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八七会议的参加人员有哪些 八七会议的具体议程如何

八七会议的参加人员有哪些 八七会议的具体议程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685 更新时间:2024/2/25 18:31:34

八七会议虽然是一场非常重要的会议,但由于这场会议召开之时特殊的国情,当时能够参加会议的人员只有二十几个人,而会议召开的时间也只有1天。尽管如此,八七会议依然进行的有条不紊,那么,这场会议的具体议程是怎样的呢?

八七会议的参加人员有哪些

参加八七会议的中央委员有:李维汉、瞿秋白、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苏兆征、顾顺章、罗亦农、陈乔年、蔡和森,候补中央委员有:李震瀛、陆沉、毛泽东,中央监察委员有:杨匏安、王荷波,共青团代表有:李子芬、杨善南、陆定一,湖南省委代表彭公达,湖北省委代表郑超麟,中央军委代表王一飞,中央秘书邓小平等22人。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及另外两位俄国同志也参加了会议。

八七会议的具体议程如何

由于时局紧张,交通不便,只有在武汉的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监察委员,共青团中央委员和湖南、湖北的负责人参加了八七会议。会议由李维汉主持。他首先介绍了会议的筹备经过,说明到会的中央委员不到半数,只能开一次中央紧急会议。然后宣布了会议的三项议程:1.共产国际代表作报告;2.中央常委代表作报告;3.改选中央政治局。由于白色恐怖,形势紧迫,会议只开了一天就胜利结束。

会议的第一项议程

会议的第一项议程是,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作关于党过去的错误及新的路线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了召开中央紧急会议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这次会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他就《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草案的主要内容作了发言。首先,他分析了中国各阶级的情况,说明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中国农民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才能求得自身解放。如果过去党对农民有正确的领导,不在农民问题上对国民党让步,不阻止农民运动,坚持党的独立性,就不会使革命失败。直到八一南昌起义,中国的革命才开始有了一个坚决的转机。他还批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联合战线中放弃党的领导权的错误。同时又认为现在还不应退出国民党。

国际代表报告之后,李维汉说,常委已经接受了这个报告,现在请大家讨论。接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彭公达、罗亦农、任弼时、李子芬、瞿秋白都作了发言。大家的发言,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统一战线中的机会主义路线问题。毛泽东、蔡和森、任弼时认为,过去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只重视上层几个领袖人物,而忽视了广大工农群众,这就使党失掉了群众基础。邓中夏说:过去有许多同志都感觉到中央的指导不好,现在再拿事实更看得明确,机会主义发生不是自今日始,而是早有由来,现在由于阶级斗争加剧,就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罗亦农认为,五大以前,党对大资产阶级估量太高。五大时又对小资产阶级估量太高,所以对国民党看得太高。邓中夏说,以前甚至将谭延闿、唐生智、孙科等地主买办军阀都看成小资产阶级了。总之,由于阶级估量和阶级分析上的错误,这就必然造成过去中央在指导路线上的错误。蔡和森、邓中夏和任弼时等,还批评了陈独秀的封建家长作风,要求撤换陈独秀的领导职务。

二、关于农民和土地问题。毛泽东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批评了过去中央反对农民运动的错误。他说:农民要革命,接近农民的党也要革命,但上层的党部则不同了。我曾将我的意见在湖南作了一个报告,同时向中央也作了一个报告,但此报告在湖南发生了影响,对中央则毫无影响。广大党内外的群众要革命,党的指导者却不革命。蔡和森说:五大的中心集中到土地革命,制定了很好的决议,但大会后的中央并不实行,而采取压制农民运动的态度。任弼时说:党无土地革命的决心,并造出一个理论,说土地革命是一个很长远的过程,不知道这是目前的行动纲领。

三、关于军事工作和武装斗争问题。毛泽东在发言中批评了陈独秀不做军事工作的错误,第一次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他说:蒋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我们独不管,现在已被注意,但仍没有坚决的概念。比如秋收起义,非要依靠军队不可,这次会议应重视这个问题,新政治局的常委要更加坚定起来注意这个问题。湖南这次失败,完全由于主观上的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枪杆子中取得的”。罗亦农说:过去党不注意夺取政权的武装,上海、湖南都是半途而废,这是非常错误的。

就以上几个问题讨论以后,国际代表作了总结发言,讲了革命形势和革命性质。接着进行了表决,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告全党党员书》强调指出:“工人阶级的革命党,要纠正自己的错误,只有公开的批评这些错误,而且要使全党党员都参加这种批评。无产阶级政党不怕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共产主义者不能无所畏惧无所忌讳的批评党的错误、疏忽和缺点,那么,共产主义者也就完了。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我们是最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之先锋队能够在自己错误经验里学习出来,绝无畏惧的披露自己的错误并且有力量来坚决的纠正。”

会议的第二项议程

会议的第二项议程是瞿秋白代表中央常委作报告。报告指出:现在主要的是要从土地革命中造出新的力量来,我们的军队则完全是帮助土地革命的。农民要求暴动,各地还有许多的武装,有这样好的机会,这样多的力量,我们必然要点燃这爆发的火线,造成土地革命。报告提出了今后工作的三条策略原则:第一,要注意与资产阶级争领导权,要注意揭露汪精卫派民权主义的假面具;第二,要注意群众,团结真正的左派;第三,在革命中组织临时的革命政府。报告在最后还提出要注意作好团结国民党革命左派的工作,以及注意加强军队和士兵中的工作。

