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旭烈兀西征过程介绍 旭烈兀西征路线地图

旭烈兀西征过程介绍 旭烈兀西征路线地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714 更新时间:2024/1/16 15:45:52

旭烈兀西征,又称为蒙古第三次西征,是蒙哥汗的弟弟旭烈兀率领,是大蒙古国继成吉思汗西征后的第三次大规模的西征,也是大蒙古国最后一次西征。

背景

自从蒙古帝国消灭了花刺子模,征服了东欧各国之后,蒙古帝国的势力范围已扩展到中亚和东欧。1251年,蒙哥继承帝位后,为了扩展领土,照祖父成吉思汗的遗愿,展开第三次西征。因蒙哥集中征服南宋,因而由旭烈兀进行第三次西征征战中东。而且当时位于伊朗的木剌夷国不肯对蒙古称臣和朝贡,因此蒙古借此发起第三次西征。

战事过程

征战木剌夷国

1253年7月,旭烈兀命令将领怯的不花率12000人率先进攻,为主力军作准备。而旭烈兀则仍留在和林,继续筹建主力西征军,为长征作准备。1254年10月,旭烈兀率西征军出征。旭烈兀大军经过阿力麻里(即现今中国新疆霍城西北方的阿脱诺克),到达土耳其斯坦(一说为突厥斯坦,即现今土库曼斯坦)。1255年,西征军驻在土耳其斯坦。1256年9九月,西征军攻进撒麻耳干(即现今乌兹别克斯坦),驻留40日后,继续进军至铁门关(即现今乌兹别克南方),又在这里驻留了30日。六年春,西征军木剌夷国(即现今伊朗北方)进军。

当时的木剌夷国军队兵力约有100000人,在库希斯坦(即现今阿富汗和伊朗北部交接处)。由西征军将领怯的不花领先锋,进入木刺夷国境后,先攻陷几个城池,再后包围要邑古儿都苦。怯的不花部队消灭了木刺夷军一半兵力。后来西征军通过撒麻耳干,向木刺夷接近。后来西征军进入水干城,旭烈兀命令拜住带领主力军移往小亚细亚。之后,主力军进攻至撒瓦。旭烈兀派库喀伊尔喀支援怯的不花,攻打库希斯坦。而后与主力军聚合。主力军经过徒思,抵达尼沙不耳州哈不衫。旭烈兀见不能一时战胜,所以采用消耗战

1256年6月,鲁克赖丁见到西征军进攻,便派弟沙歆沙投降,又把要塞拆掉。后来,旭烈兀觉得鲁克赖丁是假意投降,便把西征军分为三部,向木刺夷都城麦门底司堡(即现今伊朗剑北部吉兰省内)进军。鲁克赖丁于11月19日投降。12月,西征军进入兰麻撒耳。当时塔亦儿不花军和波斯军攻打兰麻撤耳堡,并将兰麻撤耳攻克。至此,木剌夷国全部被旭烈兀占领。

征战阿拔斯

旭烈兀的军队进攻巴格达

1257年9月21日,旭烈兀率军向阿拔斯王朝(即现今伊拉克)进攻。旭烈兀首先派怯的不花率领骑兵,进入木刺夷和阿拔斯之间的山地,打开从哈马丹通往巴格达通道,接着,分三路进攻阿拔斯。11月,三军同时向阿拔斯国首都巴格达进军。中军攻破开尔曼沙,于12月18日,进军火勒完。这时,左军占领罗耳之地;右军在塔克利特(即现今伊拉克巴格达附近)渡过底格里斯河(底格里斯河之战),与阿拔斯军遇见,拜住用水淹阿拔斯军后歼灭阿拔斯军。穆斯台绥木后令增强巴格达的城墙,布置障碍防阵。于1258年1月,围攻东巴格达。2月,穆斯台绥木带领皇子、贵族和官员投降,阿拔斯国正式灭亡。

征战叙利亚阿尤布王朝

1256年,旭烈兀于波斯等地建立伊儿汗国。

旭烈兀之后继续向西进攻。进入阿拉伯地区,战胜巴尔苏丹。1258年9月,大军进军叙利亚阿尤布王朝。叙利亚的军队约有100000人。蒙古分军为三进攻。至1259年3月21日,蒙古大军围攻大马士革。于4月6日大马士革投降。蒙古帝国占领了叙利亚大部分国土。阿尤布王朝至此名存实亡,仅统治着哈马一隅。后来旭烈兀又继续进军小亚细亚并战胜巴尔干联军。旭烈兀命郭侃过海,攻陷富浪国(即现今塞浦路斯)。拜占庭帝国与西欧众国均派使者与旭烈兀会面,有意联盟。旭烈兀原本准备进军埃及,但1259年8月,蒙哥于合州战死,旭烈兀班师回朝,怯的不花则受旭烈兀命令,固守叙利亚。同年9月,埃及的军队在大马士革南方阿音札鲁特战役大败蒙古军,怯的不花阵亡,此役制止了蒙古帝国的扩张野心。蒙古帝国的第三次西征正式结束,蒙古三次西征亦正式完结。

