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消失的古国之鲜卑历史简介

历史上消失的古国之鲜卑历史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159 更新时间:2024/2/13 17:18:37

东汉时期的鲜卑

鲜卑,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游牧于今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附属于匈奴。北匈奴西迁后,进入匈奴故地,并其余众,势力强盛。桓帝时,首领檀石槐建庭立制,组成行军事政联合体。分为东、中、西三部,各置大人率领。檀石槐死后,联合体瓦解,有步度根、轲比能等首领各拥所部,附属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有慕容、乞伏、秃发、宇文、拓跋等部先后在今华北及西北地区建立政权。内迁的鲜卑人多转向农业生产,渐与汉族及其他各族相融合。

从大鲜卑山走出来的强大民族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一首《敕勒歌》,意境深远,旋律优美。它是敕勒族的歌谣,确实经鲜卑人的传唱才在中原大地上流传至今。

鲜卑族泥人出土物

匈奴击破东胡部落后,一支退居乌桓山,就是前面提到的乌桓;而另有一支退居鲜卑山附近,这就是鲜卑。

鲜卑族名的“鲜卑”一词,在秦汉文献中也常常被写作“师比”、“犀比”、“胥纰”。“鲜卑”这个名称是由中原人对东胡人发明的革带上的金属构件称呼而来的,含义是“带钩”或“祥瑞、吉兆、美好”。

鲜卑各部基本是奴隶制社会,同乌桓一样,社会组织分为“部”和“邑落”。部的首领同样叫作是“大人”,邑落的首领是也同样叫作“小帅”。

与乌桓一样,鲜卑没有文字,使用东胡语。他们居无常处,随水草放牧,生活的主要来源是畜牧和狩猎。

鲜卑部落集团,先秦时就已活动于大兴安岭山脉中部与北部,但由于鲜卑山还在乌桓山之北,所以,乌桓兴盛的时候,鲜卑和中原的接触还比较少。直到东汉初年,,随着乌桓的衰落以及南迁,鲜卑人乘机占据了这块地方,才开始活跃起来。当时,鲜卑人仍处在匈奴人的控制之下,在匈奴强迫下不时骚扰汉朝边境。

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归附汉朝,鲜卑也向汉朝示好,与汉朝、南匈奴及西域各族共同出兵攻击北匈奴。在这次行动中,鲜卑骑兵发挥了重大作用。北匈奴逃离漠北,向西迁徙,鲜卑占据了广大的漠北地区,留在漠北的10余万落匈奴人也加入了鲜卑,从此鲜卑开始强盛起来。

东汉后期,鲜卑出现了一个名叫檀石槐的首领。他在部落中制定规矩,并且秉公执法,部众没人敢犯禁。因此,檀石槐被推举为大人。汉桓帝时,檀石槐在高柳建立王庭,联合诸部组成军事行政联合体,分为东、中、西3部,各置大人率领。这个联盟所控制的地域极为辽阔,东部管辖地包括今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科尔沁草原和呼仑贝尔草原,由弥加、阙机、槐头等鲜卑大人统领,共20多个邑;中部包括今锡林郭勒草原,由慕容、柯最等鲜卑大人统领,共有10多邑;西部辖地包括今阴山以北的乌兰察布高原、巴彦淖尔高原、阿拉善盟境内的沙漠地区和额济纳河流域等地,由日律、推寅等鲜卑大人统领,共20多个邑。檀石槐还用汉人制定法律,从中原输入铁器,促进了鲜卑社会的发展。

檀石槐建立的这个强大军事联盟,是继匈奴国家消亡后北方建立起的又一个少数民族游牧政权,包括宇文鲜卑、慕容鲜卑还有拓跋鲜卑。这个联盟的成分比较复杂,因此内部矛盾也非常多。檀石槐死后,联盟就瓦解了。

三国时期鲜卑

檀石槐之后,被称为“小种鲜卑”的轲比能集团兴起。轲比能把漠南地区重新统一,再度建立起一个以轲比能为首的鲜卑部落联盟。这个联盟比檀石槐建立的联盟小,存在的时间也短。在轲比能被刺死后,联盟再度瓦解了。

