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的主要流通货币是什么 元朝有多少种货币

元朝的主要流通货币是什么 元朝有多少种货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107 更新时间:2023/12/18 17:14:28

每个朝代的货币都有所不同,元朝是以行钞为主,元朝币制的最大特点是长期、广泛、大量地发行和流通纸币,虽以行钞为主,但也铸钱。

元朝版图辽阔,横贯欧亚,由于纸币本身轻便,携之可“北逾阳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这使当时的欧洲人觉得不可思义,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写道:“纸币流通于大汗所属领域的各个地方,没有人敢冒着生命危险拒绝支付使用,……用这些纸币,可以买卖任东西。同样可以持纸币换取金条。”他还惊奇地说:“可以确凿断言,大汗对财富的支配权,比任何君主都来得广泛。”元朝纸币的形状为长方形,一般长25-26厘米,宽16-18厘米,版面的四周是花边。上方从右到左印有“××通行宝钞”,正中为数额,有一贯、贰贯、十、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不等。下方印有印钞的单位,职官名称,发行年、月、日及伪造者处死等警告语。元朝的纸币流通主要经历了中统钞、至元钞、至正钞三个时期。

这三个时期中币值最稳定的是中统钞,流通时间最长的是至元钞,前后超过了36年。而发行量最多、贬值最严重的是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时开始流通的至正钞。这种新钞一贯权铜钱1000枚,是以前的至元钞的二倍。过去的交钞或以丝为本,或以金银为本,而这种至正交钞是以纸为母(本),铜钱为子,本末倒置,同时发行“至正之宝”铜钱,来配合发行纸钞,让铜钱来代表纸钞。目的是印制交钞,以虚代实。大量印刷交钞的结果是使物价上涨10倍,人民不愿使用,以至于有人用纸币糊墙铺地者,交钞最后形同废纸。元朝政府自始至终是以政府强制手段发行不兑换纸币为基本货币制度的。元朝的纸币制度即是我国自金以来纸币制度的沿续,也是纸币制度的发展,且制定了《至元宝钞通行条例》,其中详细规定了纸币的制作、发行、流通以及伪造的处理方法。例如伪造纸币是以伪造纸币的数量、规模来定罪轻重的。从受刑时间、罚没财产数量直至死刑都有明细规定,这些都使元朝的纸币制度走了成熟和完善,对我国古代纸币制度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元朝虽以行钞为主,但也铸钱,史书多有失载。在早期蒙古国时期的“大朝通宝”,有铜银两种。到元世祖忽必烈时,在中统年间(南宋景定元年至四年,公元1260-1263年)铸行了“中统元宝”,钱文为汉文篆书、楷书两体,是小平钱。但此钱不符合对钱的要求,因为篆书为旋读,楷书为顺(直)读。篆楷皆背无文,但楷书有背四星的,极罕见。

元朝铸钱无论从数量、形制还是制作工艺上都不及两宋,数量上少,形制也不统一,大小、折当、宝文、钱文结构不定,比较随便,除至正之宝权钞钱、至正通宝中有几种背文记值外,其余钱背文无记值。在制作工艺上除顺帝至元钱铜钱制做较精良,钱文较精美外,其它各钱制作一般,这大概是以行钞为主、铜钱次之所造成的。

标签: 元朝

更多文章

  • 唐朝中期元和中兴介绍 元和中兴影响及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元和中兴

    元和中兴指的是唐宪宗时期治国有方,国家政治回到正轨,出现中兴的局面。唐宪宗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了“唐室中兴”的盛况。元和中兴具体表现唐宪宗纳宰相杜黄裳之议,征伐不服之藩镇。整顿江淮财赋,以增加财政收入。利用藩镇间矛盾,取消宦

  • 南宋与金朝绍兴和议介绍 绍兴和议结局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绍兴和议

    宋、金两国达成绍兴和议,金朝归还宋徽宗灵柩和高宗生母韦贤妃,宋高宗则答应金国会杀了岳飞,宋高宗不惜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取半壁江山的统治权。绍兴和议的内容①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②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

  • 唐隆政变成功的原因 太平公主与唐隆政变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隆政变

    唐隆政变成功的原因唐隆政变,铲除了韦氏一族,暂时平定了混乱的朝局。那么唐隆政变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呢?李隆基剧照唐隆政变成功的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李唐的政治地位,二是李隆基的公关能力强大,三是李隆基的谋略缜密,执行力强。首先在李唐政变中,李隆基打的是其父李旦的旗号。都是子继父位,李重茂虽是韦后所立的

  • 明朝土木堡之变发生是原因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不幸于土木堡惨败并被俘虏,此事件称之为“土木之变”。土木之变后,明英宗沦为阶下囚,明代宗朱祁钰称帝,后瓦剌将朱祁镇放回,之后英宗又在夺门之变中复位。土木之变事件经过记载土木之变其真其详者莫如当事大臣李贤记载的《顺天目录》:“明日于土木驻营。宣

  • 元代为何统治时间短?元朝的统治为何只有97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朝

    爱好传统戏剧的人几乎都知道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这部带有浓厚批判现实主义色彩的戏剧堪称元代文学的高峰。窦娥想不到的是她们才离虎口又进狼窝,这张驴儿是个典型的流氓,救她们婆媳本就有别的企图。他与父亲强行搬进蔡家,威逼蔡家婆媳与其父子成亲。窦娥不从,张驴儿想毒死蔡婆再向窦娥下手,没想到却毒死了自己的父

  • 中国古代东宫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东宫

    Zhongguogudaidonggonguanzhidu中国古代东宫官制度中国封建社会为教育、辅导、保卫太子,以保证皇权长久承袭而专门设置的系列职官的制度。太子,亦称皇太子,是承袭帝位的皇子。在封建社会册立太子,是巩固皇权、稳定封建统治秩序的重要措施之一。太子所居之地称“东宫&rdqu

  • 中国古代辽金兵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古代

    辽金兵制辽朝和金朝是中国北方契丹族和女真族上层相继建立的两个王朝。由于他们都保留着原始部族的痕迹,并处于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迅速转化的历史阶段,军事制度初期多与本民族社会制度合为一体,进入长城以南地区后,既保有本民族特色,又逐步接受汉族影响,具有民族融合的特点。辽朝皇帝亲掌最高兵权。下设北、南枢密院。北

  • 中国古代元朝兵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朝

    元朝兵制1206年,成吉思□统一蒙古草原各部,把卫队扩充至万人,编成名为“怯薛”的禁卫军,平时轮番值宿,战时充“大中军”,随大□出征;并将各部落按千户、百户统编,成年男子均有出军之义务,上马备战斗,下马屯聚牧养,实行兵牧合一的制度,使军事组织与社会组织

  • 中国古代之秦汉兵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兵制

    秦汉兵制秦朝(公元前221~前206),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军事制度是在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汉承秦制,又有了新发展。军队的体制秦、汉为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军队,并置于皇帝的严格控制之下。负责全国军事行政的官

  • 中国古代之三国兵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兵制

    三国兵制中国三国时期(220~280),魏(曹魏)、蜀(蜀汉)、吴(孙吴)封建割据,鼎足而立。其军事制度基本沿袭汉制,但又有所变化,主要是建立中、外军体制和实行世兵制。曹魏军队分为中军、外军和州郡兵。中军是曹氏父子以及后来的司马氏直接统辖的部队,前期较少,驻于京城之中,后期庞大,渐扩驻至城外。主要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