瞿秋白报告后,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最近农民斗争的议决案》、《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党的组织问题议决案》,并追认批准了1927年7月《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致中国国民党革命同志书》等文件。

会议通过的《最近农民斗争的议决案》指出:“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的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利用今年秋收时期农村中阶级斗争剧烈的关键”,来发动和组织农民举行秋收暴动。会议要求中央党、团机关“应当在极短期间调最积极的、坚强的、革命性稳定的、有斗争经验的同志尽量分配到各主要的省份做农民暴动的组织者。”

会议通过的《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指出:要“注意于武装工人及其暴动巷战等军事训练,即刻准备能响应乡村农民的暴动,而推翻反革命的政权”。“工人阶级应时刻的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

会议的第三项议程

会议的第三项议程是选举临时中央政治局。经过热烈讨论,选举临时中央政治局正式委员9人:苏兆征、向忠发、瞿秋白、罗亦农、顾顺章、王荷波、李维汉、彭湃、任弼时。候补委员7人:邓中夏、周恩来、毛泽东、彭公达、张太雷、张国焘、李立三。

8月9日,临时中央政治局举行了第一次会议,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了政治局的分工,决定由李维汉任中央组织部长兼管中央秘书厅;瞿秋白任中央宣传部长、农委主任兼党报总编辑;苏兆征任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周恩来任中央军事部长,由秘书王一飞代理部务;杨之华任中央妇女部长;顾顺章任中央交通局长;郑超麟暂时负责中央出版局。

会议还决定王荷波任北方局书记,蔡和森为秘书;张太雷任广东省委书记;毛泽东去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标签: 八七会议

更多文章

  • 八七会议方针 八七会议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召开的目的就是确定今后革命斗争的方针,经过激烈的讨论,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最终被确定了下来。八七会议发生在十分特殊的历史时期,当时的中国共产党遭遇到严重的挫折,正处于革命事业的迷惘时期,八七会议的召开就是为了为中国革命指出一条光明大道,而它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八七会议方针八七会议批判

  • 八七会议的目的 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召开的背景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党和革命事业今后应该何去何从是八七会议要回答的问题,也是八七会议召开的目的。八七会议的目标虽然是明确的,但实现过程却是曲折而艰难的,究竟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八七会议的目的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

  • 西原借款的特征和作用 西原借款的实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原借款

    西原借款是中日双方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达成的一笔借款协议,而这笔借款所具有的特殊性也是中方段祺瑞政府决定接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但事实是,日本虽然表面上给了中国很大的优惠,但这笔借款背后其实有着险恶的目的。西原借款是80余年前日本寺内正毅内阁时期(1916年-1918年)向中国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提供

  • 八七会议提出什么 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背景和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八七会议

    毛主席有一些名言流传甚广,在革命战争时期一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精辟入里地指出当时中国革命的手段,鼓舞了一大批的革命党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提出的背景是在八七会议时期,其意义就是确定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式。毛泽东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在1927年8月7日在湖北

  • 八七会议时间 八七会议旧址 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八七会议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之后,党和革命事业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八七会议应时召开。八七会议召开的时间实在1927年8月7日,今天湖北省武汉市汉口鄱阳街135-139号设有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和八七会议的旧址相依托。八七会议时间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为

  • 左宗棠收复新疆过程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左宗棠

    左宗棠收复新疆是历史上的大事,新疆占据着中国近六分之一的领土,处于我国的边防地带,收复新疆不只是保护了领土完整,也是保证了列强难以通过新疆为跳板进一步入侵。这是没有退路的战争,左宗棠和他手下的将士们以其不畏战死的气魄大败敌军,给中国大地带来了久违的胜利。让我们一起来走近那个年代,看看当时的情况,深入

  • 冯国璋简介 冯国璋和段祺瑞冯玉祥冯巩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冯国璋

    冯国璋简介冯国璋简介如下,他字华符,或者写作华甫,是袁世凯的手下,“北洋三杰”之一,直系军阀领袖,曾经担任过中华民国的副总统、代理总统。冯国璋照片冯国璋小时候读过私塾和书院,后来投笔从戎,就读于北洋武备学堂,期间还考中科举,以优异成绩毕业。他曾经去日本考察过军事,整理了许多资

  • 井冈山会师之后的历史怎么了 朱毛之争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井冈山会师

    几乎所有的历史教材在写到井冈山会师的时候都以胜利会师结束,似乎故事到此戛然而止,实际上,井冈山会师之后,工农红军内部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协调,由此也产生了“朱毛之争”这样的说法。那么,井冈山会师之后的历史怎样的了?“朱毛之争”又是怎么回事呢?朱德与毛泽东

  • 宁都会议参会人员 宁都会议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宁都会议

    宁都会议的参会人员分别是毛泽东、朱德、王稼样、顾作霖、邓发、任弼时以及项英,再加上后来加入主持会议的周恩来总共8人。宁都会议的结果是毛泽东的领导和指挥权被剥夺,这也导致了后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宁都会议参会人员为了贯彻执行临时中央的“左”倾冒险

  • 宁都会议背景 宁都会议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宁都会议

    1932年7月,中共正面临蒋介石发动的第四次反革命军事“围剿”,但前后方的领导人出现了意见分歧,宁都会议就是在这一时候召开的。宁都会议的内容就是对中共的军事行动计划进行讨论。宁都会议背景1932年7月,蒋介石发动第四次反革命军事“围剿”。中央红军奉命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