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涧起义的历史背景 清涧起义爆发的条件

清涧起义的历史背景 清涧起义爆发的条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310 更新时间:2023/12/18 16:00:17

清涧起义发生于土地革命早期,当时中共八七会议刚刚结束,共产党在这场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枪杆子里取政权的思想,这就是清涧起义的历史背景。当然这场起义的爆发除了背景在起作用,还需要一些必要的条件,比如党的力量。

1、阶级矛盾尖锐,革命斗争兴起

清涧地处陕西北部,是陕西省经济极度落后地区。山大沟深,地瘠民贫,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由于地主阶级及其土豪劣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使劳苦大众政治上毫无权利,经济上濒临破产,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各种差役杂税,名目繁多,使人民生活走投无路。富有斗争精神的陕北人民,曾不断举义反抗,但终因没有先进的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而告失败。

随着大革命运动的爆发,陕北人民的斗争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革命的火种是由魏野畴、李子洲带来陕北的。1921年,李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回陕,先后在三原、渭北中学及榆林中学任教,宣传马列主义。1924年,在绥德第四师范,担任该校校长,并聘请共产党员王懋廷、王复生及进步知识分子杨明轩担任教员,以学校为讲坛,以师生为核心,开展新文化运动,宣传马列主义。1924年冬,在绥师建立了党团组织,直接受北方区委李大钊领导。绥师党团组织建立后,发动师生,利用节假日深入农村、作坊,举办贫民教育,向劳动群众宣传革命思想,发觉悟,在劳动群众中建立和发展党团组织,因而使党团组织迅速发展。1926年初,在绥德成立了党团地委,领导附近各县的党团工作。

在中共北方区委和绥德地委的领导下,陕北的大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党的力量不仅在广阔的农村迅速发展,而且在军队中也壮大起来。

2、兵运工作开展,党的力量壮大

石谦,陕西白水县人,出身绿林,较有正义感;虽为老粗,但很看重读书人。曾任井岳秀部高双成师连、营、团、旅长。1924年,石任连长,在绥德驻防时,受共产党员李子洲等人的影响,倾向革命。党对石部的兵运工作,是通过李象九开始进行的。李象九是石谦的同乡,两人交情很深,并深得石之信任。李象九1919年来陕北投军,在陕北镇守使署骑兵一营一连当兵。因不满旧军队,于1921年去北京寻求真理,结识了陕西旅京学生李子洲、魏野畴、刘天章、刘含初、耿炳光、呼延震东等,并加入了“共进社”。1922年,在李子洲的勉励下,回到榆林。1924年,在绥德四师入团转党。1925年,李象九复返石谦部队,先被委任安定县警佐。当石谦升任营长、团长后,李象九被提升为石部三连连长,驻防安定,但没有兵员。此时,安定县民团由谢子长率领,谢已是共产党员,也属绥德特支领导,李、谢两人取得联系后,共同在石部开始兵运工作。谢子长从民团中拨一个班归李。李又派这个班的班长雷恩钧同呼延震西等在安定、清涧,招收了一批具有革命愿望的贫苦农民和青年学生,充实了三连。外界称三连为“学兵连”、“学生连”。同年,经李象九推荐,石谦将谢子长民团改编为石部十二连,委任谢子长为连长。谢、李两连的组建,为党在石谦部中的活动打下了基础。由于石谦对共产党在他部队中的活动限制不严,因而,党的力量发展很快。

党为了进一步掌握这支部队,抽调一批党员任班长、排长和负责教育训练工作。李象九还请求派人到部队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地委特派四师青年教师、共产党员李瑞阳到部队工作。李瑞阳到部队后,积极帮助李、谢工作,热情宣传马列主义,教士兵学文化,启发阶级觉悟。李、谢两连每天除两个小时军事训练外,其余时间主要用来学习政治文化,革命气氛十分浓厚。

