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洋务运动为何失败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洋务运动为何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112 更新时间:2024/1/4 6:02:51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企图在不损害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巩固自己的特权利益,于是发动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洋务运动旧称“同光新政”。1860年后,在中外联合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清朝封建集团中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买办性和近代性的官僚和军阀。他们在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不但认为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可以调解和妥协,“借洋助剿”,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而且还可以采用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以达到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的目的。这部分人就是当时清政府内当权的洋务派,他们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所从事的洋务,史称洋务运动。所谓“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以及有按照“洋法”操练军队(北洋,福建,南洋舰队)、学习外洋科学、使用机器、开矿办厂等对外关系与外洋往来的事物有关的一切事情。

爱新觉罗·奕訢(1833-1898年),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1851年(咸丰元年)封为恭亲王。1860年9月,咸丰帝于英法联军攻陷通州八里桥后逃往热河,令奕訢留守北京,“督办和局”。10月24日、25日,奕訢先后与英、法代表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北京条约》。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奕訢、桂良、文祥受命为总署大臣。8月,咸丰帝在热河病死。11月,奕訢与慈禧勾结,利用领有重兵驻扎北京一带的胜保,发动政变,摘掉了当权的以肃顺为核心的赞襄政务八大臣。从此,慈禧垂帘听政,奕訢为议政王,掌管军机处及总理衙门。奕訢力主“借洋兵助剿”,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支持地方实力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开展洋务活动,成为清廷中枢主持洋务的首脑人物。1865年,因受慈禧猜忌,被罢去议政王职务。1884年中法战争中,被免去一切职务。1894年,重新起用为总理衙门大臣,后又受命督办军务。1898年戊戌变法之初病死。

曾国藩(18111872年),湖南湘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1838年中进士,1839年任侍郎。他崇尚程朱理学。1853年,咸丰帝任命他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督办地主武装团练。他建立了一支地主武装,兵勇及其将领全用湖南人,因此被称为“湘军”或“湘勇”。湘军以地域的、封建的关系为纽带来巩固内部;以程朱理学作为思想武装;以战利品和官爵鼓舞士气;将领大多数选自所谓“宿儒”、“生员”等地主知识分子。1854年2月,湘军练成水陆两军约一万七千人。

江南大营溃散以后,清政府升任曾国藩为两江总督,节制浙、苏、皖、赣四省军务。曾国藩对镇压太平天国军提倡“捕人要多,杀人要快”。曾国藩被太平天国军称为“曾剃头”。他举办洋务,建立新式军火工业,制造武器,武装湘军。1864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成功。曾国藩为首的湘系成为地方上势力最大的实力派。1870年,他在直隶总督任内查办天津教案,被认为媚外卖国,屠杀人民,激起公愤。1872年初,病逝于南京。

李鸿章(18231901年),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代表。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进士。1853年,在籍办团练,协助镇压太平军,屡遭失败,投靠曾国藩当幕僚。1861年在安徽按湘军编制,组织淮军。1862年4月,李鸿章和他的淮军调赴上海。4月25日,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代理江苏巡抚。在上海,李鸿章雇用外国侵略军头目训练淮军,招募外国工匠制造近代化的军火,加强了淮军的军事力量。1862年,淮军配合“常胜军”在江浙地区镇压太平军。186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任两江总督。第二年11月,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去镇压捻军。镇压捻军起义以后,淮军势力越来越大,大批淮军盘踞在长江中游,另一部分淮军驻扎在直隶、山东等地。李鸿章的势力遍及了长江和黄河一带。1870年,在曾国藩推荐下,李鸿章代替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管军事、经济、外交等大权,成为满清统治阶级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从70年代开始,他陆续开办军火工厂和筹建北洋海军,同时,又开办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上海织布局等。对于外国侵略,在大环境下,他不得已妥协退让,被认为投降卖国。从19世纪70年代起到他临死前,清政府同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一系列丧权卖国条约,大多是委托他参与或亲手签订的。如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在90年代,他被认为先后两次收受沙俄以总计350万卢布的巨额贿赂,与沙俄签订出卖中国领土主权的《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阻碍了民族复兴的发展。但现今也需要客观的从多方面评价其人。从某些方面来说他可以算是慈禧太后的替罪羊。据闻在签订马关条约后他曾发誓此生不再踏上日本国土,即使后来路遇日本,日本官员请他入陆休憩小许也被他拒绝。但不管如何,满清政府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

左宗棠(18121885年),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代表。字季高,湖南湘阴人。1860年为曾国藩推荐,统领部分湘军,曾自募约五千人,组成“楚军”,左系湘军形成。1862年初,经曾国藩举荐,升任浙江巡抚,与法国组织“常捷军”,陷宁波、绍兴等地。1866年以闽浙总督身份创办福州船政局。次年调任陕甘总督,“身虽西去,心犹东注”。督陕甘期间,曾办兰州制造局,因西北盛产羊毛,又办兰州织呢局。1875年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次年率军入疆,进攻阿古柏反动政权。1878年收复除伊犁以外新疆全境,建议设立新疆行省,开发新疆。1881年升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1884年中法战争中是主战派,督福建军务。次年因病退职死。他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在70年代以后裁撤洋员,与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的“非洋人洋匠不可”的情形有所不同,反映了他具有一定的自力更生办洋务的思想特点。

