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亚罗号事件为什么引发战争 亚罗号事件真相

亚罗号事件为什么引发战争 亚罗号事件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631 更新时间:2023/12/15 4:33:29

1853年,英法美等提出了修改《南京条约》等条约的要求,清政府予以拒绝,当时英法正陷于克里米亚战争,于是英法美采取了暂时的隐忍。1856年,英法取得克里米亚战争的胜利,但是修约要求再次被拒绝,于是英法美想发动对华战争,这个时候亚罗号事件发生了,英国终于找到了发动对华战争的借口,下面介绍一下亚罗号事件过程。

亚罗号事件

1856年10月初,一艘100吨的商船“亚罗号”从厦门开往广州,停靠在黄浦码头,船上的水手都是中国人,商船的主人苏亚成也是香港华人,这艘商船曾经被海盗夺去过,为了方便走私,这艘商船曾经在香港的英国政府进行过等级,并且颁发过香港政府的船只执照。10月8日,广州水师在“亚罗号”上逮捕了两名中国海盗10名有重大嫌疑的水手。这个时候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声称“亚罗号”是英国船只,并且捏造说广州水师当时在“亚罗号”上执行逮捕任务的时候曾经将英国国旗撤下,这种行为侮辱了大英帝国,要求广州水师放人,并且对英国政府道歉。22日,两广总督叶名琛将逮捕的12人全部送还给巴夏礼,并且给巴夏礼写了一封信,但是巴夏礼却拒绝接收这12人和信件。这就是亚罗号事件。23日,英国在华海军悍然发动了对广州的攻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亚罗号事件成为了英国挑起战争的一个借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亚罗号事件为什么引发战争

亚罗号事件是指1856年10月份的围绕着亚罗号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广州水师从亚罗号上逮捕了两名中国海盗和10名船员,后来亚罗号的挂名船员为了让英国广州领事巴夏礼帮助自己要回被捕人员添油加醋描述了整个逮捕事件,巴夏礼将此事上报了自己的上司,于是亚罗号事件引发了战争,下面说一下亚罗号事件为什么引发战争。

要说亚罗号事件为什么引发战争,就需要说一下当时的中英双方的关系。1853年为了从中国攫取更大的侵略利益,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提出了要修改《南京条约》、《望厦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要求,但是这一要求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当时的英法正陷于克里米亚战争,没有办法对中国出兵,而美国由于兵力不足无法独自完成对中国用兵,所以英法美对此采取了暂时隐忍的态度。1854年,《南京条约》满十二年,英法美再次要求修改条约,但是遭到了清政府的再次拒绝。1856年英法美再次提出修改条约,再次遭到了拒绝。这个时候英法已经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获胜,于是诸列强想要通过战争迫使清政府给与自己更大的侵略利益,于是一直在蓄谋发动一场新的战争。这个时候发生了亚罗号事件,英国政府于是抓住这个事件,迅速的对广州发动了进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亚罗号事件就这样成为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引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亚罗号事件真相

亚罗号事件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发生在中国船只亚罗号上的广州水师逮捕中国海盗和水手的事件。这次事件其实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事件,但是由于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的无礼,在纠纷中被打了一拳,造成了事件的升级恶化,最终给了蓄意挑起战争的英国政府很好的发动战争的借口。下面说一下亚罗号事件真相。

亚罗号事件真相: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船只,是中国人苏亚成1854年在中国内地制造出来的,后来卖给了香港人方亚明,方亚明1855年将亚罗号在香港殖民政府登记过,领了一执照,因为有了执照之后这艘船就可以悬挂英国国旗,并且受英国的保护。但亚罗号的全部水手都是中国人,只有船长唐玛氏•肯尼迪是爱尔兰人,是这艘船的挂名船长。

1856年9月27日,这艘船雇佣了两名助理领水员,这两名领水员是两名海盗,后来他们曾经劫掠过的船只的主人黄连开认出了两个人的海盗身份,于是报告了广州水师,于是广州水师千总梁国定马上登上亚罗号,逮捕了这两个人以及10名船员。当时的亚罗号既没有悬挂英国国旗,也没有任的外国人在船上。肯尼迪在岸上看到了船上发生的一切,于是迅速回到船上,梁国定说明这是一艘英国船,并且升起了英国国旗。

亚罗号其实是一艘海匪船,干着非法的勾当,看到船员被带走,肯尼迪害怕船员说出对亚罗号不利的事情,于是赶紧跑去找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并且添油加醋的说,广州水师的人曾经在船上扯下英国国旗。