1926年,连队秘密支部先后吸收雷恩钧、阎红彦、呼延震西、白锡龄等同志入党。为了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连队秘密支部改建为特别支部,负责开展石团的兵运工作,由李瑞阳任书记,李象九、谢子长、史唯然等任委员。特支受绥德地委、陕西军委的直接领导,并受北方区委和豫陕区军委指导。在特支的领导下,连队还组织了士兵自治会,举办俱乐部,学唱《国际歌》、《国民革命歌》、《少年先锋队歌》等革命歌曲,演新戏,搞球赛,气氛活跃。同时,在官兵中提倡艰苦朴素,自己缝衣、做鞋,禁止鸦片和喝酒,使连队一扫旧军队习气,建立起革命新生活。中共绥德地委一直十分重视这支受党影响的部队,先后派杜衡、冯景异、阎揆要等到石谦部工作,并举办青年军事训练班。

1926年底,石谦部中的党组织由特别支部改为直接受中共陕甘区委领导的军支,杜衡任书记,李象九、谢子长等任委员。这时,又有王有才、韩子丰、李瑞成等4个连长及一、二百名士兵入了党,几个营部建立了支部。由于国共合作在全国范围的影响,在中共军支同志的努力下,促使石谦接受全旅官兵在宜川集义镇附近进行政治军事大集训的建议。借此机会,军支的同志把许多进步书刊散发给官兵,并直接向石谦宣传革命道理。使石谦及大部分官兵,倾向革命,部队基本为我党控制。集训后,升任二营营长的李象九,率部驻防清涧。部队到清涧后,李象九经常派党员骨干到当时城内一高组织师生学习马列主义,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并帮助一高建立了党团支部。部队还经常到附近村庄宣传,组织农民协会,支持农民抗差,举办贫民夜校等。城内开办民众俱乐部,组织民众唱歌、跳舞、打球、演戏等,提倡新文化,反对封建礼教等。这时军民关系很好,部队在群众中影响很深。

3、大革命失败,石旅长被害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28日,李大钊等北方区委领导人在北京被奉系军阀张作霖绞杀。“七·一五”武汉汪精卫政府叛变革命,接着冯玉祥电致国民联军总参谋长石敬亭在陕西进行反共,提出了3条反共原则。之后,陕西城乡一切反动势力向革命展开了猖狂进攻。以共产党员和左派国民党党员为骨干的陕西国民党省党部和陕西省政府(即国民联军驻陕总部)被解散,各种群众团体被勒令停止活动。史可轩、刘含初先后被害。陕北的井岳秀追随冯玉祥,疯狂地镇压革命运动。陕北革命运动之中心,省立绥德四师和省立延安第四中学被封闭;各地农民协会被解散;许多优秀共产党员被杀害。与此同时,井岳秀寻找杀机,企图扑灭我党掌握的石谦旅李象九和谢子长部。在这黑云压城之机,南昌起义的枪声打响。在南昌起义的直接影响下,中共绥德地委,准备发动石谦部和工农群众举行起义。

1927年8月上旬,中共陕西省委派军委书记魏野畴、军委成员唐澍、白乐亭一同前往陕北,了解大革命失败前后各地党组织状况。他们到达清涧后,召集该旅党组织会议,部署了斗争任务和策略。根据省委决定,将唐澍、白乐亭留在石旅,同象九、子长一起工作,积极进行武装反抗陕北军阀井岳秀的准备。

1927年8月下旬,同情革命的石谦旅长,被井岳秀借祝寿为名,骗至榆林暗杀。石谦被杀后,井岳秀立即任命反动营长康子祥为代理旅长,并密电驻防安定的骑兵团长种宝卿,诡称:“盖斋(石谦号)病故,清、安两地严加防范。”接着,师长高双成令李象九营开赴延安改编,谢子长连从安定开往宜川接防。阴谋分而歼之,借机消灭这两支“赤化”了的部队。

标签: 清涧起义

更多文章

  • 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 明末农民起义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末农民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简介明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古代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农民战争。涌现出了如闯王李自成等一批历史著名人物。那么,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为什么爆发,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下文便是明末农民起义简介。明末农民起义配图明朝末年,天灾人祸接连而至,统治阶级与百姓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明朝

