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目的是什么 独尊儒术对后世的影响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目的是什么 独尊儒术对后世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635 更新时间:2024/1/27 3:53:21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是汉朝时候的著名政策。独尊儒术到今天,依旧是我们历史课上的重点。然而,独尊儒术的阴谋是什么?在独尊儒术的背后,又有谁从中作梗?还有一种观点,独尊儒术竟然是假的?!关于这些疑问,今天都会得到深刻的解答。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近现代儒学反思的基点。中国乃至世界理论界都把它当作一个千真万确的学术信条,在古今中外涉及儒学的著述中被广泛征引,近几年中国理论界还对其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学术争鸣。尽管争鸣是百花齐放,但所有参加者都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间上作文章。应当指出,争鸣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是有意义的,但他们都肯定汉武帝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汉武帝从未采纳过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更未真的有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际行动,有的只是“绌抑黄老,崇尚儒学”。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汉初的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斗争的实际情况不符,也与汉武帝以后的整个中国思想史不合。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学术谎言,是个历史笑话,是儒学反思过程中最美丽、最诱人、最神奇的充满玫瑰色彩的肥皂泡。中国近现代儒学反思以此为基点,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空中楼阁,难怪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至今,反思不出有价值的东西呢!下面笔者就想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新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史实不符

历史上一直反复宣传的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指的是从武帝元年开始到武帝六年截止的几次大的思想斗争或学术斗争。这一斗争的全过程是怎样呢?我们只要看一下当时司马迁的《史记》和后来班固的《汉书・武帝纪》即可一目了然:

独尊儒术

先看《汉书・武帝纪》:武帝元年,“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七月……议立明堂。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徵鲁申公。”“二年冬十月,御史大夫赵绾坐请毋奏事太皇太后,及郎中令王臧皆下狱,自杀。丞相婴、太尉袜免。”

对此,《史记》之《孝武本纪》明确记载道:武帝元年,“而上(指武帝――引者)乡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欲议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诸侯。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未就。会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使人微得赵绾等奸利事,召案绾、臧,绾、臧自杀,诸所兴为者皆废。”《儒林列传》补充说:“兰陵王臧既受诗,以事孝景帝为太子少傅,免去。今上初即位,臧乃上书宿磔上,累迁,一岁中为郎中令。及代赵绾亦尝受诗申公,绾为御史大夫。绾、臧请天子,欲立明堂以朝诸侯,不能就其事,乃言师申公。於是天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迎申公,弟子二人乘轺传从。至,见天子。天子问治乱之事,申公时已八十余,老,对曰:‘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是时天子方好文词,见申公对,默然。然已招致,则以为太中大夫,舍鲁邸,议明堂事。太皇窦太后好老子言,不说儒术,得赵绾、王臧之过以让上,上因废明堂事,尽下赵绾、王臧吏,後皆自杀。申公亦疾免以归,数年卒。”

这里有两次大的思想斗争:一是罢“申商韩苏张”之言,其中心人物是丞相卫绾;二是“议立明堂”,其参加者有赵绾、王臧、申公、窦婴、田袜,反对者是窦太皇太后。第一次进行得较顺利,第二次则遭受了惨重的失败。王、赵被杀,申、窦、田免官。不过,经过这番较量,儒学反更深入人心了。

《汉书・武帝纪》又说:武帝五年,“置《五经》博士”;武帝六年,“五月丁亥,太皇太后(窦太皇太后――引者)崩。”《史记・儒林列传》载:“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袜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汉书・儒林传》所载与《史记》大致相同。

这次独尊儒术大获全胜,前提是崇信黄老的窦太皇太后崩,其中心人物是田袜。

田袜在学术上无作为,但确是武帝初期一个极有建树的政治家。《史记・魏其、武安列传》说:“武安侯田袜者……辩有口,学《盘盂》诸书,王太后贤之。孝景崩,即日太子立,称制,所镇抚多有田袜宾客计策。”“建元元年,丞相绾病免……於是乃以魏其侯为丞相。……魏其、武安俱好儒术,推毂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迎鲁申公,欲设明堂,令列侯就国,除关,以礼为服制,以兴太平。举适诸窦宗室毋节行者,除其属籍。时诸外家为列侯,列侯多尚公主,皆不欲就国,以故毁日至窦太后。太后好黄老之言,而魏其、武安、赵绾、王臧等务隆推儒术,贬道家言,是以窦太后滋不说魏其等。及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无奏事东宫。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而免丞相、太尉,以柏至侯许昌为丞相,武强侯庄青翟为御史大夫。魏其、武安由此以侯家居。武安侯虽不任职,以王太后故,亲幸,数言事多效,天下吏士趋势利者,皆去魏其归武安,武安日益横。建元六年,窦太后崩,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丧事不办,免。以武安侯袜为丞相,以大司农韩安国为御史大夫。天下士郡诸侯愈益附武安。”可见,田袜是武帝初期的实权人物,也是儒者出身,一直是独尊儒术活动的支持者和参加者,而且是最后完成人。

