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朝的礼乐制度中大雁为何会被用来当作嫁娶之物?

周朝的礼乐制度中大雁为何会被用来当作嫁娶之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287 更新时间:2024/1/20 14:34:05

古代婚礼有六个必备阶段,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礼记》有云:“壻执雁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雁,盖亲受之于父母也。降,出。御妇车,而壻授绥,预轮三周。先俟于门外。妇至,壻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周朝的礼乐制度中,大雁为何会被用来当作嫁娶必备之物?

首先,在周朝的礼乐制度中,大雁之所以会被用来当作嫁娶必备之物,从《说文解字》对“雁”的释义就可以知道了:“雁,知时鸟,大夫以为挚,婚礼用之,故从人从佳。”要知道每逢秋天,大雁就会飞到南方过冬,而后等到春天,又会飞回北方。这在古人看来,是一种守时的表现,意味着人要遵守秩序。再加上大雁一旦有了配偶之后,就会从一而终,自此生死相随、不离不弃。

因此,东汉大臣、史学家、文学家班固才会在其著作《白虎通义·嫁娶》中写有:“用雁者,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逾越也。”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雁也出现了替代物,那就是鹅。据史书记载,早在先秦时期,鹅便是一种常见的家禽了。《庄子·山木》有云:“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此外,民间在迎亲时,欲要遵循男女嫁娶,必有“奠雁”之礼的礼乐制度,但因真正的大雁难寻,所以就会选用与大雁比较相似的鹅来代替。不仅如此,南宋文学家洪迈还曾将一只雁与一只鹅放在一起饲养,以至于“久之,雁不自知其为雁,鹅不自知其为鹅。”

最后,照例再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大雁的诗词,金朝·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标签: 周朝

更多文章

  • 唐高宗李治为何频繁的更换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在位的所有年号650年永徽656年显庆中国历史朝代表661年龙朔664年麟德666年乾封668年总章670年咸亨674年上元676年仪凤679年调露680年永隆681年开耀682年永淳683年弘道关于唐高宗频繁变更年号的原因,历史上众说纷纭,总结起来有两种,一种是“国事纪念论&

  • 中国历代北伐战争成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伐

    中国历史上有数十次的大规模北伐,一般是指南方政权为了完成统一而发起的由南到北的战争。历史上北伐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完全成功的北伐只有朱元璋的北伐,一举击溃蒙古主力,将蒙古的王公贵族们赶回塞外老家。还有一次北伐算是成功一半,那就是蒋介石的国民革命军北伐。为什么历代北伐通常会失败,其实有很多共性原因,归

  • 历史上哪一年竟然出现四次改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年号

    中国历史上一般新皇帝即位会进行改元,也就是改年号,有的是即位当月就改而,有的则是到来年正月改元。当然一个皇帝在位期间也会改元,而且在一年里会进行多次改年号,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年号狂武则天就时常这样操作。在历史上有四年里竟然出现四次更改年号的现象,那我们就看看到底都是那些年份。这四次改年号分别出现在38

  • 中国历朝历代的附属国你知道多少?哪个朝代的附属国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附属国

    附属国是指名义上拥有主权,实际上在外交、金融经济和军事等方面依附于强国并受其控制的国家。在封建社会阶段,强大的封建帝国王朝用自己的武力征服周边小的国家,让其臣服且每年向帝国纳贡。中国的附属国与西方的附属国不同,只是在名义上为中国的属国,其实在政治、经济、外交上都是独立的。所谓附属主要体现在:统治者不

  • 蒙古四大汗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四大汗国

    「蒙古帝国的分裂四大汗国包括两种说法,一是元朝(又称大汗汗国)与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和金帐汗国构成的四国,二是除了忽必烈的元朝外,四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又称“兀鲁思”,分别是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尔汗国。1227年,成吉思汗在围攻西夏都城兴庆府的过

  • 唐朝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为何要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安禄山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知名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强盛一个朝代。不仅有贞观之治,开元之治这样的盛世。也涌现出不少风流人物,有李世民、武则天这样的政治强人,也有李白、杜甫这样的大才子,还有李靖、薛仁贵这样的战神人物。甚至到了现代,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唐文化,如唐装、唐人街等等。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强大的

  • 红山文化发源地在哪里 红山文化玉器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发源于内蒙古中南部至东北西部一带,年代始于五六千年前,也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主要分布范围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历史红山文化(公元前4700~2900)之前是兴隆洼文化(公元前6200~54

  • 龙山文化遗址在哪里 龙山文化是哪个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起源于大汶口文化。第一次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龙山街道办事处发现而得名,距今约4600-4000年。第一次发现了小屯(商代)、龙山、仰韶三种文化遗存上下依次堆积的“三叠层”,分布地区大部分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在山东半岛,而河南、陕西、河北、辽东半岛、江苏等地区,也有类似遗

  • 河姆渡文化遗址在哪里 河姆渡文化是哪个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73年,第一次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简介河姆渡文化最早在1973年被发现,在1973~1974和1977~1978年两次对河姆渡遗址作发掘并有资料。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

  • 马家窑遗址在哪里 马家窑是哪个时期 马家窑文化出土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马家窑

    马家窑文化,1923年第一次在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被发现,因此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简介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曾经称甘肃仰韶文化。考古认为人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