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秀是如何降服消灭30W赤眉军的?

刘秀是如何降服消灭30W赤眉军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911 更新时间:2024/1/23 0:47:31

说到赤眉军想必大家都知道的,这些个玩意还是挺厉害的,话说他们有十万之众,而且他们行踪不定,类似流寇一样,也非常的残忍,但是最后还是被刘秀给收服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刘秀被认为是古代“最有学问,最会用人和最能打仗”的皇帝,而且他也是最有仁德的皇帝之一,虽然他作为开国皇帝也有马上打天下的过程,然而他打仗绝对不是为了杀戮,恰恰相反,把动用战争机器平定天下,正是为了减少杀戮,给天下百姓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

在这种思想下的刘秀的军事战略和战术,会发现它常常都是在保存敌我双方的军事力量之下进而赢得胜利的,看他打仗的方法,简直就是一种艺术,也是用最小的战斗取得最大的胜利的艺术。

王莽篡汉之后,绿林、赤眉、铜马、城头子路、刁子都等十几支起义军相继起义,其中以绿林军和赤眉军势力最大,赤眉军于天凤5年(公元18年)在莒(今山东莒县)起事,首领为琅琊人樊崇,以泰山山区一带为根据地,几年之间发展到数万人,王莽派军数次讨伐,但败多胜少,赤眉军发展越来越大,刘秀在昆阳击败王莽的主力军之后,更始帝刘玄得以占据长安,赤眉军先是降于更始朝,由于更始帝刘玄对樊崇等人比较刻薄,范重又逃回绿林军中,所以刘玄为代表的绿林军展开大战,后来击败了他们攻入长安,俘虏了更始帝刘玄,立刘盆子为帝取而代之,年号建世。

赤眉军是典型的流民武装,士兵大都拖家带口扶老携幼,凡是有战斗力的男子都会参加战斗,到一个地方之后抢到东西就吃就用,说它是一种破坏性力量并不过分,要想天下太平,这样的武装力量必须收伏。

赤眉军打败更始帝刘玄的绿林军兵占领长安的时候,刘秀已经脱离原先的绿林军,并且在河北崛起,而灭掉了绿林军的赤眉军,就和刘秀的势力产生了矛盾,刘秀并不想把它们消灭掉,而是想收伏他们,于是派邓禹率领二万精兵尾随赤眉军入河东郡,伺机入关中,并集中主要力量用来在长安以东构筑防线,实际上是建立对赤眉军的包围圈。这样,在赤眉军据有长安的一段时间内,刘秀逐步完成从河北地区经洛阳向南到河南、荆州地区以及豫西地区一线的重大战略部署,加上原来已派邓禹占领河东,不但堵住了赤眉军东归的道路,而且形成了对长安的大半个包围圈。

而赤眉军却缺乏合理的战略规划,也没有良好的管理制度,所作所为也不得人心,渐渐的在长安一带呆不下去了,于是在建武二年(公元26年),二十余万人的赤眉军离开长安向东方转移,准备攻打刘秀的地盘,结果跟刘秀派去的部将邓禹和冯异在渑池崤底等地打了几仗,先胜后败,遭冯异伏击,被俘达八万人。其余十多万人南下宜阳(河南洛宁),结果正陷入刘秀设下的包围圈中,赤眉军突遇伏兵措手不及走投无路,刘秀派人劝他们投降,给他们开出很好的安置条件,让他们人人有其田有其居,于是十多万赤眉军纷纷放下武器向刘秀投降,除了部分编入刘秀手下的军队之外,其余大部分人都回了老家。

其实刘秀在河北发展的时候也做过同样的事情,当时在河北势力最大的铜马军也有几十万人,是刘秀最大的敌对势力,刘秀就是同样采取的诱敌合围招降的方式,将几十万铜马军收降,后来又只身深入铜马军中,用一颗赤诚之心推心置腹地感化了他们,刘秀也被铜马军尊为“铜马帝”。

