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宣宗南征的目的 金宣宗伐宋是自取灭亡吗

金宣宗南征的目的 金宣宗伐宋是自取灭亡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932 更新时间:2024/2/11 5:10:41

金宣宗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就是外交没有处理好,首先是对蒙古族的言而无信,做出了南迁都城的愚蠢之举;其次是与西夏断交;最后是金宣宗南征伐,让金国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加剧了金国的灭亡。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金宣宗南征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北方丢失的国土,希望可以在伐宋的时候拓展更多的国土。当时南宋的官员中一部分主连金抗蒙,如果当时的金国能够南宋结盟,当时一定会行程成一个多国鼎立的局面,但是由于宋宁宗采取了大臣真德秀的意见,不给金朝上岁币,这让金宣宗非的不满,加上和南宋实力的对比,于是在大臣们的建议下,开始南方扩展疆土。

金宣宗南征宋朝的初级阶段,还算顺利,由金朝的将领完颜赛不统领大军,一路上攻克了南方的许多城池,其中有兴州、克光山、罗山等城,杀掉了南宋军人将近两万人,声势浩荡,逐渐加强了金国侵占宋朝的野心,于是对南宋的枣阳、光化军、大散关以及西和、阶州等地展开了强烈的攻势。

就在金宣宗南征得势之时,战争开始了转折点,战争的形势开始对金军不利,许多城池得而复失,宋军开始了猛烈的进攻。当时的金国内忧外患,北面濒临蒙古和西夏的联合攻打,南面面临着南宋的进攻,内部又逐渐出现了像南宋讲和的声音,于是在兴定二年年底,金宣宗主动提出和南宋讲和,但是遭到了南宋的拒绝,随后金国迫不得已继续南征,但是都以失败告终。金宣宗南征打破了宋金和平局面,让金国再一次陷入危机之中。

金宣宗伐宋是自取灭亡吗

金宣宗是金朝末年的皇帝,在位时间长达11年,也就是在这11年期间,由于他错误的对外政策,先是将国都南迁激怒蒙古,之后又和西夏决裂,最后又南征宋朝,将周围的各个国家都得罪了,让金朝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走向了灭亡。

金国南面的南宋,是唯一想要和金国联盟对抗蒙古的国家,但是就在金宣宗决定南征宋朝的时候,这个和平的局面打破了,金宣宗伐宋是自取灭亡吗?可以肯定的说是的。金宣宗伐宋起初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展疆域,弥补由于蒙古失去的国土。当时南宋皇帝宋宁宗正好听从了大臣真德秀的建议,决定不给金朝上岁币,这样以来,金国就以这个理由在1217年夏天,发动了侵宋的战争。

金军入侵南宋的后期阶段,屡战屡败。在内忧外患的状况下被迫与南宋议和,没想到遭到宋朝的反对,这样以来就打破了宋金的和解,打破了宋廷中企图藉金为屏障者对金所存的幻想,使南宋关于对金政策的争论停止下来。此后南宋为了自己的存亡,抛弃了之前蒙古攻打金朝时的观望政策,不仅坚决抗击金的南征,而且招纳山东的义勇军,以及联合西夏,蒙古共同抵抗金国。

如此看来,金宣宗伐宋是自取灭亡吗这个问题,就摆在了桌面上。金国在南征伐宋长达七年之久,不仅消耗了自身的实力,还让金国腹背受敌,不仅亲手扼杀了合作伙伴南宋,还招来了蒙古、西夏的联合进攻,加剧了金国的灭亡。

标签: 金宣宗

更多文章

  • 开皇之治评价 开皇之治出现的原因 开皇之治的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开皇之治

    后世对开皇之治的评价是什么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今,人们对开皇之治评价都是很高的,这其中大半的原因是隋文帝杨坚的励精图治。让我们通过对开皇之治评价来看看隋文帝在当时所实施的政治举措。开皇之治创造者隋文帝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开皇之治,但事实上,开皇之治的功绩是不会低于贞观之治的。在开皇之治中,隋文帝实

  •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有何关系 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有哪些 武昌起义爆发时的背景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昌起义,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有何关系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正是武昌起义的爆发才推动了中华民国的创建。1911年5月,清政府实行“铁路国有”,此举一出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怒,在革命党人的鼓动下,全国形成一股保卫铁路的风潮。武昌起义清政府为了镇压百姓,便发动官兵进行

  • 五四运动背景 五四运动的影响是什么 五四运动思想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五四运动

    民国时期出现五四运动的背景是什么历史事件都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那么五四运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呢?五四运动背景是怎样的呢?陈独秀图片关于五四运动背景,在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年轻人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新文化运动更是将西方思想传到了中国,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给众多的年轻人传递科学和

  • 东汉州郡刺史制度介绍 东汉全国分为多少个州?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汉

    东汉在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州"是监察区的名,又称部。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1.司隶,又称司隶校尉部辖郡七,县一百零六。治所在洛

  • 盘点春秋战国时期的27个主要诸侯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春秋战国

    春秋确实有几百个小国,但俱体多少,估计永远是一个谜。非常遗憾的是,哪些国家本来都有各自的历史记载,但是,只有鲁国的记载保存下来了,也就是“春秋”。如此的结果,估计是鲁国历史是孔子写的,至少他参与写了,而中国的历史基本是儒教写的,所以,孔子这个儒教祖师爷的东西才能保存,并且被扩

  • 什么是盘庚迁殷?盘庚迁殷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盘庚迁殷

    商朝从建国到灭亡,历经五百多年。因为前期屡屡迁都。而最后的二百七十多年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市),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有时候也称为殷商或者商殷。商朝定都于殷是从盘庚开始。仲丁以后,王室多次迁都。如禀甲迁于相(河南内黄东南),祖乙迁于邢(河南温县东)等。据说在盘庚以前,先后迁了五次。如此频繁迁都的原因,由

  •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国君列表 燕国国君有多少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燕国

    燕国,战国七雄,西周,召公,燕惠侯,燕厘侯,燕顷侯,燕哀侯,燕郑侯,燕穆侯,燕宣侯,燕桓侯,燕庄公,燕襄公,燕前桓公,燕宣公,燕昭公,燕武公,燕前文公,燕懿公,燕惠公,燕悼公,燕共公,燕平公,燕孝公,燕成公,燕闵公,燕简公,燕后桓公,燕后文王,燕易王,燕王哙,姬哙,燕王子之,子之,齐宣王,妫辟疆,燕

  • 西周历史介绍 西周历史简介 BC1046-BC771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周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是我国继夏商之后的第三个王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周的先祖起源于黄帝族,在夏朝时,周族首领弃为“后稷”,负责管理农事,故而,周族是一个善于农业耕作的部落,这大大促进了周的经济发展。至周文王时,周已发展成为一个可与殷商抗衡的大诸侯国。文王是

  • 东周历史介绍 东周时期春秋列国介绍 BC771-BC476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周

    东周时期又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七七零年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王朝。但此时周已衰弱到了极点,统治范围方圆不足六百里,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不再朝见周王,其统率

  • 东晋历史简介 东晋历代皇帝列表 AC317-AC420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东晋

    东晋王朝(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是由西晋王室后裔在南方建立起来的小朝廷,虽然在今天我们将其作为一个朝代写进中国的古代历史,但事实上东晋的统治范围却仅限于江南的半壁河山,在此期间,中国北方一直由赵、前秦等外族统治者控制,并且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两个时代东晋、南北朝近三百年的时间。公元三一六年,西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