  • 三一八惨案简介 三一八惨案背景经过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一八惨案

    就在冯玉祥和奉系军阀打得如火如荼之际,日军趁火打劫,策划和实施了大沽口事件。在炮轰大沽口事件后,日本方面联合英美八国强制要求中国拆除大沽口的国防设施,这当然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于是就发生了“三一八惨案”。究竟“三一八惨案”是怎么一回事呢?背景19

  • 三一八惨案发生地 三一八惨案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一八惨案

    “三一八惨案”是1926年3月18日,中国群众在李大钊的主持下在北京天安门发动的集会抗议。抗议群众的目的是为了反对当时要求撤销大沽口国防设施的八国通牒。“三一八惨案”伤亡人数达到了250人左右,惨案发生之后,段祺瑞政府遭到了知识分子、群众以及媒体的痛斥

  • 苏四十三起义过程是怎样的 苏四十三起义性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四十三起义

    苏四十三起义简介乾隆时期甘肃发生了教派之争,由于清朝主张保老教除新教,并派出兵马前去镇压,逼迫苏四十三率领当地回族和撒拉族人起来反抗,最后被清政府镇压,苏四十三也牺牲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苏四十三起义。苏四十三起义简介记载他的老师是曾经在麦加留学十六年之久的马明心,他曾让马明心传教,专门传授苏非派学

  • 整理党务案的历史背景 整理党务案的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整理党务案

    蒋介石借中山舰事件开始排挤国民党领导机构中的共产党员,《整理党务决议案》的通过让他的计划最终成功了,国民党党权彻底落入他的手中。究竟《整理党务决议案》提出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这份议案中又有哪些内容呢?整理党务案的历史背景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即策划从中国国民党的领导机构中排挤共产党、全面控制中国国民党

  • 整理党务案是什么 整理党务案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整理党务案

    《整理党务决议案》是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一份排斥共产党的议案,其颁布的时间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后期,当时国民党内部已经出现了分裂,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排斥共产党,而何香凝等左派并不同意。《整理党务决议案》的通过让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势力在国民党内取得了领导优势。整理党务案是什么1926年5月,中国国民

  • 唐赛儿起义的背景 唐赛儿起义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赛儿起义

    唐赛儿起义背景历史上发生过一次女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叫唐赛儿起义,这次活动是由唐赛儿领导的,所以这个女人的名字也就成为了这次行动的称号。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唐赛儿起义背景也有着重要关联,那么唐赛儿起义背景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唐赛儿起义图片唐赛儿起义的背景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明。唐赛儿不像别的古代女子尊

  • 扬州叛乱背景是怎样的 扬州叛乱的经过与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扬州叛乱

    扬州叛乱是怎么回事扬州叛乱是怎么回事呢?扬州叛乱,是指发生在公元684年9月时期的一场叛乱,当时正值武则天年迈时期,也是将改朝换代的时期,后来由于魏元忠在与造反大军的交战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最终平定了叛乱。武则天当时对于唐高宗的去世,以及唐中宗李哲的被废的事件,成为了武则天在其政治生涯的一个分水岭,

  • 诸吕之乱的背景 诸吕之乱是如何平定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吕之乱

    诸吕之乱背景诸吕之乱发生在西汉初期,是刘氏为了保全刘汉政权对吕氏发动的一场斗争。其背后的真实意图是刘氏和支持者们以吕氏叛乱为借口,发动对吕氏的政变,史称“诸吕之乱”。那么诸吕之乱背景是什么呢?陈平剧照诸吕之乱背景可以追溯到西汉初年,公元前195年刘邦病死在长乐宫,同一年他的儿

  • 明朝万历朝张居正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张居正改革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居正

    张居正改革的背景明中期社会矛盾进一步发展,嘉靖中期以后政府财政长年亏空,变本加厉催征搜刮的结果,非但不能改变“匮乏之极”困境,反而愈发激化阶级矛盾,陷入“神运鬼输,亦难为谋”,濒于崩溃的深刻危机之中。倘不采取有效措施补救,“元末之事可为殷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