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风闻奏事是福是祸? 魏晋时期的监察制度

风闻奏事是福是祸? 魏晋时期的监察制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040 更新时间:2023/12/10 13:20:47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局混乱,国家割据,政治制度也汉朝的时候有些不同,魏晋时期的监察制度又比汉朝更进一步,颇有些令人闻风丧胆的意味。

魏晋时期的监察制度

魏晋时,御史台不再隶属少府,而成为由皇帝直接掌握的全国性的监察机构。南梁、后魏、北齐的御史台(亦称南台)和后周的宪台,仍以御史中丞为主官,北魏称御史中尉。由于监察长官权势日大,出现了防范监察官员犯法渎职的规定。群臣犯罪,若御史中丞失纠,也要罢官。魏晋以后,为防止监察机构徇私舞弊,以发挥其监察效能,明确规定大士族不得为御史中丞。晋以后,御史中丞下设殿中御史、检校御史、督运御史等,分掌内外监察之权。此时,地方上不再设置固定的监察机构,由朝廷不定期地派出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员。此外,御史“闻风奏事”的制度也在这个时期形成。

什么是风闻奏事

所谓“风闻奏事”,就是举报人可以根据传闻进行举报,不必拿出真凭实据,也不署名。南北朝期间,封建监察制度又有一项重大的发展变化,即,御史有权“风闻奏事”,又称“闻风弹事”。《献通考》卷53,《职官考七》中的《御史台》条云“故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旧制,但闻风弹事,提纲而已。”注云“旧例,御史台不受诉讼,有通辞状者,立于台门候御史,御史竟往门外收采之,可弹者略其姓名,皆云风闻访知。”据周一良先生《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风闻奏事》条的考证,南北朝的御史风闻奏事,源于汉代的“三公谣言奏事”,东汉三公府掾及公卿均可以根据传闻劾奏刺史二千石官僚,称为“谣言奏事”,至南北朝乃成为御史的特殊权力。御史风闻奏事,并不是不加核对。从有关南北朝史籍所载风闻奏事的事例来看,有的仅是风闻,未述核实情况;有的是由御史台自行核实后方才奏劾的。如前述南齐御史中丞沈约弹劾源,虽由风闻,但上书时已“摄(传唤)媒人刘嗣之到台辨问”核实,并且在上书中说明,核实材料“与风闻雷同”。

这样看来,魏晋时期的风闻奏事并不是凭着子虚乌有的事情就诬赖人,而是经过查证核实后再行上奏的。这种风闻奏事的制度对贪官污吏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也是监察制度的一种发展。

标签: 风闻奏事

更多文章

  • 神龙政变是怎么回事 神龙政变过程及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逼迫女帝武则天退位,使唐朝中宗复辟。政权更替,天下重回李唐怀抱。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联络右羽

  • 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都有哪些人?玄武门之变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玄武门之变,当时的唐高祖李渊次子李世民和长兄李建成、四弟李元吉争夺皇位发生的事变。最终,李世民杀掉李建成、李元吉成为新任太子,并继承皇位,名为唐太宗。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向李渊告发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阴谋,李渊决定次日询问二人。李建成获知阴谋败露,决定先入皇宫,逼李渊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埋伏了多少人?伏兵只有九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

    众所周知,《旧唐书》记“玄武门之变”,甚多隐讳。但到底隐讳了哪些事实,却不明究竟。对此千年疑案,史学界泰斗陈寅恪先生首破坚冰,对李世民收买北门将领以制胜予以发明。继有台湾师大李树桐先生对世民挟持高祖以握胜券进行揭露,还有日本布目潮氵风先生提出了伏兵二十人之说。本文将在三位前辈

  • 唐太宗如何成就贞观之治?开创贞观之治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太宗,贞观之治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名字取意“济世安民”,庙号太宗。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李世民早年随父李渊征战天下,为大唐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玄武门政变”夺权称帝后,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杰出的政治家与一

  • 贞观之治的成效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位23年,励精图治,对内则整顿国家制度,尊重黎民百姓,安定民生,对外则击败北方强权东突厥,扩大了唐帝国对周边国家的政治及文化的影响。以下分述贞观之治在各方面的治绩:1.亡隋为戒隋末民变,使太宗认识「民依於国,国依於民」的道理。隋末之混乱,使二十七岁登基、英气勃发的太宗时时引以为戒,叮咛自我克

  • 李光弼郭子仪功劳谁更大 李光弼郭子仪迥异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光弼,郭子仪

    同是唐朝的中兴时期的有名将领,李光弼和郭子仪对于唐朝哪个功劳更大一直被后人拿来争辩,而两人迥异的性格也给两人带来了不同的人生结局。同是名将郭子仪(697781),出身官宦人家,但大器晚成,安史之乱的前一年(754),57岁的郭子仪才做到朔方节度右兵马使。由于次年安禄山造反,郭子仪才得以充朔方节度使,

  • 乙未广州之役影响: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改革事业开辟了先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乙未广州之役

    乙未广州之役背景1895年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出现在人民大众的视线中,他们发动了一次起义,他们就是中国的革命派,他们起义的地点在广州。由于这一年是乙未年,因此他们发动的这次起义被称为乙未广州之役,那么,乙未广州之役背景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要发动这样的起义呢?乙未广州之役遗址1894年,甲午战争的失败,中

  • 乙未广州之役的结果 乙未广州之役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乙未广州之役

    乙未广州之役结果乙未广州之役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它由知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带领发起,是清末一次新式的资产阶级运动,为推动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打下了稳固的基础。即使乙未广州之役结果是失败的,但是,它在当时产生的巨大反响也是让人感到由衷赞叹。广州之役孙中山配图谈及乙未广州之役结果,真是令人不禁

  • 贵州苗乱发生时间 贵州苗乱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贵州苗乱

    贵州苗乱发生时间贵州苗乱指的是在康熙和乾隆统治时期出现的苗族人民暴动起义的一系列活动,当时湘黔地区的苗族人民受到不平等的对待和残酷的压迫,在这种情况之下苗族人民纷纷挺身而出进行了英勇的抵抗,这次的起义活动几乎和白莲教的暴动是同一个时期,对清朝的统治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上述文字中说道贵州苗乱发生时间是

  • 清朝闭关锁国的历史背景 闭关锁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是什么历史背景闭关锁国的国内历史背景是关外民族入主中原建立了清朝。清朝的统治者是满人,满人建立清朝,有很多汉人反抗清朝的统治,经常起义。在东南沿海,很多起义势力聚集在海上,清廷对于他们束手无策。乾隆皇帝雕像为了压制汉人的反抗,清廷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禁止海上贸易,聚集在海上的起义势力都是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