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贞观之治的成效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贞观之治的成效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210 更新时间:2024/3/15 8:10:01

唐太宗在位23年,励精图治,对内则整顿国家制度,尊重黎民百姓,安定民生,对外则击败北方强权东突厥,扩大了唐帝国对周边国家的政治及文化的影响。以下分述贞观之治在各方面的治绩:

1.亡隋为戒

隋末民变,使太宗认识「民依於国,国依於民」的道理。隋末之混乱,使二十七岁登基、英气勃发的太宗时时引以为戒,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嘱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致力纠正前朝君臣猜疑之失,这是贞观君臣共济致治的基本因素。

2.君主贤明

太宗即位後,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致力复兴文教,令隋末动汤之局得以稳定下来。

3.贤臣辅国

太宗为历史上少有的英主,因有既往不咎的前提,群臣多为贤能之辈,勇於上谏。贤臣中尤以房玄龄杜如晦最著,时人称「房谋杜断」,其他如李靖、魏徵、尉迟恭等,人才辈出,均名重一时。

4.吏治清明

太宗十分重视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风评;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延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励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

5.平定四夷

太宗对外武功成就显赫,曾多次对外用兵,先後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由是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西北各族共尊太宗为「天可汗」。由是国家得以步入安康之世。

太宗即位时年仅27岁,唐王朝在太宗统治下,文治武功均有所发展,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世。

政治方面

1.用人唯才(选用人才任贤方面)

太宗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後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此外,太宗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珪,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材济济。

2.从谏如流(纳谏方面)

太宗以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後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臣下直谏。朝中以魏徵最能犯颜直谏,太宗多克己善加容纳,又如王珪、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极谏知名。

3.完善吏治(吏治方面)

太宗十分重视官吏的清廉,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吏治;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延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一时政治清明。

4.完善制度(制度方面)

唐太宗在位期间使隋制更趋於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地方上沿袭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十个监区(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於农;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皆有所发展。

经济方面

1.薄赋尚俭

太宗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注意轻徭薄赋,徭役的徵发不夺民时;同时太宗崇尚节俭,曾遣散宫女三千多人,并下令免去四方珍贡,从而农业及民生得以不断发展。

2.救灾恤贫

隋末唐初天下大乱,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唐太宗招抚流亡回乡,授田给予耕作,以安定民生。唐初关中连年灾荒,太宗即开仓赈济灾民,又准百姓就食他州;且拿出御府金帛,为灾民赎回卖出子女,使灾民得以度过荒年。

文教方面

1.设馆兴学

唐太宗即位前已置文学馆,有十八学士,即位後更在京设弘文馆,徵集图书二万余卷;同时重建地方州县学校,扩充京师国子监,延聘名儒出任学官,生员多至万人,并接受新罗、吐蕃、日本等的君长皆派子弟来华求学,由是时文教生员背景多元,复兴卓然有成。

2.撰经修史

命孔颖达等人修定《五经正义》,统一南北经学;又置国史馆,由宰相监修前朝国史,开官修历史的风气。

武功方面

平定四方:太宗对外武功成就显赫,曾多次对外用兵,先後平定东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由是唐帝国声威远播,加上太宗能维护外族风俗,并设置都护府制度,终贞观之世,四方服悦,西北各族共尊太宗为「天可汗」。

标签: 贞观之治

更多文章

  • 李光弼郭子仪功劳谁更大 李光弼郭子仪迥异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光弼,郭子仪

    同是唐朝的中兴时期的有名将领,李光弼和郭子仪对于唐朝哪个功劳更大一直被后人拿来争辩,而两人迥异的性格也给两人带来了不同的人生结局。同是名将郭子仪(697781),出身官宦人家,但大器晚成,安史之乱的前一年(754),57岁的郭子仪才做到朔方节度右兵马使。由于次年安禄山造反,郭子仪才得以充朔方节度使,

  • 乙未广州之役影响: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改革事业开辟了先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乙未广州之役

