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昌起义领导人 南昌起义的意义 南昌起义第一枪是谁开的

南昌起义领导人 南昌起义的意义 南昌起义第一枪是谁开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067 更新时间:2024/2/18 14:19:30

南昌起义领导人:南昌起义的意义,南昌起义第一枪

八一南昌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

八一南昌起义的意义

导读: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南昌起义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作为这段时期百余次大小起义中最为重要的三次起义极大地扩大了我党的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掀起了一波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革命浪潮。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标志。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南昌起义,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没有和湘、鄂、赣地区的农民运动相结合,开展土地革命战争,而是孤军南下广东,企图打开海口,争取外援,重建革命根据地,再次举行北伐,加之两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歼敌,成为敌人各个击破等原因,最后遭至失败。但这次起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它以实际行动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它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官方的说法是: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首次独立地领导战争和创立军队;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反对国民政府的开始。

到底是谁打响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

其实南昌起义的时间被定在8月1日凌晨2时。

在31日夜间,省政府卫队〈属于左派,但被右派控制〉已经得知了共产党将要举行暴动的消息,他们已经爱当夜12点以前行动起来,每个人都全副武装准备趁战斗打响前,以搞野外演习的名义把部队拉出城去。

他们打开省政府的后门,悄悄的溜了出去。

省政府是贺龙部将要占领的重要目标,已经派上很多步哨严密监视着省政府大院,卫队才出后门不远就被20军即贺龙部的哨兵发现了。夜晚看不清标志,哨兵就喝问:“口令:”卫队人答不上来,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悄悄的沿着墙根摸到另一个街口。街口哨岗林立。由于已经惊动了哨岗,这时四下里已经响起一片呼喊声,20军的几处哨兵都在喊“有情况”“朝那边走了”“什么人,快出来”。走不出去了,省政府卫队有退回来了省政府大院。这时一个哨兵马上朝天鸣枪示警,他一共开了3枪,不料这正与起义的信号吻合。

许多正在焦急等待的起义部队听到3声枪响都认为这时起义信号,于是南昌起义打响了。

此时还不到午夜12点。

这位哨兵的鸣枪示警就这样成为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也有幸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周恩来是南昌起义最高领导人,为何排名却在十名之外

在中国军史上,八一南昌起义的重要意义已不需要多说,八月一日也因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在传统叙事中,介绍南昌起义一般都是这样的:“1927年8月1日凌晨,一声枪响划破了南昌城寂静的夜空。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

因此,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周恩来是这次起义的最高领导人。

但实际上,南昌起义的最高领导人叫谭平山,周恩来在这次起义中的排名甚至在十名之外。这是怎么回事呢?

百度百科虽然以不靠谱著称,但在解释南昌起义的时候还是挺公正的,在开头有这样一句话:“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请注意,里面提到了“国民党左派”,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要知道,1927年的共产党实力还非常弱小,难以跟强大的国民党抗衡,为了争取最广泛的帮助,在名义上赢得最大的支持,中共领导人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即联合国民党左派人士,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名义,发起了这次起义。

当时,担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的是谭平山,在中共方面也有很高的威望,因此由他来担任起义的最高领导人,再合适不过。

南昌起义的最高领导机构是革命委员会,成员包括:贺龙、经亨颐、何香凝、朱晖日、黄琪翔、张曙时、徐特立宋庆龄于右任、郭沫若、陈友仁、张发奎、邓演达、谭平山、恽代英、林祖涵、吴玉章、彭泽民、张国焘、李立三、周恩来、叶挺、澎湃、江浩、苏兆征。

从这份名单中也可以看出来,当时我党的政策就是联合尽可能多的人,比如何香凝、宋庆龄、于右任、张发奎这些国民党元老们,都是出于这样的目的。

在起义部队的领导上也可以看出来,当时的起义部队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是张发奎,但实际上的代理总指挥是贺龙;前敌总指挥是黄琪翔,但代理总指挥是叶挺。因此,这次起义在名义上虽然是国民党,但实际上都是由共产党领导的。

那么,周恩来在这次起义中担任什么职务呢?

首先,在参加这次起义的中共领导人中,周恩来的地位最高,起的作用也最大,因此可以说他是南昌起义中我党的最高领导人。

其次,具体负责起义部队的是参谋团,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蔡廷锴(后改为邓演达)组成,周恩来又成为实际上的军事最高领导人。

因此,虽然在起义革命委员会中的排名不高,但前面也说了,委员会中大多数人都是挂名的,在实际上的起义负责人中,周恩来确实是我党的最高领导人。

1957年8月1日,为纪念建军30周年,《解放军报》第一次正式介绍了南昌起义,其中提到的领导人的排名为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文章写完后,解放军报社领导为了慎重,专门把这个排名呈送给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人审阅。

朱德看后,笑笑说:“我不能排在前面,当时我的人马主要做一些协调保障工作,作用不大,应排在叶挺将军之后。”周恩来也批示道:“刘伯承同志在起义中任参谋长,做了大量军事工作,功勋卓著,应在起义领导人中加上刘伯承的名字,排在朱德之后。”

因此,南昌起义我党的领导人就成了现在通行的排名: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1959年10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预展,周恩来去现场审查,当讲解员讲到“大革命失败后,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同志领导了南昌起义”的时候,周恩来摆了摆手,说:“哪是我领导的?是党的领导,应该说是党的领导!”

