书铁券”。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后周和北周一样,最后一位皇帝都比较年幼,这自然给了权臣篡位自立的机会。毕竟,在古代历史上,年幼的皇帝即位,因为难以掌控大权,很容易成为傀儡皇帝,乃至于丢掉皇帝的宝座,比如汉少帝、汉献帝、曹芳孙亮等。

最后,赵匡胤取代后周之后,建立了宋朝。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势力,基本上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意味着后周和北周一样,都实现了一统北方中原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取代北周的隋朝,得以消灭南朝陈,而就取代后周的北宋,则能够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割据势力,这同样是北周和后周的相似之处了。

标签: 北周

更多文章

  • 金朝首都在哪?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金朝

    金朝共有6个首都,分别是中都大兴府(今北京西南)、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南2公里的白城子)、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北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北)、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和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区)。1、中都大兴府金海陵王完颜亮弑金熙宗后即位,于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四月颁布诏书决

  • 金宣宗“封建九公”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封建九公

    河北九公是金宣宗在兴定四年(1220年)诏封的九个地方豪强。金宣宗对地方豪强以官爵笼络,以组织他们,共同抵抗蒙古的入侵。兴定三年(1219年),金宣宗以太原不守,河北州县不能自立,诏百官议所以为长久之利者。翰林学士承旨徙单镐等十有六人以谓“制兵有三,一曰战,二曰和,三曰守。今欲战则兵力不

  • 金朝疆域介绍 金朝行政区划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金朝

    金朝采行五京制,共有中都大兴府、上京会宁府、南京开封府、北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和西京大同府,其中后三个陪都就在辽的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和西京大同府的原址。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南2公里的白城子)是金朝第一个都城,称“上京”,完颜阿骨打于1115年建;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

  • 金朝猛安谋克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猛安谋克

    金代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有时作为女真人户的代称,或作官称猛安,金代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又译萌眼;谋克,又译毛毛可、毛克。《金史·兵志》记女真初起时,“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它们是

  • 辽朝的国号为何使用“辽”?和辽宁省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辽朝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大小王朝七十余个,没有任何一个朝代的国号,像契丹族建立的“大辽”这般神秘。迄今为止,关于“辽”的解释仍无定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称“辽”为“镔铁”;陈述先生认为“辽&rdqu

  • 唐朝为什么实行两都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

    唐朝是一个灿烂辉煌的朝代。自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建立唐朝以来,唐朝不仅用很短的时间搞定了内部的叛乱,迅速统一了天下,在中华大地建立了又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还在建国后的不久就敢用兵攻打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灭了东突厥、高昌和吐谷浑,打跑了西突厥,又和西南的吐蕃搞好了藩属关系,打下了比汉朝还要

  • 辽朝“斡鲁朵”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斡鲁朵

    斡鲁朵,辽宫帐名,突厥蒙古语ordo的音译,意为宫帐或宫殿。此语最早见于唐代古突厥文碑铭。辽、金元时有斡耳朵、斡里朵、兀鲁朵、窝里陀等不同译写。辽太祖起,各帝及太后之执政者皆置斡鲁朵,有直属军队、民户及州县,构成独立的军事,经济单位。帝后死后由家族继承。金、元沿用为官署之称。斡鲁朵中的宫卫骑军兵甲,

  • 辽朝五京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五京制度

    辽五京是辽上京、中京、东京、南京、西京的总称。发展过程辽太祖神册三年(918)建国修建皇都。会同元年(938),辽太宗名皇都为上京,设临潢府。辽太祖灭渤海,建东丹国。天显三年(928),辽太宗迁渤海居民于东平郡,升号南京。六年,废东丹国,于南京设中台省。会同元年,得后晋所献燕云十六州地,升幽州为南京

  • 辽朝军事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辽朝

    历史上各个王朝都有一套自己的管理体制,这些体制主要为王朝统治所用。但中原王朝体制是基本,北方游牧部落所建体制,除了在中原王朝的体制基础,还结合了游牧部落的特点,使军事体制更适合统治。古代契丹大辽作为我国北方一个重要王朝,在我国历史地位很重要,该王朝虽然文化没有宋朝那样先进,但却为我国有效统治北方奠定

  • 楚国为什么大而不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楚国

    高中时,老师让我们记战国七雄的时候,曾经这样记:秦国最强、齐国最富、楚国最大。如果仅从面积来看的话,楚国确实是赵国七雄中最大的一个。据不完全统计,楚国的国土面积达到了150万平方千米,人口多达500多万。秦朝鼎盛时期的面积也就是340万平方千米,人口为2000万。秦灭六国之时,楚国的领土面积并不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