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保安族的起源是怎样的?保安族有着什么样的来历?

保安族的起源是怎样的?保安族有着什么样的来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605 更新时间:2023/12/23 2:03:56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国家,拥有着56个民族,其中保安族就是我国甘肃地区的一个非特有的民族,人口大约在2万人,可以说是非常稀少的。保安族信奉的是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那么保安族的起源是如的呢?有着什么样的来历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保安族名字的来历

保安族的族称来源于原居住地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边的保安城。据记载,保安族大约自明朝初年起,居住在保安城、下庄、尕撒尔(当时俗称“保安三庄”)一带,自称“保安人”,周围的土族、藏族称其为“回回”,清同治元年迁徙到甘肃省积石山地区。

历史上,历代统治者不承认保安族是一个单一民族,一直称其为“保安回”、“番回”。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于1952年3月25日正式批准“保安族”为单一民族。

保安族的族源

观点1:蒙古人为主说。根据保安族的传说、语言特点和类似蒙古族的某些生活习俗方面来看,保安族可能是元明时期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在青海同仁一带驻军垦牧,同周围的回、汉、藏、土各族长期交往,逐步形成的一个民族。

观点2:回族为主说。持此观点者多是从保安族与回族有关的传说来追溯其源流的。有认为保安族是从四川保宁府(今阆中市)或南京等地迁至青海同仁一带的“回民”,与当地其他民族结亲落户融合发展而形成的。

观点3:“探马赤军”说。蒙古帝国时期,从各千户、百户和部落中拣选士兵,组成精锐部队,在野战和攻打城堡时充当先锋,战事结束后驻扎镇戍于被征服地区,称为“探马赤军”。这部分军士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当时被通称为“色目人”。

1259年,元世祖忽必烈统一全国后,随着战争的减少,遂将“探马赤军”编入民籍,就地驻扎屯垦,允许他们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成为“民户”。从此,在同仁一带戍边屯垦的军士,就成为保安族的“先民”。

保安族的历史发展

明朝时,统治者为了“守边防番”,在各地增修城堡,并派兵驻守。洪武时期,在今青海同仁地区设置保安站、保安堡;万历年间,在同仁隆务地区设置“保安营”。

后来,随着明朝政府不断从各地调来大批回、汉族军士屯田戍边,“保安营”得到发展和扩大,保安地方的民族成分也发生了变化,以色目人后裔为基础,回族、蒙古族、藏族、汉族、土族等民族相邻共处,联姻结亲,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共同语言,具有了共同心理素质,大致在明朝中叶,自然融合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保安族。

咸丰、同治年间,由于受当地喇嘛教隆务寺封建农奴主的欺压,保安族被迫迁徙,在循化住了几年,又转入甘肃,在积石山边临夏大河家、刘集一带定居下来,在新的定居地,保安族仍按同仁居住时的习惯,保安城的保安人聚居在梅坡村,形成今天的“保安三庄”。从清末至民国时期,保安族一直处在地方军阀马安良、马步芳等统治下。1930年起,国民党政府推行保甲制,将该地划为“两保”。

历史上,保安族人民曾以不同形式参加了临夏地区回、汉各族人民的反封建斗争。清同治初年,保安族在由青海同仁临夏迁徙的过程中,参加了当地回族反清起义。1900年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驻守京城的“甘军”中有十几名保安族战士同兄弟民族士兵一道,英勇地打击外国侵略者,一些保安族战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1980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次年9月30日,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正式成立。随着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保安族干部队伍不断成长壮大。自治县县长由保安族公民担任,县委、县人大、县政协也有保安族公民担任领导职务。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均有保安族的代表。

标签: 保安族

更多文章

  • 白马人的祖先是谁?白马人历史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白马人

    在我们国家千年以来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事实上还有不少的族群一直未被划分成具体的民族行列,白马人就是其中的一种。白马人生活的位置主要分布在甘肃与四川交界处的地区,人口大约在两万余人,而这两万余人的祖先是谁呢?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呢?现在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白马人简介白马人、亦称白马族,是居住在甘

  • 白马人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白马人

    说起白马人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我们国家人数极少且非常特殊的一个族群,至今都未被归纳至单一的少数民族行列。通过科学家的DNA检测,认定了白马人是历史上最先来到东亚地区的族群,也就是说白马人是东亚最古老的族群,那么这支古老的族群有哪些传统风俗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邹舞白马人每当逢年过节各个部

  • AD1621年努尔哈赤何故要迁都沈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努尔哈赤

    后金天命六年(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大军以锐不可挡之势攻占了沈阳,进而一鼓作气攻下明朝辽东军政中心辽阳,并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至辽阳,设为东京,大兴土木,修筑宫室。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初三早朝时,努尔哈赤突然召集众臣和贝勒议事,提出要迁都沈阳。虽然王公

  • 隋朝是如何灭亡的?隋朝灭亡主要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朝

    隋朝是咱们中国历史朝代当中一个十分短暂的王朝,不过在这个短短的时间里,却也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奉行科举制度,让穷人们有了可以出人头地的机会,也修了京杭大运河造福了许多的老百姓。那么隋朝最终为何却这么快的灭亡了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隋炀帝多次发动战争劳民耗财,最终引起统治危机。611年,

  • 什么是行省制度?元朝在全国设置了多少个行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行省制度

    金朝尚书省臣到地方直接统领军政,称“行尚书省事”。蒙古灭金过程中,曾派达鲁花赤驻燕京,负责中原的刑名和财赋等事。汉人官员沿袭金制,称燕京行尚书省事。元朝建国以后,在中央立中书省,为了处理中央和地方事务,忽必烈相继在首都开平,燕京以及京兆,平阳等地建立“中书省&rd

  • 明朝大太监魏忠贤为何能够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魏忠贤

    (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原名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明朝末期宦官。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改名魏忠贤,字完吾。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在魏忠贤的各类评价中,亦正亦偏,综合、中肯的评价却不多,难以得到。对魏忠贤其人,

  •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之鲜卑族代国历史介绍 AD338--AD376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鲜卑族

    十六国时期拓跋猗卢建立的政权。代王拓跋什翼犍曾为质子,在后赵都襄国(今河北邢台)生活多年,深受汉文化影响。咸康四年(338年)即代王位,置百官,制法律,由部落联盟最终转变为国家形式。代建国三年(340年),代国定都云中盛乐宫,后又在故城南筑盛乐新城,发展农业。1历史立国以前曹魏甘露三年(258)大人

  •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之高句丽历史介绍 BC37--AD668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高句丽

    高句(gōu)丽(lí)(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史书中也写作“高句骊”,简称“句丽”“句骊”,现又叫“高氏高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

  •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之高句丽历史介绍 BC37--AD667之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高句丽

    (2)【朝韩观点】高句丽国曾立国700余年,而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延续这么长时间。其独立性是很明显的。如果高句丽仅仅是中国的一个地方政权,唐朝就不会帮新罗占领高句丽在朝鲜半岛的领土,并让高句丽人在中国东北部建立渤海国。【中国观点】韩国人很为高句丽的历史延续而自豪。而作为中国人来看高句丽历史,通常只

  • 吐谷浑君主世系表 AD285-AD663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吐谷浑

    吐谷浑君主世系表称号名字在位时间备注河南王慕容吐谷浑285年―317年河南王吐延317年―329年慕容吐谷浑长子吐谷浑王叶延329年―351年吐延之子吐谷浑王碎奚351年―371年叶延长子白兰王视连371年―390年碎奚之子吐谷浑王视罴390年―400年视连长子大单于乌纥提400年―405年视连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