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成公主进吐蕃的时间和历史过程_文成公主对吐蕃发展产生的历史影响

文成公主进吐蕃的时间和历史过程_文成公主对吐蕃发展产生的历史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83 更新时间:2024/2/8 18:37:37

唐初,唐太宗凭借着杰出的治武功,不但平定了中原,发展了经济,使中原的人民得以安稳生活;而且征服了周边的少数民族,与他们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关系,开通了互相贸易往来的通道。这其中,就包括西南方向的吐蕃国。

当时的吐蕃名叫松赞干布,是一个文武双全、富有政治才干的年轻首领。他平定了吐蕃内乱,使吐蕃成为青藏高原的强国之后,便把目光投向了远在长安的唐王朝。他试图向唐朝求亲,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

唐太宗一开始没有答应。这激怒了松赞干布,差点对唐朝兵戎相见。但经过权衡,松赞干布还是向唐太宗求和。

640年,松赞干布派使者带了黄金五千两和数不尽的珍宝,到长安求亲。这回,唐太宗感受到了吐蕃的诚意,便同意把一位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太宗从皇室宗族中挑选了一位女子,封为“文成公主”,让她去吐蕃。

文成公主不但美丽温柔,而且明白事理、贤淑大方。一般人都把远嫁吐蕃视为畏途,她却视为自己不可推脱的使命,决定要出色地完成这一使命。

文成公主一行到达柏海(今青海玛多县)时,松赞干布已在此建立了行馆迎候。他们在柏海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婚礼结束后,松赞干布带着他的大唐新娘回到了逻些城(今西藏拉萨)。因为文成公主是第一位与吐蕃结亲的中原公主,所以吐蕃人民异常兴奋。他们身穿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热烈欢迎公主的到来。为了方便文成公主居住,也为了炫耀自己的和亲事业,松赞干布修建了一座非常宏伟的宫殿供她居住,这就是经过反复重修后今天还存在的布达拉宫。

在吐蕃定居下来以后,文成公主开始移风易俗,弘扬儒教和佛教。她倡导吐蕃的贵族子弟学习儒家经典,下令禁止当地人把脸涂成褐色,竭力推行中原的习俗。文成公主倡议修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她把自己从长安带来的一尊释迦牟尼像供奉在大昭寺,命人向吐蕃人民传授经书,使他们熟悉佛法、虔心向善。

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农业种植技术落后,粮食产量稀少。文成公主实验性地种植从中原带来的五谷种子和菜籽。有一些粮食和蔬菜,如玉米、土豆、蚕豆、油菜等成功地适应了高原的水土。小麦在种植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最后成了高原的主粮青稞。此外,文成公主还普及了一些生产技术和医学知识,促进吐蕃的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

文成公主的影响下,松赞干布也大力推行中原文化,还不断地要求唐朝派出各种技术人员到吐蕃传授技术。两国密切来往,保持了长期的和平和稳定,也促进了双方的贸易繁荣和经济发展。

文成公主对藏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所以一直以来都活在高原人民的记忆里。直到今天,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都还供奉着她和松赞干布的塑像。青海、西藏的口头传说中,世世代代流传着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文成公主是一位促进了汉藏人民的友谊的伟大女性。

标签: 文成公主

更多文章

  • 贞观之治是什么意思怎么评价_李世民怎么做到贞观之治对唐朝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贞观之治

    “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年号,意思是要澄清天下,恢宏正道。唐太宗登基之后,以隋朝灭亡的教训作为镜子,重视民生,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纳谏,安定社会,振兴文教,实现了天下大治,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史书称为“贞观之治”。唐太宗居安思危,用人坚持&ld

  • 科举制度有多少科目__科举制的考试方法介绍_科举制度对历史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科举制度

    在隋唐以前,朝廷选拔读书人做官的方式,采取的是“九品中正制”。什么是“九品中正制”呢?就是由有见识的官员担任各地方的中正官,负责评审本地读书人;然后,依据他们的家世背景和才能品德,把他们分为九个等级,也就是“九品”。等级越高,表

  • 古代历史上的辽国和金国是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

    说到古代的辽国和金国很多人都说了这两个国家其实实力还是非常的强劲的,所以很多人都对这两个国家的一些信息非常的感兴趣,最近也有人问了,那就是古代历史上的辽国和金国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的话,那应该是现在的哪里呢?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可别错过了!辽国和金国都是

  • 清朝怎么防止宦官干政?清朝宦官都有哪些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宦官

    明朝的衰落就和宦官从政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清朝也是充分认识到了这点,就出台了了一些政策防止宦官干政。其实历史上有很多厉害的宦官,做到权倾朝野一辈子也算值了。但宦官也有着很强的人格缺陷,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那在清朝的时候,到底是怎么给宦官分布权利的呢?其实这也非常考验皇

  • 唐朝灭亡到导火线是什么_唐朝为什么会被灭亡_唐朝灭亡的开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

    在影响唐朝半壁江山的黄巢起义发生之前,整个社会都几近分崩离析,各藩镇相继起兵自立,无法谋生的民众也揭竿而起。在岭南地区,有一群镇守边疆的士兵,因渴望返回长久离开的故土发动了一场兵变,竟然酿成了长达17个月的波及中国东南的大灾难。这就是“桂林之乱”。“桂林之乱&rd

  • 牛李党争简介_牛李党争的历史背景_牛李党争的危害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牛李党争

    唐朝末期,宦官专权把持朝政,朝臣们只能靠攀附宦官来求得官运亨通。这些依附宦官的朝臣分为两派,争斗不息,史书称为“牛李党争”。所谓“牛李党争”,就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与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两

  • 甘露之变的历史经过和历史影响_甘露之变失败了吗怎么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甘露之变

    安史之乱以后,宦官的势力达到了顶峰。从唐德宗开始,皇宫的禁军卫队由宦官统领。唐宪宗、唐敬宗两代皇帝均为宦官所杀。唐文宗即位,他虽然也是由宦官王守澄拥立的,但他非常痛恨宦官专政,因此决心要铲除宦官势力。要对付宦官,就必须依赖朝臣的力量。当时,宰相李训和御史郑注迎合文宗的心意,与他密谋诛灭宦官。李训和郑

  • 唐朝怎么出现潘镇割据的_唐朝潘镇割据的历史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

    唐朝中期,为了防御边疆少数民族的进犯,唐玄宗在地方上设置了大量的军镇,并任命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这些军镇的正式名称是“藩镇”。“藩”,就是保卫之意。藩镇的节度使拥有非常大的权力。渐渐地,他们不但不听唐朝廷的号令,而且反过来对抗朝廷。安禄山的叛变

  • 历史上的曹操为什么没有完成统一?曹操为何没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

    三国时期,魏国的势力是三个国家当中最强大的,而创建这个国家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却并不是曹操,而是他的继承人曹丕,曹操是能算是魏国政权的奠基人。在当时,曹操死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曹丕就称帝,至少说明曹操时期应该也是有能力称帝的,但是为什么曹操没有这样做?曹操还活着的时候,又为什么没能完成统一呢?我们知

  • 明朝东林党和阉党哪个误国更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林党

    说到明朝我们就不得不说这个朝代的一些其他的事情了,就好比这个事情特有的阉党,特有的东林党等等,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两个党吧,话说这两个党派都非常的误国那么我们不妨问问看,那个党派的误国更加深厚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答:东林误国,阉党害国。但究其源头,魏忠贤的阉党客观上是东林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