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京族是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 京族的发展历史

京族是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 京族的发展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843 更新时间:2024/1/16 23:29:15

京族(中国标准罗马字母:Gin,越南语:ng??iKinh/?京,或称京人),也称为越族(越南语:ng??iVi?t/?越),民族语言为京语,由于语言因素复杂,语言学家难以确定其语言属系。

京族主体在东南亚,中国境内的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主要聚居在东兴市江平镇的澫尾、山心、巫头三个海岛上,三岛素有“京族三岛”之称。

京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占越南总人口的86%。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京族总人口数为28199人。

历史

京族是由古骆越部落发展而来。

京族的祖先大约在公元16世纪初陆续由越南涂山等地迁移来华,最先居住在巫山岛江平镇附近的寨头村,后来才逐渐澫尾、山心、潭吉等地发展。京族为越南的主体民族,曾称为“越南人”或“安南人”,瑶族称他们为“交趾人”。在澫尾村的乡约中,有“先祖父洪顺三年(1511年,明武宗正德六年)从涂山漂流到此,立居乡邑”的记载。此外,据京族人口较多的、阮二姓追述,他们的祖先原来居住在越南吉婆,后迁至越南涂山沿海,以打渔为生。有一次,他们在北海湾追捕鱼群时来到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的巫头岛,见这里荒无人烟,又有较好的渔场,便定居下来,至今约有1617代人。若以每代人25年计算,至少也有约500年的历史,这与乡约中所记相符。

京族在迁到江平地区之前,已处于封建社会发展阶段。迁来之后,在京、汉两族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下,渔、农业生产长期得不到发展。在红坎村“哈亭”(唱歌的地方)的碑上,就有“官事重役,不堪其苦”,“人民饥馑”等记载,反映了京族劳动人民过去悲惨生活的景况。

清朝政府曾在江平地区设立了“江平巡检司”。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江平京族地区一度被法国侵略者武装侵占,法国大量倾销商品,掠夺土特产和廉价劳动力,控制江平地区的经济命脉,在恒望、竹山等地设立天主教堂,从精神上奴役和麻痹京族人民。他们还暗中进行情报收集和调查我国资源等种种阴谋活动,使京族地区的渔业、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统治和剥削下,京族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痛苦生活。勤劳、勇敢的京族人民曾经和汉、瑶、壮族人民一道,进行了多次反帝反封建斗争。中法战争期间,澫尾、巫头等地京、汉各族数十人,在澫尾村京族杜光辉率领下,毅然参加了“黑旗军”,站在抗击法国侵略者的前列。当法国侵略军的铁蹄践踏江平京族地区时,京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起,组成“江平抗敌义军”,奋勇迎敌。1886年,法国侵略者与当地官僚万宁州官土木相勾结,烧杀抢掠,横征暴敛,鱼肉人民,当地京、汉各族人民奋起反抗,终于把法国侵略者驱逐出我国领土,并处死潘土木。国民政府时期在这个地区继续推行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实行团董和保甲制度,抽丁拉夫,强迫京族人民缴纳“渔盐海税”、“人丁税”等苛捐杂税,京族人民曾进行过多次的反抗斗争。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京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起来。早在大革命时期,京族地区就成立过总工会和农民协会。在总工会的领导下,京、汉等族人民曾多次举行示威游行,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打倒贪官污吏”等口号。在工人运动胜利发展的形势下,党派人深入京族渔民、农民中,广泛组织了农民协会。

1944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京族地区,京族人民积极加入共产党在江平地区组织的抗日游击小组,开展武装斗争,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胜利。

1945年10月,中共广东南路特委派遣队开辟十万大山根据地,展开游击战争。后来南路特委改为粤桂边区党委,同时成立十万山地委,领导十万山区的革命工作。京族人民踊跃参加游击队活动,为游击队送粮筹款,没收地主、富农的财物支援游击队,并开展了反抗国民党追捕游击队的英勇斗争,保护了革命力量。

1949年初,粤桂边区纵队密切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短短的8个月内,攻克了江平等据点,成立了防城县人民政府。

政治

新中国成立前,京族地区阶级分化非明显。京族主要从事浅海捕捞的渔业,兼营农业、盐业。地主、富农和渔业资本家占有大量的渔、农业生产资料。澫尾、巫头、山心、潭吉的地主、富农、渔业资本家占4村总户数的2.93%,他们占有4村渔箔的23.87%,每人平均占有数为贫苦渔民的7.54倍;拥有4村渔船总数的28.94%;占有4村耕地的35.09%,平均每人占有的耕地数为贫农的11.73倍。地主通过出租渔具、箔地、渔区、耕地,进行剥削。有的地主为了榨取渔民更多的血汗,往往将同一箔地租给十多户贫苦渔民,每户用期两年,一直排到数十年以后,而箔地地租需在立约时交清,贫苦渔民要等待一二十年才轮到使用那块箔地,人们称之为“租空地”。高利贷的剥削也很严重,渔民往往因一笔小小的债务,弄得倾家荡产。

