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居正改革为什么功亏一篑_张居正改革为什么失败了

张居正改革为什么功亏一篑_张居正改革为什么失败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386 更新时间:2024/1/14 15:00:43

有人说,倘若张居正早生几百年,再碰上明主,相信华夏在他的改革之下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明史》当中记载的张居正是这样的:“居正为人,颀面秀眉目,须长至腹。勇敢任事,豪杰自许。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测也。”

明朝中期,幻想长生不死的嘉靖皇帝修仙炼道,不理朝政,将社稷大业教给了奸相严嵩打理。严嵩父子趁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隆庆皇帝在位六年,极少审批公文、听任群臣争议。每每有人重振朝纲,诸如首辅徐阶高拱等人,却都难以奏效。

张居正继任首辅后,决定实施改革,重振明朝。隆庆二年八月,他托《陈六事疏》中就从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等六个方面提出改革政治的方案,其核心就是整饬吏治、富国强兵,明确地把解决国家“财用大匮”作为自己的治国目标。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明朝形势好转。

面对幼主万历皇帝,张居正如同一个严厉的父亲,一方面教导幼帝,另一方面把持着朝政。明初皇权过分集中的局面再次打破,张居正令相权再次分离出来。

作为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张居正对明王朝所面临的问题有深刻的认识。针对外患问题,他倚重抗倭名将戚继光解决了沿海倭寇,抵御了北方鞑靼的入侵。此外,他利用鞑靼首领说服鞑靼称臣。之后二三十年间,明朝和鞑靼之间一直没有发生战争。

对于当时国力匮乏和盗贼横行的问题,张居正认为是由于吏治不清造成的。张居正很高明地把了国家的脉象,于是在万历元年(1573年)十一月,张居正上疏对官员实施“考成法”,以便明确职责。张居正在施行考成法时,还将追收赋税作为考成的标准。一时间,全国各地官员因无法缴纳赋税而遭到降职处分。由此官员们再也不敢贪污受贿。

然而,对官吏的管理限制势必损害官僚豪强的利益。不管张居正的改革多么成功,但他始终是地主阶级内部的改良运动。改革虽然可以清除积弊,澄清吏治,抑制豪强,减轻农民痛苦,可是却树立了大地主阶级这个强敌。而财政收入的提高,致使官僚豪强大地主更加盘剥百姓。

张居正死后,神宗万历皇帝废除新政,国家朝政急遽败落,危机故态复萌。不仅统治机构自行解体,各种社会矛盾交错而起,而且国家库藏被耗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全国各地怨声载道,朝堂动荡不安。

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成果轻易地被破坏了,这究竟是张居正的悲哀,还是大明王朝的悲哀?寻根究底,是体制的弊端造成了改革的悲剧。而对于张居正本人,历史上也是褒贬不一。

标签: 张居正

更多文章

  • 武周之治时武则天用了多少年号? 都是怎么起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周之治

    武则天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当了大周皇帝后又起了13个年号。这么多年号都是什么,武则天都是怎么起的呢?武则天当皇帝后用的第一个年号是“天授”,公元690年七月,僧人怀义与法明等撰《大云经疏》利用《大方等无想大云经》中“有一天女,名曰净光&helli

  • 唐代驿站速度能有多快 八百里加急真的能实现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驿站

    驿站古代,消息和物品的传递很多时候都是靠驿站。唐代的时候,驿站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实现了军事化的管理,杜牧诗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可见驿站之快。那么唐代的驿站最快能有多快呢?古代人说的八百里加急真的能做到吗?唐代有多少驿站据《大唐六典》记载,唐代最盛时全国有1

  • 唐代科举制度介绍 唐朝科举分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

    科举制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 唐朝中央官制介绍 唐朝地方官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

    唐朝官制唐朝沿用隋朝制订的三省六部制,主要机构有三省、六部、一台、五监、九寺。三省即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央官制唐朝的三省六部体制已经十分完备,各个部门职责明确,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各种职官分工细密,职守分明。又恢复了三省的传统名称:内史省仍称中书省,内史令仍称中书令;门下省的纳言仍

  • 唐朝法律制度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

    唐律唐朝法律分为律、令、格、式四种。律是刑法典;令是指国家对各项制度所做出具体规定(如《户令》);格是对律令式做出补充修改与对禁令的汇编;式则是各项行政法规(如《水部式》)。《唐律》是根据隋朝《开皇律》经过《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三朝修正而来。自唐高祖时代开始制订,在唐太宗时才宣告完成。至

  • 洋务运动简介 洋务运动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该运动从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是围绕着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来开展的,整个运动由封建官僚所把持,所以洋务运动终究未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运动前期口号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后期口号是&ldqu

  • 洋务运动的意义和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救亡图存的洋务运动无论对当时还是对现在,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意义和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洋务运动的意义表现在:1、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洋务派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3、洋务运动打开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缺口;4、洋务运动促使了国

  • 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 洋务运动的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时期的工厂洋务运动是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不少成就。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

  •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洋务运动为何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企图在不损害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巩固自己的特权利益,于是发动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洋务运动旧称“同光新政”。1860年后,在中外联合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清朝封建集团中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

  • 皇姑屯事件的过程 皇姑屯事件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姑屯事件

    皇姑屯事件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关东军谋杀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过程张作霖离京回东北,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已经为他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