鲜卑南迁与西迁后,与匈奴、丁零、乌桓、汉人等混血而形成许多新的部落。东部主要有宇文部、慕容部,西部主要有拓跋部、秃发部和乞伏部。

两晋十六国时期,秃发鲜卑、乞伏鲜卑、慕容鲜卑和拓跋鲜卑都曾与汉人及其他民族中的统治阶级结成割据一方的政治势力。

秃发鲜卑所建立的政权,史称南凉。公元397年,秃发鲜卑乌孤在广武(今甘肃永登)自立为西平王。南凉疆域最大时,除西宁一带外,还占据过凉州。17年后被西秦所灭。

乞伏鲜卑又称陇西鲜卑,所建立政权史称西秦。约从公元三世纪中期开始,乞伏鲜卑逐渐由北方迁到甘肃靖远、陇西一带,曾臣属于前秦苻坚。苻坚淝水之战失败后,乞伏鲜卑以其首领乞伏国仁为首,于公元385年在陇西建立了西秦。到乞伏炽盘时期,西秦达到鼎盛。414年,炽盘灭南凉,又从北凉手中夺得河湟地区。屡次击败吐谷浑,控制了沙洲地区。炽盘死后,西秦被大夏赫连氏所灭。

慕容鲜卑首先由慕容皝(huàng)在平州一带建立了前燕政权。其辖地“南至汝、颖,东尽青、齐,西抵崤、黾,北守云中”,占有今中原地区的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广大地区,与关中的前秦政权平分了黄河流域。后来被前秦所灭。淝水一战,前秦溃败后,鲜卑贵族慕容冲称帝,一度占有长安,史称西燕,后来被后燕所灭。公元383年,慕容皝的第五子慕容垂脱离前秦,在荥阳自称燕王,史称后燕。后燕的疆域“南至琅邪,东迄辽海,西届河、汾,北暨燕、代”。包括今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辽宁的一部分,与后秦东西对峙。后来,后燕被北魏打败,残余力量退到辽河流域,几年后被北燕灭亡。北魏兵攻陷后燕国都中山后,398年,慕容德在黄河南岸的滑台称帝,史称南燕,占据今山东、河南一部分。12年后被东晋的刘裕消灭。由鲜卑族衍出的,还有一个以慕容鲜卑的首领吐谷浑命名的吐谷浑族。他们建立了一个游牧民族政权,直到唐朝才灭亡。

拓跋鲜卑以前居住在大鲜卑山,后来向西南迁徙,到达河套及大青山一带。首领拓跋力微率部族征战几十年,使拓拔鲜卑势力强盛起来,公元258年,拓跋鲜卑东移到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附近,附近的鲜卑部落都来归附。这样,以拓跋部为首,鲜卑人组成了一个成分复杂的部落联盟。公元315年,拓跋猗卢自称代王,建立代国。这个政权存在了60多年,后被前秦所灭,部落联盟就此瓦解。公元386年,前秦政权灭亡,逃亡在外的拓跋珪乘机收集拓跋旧部,在牛川大会诸部,再次称代王,不久迁都盛乐,改称魏王,建立了北魏政权。北魏建国之初,征服了不少部落,统治区域曾达到到晋、冀、豫等中原腹地。公元398年,拓跋珪称帝,建都平城,是为北魏道武帝。到拓跋宏即位时,北魏迁都洛阳。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十几年后,北齐取代东魏,不久,北周取代西魏。

还有一支鲜卑部族人留守鲜卑山,没有迁徙出来。他们就是今天的锡伯族,现居住在辽宁、内蒙古部分地区。新疆伊犁地区也有一部分锡伯族,是清王朝政府由盛京征调锡伯官兵及家属3000余人前往新疆伊犁河南岸驻防的后裔发展起来的。

隋唐以来,鲜卑渐渐不再作为政治实体和民族实体存在。但他们的后裔却在这两个朝代居于重要地位。隋唐的建国者杨氏、李氏家族就都是鲜卑化的汉人,而他们的母亲、妻子又是汉化的鲜卑人。两朝的达官贵人也有很多鲜卑人,其中做过宰相的就有20余人。到后来,几乎所有的鲜卑人都融入了汉民族。今天,他们的血脉仍然在我们的身上延续着。

