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护国运动指得是什么事件 护法运动护国运动比较 梁启超护国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

护国运动指得是什么事件 护法运动护国运动比较 梁启超护国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403 更新时间:2024/1/22 3:25:41

护国运动指得是什么事件

护国运动是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一场内战,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但是,什么是护国运动呢?

护国运动的首领蔡锷旧照

护国运动又被后人称为“云南起义”,发生在1915年和1916年之间,由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复辟帝制,引起了以蔡锷、唐继等人为首的反对,并在云南宣布起义,向北洋政府宣战。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宣布云南独立,组织了近两万余人,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的序幕。

随即蔡锷、唐继尧等人向全国通电,表明了自己拥护共和,反对帝制的决心,希望四万万同胞站起来,一起反对袁世凯的复辟行为。

袁世凯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震怒。面对云南方面的独立,他做出了三个应对措施。首先,他削夺了蔡锷、唐继尧等人的官职,着令周围的所有军阀,皆可对其进行讨伐,将他捉回北京治罪。其次,派遣三路大军,共计八万余人,由马继增、张敬尧、龙觐光等人率领,从四川、湖南和广州,分别向云南进攻,企图消灭云南的护国军的势力。第三,先后派遣李经羲、熊希龄等与蔡锷、唐继尧相熟的人士,邀请他们远赴云南,说服蔡锷、唐继尧等人归降。

袁世凯的三条计策除了第二条对护国军造成了一定威胁之外,其余的皆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护国军先后经历了四川、湘西、滇桂边等战役后,击败了袁世凯的三路讨伐军。尤其是刘显世继云南之后也在贵州宣布独立,之后四川、陕西等地也相继独立,对袁世凯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袁世凯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没过多久,就忧郁而死。

什么是护国运动?护国运动的本质,其实就是反对袁世凯的复辟,拥护共和体制的一场内战。

朱德在护国战争扮演了什么角色

发生在1915年的近代护国战争,又称“讨袁护国战争”,这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场波澜壮阔的重大战役,亦是直接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一次伟大壮举!在这场历时半个月之久的护国战争中,朱德高举护国大旗,浴血奋战在纳溪战场,与泸州、川南护国军守望相助,在整个护国战争中起到了流砥柱的作用,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朱德照片

那么朱德与护国战争的渊源究竟是怎样的呢?

其实,早在1916年初,护国战争刚刚爆发之时,朱德还是蔡锷总司令麾下第三梯队第六支队的队长,那个时候,“拥立共和、护国讨袁”的意义,就已深植于他的心中,因此,朱德带兵格外注重部队的思想教育,虽是旧军阀出身,然朱德时刻不忘军人保境安民的职责,强调“军官与士兵要亲如手足,部队要爱民众如生身父母”。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护国军不仅在战场上屡次取胜,更成为一直深受百姓爱戴的仁义之师。

1916年2月17日,朱德奉命率军支援长江南岸的纳溪前线。袁世凯亲自任命曹锟为“虎威将军”,驻守泸州城南。曹锟大军凭借房高墙厚的优势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朱德率部赶来,眼前即将有一场恶战发生。

曹锟大军据险死守,朱德带领的护国军久攻不下,伤亡惨重。正在朱德一筹莫展之时,当地群众主动携带茶水、药品等物资上前线劳军,给予护国军将士们极大的鼓舞。

在群众的帮助下,朱德与将士们取得了此战的最终胜利,纳溪棉花坡战役也成为护国战争中令朱德“一战成名”的重要战役。

护国战争发起者是谁

近代护国战争发起者是谁?提到这个,人们首先想到的,多半是侠骨柔肠的大将军蔡锷。蔡锷与民国奇女子小凤仙的旷世绝恋,堪称近代历史上一段英雄美人的传世佳话。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护国战争起者,并非蔡锷,而是云南滇系军阀首领,唐继尧将军。

唐继尧照片

有过留日背景的唐继尧曾先后在东京振武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是民国历史上有名的少壮派军阀。1913年,唐继尧取代蔡锷,正式掌握云南军政大权,在其后的十四年间,兴办教学,发展实业,为云南的近代化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1915年12月,袁世凯在清帝退位三年后,终于将其称帝野心暴露于天下,准备将1916年定为“洪宪元年”,风风光光地当上“中华帝王”的皇帝。

数日后的12月23日,唐继尧、任可澄正式发表反帝制电报,声明“拥护共和”立场。同日,唐继尧、任可澄、蔡愕等人联名电告全国,请“一致进行”,一时间,将袁世凯“倒行逆施”的行为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1915年12月25日,唐继尧等人联名宣布云南独立,随即发布“讨袁檄文”,成立护国军政府,至此,轰轰烈烈的护国战争终于爆发。护国军成立后,唐继尧任都督,继而指挥大军讨伐袁世凯。蔡锷、李烈钧二人分别任第一、第二军总司令,大军兵分三路向四川、贵州、广西进发。

由此可见,1915年,云南的执政形势已发生变化,曾经的云南王蔡锷失去了权柄,取而代之的云南军政一把手是唐继尧,所以唐继尧才是护国战争发起者和总指挥。

护国运动在哪里爆发

说起护国运动在哪爆发,熟悉那段历史的朋友一定会记得,护国运动是由云南军阀唐继尧领导和指挥的,因此,护国运动在哪爆发,答案是云南昆明。

护国运动剧照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公然宣布复辟帝制,改国号为“洪宪”,欲成为“中华民国”皇帝的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感,亦成为护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索。