这就是周恩来的一贯风格,功高而不自居,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儿,却心甘情愿地排在后面,只是为了能让革命事业顺利进行。

标签: 南昌起义

更多文章

  • 元末红巾军起义介绍 红巾军起事事件经过 红巾军起事的结果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事事件经过:红巾军起事的结果和影响名称:红巾军起事时间:1351年-1366年主要领导者: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红巾军起义是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领导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的颍州。因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又因其烧香聚众,亦

  • 明朝庚戌之变介绍 庚戌之变中明朝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庚戌之变

    明朝庚戌之变介绍:庚戌之变中明朝皇帝名称:庚戌之变时间:公元1550年地点:北京附近庚戌之变又称庚戌虏变,是明世宗在位时期的一次蒙古的侵犯明朝事件。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鞑靼土默特部领袖俺答率军犯大同。大同总兵仇鸾重赂俺答,请求勿攻大同,移攻他处。明世宗即拜仇鸾为大将军,节制诸路兵马。兵

  • 国本之争死的大臣有哪些 如何评价明朝国本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国本之争

    明神宗国本之争发生在明朝神宗时期,朝中大臣分两派拥立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争夺太子之位,明神宗宠爱郑贵妃,想立其子朱常洵为太子,但遭多数大臣和皇太后反对。最终,在经过15年的明争暗斗,皇长子朱常洛被立为太子。国本之争死的大臣这场万历年间最激烈复杂的皇储争议政治事件,共逼退内阁首辅四人(申时行、王家

  • 国本之争爆发的原因 国本之争带来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国本之争

    明神宗立太子乃国之根本,对太子之位的斗争即国本之争。国本之争虽然以皇长子朱常洛被立为太子而告终,满足了大部分朝臣的心愿,但作为皇帝明神宗、宠妃郑贵妃都闷闷不乐,国家不得安宁,党派斗争愈演愈烈。国本之争爆发的原因明神宗的长子朱常洛原为他与宫女王氏在偶然之下所生的,明神宗因为朱常洛为宫女所生,所以不喜欢

  • 女真人是什么民族 女真人的祖先和历史上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女真人

    女真人是什么民族:女真人的祖先和历史上地位历史源流:女真人,别称女贞与女直,是古代对满语(julSen)一词的音译,由于时代不同还曾音译为:朱绅、珠里真、努真、肃慎等。女真人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时期,“女真”这一名词最早亦见于唐初。11世纪女真族向契丹称臣。契丹

  •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真相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爆发,武汉国民政府领导人汪精卫宣布停止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使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结束,原先采取的“联俄容共”方针逐渐演变为“反共清共”,之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真相1927年7月14日晚,武汉国民党中央政

  • 宁汉合流是指 宁汉合流发生在什么时候? 宁汉合流的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宁汉合流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国民党内部暂时联合统一,汪精卫、蒋介石、蔡元培等人担任政府主要官员。宁汉合流后,国民党一致对付共产党,要肃清共党,以保持国民革命势力之统一。宁汉合流是指1927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因南京简称&l

  • 花园口事件是什么 花园口决堤双方损失 评价花园口事件 花园口事件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花园口事件

    花园口事件又称花园口决堤、花园口惨案,发生于1938年、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蒋介石为阻止日军进攻,下令炸掉花园口。它与文夕大火、重庆大轰炸并称中国抗战史上的三大惨案。花园口事件是什么花园口决堤,又称花园口事件、花园口惨案,是中国抗战史三大惨案之一。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

  • 五三惨案事件经过 五三惨案与张宗昌关系 五三惨案纪念馆地址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五三惨案,张宗昌

    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发生于1928年5月3日,日军对山东省济南市的一场血腥屠杀。日本侵略者以保护侨民为名,武力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残杀交涉员蔡公时,焚杀中国军民一万七千多人、二千余人受伤、五千多人被俘。日军攻占济南后,国军不得不绕道北伐,此案对中国历史有着巨大影响。五三惨案事件经过惨案开端1928

  • 五卅运动过程 五卅运动有何影响 五卅运动与五四运动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五卅运动

    五卅运动爆发于1925年5月30日的中国上海市,之后席卷全国,是一场伟大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李立三、蔡和森、刘少奇是此次运动的领导人物。五卅运动为北伐战争做了群众基础准备,将国民革命推向了高潮,并拉开了中国大革命的序幕,革命高潮如汪洋大海般到来。五卅运动过程五卅运动背景资料1925年1月,党的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