60万对7000,北魏的惨败

宋魏对立时期

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了北魏政权。自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北魏的实力日渐强大,与南朝相比,形成了北强南弱的局面。百余年来南北政权之间的战争,多以北朝获胜告终。

鲜卑族屡次南下,获得了淮河以北的大片沃土,使南朝在军事上更加被动,南朝国都建康时刻处在北朝强大骑兵的危胁之下,而北朝因为在两淮流域的前线防御,使得国都洛阳稳如泰山,感受不到南朝的军事威胁。

但历史有时就是那样离奇。南朝曾有一支不足万人的军队,到北朝境内孤军奋战,最后居然攻下北魏统治了100多年的洛阳城,致使北魏皇帝弃城逃窜。指挥这支军队的将领,叫作陈庆之,在历史上并不著名。

陈庆之是梁武帝萧衍的心腹将领。他为人机敏,明眼善察,深得萧衍宠爱。

萧衍建立梁朝后,统治逐渐牢固,就兴起了讨伐北魏的念头。这时的北魏虽然实力略有下降,但总体实力依然要比南方强大。因此,梁朝发动的几次北伐均告失败。

连番失利,让萧衍开始重视将领任用的问题,才能优异的陈庆之开始被重用。

在陈庆之的指挥下,梁军先是在徐州以两千梁军差点全歼了北魏的两万铁骑,后来又以两百人去偷袭了15万人的北魏大营,并在僵持一年后以少数兵力彻底消灭了15万鲜卑铁骑。

陈庆之以他过人的军事才能和惊人的胆量一次又一次创造了战争的奇迹,成为梁朝首屈一指的名将。

不久,鲜卑皇族元颢(hào)争夺皇位失败,投降梁朝,请求梁朝帮他夺得皇位,并允诺事成之后向梁朝称臣,做梁朝的附属国。萧衍一口答应,派陈庆之护送元颢北上夺权。而这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萧衍只给了陈庆之7000人。

陈庆之就带着这7000人杀向几十万强悍鲜卑人把守的北魏。

梁军抵达北方重镇睢阳时,北魏军守将丘大千已得到情报,率手下70000强悍铁骑抵御。70000人守城,抵抗7000人的进攻,这原本是胜券在握的事。然而,丘大千犯了个严重错误,他将7万精锐分成9个大营,打算让九营互为支援。这样一来,北魏军的局部与梁军相比已无人数优势。陈庆之抓住这个机会,主动向北魏铁骑发起攻击。北魏军开始时拼死抵抗,但梁军则因7千孤军而来,爆发出背水一战的战斗力。结果,一天之内,梁军连下三营,其他北魏军也不战自乱,丘大千率众投降,睢阳失守。

消息传到洛阳,北魏立即派征东将军元晖率两万御林军前来争夺睢阳。元晖知道陈庆之多谋善战,企图死守睢阳附近四面环水的考城,阻击梁军。结果,陈庆之下令在水上筑起浮垒,几千人泛水猛攻,竟将死守在城内的两万精锐鲜卑部队全部俘虏,活捉元晖,同时又获得了近万辆战车。

梁军带着元颢继续北上,直趋洛阳,所到之处,鲜卑人不是逃窜就是投降,根本不敢向陈庆之发起挑战。

北魏当然不会就此放弃,很快又集结了7万精锐,由杨昱、元庆率领,占据重荥阳城抵抗梁军。

这批北魏军战斗力很强,荥阳城的工事也很完善,让梁军在这次北伐中第一次遇到了麻烦。他们数次攻城,都无功而退。这时,北魏又派出几支部队支援杨昱、元庆。这一部队,前锋是朱吐没儿率领的膘悍五千胡族铁骑五千和九千精锐步兵,而后面则跟着大将元天穆率领的庞大的军团。梁军所要面对的,已经是整整30万北魏军。

