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理国为何有十位国王出家?大理皇帝出家的原因

大理国为何有十位国王出家?大理皇帝出家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237 更新时间:2024/1/28 5:33:48

大理国是中国古代中原朝并存的一个地方性政权,它主要位于今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的部分地区,国都在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及以西地区)。大理国大概存在于五代十国后期这段时间,历时300多年。

大理古城

我们了解大理国可能更多源于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因为在这两部小说里有大量关于大理国的描写。如北宋时期的大理皇室段誉等,南宋时期的“南帝”段智兴(一灯大师)等,而且这些人物都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

但不管是段誉的伯父段正明、父亲段正淳,还是段誉本人,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出家当和尚,包括大理国的历代天龙寺高僧们,都是由大理段氏的历代先皇退位后亲自担任的。那为什么大理皇帝们放着荣华富贵不享,偏偏要跑去做和尚呢?

一、我们都知道:大理是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家,这和他们的历史渊源有很大的关系。大理和今天的缅甸(当时叫蒲甘)、老挝(当时叫景陇)等国接壤。如图:

大理国

而当时的这些国家都是佛教的兴盛之地(现在也是),大理的先民和这里的化有着很深的渊源,所以他们也受到了佛文化的影响,而几乎全民信佛。大理国本是就是一个以佛治国的国家,所以大理的皇帝选择出家,这一点不足为怪。

二、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问题: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信佛,他们为什么不选择出家呢?而且大理的皇帝几乎是无一例外的选择出家,这似乎成为一种“规矩”,这种规矩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原来,大理段氏还有一段伤心的故事,这得从他们建国的时候说起。

段思平

大理国的天下是段氏的先祖段思平通过暴力手段从前朝的大义宁国手中抢过来的。而当时的段思平力量还非薄弱,根本无法推翻大义宁国。于是他找到了好友高方(地方渠帅),借来了三十七蛮部兵及军师董迦罗。在高方的帮助下,段思平才打败了大义宁国的军队,建立了大理国。高方因功被封为岳侯,中国公。从这一刻起,就注定了大理并不是段家一个人的天下。

后来,高家的势力不断的发展,甚至超过了皇族段氏,成为大理实际的掌权者,段氏反而成了傀儡,任由高氏摆布。这也导致了段氏的历任皇帝过得都很窝囊,郁郁不得志。

段正淳

所以,金庸先生把段正淳写得到处留情,段誉到处逃避,不想当皇帝,就是出于这个历史背景。而解脱的最好方式就是:出家为僧,四大皆空。所以,大理段氏们选择了这种解脱的方法。

标签: 大理国

更多文章

  • 预备立宪的意义 如何评价预备立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预备立宪

    预备立宪晚清政府之所以实行预备立宪是有着重要背景原因的,其实也是不得不进行的一次改革。清政府希望借此保持危在旦夕的统治地位,企图拉拢立宪派、欺骗人民、瓦解革命,但最终这场预备立宪破产了。那么,预备立宪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清末的“预备立宪”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是他的意义仍然重大

  • 预备立宪主要人物 预备立宪的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预备立宪

    预备立宪辛亥革命前夕,清政府迫于革命党人压力不得不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推出一系列措施,主要在行政改革、设立议会、地方自治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不过,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只是在维护皇权,并没有真正做到君主立宪,导致预备立宪最终失败。预备立宪主要人物立宪派是指20世纪初期随着“新政&rdq

  • 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预备立宪为什么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预备立宪

    预备立宪预备立宪经过长期的准备,通过组织大臣考察、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成立谘议局、成立内阁等措施,但这些不过是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拖延时间而采取的措施,最终预备立宪走向破产。那么,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预备立宪”的目的是为了应付眼前危机,

  • 胶奥租界条约具体内容_胶奥租界条约怎么签订的_胶奥租界条约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胶奥租界条约

    德国虽然在甲午战后取得了借款权,并且在天津和汉口两地取得了租界地,但是,它还没有满足。它一直希望能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取得一个稳固的据点。为此,它曾向清政府多次交涉,都没有获得成功。1896年8月,德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上将蒂尔匹茨在中国的沿海进行考察,他得出结论,认为山东半岛的胶州湾最宜于建立海军基地

  • 马关条约的具体内容_马关条约怎么签订的_马关条约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马关条约

    日本明治维新后,实施向外“开疆拓土”的政策,陆上西进的目标是朝鲜和中国大陆。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由此日本侵略势力进入朝鲜。清朝与朝鲜有宗藩关系,日本极力破坏这种关系,在朝鲜造成与中国的尖锐矛盾和多次冲突。1885年3月中日签订《天津会议专条

  • 沙丘之变造成了什么影响 沙丘之变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沙丘之变

    沙丘之变沙丘之变又叫沙丘之谋,指的是秦始皇去世后,赵高与李斯合谋害死扶苏,拥立胡亥为帝的历史事件。沙丘之变后,胡亥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杀光了兄弟姐妹,而民间反抗他暴政的起义活动也此起彼伏,短命的秦王朝走向灭亡。沙丘之变造成了什么影响胡亥登基后,见不得人的阴谋和突如其来的权力共同催生出强烈的不安全感,

  • 沙丘之变的原因 沙丘之变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沙丘之变

    秦始皇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暴毙沙丘,宦官赵高胁迫宰相李斯发起政变,篡改遗诏,迫使公子扶苏自尽,改立公子胡亥为秦二世,史称此次事件为“沙丘之变”。那么沙丘之变的背景原因如何?它是真是假?沙丘之变的原因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冬季,秦始皇出游,左丞相李斯陪同前往

  • 王小波李顺为什么起义_王小波李顺起义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小波,李顺

    北宋建国之初,根基未稳,即发生了王小波、李顺起义。这次起义第一次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在中国的农民战争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王朝更迭,新兴的政权一般都“与民休息”,正是朝政稳定,社会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是,在宋初却发生了王小波、李顺起义。川蜀地区,向以

  • 宋代丧葬制度是怎么样的_揭秘宋代丧葬制度_宋代丧葬制度简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丧葬制度

    宋代丧葬中的礼制和等级区别已渐渐减弱,日益世俗化的风气使人们更强调当下的生活,而对明显属于“身后事”的厚葬渐渐失去兴致,厚葬之风逐渐消失,政府也三令五申禁止厚葬。宋代“丧葬令”规定棺内不得放置金玉珠宝,也不能用石板来构建墓室和棺槨。各级官吏的墓田面积、

  • 为什么明朝主张”灭人欲“ 却出现了大量的色情文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

    在中国的历史中,明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在那个朝代里,有好些本是相对立的东西,却都能平安地裹在一个叫做明朝的大袍子里相安共容。在这样的朝代里,讲的是理学,用的也是理学,可是,事情奇怪得很,偏偏就是在这个“灭人欲”的明朝,却是一个色情文学大量出现并成为流行文学的时代,而且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