地主和贫苦渔民之间,还存在一种类似雇工剥削的“寄赖”关系。没有箔地或虽租有箔地但未轮到自己使用的贫苦渔民,替地主经营的渔箔捕鱼,在自己家里吃饭,没有工资,只分得捕获量的10%。这种“寄赖”关系也存在于富裕渔民和贫苦渔民之间。农业上的地租剥削也很严重,租率一般占产量的50%。农民(渔民)除了交纳实物地租以外,还要给地主负担种种劳役,平均每个佃户每年要给地主砍柴约40天,平日还要给地主修房屋、围猪圈,逢“红白大事”还要出杂工。

过去京族内部有名叫“翁村”的组织。“翁村”含有村长的意思,由老人担任,负责监督执行村约,处理村内事宜,筹办“唱哈”,主持祭祀等。“翁村”下设“文祀”一人,“翁管”若干人。“文祀”负责协助村长处理日常事务,“唱哈”时担任司仪,管理文书帐目,保管村财产等。“翁管”负责管理山林和执行山林村约。“翁村”的村约第一条就规定:村民必须交纳租税,服兵役,违者受罚。村约曾是反动政府统治剥削人民的工具。“翁村”等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又是伪保、甲长,是国民党政权的基层统治人物。

1952年,在京族三岛上成立了澫尾、山心、巫头三个民族乡。1958年5月1日,在京族民族乡和附近的十万山壮族瑶族自治区(县辖区)的基础上,联合建立了东兴各族自治县。1956年,东兴各族自治县由广东省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1978年12月25日改称防城各族自治县。1992年9月,东兴开发区成立;1993年5月,撤消防城各族自治县和防城港区,设立地级市防城港市,京族三岛就隶属于防城港市东兴经济开发区;1996年4月,设立东兴市(县级),以防城港市防城区的东兴、江平、马路3个镇的行政区域为东兴市的行政区域。从此,京族三岛就隶属于防城港市东兴市江平镇

风俗

京族的民族节日主要有“哈节”、“春节”、“中元”、“食新米节”等。“哈节”是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举办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哈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头两岛在农历六月初十,山心岛在八月初十,红坎村在正月十五。

“哈节”在“哈亭”中举行,各地都建筑有“哈亭”。各村“哈亭”,选用上等木料,结构牢固,有独特的民族形式。屋顶的屋脊正中塑有双龙戏珠的喜庆形象装饰。哈亭内分左、右偏殿和正殿;正殿上设有京家人信奉的诸神神座。殿内的柱上都雕写着具有民族习俗特色的楹联或诗词。

整个节日活动过程,大体分为如下四部分:

迎神:在“唱哈”前一天,集队举旗擎伞抬着神座到海边,遥遥迎神,把神迎进哈亭。

祭神:祭神的具体时间为节日当天的下午3点钟左右,祭神时读祭文。

入席、听哈:祭神毕,入席饮宴与听哈,称为“坐蒙”(又称“哈宴”)

。每席6至8人。酒肴除少数由“哈头”供应外,大部分由各家自备,每餐由入席人轮流出菜。边吃边听“哈妹”唱歌。妇女只捧菜上桌,不能坐席。妇女、儿童均在“哈亭”外边听歌。“唱哈”连续3天。

送神:“唱合”完毕就送走神灵,送神时必须念《送神词》。

京族在七月十五过中元节。节日这天早上煮糯饭和糯米糖粥供拜祖先,中午宰鸡杀鸭煮猪肉等供拜祖先,然后大家进餐饮酒。1949年以前,京族人家还要烧纸衣、纸鞋、纸箱、金银纸元宝祭奠祖先。

京族人在农历十月初十收了新谷,要祭田头公,酬谢他保佑禾苗丰收,这就是“食新米节”。十月初十日下午,各家煮新米饭供奉“田头公”和祖宗,然后全家吃新米饭[1]。

婚姻

京族的家庭组织是父系家长制的小家庭,在澫尾、巫头、山心、潭吉、红坎等地平均每户不超过5人,只有个别家庭是三四代同堂的,多至全家十几个人。

婚礼

过去,京族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新中国成立前,京族一般不与外族通婚;同姓或五服不能通婚;严禁姑表通婚。京族中有部分群众信仰天主教,婚姻制度和仪式按天主教的教规进行,不再遵循族规了。

京族青年男女恋爱方式独具特色。他们以歌声来交流思想感情,以歌声来结识朋友,物色佳偶。过去,京族地区还有一种“对屐成亲”的特殊订亲习俗。即男方请媒人到女方求婚姻,由媒人任意拿男方穿的一只屐,再由女方家长任意拿出女儿的一只屐。如屐成一对(一左一右)亲事即成,否则就散。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婚俗已经改变,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登记结婚[1]。