面对来势汹汹的北魏军,陈庆之激励梁军将士说:“现在,我们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从南方到这里,我们杀了许多鲜卑人,夺取了许多鲜卑人的城镇,鲜卑人是肯定不会放过我们,一定想将我们全部消灭。我们只有7000人,而他们却有30多万,我们如果想求生,就必须死战。”

在陈庆之的激励下,梁军上下丢掉了幻想,抱着必死的决心投入到这场力量对比悬殊的战争。梁军以前对抗的北魏骑兵,不过是掺杂了多个民族的杂牌军,而这一次,北魏军的前锋是真正的鲜卑铁骑。陈庆之知道善长步战的梁军绝对不可能在宽阔的平原与鲜卑铁骑抗衡,只能突然袭击。他留下一些士兵保护元颢,其余全部上阵死战,疯狂的向荥阳发起进攻。当时,北魏援军尚没有抵达荥阳,守军无法抵抗住梁军发疯般的进攻。荥阳被梁军攻陷,杨昱被活捉,城中七万北魏军全部被俘获。

北魏援军元天穆部10余万援军随后抵达荥阳,发现荥阳已经易手,决定先行开战,收复失地。陈庆之挑选了3000精锐骑兵,背城逆向迎击北魏军。北魏军由尔朱吐没儿率领的5000鲜卑铁骑列在全军最前,准备和梁军决战。激战很快展开,梁军没有退路,人人抱着同归于尽的态度作战。凶悍的鲜卑骑兵在硬碰硬的战斗中竟然渐渐被梁军打的支撑不住,节节败退。梁军则越战越勇,竟然大破10余万魏军。主帅元天穆和先锋尔朱吐没儿被杀得狼狈逃窜,10余万魏军成了梁军的战利品。这又是战争史上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奇迹。

此战,梁军大获全胜,俘获无数。有了荥阳作为后方战略基地,陈庆之简单休整之后,继续率7000人攻打关系洛阳安危的虎牢关。虎牢关本来是千古名关险塞,驻扎在虎牢关的尔朱世隆却率领数万铁骑闻风而逃,放弃了防守。

北魏皇帝听说虎牢关失守,赶紧下令转移,北魏皇室全部北迁,到河东躲避。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来,这还是北魏鲜卑政权第一次逃离都城。

陈庆之带着元颢进入北朝的国都。南朝与北朝对峙了数百年,攻入洛阳是南朝政权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在荥阳被杀得大败的元天穆逃回去后,非常不甘心,很快又集合了数万北魏军南下,准备切断陈庆之与南朝的道路。他们攻下大梁,占领虎牢,使孤军深入的梁军彻底孤立。

陈庆之没有气馁,再次采取偷袭战术,结果,四万北魏军全军覆没,元天穆只带了十几个人狼狈逃窜。

至此,陈庆之仅仅带着七千人,从边境一直打到北魏都城洛阳,经过大小40余战,总计消灭、俘虏、驱逐了60万北魏军,攻下北魏30座城。这实在是一个奇迹,堪称战争史上的神话。

元颢在梁军的扶持下占据洛阳当了皇帝。但他背弃了自己的诺言,想独占这次战争的胜利果实。因此,元颢与梁军之间发生了摩擦。北魏抓住这个机会,集结了近百万人的大军,均是强悍的鲜卑人组成,向洛阳杀了过来。原来降梁的诸城又都重归北魏。元颢带旧部与北魏军决战,结果被全歼,元颢也被活捉。

形势突然间逆转,陈庆之知道洛阳城已经不可守,立即率部南归。不料,在南归的路上,梁军遇上山洪爆发,大多数被洪水吞噬。而陈庆之在全军被淹、后面北魏军急追的情况下,不得不化装成和尚,逃回建康。

此战过后,北魏元气大伤。此后,统治北方达140多年的鲜卑拓拔部在事实上交出了对北方的统治权,北魏军政大权逐渐被尔朱部所控制。随后,北魏又分裂成东西魏,互相攻伐,为梁朝争取了20年的战略优势。