    乙未广州之役背景1895年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出现在人民大众的视线中,他们发动了一次起义,他们就是中国的革命派,他们起义的地点在广州。由于这一年是乙未年,因此他们发动的这次起义被称为乙未广州之役,那么,乙未广州之役背景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要发动这样的起义呢?乙未广州之役遗址1894年,甲午战争的失败,中

  • 乙未广州之役的结果 乙未广州之役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乙未广州之役

    乙未广州之役结果乙未广州之役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它由知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带领发起,是清末一次新式的资产阶级运动,为推动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打下了稳固的基础。即使乙未广州之役结果是失败的,但是,它在当时产生的巨大反响也是让人感到由衷赞叹。广州之役孙中山配图谈及乙未广州之役结果,真是令人不禁

  • 贵州苗乱发生时间 贵州苗乱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贵州苗乱

    贵州苗乱发生时间贵州苗乱指的是在康熙和乾隆统治时期出现的苗族人民暴动起义的一系列活动,当时湘黔地区的苗族人民受到不平等的对待和残酷的压迫,在这种情况之下苗族人民纷纷挺身而出进行了英勇的抵抗,这次的起义活动几乎和白莲教的暴动是同一个时期,对清朝的统治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上述文字中说道贵州苗乱发生时间是

  • 清朝闭关锁国的历史背景 闭关锁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是什么历史背景闭关锁国的国内历史背景是关外民族入主中原建立了清朝。清朝的统治者是满人,满人建立清朝,有很多汉人反抗清朝的统治,经常起义。在东南沿海,很多起义势力聚集在海上,清廷对于他们束手无策。乾隆皇帝雕像为了压制汉人的反抗,清廷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禁止海上贸易,聚集在海上的起义势力都是做海

  • 清朝闭关锁国的过程 对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闭关锁国

    清朝闭关锁国的过程闭关锁国的过程如何呢?在早期的时候,由于中国与外界的贸易往来引发的问题不断,政府担心中外的势力勾结,会产生对本国不利的事情。所以在1717年清朝的政府下了命令,禁止中国的商船到外界进行贸易。其实就是政府从贸易方面入手,减少中外人员之间的往来。闭关锁国时期的乾隆剧照而在后期,由于外来

  • 庚戌之变的经过 庚戌之变发生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庚戌之变

    庚戌之变简介庚戌之变是指发生在明朝庚戌年的一次蒙古侵犯明朝的事件,这次事件其实是由于明世宗嘉靖皇帝拒绝与蒙古进行交易的情况下,由蒙古土默特部落首领俺答发动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战火一直燃烧到了北京城下,这场战争的结局充分的体现出了明朝政府的腐败和无能,下面做一下庚戌之变简介。、蒙古俺答画像明朝嘉靖年

  • 庚戌之变的经过与影响 庚戌之变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庚戌之变

    庚戌之变简介庚戌之变是指发生在明朝庚戌年的一次蒙古侵犯明朝的事件,这次事件其实是由于明世宗嘉靖皇帝拒绝与蒙古进行交易的情况下,由蒙古土默特部落首领俺答发动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战火一直燃烧到了北京城下,这场战争的结局充分的体现出了明朝政府的腐败和无能,下面做一下庚戌之变简介。、蒙古俺答画像明朝嘉靖年

  • 历史上王振专权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女医明妃传王振是谁演的 王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振

    明朝王振王振,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1449年,出生在明朝的蔚州,也就是在现在的河北蔚县,读过些经书,也做过教官,但是因为看自己中举人无望,便自阉入了宫。据历史上记载,王振本人狡诈,善于察言观色,伺察人意,服侍的皇帝是明英宗,王振也是大明王朝出现的第一个专权乱政的宦官。王振雕塑宣德十年(1435年),

  • 北洋军阀为何有直系皖系奉系却没有鲁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北洋军阀

    我们知道,北洋军阀有三大派系,分别是直系、皖系以及奉系。除了奉系的张作霖,其他的军队基本都是出自袁世凯的天津小站练兵。通过对这三大派系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北洋军阀里山东籍的头目和将领众多,但这些头目和将领根本不具备自成一派的条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众所周知,北洋军阀的鼻祖是袁世凯,整个北洋体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