影响

蒙古第三次西征除了屠城、灭族,减少了世界人口外,亦有助伊斯兰世界、天主教世界及中国交流,这时的波斯天学、西域医药便在此时传入中国;而中国的印刷术、火药,也经蒙古西征而传入欧洲。第三次西征也象征了蒙古扩张的停止。

标签: 旭烈兀

更多文章

  • 伊利汗国创始人是谁 伊利汗国疆域地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伊利汗国

    伊利汗国(1256–1335年),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儿子旭烈兀所建。简介1221到1222年,成吉思汗在攻灭花剌子模的战争中,占领了波斯东部呼罗珊诸城,然而并未设置民政机构。1256年,他的属国包括阿富汗斯坦的卡尔提德王朝,克尔曼的后西辽,土耳其的罗姆苏丹国及格

  • 元朝两都制建立的原因 两都制建立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两都制

    一个国家设置两个以上的首都的制度,常被称为“两都制”或“两京制”。元朝的皇帝就跟候鸟似的,在大都、上都两个都城之间来回跑,十分有趣,这就是著名的元代两都巡幸制度。这一制度的产生,既有历史的影响,也有现实的推动,元朝因这一制度而兴,也因这一制度而丧。游牧

  • 在政治、经济和文艺方面杨炎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杨炎

    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人。唐代宰相、财政学家,“两税法”的创议者和推行者。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炎早有文名,进入河西节度幕府。唐代宗时,历任兵部郎中、山南副元帅判官、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受宰相元

  • 三国曹魏曹丕总共讨伐了东吴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丕

    曹丕,字子桓,曹魏开国皇帝。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作为三国吴国的开国皇帝,很有意思,他和曹丕简直是一对欢喜冤家,孙权偷袭荆州,杀了关羽,和刘备闹翻了以后,刘备打他,他向曹丕称臣,等风头一过,就翻脸,可以说,翻脸比翻书还快,搞的曹丕很郁闷,后来,曹丕开始下

  • 南宋嘉定和议内容 嘉定和议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嘉定和议

    1208年(嘉定元年),金人与宋朝双方重定和约,史称“嘉定和议”。简介宋宁宗画像1207年,韩侂胄为了立功来保持相位,便轻率出兵北伐金,结果溃败。主和派杨皇后杀韩侂胄请和,1208年订立屈辱的嘉定和议。和议内容是上国书称金主为伯父,岁币银绢各三十万,又以三百万缗钱赎回淮、陕两

  • 金朝“世侯”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世侯

    世侯是指辽宋金元时期管理北方汉人的特殊制度。辽朝时指汉人佐命功臣及汉人世豪;宋朝指常胜军;金朝指猛安谋克、九公封建;元代指汉人万户、千户及百户。产生金朝末年,金朝内部矛盾重重。对契丹人而言,金有亡国之仇,且亡国之后又倍受金人欺凌,早思报复。而汉人处境更坏,对金人的反抗此伏彼起。早在蒙古建国之前,就已

  • 察合台汗国属于元朝吗 察合台汗国大汗世系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1222年-1683年)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简介斡尔朵(宫帐)设在阿力麻里(中国新疆古地名,又作阿里马,“苹果城”之意,遗址在今新疆伊犁霍城阿力麻里境内东北端)境内的忽牙思。巴鲁剌思、札剌亦儿和克烈亦惕三部,是该汗国中蒙古族的主体,其统治者

  • 南宋“维扬之变”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宋

    维扬之变,南宋建炎二年(金朝天会六年,1128年)八月至建炎三年二月,金朝对南宋发动的一次规模较大的作战。建炎二年四月,金灭北宋后,南宋东京留守宗泽曾先后二十余次上表宋高宗,请求还京开封府,以定天下之心,北上收复失地。但被朝廷阻挠,宗泽忧愤成疾而卒。宗泽死后,宋朝以杜充为东京留守。杜充不信用义军首领

  • 南宋“苗刘兵变”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宋

    苗刘兵变,(也称刘苗之变、明受之变),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苗傅和刘正彦发动诛杀宋高宗赵构宠幸的权臣及宦官,以清君侧的名义逼迫赵构将皇位禅让给三岁的皇太子赵旉的一场兵变。简介兵变消息传出后,苗、刘二人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各地将领纷纷采取勤王平乱的立场,出兵镇压,苗傅和刘正彦见局势失去控制,连忙

  • 岳飞北伐路线图 岳飞北伐最远打到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岳飞

    岳飞北伐,指的是1134年到1140年由岳飞指挥的军事行动。简介1127年靖康耻,金兵攻破开封,北宋覆亡。1134年(绍兴四年)春,岳飞上书宋廷请求北伐,收复失地。五月,岳家军从鄂州(今湖北武汉)渡江开始北伐。首战攻克郢州(今湖北钟祥),接着兵分两路,岳飞命部将张宪攻打随州,自己则率主力逼向襄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