出身于汉族的鲜卑太后

冯太后

在汉族历史上,北魏是一个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朝代。而在北魏的历史上,一个拥有鲜卑血统的女人是北魏真正崛起的最大功臣。她就是北魏王朝的冯太后。

标签: 鲜卑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消失的古国之鲜卑历史简介之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鲜卑

    慕容廆继承了涉归的汗位,成为了包括吐谷浑部的慕容部最高领袖。。吐谷浑与慕容廆的牧场并没有区分,所以,两个部落放牧的牲畜时常相遇。一次,吐谷浑和慕容廆两部的马在一处草场上嘶咬起来。弟弟慕容廆为此勃然大怒,认为这场马斗是吐谷浑蓄意所为。他派人指责吐谷浑说:“父汗在时早已分给你牛羊,你为何不走

  • 上古时代的时间划分 上古时代的帝王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上古时代

    一般上古时代是指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对世界各地上古时代的定义也因此不同。在中国上古时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时代。在两河流域和埃及一般指公元前5000年以前的历史时代。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中国上古时代传说的帝

  • 范仲淹推行的庆历新政为何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范仲淹

    范仲淹所处的时代,宋王朝已经立国七八十年,虽还处于其较为强盛的时期,但仍内忧外患。北方的辽人和西北方的羌人对宋王朝的锦绣江山虎视眈眈。自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与辽国订立“澶渊之盟”起,宋王朝每年必须向辽国上贡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就像给大宋王朝的经济发展压上了一块沉

  • 战国时期的东西周两小国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

    西周和东周,我们知道,是历史上的两个时期,是后世人在区分周王朝前期的统一和后期的分裂时候的称呼,用以区分。但是令人很奇怪的是,战国时期同时也存在一个“东周国”和一个“西周国”,是两个国家,并不是两个时期。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

  • 明朝皇帝到底有多专制?收天下之权以归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

    “收天下之权以归一人”明代极端君主专制政体公元14至15世纪之交,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封建社会固有的各种矛盾空前激化。明朝自宣德以后,历代君主大都荒淫腐朽,不理朝政,或荒嬉无度如武宗,或专事玄修如世宗,或静摄深宫如神宗,或童昏暗昧如熹宗,但皇权却不曾坠地不收。历史上迭出

  • 历史上的秦二世胡亥:为了皇权杀了12个兄弟及10个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胡亥

    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富二代”应该出现在秦朝,以胡亥为代表的秦始皇的儿子们,是那个时代“富二代”的典型代表。因为,秦始皇不仅缔造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而且把天下财富通通揽在怀里。当初,秦始皇把自己命名为始皇帝,初衷是想让自己的儿孙们继承自己的伟业和财富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疆域分界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国

    战国时期华夏诸国的周围分布有许多蛮夷戎狄。靠近中原地区的戎狄,先后被韩、赵、魏、秦并合,遂与华夏族融合。东夷、淮夷也为齐、鲁等所融合。南方越族的许多地方成为楚国领地。较远的如北边的林胡、楼烦,原居晋、陕、冀北部和内蒙古地区,先曾为晋、秦、燕大敌。战国时受赵、燕攻击,渐次退出长城以外,为匈奴所并。战国

  • 周朝一共统治天下多少年?周朝又是怎样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朝

    周朝分为“西周”(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公元前771年)与“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西周末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姬宜臼从镐京东迁雒邑后,此后周朝

  • 日本历史上有爆发过农民起义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农民起义

    说到日本人我们一直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他们好像非常的极端,但是他们也非常的忠诚,话说他们效忠自己的天皇都是十分的忠心,所有有的人就要问了,这个日本人是不是没有发生过农民起义啊,毕竟对天皇十分的效忠了,那么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日本历史上不仅有农民起义,而且为数不

  • 中国的少数民族哈萨克族的起源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哈萨克族

    大家都知道,咱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汉族的人口则是最多的,人口比例占了百分之九十多。在我国的这些少数民族中,哈萨克族算是大家都比较数序的一个少数民族了。他们普遍信仰的是伊斯兰教,人口也有着百万之多。那么我国的哈萨克族的起源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哈萨克族的族源也很复杂。公元前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