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龙山文化遗址在哪里 龙山文化是哪个时期

龙山文化遗址在哪里 龙山文化是哪个时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05 更新时间:2023/12/21 17:46:59

龙山化起源于大汶口文化。第一次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龙山街道办事处发现而得名,距今约4600-4000年。

第一次发现了小屯(商代)、龙山、仰韶三种文化遗存上下依次堆积的“三叠层”,分布地区大部分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在山东半岛,而河南、陕西、河北、辽东半岛、江苏等地区,也有类似遗址的发现。传说山东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地,龙山文化遗址大量被发觉于鲁地。

在考古学上龙山文化处于新石器时期晚期青铜时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龙山文化是石铜并用的文化。在新石器时期显著特征是农业的发展,人们不再逐水草而居,不在食不果腹,不在流浪放牧,而是进入农业革命后的文明新阶段。这时的人过着定居生活,人口大量积聚,进而开垦更大的土地,如此反复人口不断上涨,土地面积活动范围空前扩大。定居后的人类社会制度经历了由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的转变。比如在母系氏族社会产生的手工业,制陶业还有农业都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打破纪录,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后,研究人员意外的发现了150吨左右的粟,这批规模巨大的粮食刻画了几千年前古人农业生产量的稳定和富足。人早已远离了思想幼稚、生活经验狭窄最原始文化,不断青铜、铁等新阶段发展。龙山文化毫无疑问提供了最初的发展基础。

龙山文化良好的基础提醒我们在四五千年前可能会出现祭祀现象。祭祀的起源是早期人类神话的创造和宗教的产生。神话如同一颗蜜糖,给早期人类思想上的抚慰。因为能人刚脱离原始猿猴群体,虽然已经在大脑中产生意识,但不免因为生活经验的积累狭窄,所以会荒诞的幻想和想象。带着这些想法人看到自然的风雨雷电现象,不免会去把大自然看成像人一样的主体。一方面是如此,另一方面人很弱小,群体的能力都不足以改造环境,更不用说个体遇到不可抗的自然力时的恐惧。人需要一个精神的上的引领来弥补艰苦环境带来的绝望。通情况下,大家会选择出色的群体领导人作为神话原型,同时根据对某一方面能力的渴望会在人这个原型下附加很多属性比如大力神对于孱弱、西游记中的筋斗云对应远距离里迁徙的不便等等。基于心理上的需求需要释放的一个出口慢慢形成定期祭祀的规矩。宗教也如出一辙。人太弱小为了防止个体无法融入氏族,分散群体凝聚力,宗教出现并起到稳定社会组织社会秩序的作用。顺理成章地也发展出祭祀的制度。

这里特有的人祭不应该单单被理解成残忍野蛮,反而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龙山文化的阶层分化。在父系氏族社会由于粮食的稳定供给和量化生产,衍生出复杂而完整的社会体系,有贸易、政治、阶层……进而有了阶级对立、私有制、贫富差距。可以看出如果没有相对文明的底子不会有人祭,人实际上可以作为一种私有制下的财产任意处置,情况是如此并且的确发生了。

龙山文化的黑陶在烧制时采用了封窑烟熏的渗炭方法,器表呈现出深黑色光泽。它表面磨光,朴素无华,纹饰仅有少数弦纹、划纹或镂孔。黑、薄、光、纽为黑陶的四大特点。其中有一种薄胎黑陶,漆黑乌亮,薄如蛋壳,称蛋壳陶,代表这一类型陶器的杰出成就。

除了地理环境的陶土材质好,还因为有一定的文明程度龙山文化也发展出审美观念。如果没有面包,不会有人想到爱情。况且四五千年前人们过的还相当艰苦,能有审美说明龙山文化的农业经济足够支持除生产外的精神和美的活动。

龙山文化普遍被认为是华文化的前身,它连接着古老的原始人类和华夏文化,作为一个交接缓冲地带未来将会有更多超出知识结构的问题要去研究。

标签: 龙山文化

更多文章

  • 河姆渡文化遗址在哪里 河姆渡文化是哪个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73年,第一次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简介河姆渡文化最早在1973年被发现,在1973~1974和1977~1978年两次对河姆渡遗址作发掘并有资料。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

  • 马家窑遗址在哪里 马家窑是哪个时期 马家窑文化出土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马家窑

    马家窑文化,1923年第一次在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被发现,因此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简介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曾经称甘肃仰韶文化。考古认为人口压

  • 戊戌变法时间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的历史教训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别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21日)是晚清时期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一、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一)改革派的权力和权威不足维新派的核心人物是光绪皇帝爱新觉罗&mi

  • 唐朝唐隆政变发生的历史背景 李隆基为何要发动唐隆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隆政变

    唐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文化经济达到巅峰的一个朝代,尤其是在贞观之治之后,唐代成为当时世界上文化经济发展的交流中心。不仅是亚洲周边的国家就连西方很多国家都派使者前往唐代,把一些超前的东西带回自己的国家,现在日本的文化还有很多受唐代的影响。但是没有一个朝代能够经久不衰的,自从武则天掌握权力以来,唐代

  • 明朝都城从南京迁都到北京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

    一,朱元璋的定都计划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代,定都南京。早在1533年,朱元璋就攻陷了南京,以此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并初步建立了政权。朱元璋说“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地也。仓廪实,人民足,吾今有之。”此后,朱元璋凭借江南的富庶,南京的龙盘虎踞,成功地削平南方诸侯,

  • 辛丑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 辛丑条约内容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别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七年和英、美、法等国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900年6月6日,英、法、德、日、意、俄、奥比八国军舰指挥官在英舰“百人长”号上举行军事会议,决定组成联军,侵犯中国。由于实力悬殊,对于这场战争,列强是抱着发意外

  • 中国同盟会成立时间及性质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亦为中国革命同盟会,是中国清朝末年,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主要由孙中山、宋教仁、黄兴、黄元秀、蔡元培等人领导,由于其成员其包罗之众,自1906年以后就不断发生内争,包括个人的冲突、理论的不同与革命方略的歧见,特别是由于一连串武装起义的失败,更增加了内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爆发于哪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一场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

  • 武昌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及时间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关于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人,或许大家都知道是熊秉坤,因此还有了“熊一枪”的说法。因为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一》中指出:&ldqu

  • 保路运动历史事件介绍 保路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又称保路风潮,为清朝末期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反对清朝政府将地方准备兴建的川汉铁路、粤汉铁路进行国有化而发生的运动。其中四川省的运动最为激烈。四川保路运动是由立宪派发动和领导的。他们力图把运动控制在文明争路的范围内,要求人们只求争路,不反官府,不打教堂,更不得聚众暴动。同盟会虽然没有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