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庆历新政原因 庆历新政背景

庆历新政原因 庆历新政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954 更新时间:2024/3/16 8:21:18

宋仁宗

庆历新政是宋仁宗时期,为了解决国内积贫积弱、冗官冗员,对外辽和西夏的威胁,而进行的一次改革事件。由范仲淹代表,向宋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十项改革主张,宋仁宗采纳了大部分意见,进行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原因

与西夏的两次战役失败是庆历新政的导火线,之后产生了一系列对北宋不利的连锁反应,彻底激化了原本隐藏在太平盛世表面下的社会危机,一是积贫积弱,北宋建立以来就存在的积贫积弱现象日益加剧,社会贫富加剧,冗兵冗费冗员现象突出,财政入不敷出。二是内外交困,北宋庆历年间的民族矛盾日益加剧,而国内的土地兼并现象也十分突出,广大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税负很重,由此各地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而朝政只能派兵镇压,但效果不佳。

以范仲淹、欧阳修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忧心忡忡,不断上书要求改革,而面对惨淡的社会局面,宋仁宗也不得不面临现实,于是用范仲淹等一批改革派着手制定各项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历史上统称为庆历新政,由此庆历新政的序幕才正式拉开。

庆历新政背景分析

积贫积弱

北宋立国后,为了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于内庭设“中书门下”(政事堂),由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掌管民政权,为限制宰相权力,增设副宰相“参知政事”;军事上,废除统领禁军大权的殿前都点检,增设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由“三帅”分别统领禁军,为限制三帅的权力过大,又在中央设枢密院,掌控调兵权。财政上,设置三司(盐铁、度支、户部),三司使由皇帝亲信担任,掌控财政大权。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一职多官,同时由于大兴科举、采用恩荫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导致官员多贪恋权位,行政效率低下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各级官员缺乏进取心,“冗员”问题突出。

为稳定社会秩序,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初实行守内虚外策略,奉行“养兵”之策,废除府兵制,改为招募。至仁宗时,总人数已达140万,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养兵的费用,竟达到全部赋税收入的十分之七八;同时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在军队中实行“更戍法”,使得兵将不相习,兵士虽多但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对外作战时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形成“冗兵”。

军队、官员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的增加,使得本就拮据的政府财政更加入不敷出,同时,在对西夏和辽的战争中,宋代统治者也常常付出大量金银和布匹,以金钱财富买得一时平安,再加上统治者大兴土木、修建寺观等,形成了“冗费”。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内忧外患

北宋王朝自建立到宋仁宗庆历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危机也在发展。宋代建国后,不但不抑制兼并,而且纵容功臣、大将们兼并土地。土地买卖与典卖相当普遍,土地集中的趋势加速,农民失去土地的数字在增加,“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宋代人民的负担很沉重。全国的居民有主户和客户之分。纳税户除按规定的数量纳税,还有“支移”和“折变”等负担。在两税之外,还有丁口赋、各种杂变之税、徭役和差役。这是赋税之外的又一项沉重的负担。993年,王小波在四川发动起义,12月,李顺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沉重打击了宋朝政府。咸平三年(1000年),王均的起义又爆发了。

同时,外敌的侵扰给北宋政权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北宋建国以后,就与东北边境的契丹族和西北边境的党项族连年发生战争,由于北宋政治腐败和军队软弱涣散,虽然耗费了巨额的财力和人力,但每每以失败告终。

标签: 庆历新政

更多文章

  • 海上之盟影响 如何评价海上之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随着金国的崛起、辽国的日衰,与辽国已经修好一百来年的北宋想要夺回燕云十六州;而金国则想乘机灭掉辽国,于是两国一拍即合,制定了共同灭辽的盟约,也就是海上之盟。虽然,两国合力灭掉了辽国,但最终也为靖康之变埋下了祸患。海上之盟影响海上之盟签订后,金宋果然合力灭了辽国。但是辽国灭亡以后,宋朝便变相失

  • 海上之盟怎么来的 海上之盟签订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海上之盟

    完颜阿骨打海上之盟是北宋与金国之间签订的一项军事合作盟约,由于双方地理位置受限,只能在海上活动,因此得名。海上之盟是宋金两国合作灭辽的盟约,那么,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和宋徽宗赵佶为什么要签订海上之盟呢?海上之盟怎么来的海上之盟是北宋、金国联合攻打辽国的盟约。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女真首领阿骨打建

  • 辛丑条约的具体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清政府在民众的压力下,表面上向列强各国“宣战”,暗地里却破坏义和团运动,向侵略军妥协投降。1900年7月14日天津失陷后,清政府8月7日任命庆亲王奕劻为全权大臣,李鸿章为协办大臣正式向外国列强求和。1900年12月,列强各国(除出兵八国外,另外又加上三个国家

  • 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虎门销烟

    清朝闭关锁国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在清朝闭关锁国的时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英国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当时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正是英国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潜在市场。而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政府坚持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正是英国向中国倾销其工业产品的

  • 虎门销烟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的过程:禁烟道光十九年正月廿五(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正式抵粤,受九响礼炮之礼,所有广东高官员皆来迎接。

  • 虎门销烟对清政府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虎门销烟

    虎门硝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次,这次禁烟运动大大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唤醒了中国人们的爱国意识。经过这次事件,禁烟英雄林则徐被中国人尊为民族英雄。其清廉、刚正不阿的品质也甚为后人传颂。但是,&ldquo

  • 乾淳之治的背景分析 乾淳之治和谢苏芳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淳之治

    宋孝宗乾淳之治发生于宋孝宗在位期间,他在内政上整顿吏治、惩治贪污、裁汰冗官,经济上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兴修水利,文化上鼓励“百花齐放”,军事上加强军队战斗力,最终开创了乾淳之治,让南宋呈现繁荣局面。乾淳之治的背景分析南宋王朝自建立以来,一直在金国的威胁之下,而且南宋内部问题多

  • 为什么叫乾淳之治 如何评价乾淳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淳之治

    宋孝宗宋孝宗赵昚即位后,励精图治,积极对国家进行改革,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改造,终于让南宋暂时出现了一段太平盛世,后世称之为“乾淳之治”。那么,人们都是如何评价宋孝宗开创的乾淳之治呢?为什么叫乾淳之治宋孝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宋朝相对

  • 金国历史:萧裕是谁 萧裕为什么背叛完颜亮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萧裕

    完颜亮把宗室皇族诛戮殆尽后,启用了大批外族人入朝做官,并赐以高位。在他看来,这样自己的皇位便牢牢在握,可以高枕无忧了。但令完颜亮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时,他身边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居然谋反叛变了。这个人是谁,他为什么要背叛完颜亮呢?完颜亮本来想着,把完颜们杀光,用的都是女真族以外的贵族,这些人应该对他忠

  • 张居正改革为什么功亏一篑_张居正改革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居正

    有人说,倘若张居正早生几百年,再碰上明主,相信华夏在他的改革之下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明史》当中记载的张居正是这样的:“居正为人,颀面秀眉目,须长至腹。勇敢任事,豪杰自许。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测也。”明朝中期,幻想长生不死的嘉靖皇帝修仙炼道,不理朝政,将社稷大业教给了奸相严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