禁忌

京族也有与渔业生活有关的禁忌,如在渔家做客,千万别说饭烧焦了,因为“焦‘与”礁“同音,不吉利,渔民最怕触礁。

在船上不要说”油“,把油称为”滑水“,因为”滑“有”顺当“、”顺溜“、”顺利“之意,而”油“与”游“同音,船破后人落水才要”游“。

移动器物要拿起来,不能推拖着移动,因为有”搁浅“之嫌

标签: 京族

更多文章

  • 侗族有趣的节日习俗 侗族的名人竟然这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侗族

    侗族(侗语:Gaeml),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信仰多神。侗族先民在先秦以前的文献中被称为“黔首”,一般认为侗族是从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侗族主要从事农业,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种植水稻已有悠久的历史,兼营林业,农林生产均已达到相当

  • 五代十国各国及北宋初疆域地图 五代十国北宋统一地图 AD907-AD979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北宋

    931年与上年变化之处:一、两川联军攻克遂州,杀夏鲁奇;二、西川取昌、忠、万、夔、施、利等州;三、东川取渠州;四、静海曲氏旧将杨廷艺起兵,驱逐南汉军队,静海镇再次独立。932年与上年变化之处:一、吴越武肃王钱镠病逝,子钱传瓘继位,改名钱元瓘;二、两川反目,东川节度使董璋进攻西川,大败于鸡踪桥,西川节

  • 马嵬坡兵变的全程 唐玄宗狼狈出逃无奈逼死杨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马嵬坡兵变,唐玄宗,杨贵妃

    马嵬坡兵变的全程:唐玄宗狼狈出逃无奈逼死杨贵妃推荐:杨玉环怎么死的马嵬驿兵变的全过程以及发生的几个阶段马嵬驿兵变整个发展过程。从兵变名字可以得知,这次兵变发生在马崽坡,即现在的陕西兴平市西侧。兵变时间是公元前七百五十五年,俗称天宝十四年。马嵬驿兵变的主人公是唐玄宗李隆基、杨贵妃和唐朝最大的地方军阀安

  • 秦朝多少年历史 秦朝后面是什么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朝

    秦朝多少年历史:秦朝后面是什么朝代(图)秦朝(前221前206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先后灭掉了关东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服百越。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

  • 河阴之变和白马之变有何关系 河阴之变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河阴之变因发生在河阴县(今荥阳市)而得名,尔朱荣通过此次事变达到控制北魏朝政的目的。皇族、王公贵族、朝中百官均难逃尔朱荣的屠杀,给北魏甚至北朝都带来了深远影响,尔朱荣也被后世称作奸雄,至今背负骂名。河阴之变和白马之变河阴之变是528年北魏权臣尔朱荣策划并实施的一起针对皇族和百官公卿的屠杀事件

  • 河阴之变起因 谁发起了河阴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河阴之变是北魏权臣尔朱荣为了夺权而发起的对皇族和百官公卿打死屠杀的事件,此次事件胡太后、幼主元钊,北魏诸王元雍、元钦、元略,王公百官等几千人均被屠戮殆尽,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的汉族大家通通被灭。河阴之变起因公元528年(武泰元年)农历二月,胡太后为长期控制政局,毒死亲生儿子北魏孝明帝元诩,

  •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是谁的建议 汉武帝是如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的建议:汉武帝是如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的建议?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汉武帝最终采纳了建议。它提出的这一观点正好符合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可以使国家的思想大一统从而进一步巩固政治大一统。同时儒家思想正是适用于国家安定的状况,与当时的历史相符

  • 如何评价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后几位诗人的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发生于公元835年唐文宗时期,是唐文宗想要通过政变除掉权宦以夺回皇权的事件,但后以失败告终,李训、王涯等朝廷重要官员及其家人均被宦官杀死。那么,历史上是如何评价甘露之变的呢?如何评价甘露之变司马光:论者皆谓涯、有文学名声,初不知训、注之谋,横罹覆族之祸。臣独以为不然。夫颠危不扶,焉用彼相!涯

  • 甘露之变为什么会失败 甘露之变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甘露之变

    唐文宗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的问题日益突出,到了唐文宗时期,为了夺回丧失的皇权,年轻的文宗联合几位大臣密谋策划除掉这些宦官,但最终计划败露,李训等人被杀,唐文宗也被软禁,不久后便抑郁而死。甘露之变为什么会失败唐文宗是由宦官王守澄从十六王宅中被选出来立为皇帝的。文宗的祖先、哥哥都是被宦官所杀,所以为了能够

  • 甘露之变和哪个皇帝有关 甘露之变爆发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甘露之变

    唐文宗甘露之变是发生在唐朝后期的历史事件,我们知道,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的现象日益严重,权宦甚至把控朝政、操纵着皇帝。27岁的唐文宗自然不甘心被宦官控制,于是密谋除掉这些宦官头目。甘露之变和哪个皇帝有关甘露之变与唐文宗有关。甘露之变爆发的原因安史之乱后,唐朝宦官势力开始坐大,唐德宗委任宦官掌管禁军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