巴夏礼于是跑到关押被捕船员的船上与梁国定交涉,要求带走被捕的人员,但是梁国定拒绝了,于是发生了纠纷,混乱中巴夏礼被打了一拳,这让巴夏礼感到了莫大的耻辱,于是将整件事进行了蓄意渲染,报告了他的上司驻粤公使兼香港总督司包令爵士。这个时候的英国政府正在寓意发动对华战争,亚罗号事件于是成为了导火索。1856年10月23日,英国军队悍然发动了对广州的攻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这就是亚罗号事件真相。

标签: 亚罗号事件

更多文章

  •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介绍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还要从1926年中国决定北伐开始。大约在那年七月,我们带领十万人向北进军,主要进攻湖南、湖北,那里有其中一人的主力军十万人。我方军队迅速的打下了敌军的领地,并且继续强力攻击,敌军败退,我军乘胜追击,攻入了敌城,经过惨烈的斗争,敌军主力基本被消灭。第一次

  • 杨坚代周立隋 杨坚建立隋朝的方式是?杨坚代周立隋在哪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坚

    杨坚代周立隋是指杨坚诛杀周室诸王,率兵平定尉迟迥、王谦和司马消难的叛乱。公元581年,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是为隋文帝,改元开皇,国号大隋。南北朝时期,北方最后一个朝代是由鲜卑人建立的北周。公元578年,北周武帝死,子宣帝继位。周宣帝昏狂暴虐,诛杀宗室和大臣,用法苛刻,举朝为此不安。次年,宣帝传位于子

  • 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会定都彭城 项羽为什么要屠城 项羽失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项羽

    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会定都彭城项羽定都彭城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脱离楚怀王的控制,二是手下士兵归乡情切,三是天下形式所迫,四是地理经济位置。这几个方面构成了项羽定都彭城的主要因素。定都彭城的项羽项羽定都彭城原因一,项羽名义上还是楚怀王的下属,上头还有一个楚怀王,诸侯讲究礼数,项羽如果想控制蜀国军

  • 西域古国于阗国介绍 于阗国是如何消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于阗国

    于阗国是古代西域王国,中国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古代居民属于操印欧语系的吐火罗人。11世纪,人种和语言逐渐回鹘化。下面是西域古国于阗国介绍。于阗国简介于阗国以农业、种植业为主,是西域诸国中最早获得中原养蚕技术的国家,故手工纺织发达。特产以玉石最有名。于阗自2世纪末佛教传入后,逐渐成为大乘佛教的中心,魏晋

  • 宋朝的太监为何都怕当朝宰相?宋朝的太监权力大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

    作为皇帝身边人,被宰相当龟孙子一样的吓唬,连屁也不敢放一个,简直窝囊透了。仁宗时期,政治环境相对宽松,但宦官的日子同样不好过。仁宗皇帝是个烂好人,经常想给身边的宦官谋个出身,可宰相们就是不给面子,让宦官们顿感“跟错人了”。赵炎评曰:“老大”不是万能的。

  • 分封制演变的原因 西周分封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周,分封制

    分封制可以说是古代君王必不可少的一个手段,将一些土地分封给贵族的后代或者是有功之臣。下面是有分封制演变的原因,欢迎参阅。分封制演变的原因分封制演变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步,首先从开始到西周时期这段时间,分封制还是主要的政治制度,君王将领土分封给诸侯,这些诸侯在自己的国家之内就有了统治权,但是却依旧要听从

  • 西晋八王之乱楚王是谁 西晋八王之乱赵王是谁 西晋八王之乱爆发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晋,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那么西晋八王之乱楚王是谁呢?下面是有西晋八王之乱楚王,欢迎参阅。西晋八王之乱楚王八王之乱字面上可以理解有八个王侯将相争夺政权,但是实际上这场动乱卷入的并不仅仅只有八王,八王指的是: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

  • 什么是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金匮之盟

    什么是金匮之盟金匮之盟,俗作金柜之盟,指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的生母)病重,太祖赵匡胤在旁侍疾,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劝说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这份遗书藏于金匮(匮,通柜)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金匮之盟的背景是什么宋太祖赵匡胤

  • 金匮之盟的争议是什么 金匮之盟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的争议是什么尽管亦同样为世人所知,但没有一条材料记载是由赵普献与太宗的,也没有任何官方材料记录和承认过它。《宋史·杜太后传》里面记叙:“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乐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利弊 历史上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提出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利弊分析一直以来后代人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利弊这个话题争论得沸沸扬扬,有人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明显的钳制思想的工具,所以全部都是消极影响,但也有人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毕竟它曾经维护了汉代的大一统趋势,也加强了汉武帝的权威,对于整个汉代的发展起到过一定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