12月23日,云南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随即宣布云南独立,起草“讨袁檄文”通电全国,阐明“拥护共和”立场。12月25日,云南都督府成立,唐继尧任都督,组建约两万人的讨袁护国军,在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将领的亲自指挥下进兵四川、贵州、广西等地,轰轰烈烈的护国运动终于爆发。

在各路大军的联合打击下,袁世凯的北洋军队接连受挫,远在京城的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南方其他各省纷纷宣布独立,一时间,刚刚建立起来的“帝国”面临着岌岌可危的局势。

数月后,难以承受多方压力的袁世凯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历时近三个月之久的复辟闹剧,在全国人民的一片声讨中戛然而止。随着袁世凯本人的一命呜呼,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也于1916年7月14日落下了帷幕。

忆昔唐继尧发表“讨袁檄文”时曾声称“所拥护者为固有之民国”,由此可见,护国运动是一场保卫民主、拥护共和的伟大圣战!坚持“民主共和”的立场,符合当时全国大多数人民的意愿,因此,不管护国运动在哪爆发,都不能阻止民众反帝反封建意识的觉醒,亦改变不了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复辟行径最终将招致失败的命运。

超护国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

护国运动又被称之为护国战役或者护国战争,是发生在中国近代的内战,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梁启超可以说是个出名的人物,他是一名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还是史学家,他曾经是清朝光绪时期的举人,还曾与康有为等人一起发动了“公车上书”运动,就是这样一个风云人物,护国运动中怎么会没有他的身影,那么梁启超与护国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下面就来简单的分析一下。

标签: 护国运动

更多文章

  •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间是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第二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一九三七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第二次国共合作使得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等多项成果,第二次国共合作对中国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提出第二次国共合作呢?第二次国共合作油画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曾经有过一次国共之间的合作

  • 太平军北伐和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比 太平军北伐路线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平军

    太平军北伐和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比太平军北伐和国民革命军北伐都是由定都南京的政府下令开始的北伐,太平军北伐是太平天国政权组织的目的在与推翻清政府的北伐,而国民革命军北伐是国民政府组织的旨在反帝反封建运动的一次北伐,太平军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而国民革命军北伐最终在形式上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下面详细的对比

  • 南京大屠杀的影响是什么 南京大屠杀时间是哪一天 南京大屠杀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的影响是什么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在南京做出来的一场灭绝人性的屠杀事件,事情发生在1937年,正是抗战全面爆发的那一年,残酷的日本兵在南京进行了一场纵火、掠夺、奸杀等反人类的罪行,当时整整持续了六个星期,在这六个星期之中大街上随处可见被虐杀的尸体,人人纷纷惶恐不安,敌人的刺刀随时都可能挥舞起来,

  • 契丹建国为什么使用“辽”字?与辽宁有何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契丹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大小王朝七十余个,没有任何一个王朝的国号,像契丹族建立的“大辽”这般神秘。迄今为止,关于“辽”的解释仍无定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称“辽”为“镔铁”;陈述先生认为“辽&rdqu

  • 分析武王伐纣的基础是什么 武王伐纣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武王伐纣是什么历史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王伐纣

    分析武王伐纣的基础是什么周武王是周朝部落周文王之子,周文王生前最大的愿望是灭掉商朝,周武王继位之后,继承了父亲的遗愿,大力发展周氏部落,以等待最好的时机来灭掉商朝。武王伐纣图片武王伐纣的基础是什么呢?首先周武王伐纣的基础就是国家的稳定和强大,让周氏部落发展迅速,周武王也采取了措施,在政治上他重用太公

  • 科举制的实质是什么 科举制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科举制

    科举制的实质是什么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出现过非常多的值得人们尊敬的过程,其中最值得人们纪念的就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那就是科举制,这种制度在当时的社会在刚刚出现的时候是非常让人们感到震惊的。科举制图片但是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说科举制的实质实际上就是非常单纯的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只是在最后人们研究历史的时

  • 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吴起变法的结局是什么 吴起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起变法

    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战国初年,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场巨大的变革,那便是吴起变法,那么吴起变法究竟是一场怎样的变法,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对当时的国家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吴起档案吴起变法是发生在战国时期楚国楚悼王时期,其历史背景是楚国国力衰弱,楚悼王有心振强楚国,但实则有心无力

  •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贞观之治的内容有哪些 贞观之治措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贞观之治

    揭秘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了众所周知的那些繁荣景象,很少有人想过贞观之治为什么会出现,而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这些付出了哪些努力呢?唐太宗画像隋朝灭亡的景象让唐太宗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唐太宗重视体察民情,对百姓施行轻徭薄赋,休养

  • 齐国稷下学宫灭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又被称作稷下之学。齐国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高等学府。它位于齐国的国都临淄稷门附近。齐国稷下学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稷下学宫是怎么来的稷下学宫的“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一处城门的名称,而“稷下”指的就是齐国国都

  • 历史上安禄山之乱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安禄山

    安禄山小时候吃过苦,长大后参了军,凭借着本身的机灵一步一步做到了当官藩镇的节度使的位子,并得到了唐玄宗的青睐。这也给安禄山提供了接近杨贵妃的机会,关于两人的事一直有传言流出,除了洗澡事件外,还有安禄山之爪的典故。什么是安禄山之爪安禄山自从得到唐玄宗的信任后,就频繁地出入皇宫。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