董仲舒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据《汉书・武帝纪》载:武帝七年,“五月,诏贤良……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正是在这次诏贤良的对策中,他才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但迟于田袜“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而且根本就没参与武帝六年以前的所有尊儒活动。因此,不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是田袜“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后才出的董仲舒,董仲舒只是田袜和汉武帝“延文学儒者数百人”时所延的一个所谓的儒者。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不新鲜,不过是步田袜后尘,鹦鹉学舌,沽名钓誉而已。

所以,说汉武帝“独尊儒术”采纳的是他的建议,这在历史上毫无事实依据。

标签: 独尊儒术

更多文章

  • 大汶口是父系氏族社会吗 大汶口的墓葬习俗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汶口,父系氏族

    大汶口是父系氏族社会吗丰富的文化遗存,显示出它与中原仰韶文化有显著差别,反映了一种新的独特的文化类型。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使黄河下游原始文化的历史,由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证明山东龙山文化是继承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它不仅为山东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为黄、淮流域及山东、江浙沿海地

  • 大汶口距今多少年 大汶口的地理优势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汶口

    大汶口距今多少年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500年,并于1959年发现。大汶口的地理优势是什么大汶河北岸,距东岳泰山60华里,是驰名中外的大汶口文化发祥地和历史上著名的商埠重镇。大汶口属自古有名的土质肥沃、水源充足的“汶阳田”,地下资源丰富,104国道、京沪铁路、京沪高速公路

  • 九世之乱的影响是什么 九世之乱有什么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九世之乱

    九世之乱的影响是什么九世之乱使商朝“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相结合的王位继承制度遭到破坏,商朝统治力量遭到严重削弱,无力再顾及四方诸侯、方国,诸侯不再向商朝朝见纳贡。西北方少数民族如土方、鬼方、羌方等趁机发展实力,日益威胁着商朝的统治。混乱使商朝贵族内

  • 九世之乱的经过是怎样的 九世之乱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九世之乱

    外壬在位时,商朝国力开始有衰落的迹象,邳和侁的部落发生叛乱。外壬死后,他的弟弟河亶甲继位。河亶甲是商王大戊的儿子、商王仲丁、外壬的弟弟。河亶甲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致使商朝国力再度衰落。他曾迁都于相(今河南省内黄县境内),出兵征伐蓝夷和班方,并先后派彭伯、韦伯征服背叛的邳和侁部落。河亶甲死后,他

  • 九世之乱指的是什么 九世之乱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九世之乱

    九世之乱指的是什么九世之乱是商朝自商王仲丁后,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又屡次迁都,使王朝中衰、诸侯离叛的事件。商朝的王位继承制为“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相结合的继承制度,这两种制度的混用,造成王位继承处于混乱状态。这一动乱历经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

  • 后梁皇帝朱友贞发动政变原因和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友贞

    朱友珪的弟弟是朱友贞,朱友贞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在位时间是913年到923年,在位十年。在开平元年,朱温称帝后封朱友贞为均王,任命左天兴军使、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在凤历元年,朱友贞联合袁象先等人密谋推翻朱友珪,即皇帝之位。在龙德三年,朱友贞被后唐所迫而自杀,年仅36岁。图片来源于网络

  • 汉朝出现外戚干政原因是否是因为幼主登基造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外戚干政

    什么是外戚干政?外戚干政,是指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的统治君主的母族、妻族通过和统治者的亲密关系,利用为母为妻的身份干预朝政,提拔娘家亲戚,把持朝政的现象,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实例,特别发生于皇帝幼下或者无能的情况下。图片来源于网络外戚干政是古代封建社会统治阶层权力扩散的一种普遍现象,在东南亚特别是中国、日本

  • 李渊晋阳起兵的过程 李渊晋阳起兵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渊

    晋阳起兵,又名太原起兵、太原起事,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遍及全国各地,公元615年(大业十一年)隋炀帝杨广以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不久又拜太原留守,以北备突厥,并镇压今山西省境内的农民起义。当时,隋政权已呈土崩瓦解之势,统治阶级一再发生大分裂,地主武装和义军星罗棋布于各地。李渊晋阳起兵李渊素有大志,移

  • 沙丘政变是怎么回事 沙丘政变的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沙丘政变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通过多年战争,终于统一了天下。他怀着胜利者的喜悦,称自己为始皇帝,要将开创的江山传承千秋万代。但他没有料到的是,一个宦官竟然搅动起一场政治风暴mdash;mdash;赵高主谋发动的沙丘政变,不仅没有让长子扶苏成为皇朝的继承人,而且使这一番基业仅仅延续了十五年,便在风起云涌的农民

  • 战国七雄灭亡顺序 当时战国七雄兵力各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是在战国时期中七个国家争斗的时期,而在战国时期中的七国中哪个国家是被灭亡现代,而在当时战国时期的七雄兵力来看,每国都是有着多少的兵力的呢,对此战国七雄灭亡顺序当时战国七雄兵力各是多少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战国七雄灭亡顺序当时战国七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