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九品中正制是什么制度 九品中正制创立背景及影响

九品中正制是什么制度 九品中正制创立背景及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287 更新时间:2024/3/27 21:43:55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由地方察举孝廉、秀才的做法未废,但主要的选官制度却是九品中正制,又叫九品官人法。

九品中正制

早在东汉末年,曹操就曾提出“惟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曹丕称帝后,于公元220年采用属下陈群的建议,正式制定了九品中正制。所谓“九品”,是将察举的对象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由政府按等录用。

“中正”是各州郡所设的品评人物高低的官员,初为各郡长官推举,后来多由朝官中有声望的人担任。州郡中正官所定之品即“乡品”,还要送中央司徒府最后审定,其至要经过一定的考试,然后移至吏部决定“官品”以授官。中正官一般是以孝廉、秀才两种名义向朝廷推荐人才的。至于国家学校的学生,则可以通过明经科考试以获得官职。

九品中正制度最初实行时,基本贯彻了曹操“惟才是举”的方针,品评也比较客观,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到了曹魏后期,特别是晋代,各级中正官多由豪门大族任命或直接担任,人物品评全被豪门贵族所操纵,其品评的标准也以门第出身(即家世谱牒)为惟一的条件,个人的德才表现(即“行状”评语)根本不被考虑,于是九品中正制便成为巩固门阀特权的工具。

所谓“崔卢谢子弟,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被冠戴”(屠隆《鸿苞节录》),以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上车不落则著作(郎),体中可知则秘书(郎)”,便是对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正因为如此,所以隋朝统一中国后,就把选官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了九品中正制。

标签: 九品中正制

更多文章

  • 西晋轻易统一中国:魏蜀吴均无强势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晋

    公元316年,西晋王朝末代皇帝愍帝司马邺率领饥肠辘辘的孑遗臣民向兵临长安城下的匈奴汉国大将刘曜肉袒出降,不久即如前任怀帝司马炽一样遭受“青衣侑酒”之辱后被杀。至此,西晋灭亡。距离开国皇帝武帝司马炎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辉

  • 白痴晋惠帝稳坐皇位10年谜:丑皇后功不可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晋惠帝

    晋惠帝司马衷是个白痴,这几乎是公论。不同的是,有人“为尊者讳”,比如卫瓘,只说“此座可惜(白白糟蹋了这天下头一把交椅啊)”;还有人只说事实,光是“何不食肉糜”、“此(蛤蟆)鸣者,为官乎?为私乎”,这两个经

  • 谁导致了蜀汉的灭亡?并非昏庸后主刘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蜀汉

    我们看到,在东汉末年诸侯并起之际,知识分子或曰士大夫,或曰儒者,或曰文人比以往江山一统的年代更能拥有发挥自己才华和政治抱负的机会,因为他们有较多的主公可以投奔,可以像春秋战国时代的士那样,此地不合则另走一家。因此,东汉末年事实上是一个人才大流动的时期,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奔走于诸侯之间,以求谋得终生的富

  • 咸平之治是哪个皇帝 如何评价咸平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咸平之治

    咸平年间,宋神宗赵恒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励精图治,启用吕蒙正、曹彬等贤臣,采纳良谏,让北宋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一段时间,加强了北宋的统治和管理。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咸平之治呢?咸平之治是哪个皇帝咸平之治发生于北宋宋真宗咸平年间。如何评价咸平之治咸平年间从战争到和平,创

  • 咸平之治是否夸大其词 咸平之治有何不足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咸平之治

    北宋咸平之治发生于宋真宗赵恒统治的咸平年间,经过他的不懈努力,让北宋出现了相对太平的治世,得到世人赞颂。但也有认为咸平之治存在不足之处,这些对北宋日后影响深远,咸平之治不过是夸大其词?咸平之治是否夸大其词有点夸大的意思,要知道北宋皇帝前几代都是还可以的军队力量强比如和辽,西夏的战争都是互有胜负所以百

  • 庆历新政带来了什么影响 如何评价庆历新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庆历新政

    范仲淹庆历新政是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面对北宋内忧外患的情况而发起的改革,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颁布减徭役、废并县等措施。然而最终,庆历新政还是失败了。那么,庆历新政带来了什么影响?我们又该如何评价它?庆历新政带来了什么影响范仲淹整顿官僚机构的六项措施,只不过是微小的改革。至于其它四项如

  •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异同点 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范仲淹庆历新政自1043年到1045年,历时一年四个月,最终由于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而遭抵制,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被排挤,各项改革措施也被废除,庆历新政宣告破产。虽然庆历新政最终失败了,但却为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拉开了序幕。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1、相同点:(1)背景:为解决北宋

  • 庆历新政原因 庆历新政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庆历新政

    宋仁宗庆历新政是宋仁宗时期,为了解决国内积贫积弱、冗官冗员,对外辽和西夏的威胁,而进行的一次改革事件。由范仲淹代表,向宋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十项改革主张,宋仁宗采纳了大部分意见,进行庆历新政。庆历新政原因与西夏的两次战役失败是庆历新政的导火线,之后产生了一系列对北宋不利的连锁反应,彻底激

  • 海上之盟影响 如何评价海上之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随着金国的崛起、辽国的日衰,与辽国已经修好一百来年的北宋想要夺回燕云十六州;而金国则想乘机灭掉辽国,于是两国一拍即合,制定了共同灭辽的盟约,也就是海上之盟。虽然,两国合力灭掉了辽国,但最终也为靖康之变埋下了祸患。海上之盟影响海上之盟签订后,金宋果然合力灭了辽国。但是辽国灭亡以后,宋朝便变相失

  • 海上之盟怎么来的 海上之盟签订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海上之盟

    完颜阿骨打海上之盟是北宋与金国之间签订的一项军事合作盟约,由于双方地理位置受限,只能在海上活动,因此得名。海上之盟是宋金两国合作灭辽的盟约,那么,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和宋徽宗赵佶为什么要签订海上之盟呢?海上之盟怎么来的海上之盟是北宋、金国联合攻打辽国的盟约。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女真首领阿骨打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