标签: 刘秀

更多文章

  • 百家争鸣为什么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和思想进步的一段爆发期,因为当时产生了诸子百家还有百家争鸣的盛况,全国的知识分子融入了一种空前的争芳斗艳局面。所产生出来的学术学派也奠定了中国以后长达千年的文化细想,但为什么之后的朝代就再也没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了呢?实际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原因并不是偶然,和当时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 捻军起义的死亡人数 捻军起义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捻军

    捻军起义死了多少人在1852年的时候淮北很多地方都遇到了很大的旱灾,百姓生活极其困苦,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加入了捻军组织,本来是一个比较神秘的民间组织,后来人员越来越多,在河南、江苏等地都出现了许多成员,并且发起了捻军起义,这些人主要还是为了反抗清朝的统治,然后寻找到新的生存方式。这场起义活动波及到

  • 西晋八王之乱出现的原因是啥?八王之乱结局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这次动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八王之乱直接导致了西晋亡国,中国历史进入约三百年的动乱时期。八王之乱的经过第一阶段八王之乱的第一阶段是在贾南风的一手策划下,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楚王司马玮进京

  • 二次革命背景及经过 二次革命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背景二次革命背景是十分复杂的,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那个时候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为了中国的以后着想,孙中山放弃了代理的中华民族总统的职务,让袁世凯做了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投桃报李,袁世凯逼迫小皇帝退位。二次革命照片二次革命背景的第二个部分是三种势力的相互制约。因为当时中国国内政坛上是存

  • 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 黄巢起义的结局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黄巢起义

    公元875年-884年的唐朝末年爆发了一场黄巢起义,是唐末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最终黄巢败亡,朱温篡唐建梁,加速了唐朝的灭亡。黄巢起义的经过起兵反唐黄巢军最初东攻沂州(今山东临沂)不克;转攻山东、河南等地,攻占阳翟(今河南禹县)、郏城(今河南郏县)等八县;进逼汝州(治今河南临汝)。乾符三年九月,

  • 戚继光是如何抗击倭寇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戚继光

    说起戚继光,相信大家都比较耳熟了,他是是我国明朝著名的抗倭民族英雄,是抗倭名将。他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在沿海肆虐的倭寇。确保了人民的安全。是祖国的历史功臣。那么戚继光是如何抗击倭寇的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这个故事吧。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

  • 元朝的主要流通货币是什么 元朝有多少种货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元朝

    每个朝代的货币都有所不同,元朝是以行钞为主,元朝币制的最大特点是长期、广泛、大量地发行和流通纸币,虽以行钞为主,但也铸钱。元朝版图辽阔,横贯欧亚,由于纸币本身轻便,携之可“北逾阳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这使当时的欧洲人觉得不可思义,旅行家马可·波罗在

  • 唐朝中期元和中兴介绍 元和中兴影响及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元和中兴

    元和中兴指的是唐宪宗时期治国有方,国家政治回到正轨,出现中兴的局面。唐宪宗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了“唐室中兴”的盛况。元和中兴具体表现唐宪宗纳宰相杜黄裳之议,征伐不服之藩镇。整顿江淮财赋,以增加财政收入。利用藩镇间矛盾,取消宦

  • 南宋与金朝绍兴和议介绍 绍兴和议结局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绍兴和议

    宋、金两国达成绍兴和议,金朝归还宋徽宗灵柩和高宗生母韦贤妃,宋高宗则答应金国会杀了岳飞,宋高宗不惜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取半壁江山的统治权。绍兴和议的内容①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②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

  • 唐隆政变成功的原因 太平公主与唐隆政变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隆政变

    唐隆政变成功的原因唐隆政变,铲除了韦氏一族,暂时平定了混乱的朝局。那么唐隆政变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呢?李隆基剧照唐隆政变成功的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李唐的政治地位,二是李隆基的公关能力强大,三是李隆基的谋略缜密,执行力强。首先在李唐政变中,李隆基打的是其父李旦的旗号。都是子继父位,李重茂虽是韦后所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