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1863年成进士,先后任湖北学政,四川学政,翰林院侍讲学士等职,1882年任山西巡抚。中法战争爆发,张之洞力主与法决战,清廷授以两广总督之职,张捐银三千两奖给抗法将领刘永福,并奏请起用前广西提督冯子材督师。冯子材在镇南关、谅山大败法军,张之洞名声大增。1898年,张之洞撰写《劝学篇》,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总结和概括,也是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比较完整的表述。他于1889年任湖广总督,在湖北建成湖北织布局,汉阳炼铁厂,汉阳兵工厂等,成为与李鸿章齐名的洋务要人。在维新运动中,张之洞加入“强学会”,当获知慈禧太后反对变法时,张之洞便退出“强学会”。并下令禁查上海《强学报》压制湖南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张之洞力主痛剿。清庭发布宣战谕旨后,张之洞与两江总督刘坤一等人同英国等订立所谓“东南互保”的章程。1908年,张之洞受命督办粤汉铁路和湖北境内的川汉铁路,次年10月病死。谥号“文襄”,其文稿辑为《张文襄公全集》。

洋务运动为何失败

清朝是一个专制国家,在这样的国家里,特权阶层极少有人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鸦片战争后,他们一方面在外国的坚船利炮和太平天国的打击下,对中国器物技艺的落后体会深刻;另一方面又不希望自己的特权受到减损和制约。他们企图在不损害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巩固自己的特权利益,于是发动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专制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

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

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自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

第四,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对洋务知之甚少,思想还处于被愚昧迷信和封建礼教束缚的阶段。

标签: 洋务运动

更多文章

  • 皇姑屯事件的过程 皇姑屯事件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姑屯事件

    皇姑屯事件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关东军谋杀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过程张作霖离京回东北,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已经为他布

  • 皇姑屯事件的背景 皇姑屯事件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姑屯事件

    皇姑屯事件皇姑屯事件后,张作霖于当日死去,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地区的阴谋并没有马上得逞,日本政府为了掩盖事实真相,谎称皇姑屯事件系“南方国民政府便衣队员”所为。皇姑屯事件的背景1927年4月,日本田中义一上台后,向张作霖强索铁路权,逼张解决所谓“满蒙悬案”

  • 东北易帜的过程 东北易帜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北易帜

    东北易帜东北易帜,张学良登上中国东北的政治舞台,开始贯彻实行他在内战中萌发的国家统一思想,促成了国家形式上的统一。东北易帜的过程1928年12月14日,东北保安司令部召开会议,决定于1929年1月1日元旦实行易帜。就在这次会议上,对于易帜问题还是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唯有张学良坚持非办不可,谓:&ldq

  • 海都之乱有何影响 怎么评价海都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海都之乱

    忽必烈海都之乱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期,西北宗王海都与八剌和钦察汗国君王等藩王发动的一场叛乱。他们反对忽必烈和伊儿汗国,指责忽必烈被汉族同化,表示要以武力恢复游牧民族的本性,但最终这场耗时长久的叛乱还是被评定。海都之乱有何影响元朝在西北的军事行动,并没有获得很大的成果,反而屡屡引发海都为维护西北宗王的势力

  • 女真族是怎么样的民族 粟末靺鞨是什么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女真族

    当时东北地区有一个强大的政权高丽,粟末靺鞨臣服于高丽,其首领改姓为大氏。唐朝出兵征伐高丽时,粟末靺鞨趁机建立了渤海国。渤海一度十分兴旺,创立了自己的文字、礼乐、官府制度,传位十余代。粟末靺鞨建立政权的时候,黑水靺鞨在做什么?他们是否也臣服了唐朝呢?渤海政权的建立,是由于唐玄宗李隆基加封粟末靺鞨的首领

  • 女真族的发展历史_女真族怎么发展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女真族

    生长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民族,是一个强悍的民族,他们绝不会永远居于被统治的地位。那么女真民族是怎样逐渐发展强大起来的?带领他们一步一步走向强大的带头大哥又是谁呢?根据《金史》的记载,带领女真民族走出野蛮的始祖名叫完颜函普,不是女真人,而是高丽人。函普大概在唐朝末年来到女真的地界,因为史籍上没有确切记

  • 函普是谁_函普怎么成为完颜部落的首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函普

    函普简介金始祖,女真名完颜函普,在位时间941-960年。有二子,长子女真名完颜乌鲁,次子女真名完颜斡鲁。金熙宗即位后,追上谥号为景元皇帝,庙号为始祖,皇统四年,称他的埋葬地为光陵,皇统五年,增谥为始祖懿宪景元皇帝。函普只身来到的这个女真部落,就是后来统治大金王朝的完颜氏族部落。那么函普使用了什么办

  • 海陵王执意攻打宋朝的原因_海陵王执意攻打宋朝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海陵王

    海陵王完颜亮虽然统治残暴,但是真正把他推上不归路的却是他对南宋发动的一场战争。那么面对满朝文武大臣们的激烈反对,完颜亮为什么要执意攻打南宋?他又使用了哪些手段来发动这场战争的呢?最后究竟是什么导致他死于非命的呢?完颜亮好色、好杀,是一个暴虐之主。但是如果他只是在国内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干点这种事,虽然

  • 金国选择北京做都城的原因_金国迁都北京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北京

    完颜亮大费周章地迁都到中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一方面是为了削弱女真贵族的势力,而另一方面其实也就是为了加强对中原汉地的统治。那么中原地区这么多的城市,为什么完颜亮偏偏选中北京作为新的首都呢?而北京之所以成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古都,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呢?北京城是辽、金、元、明、清五朝故都,

  • 明朝太监曹吉祥谋反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吉祥

    南宫复辟实际上是因为景帝病重,某些投机分子临时起意,事先并未有周密谋划。参加这一政变的人,主要有石亨、王骥、张軏、杨善、宦官曹吉祥,以及徐有贞。其中,徐有贞为主谋。曹吉祥是参与夺门之变的另一个重要人物,英宗在位时就颇得宠信。景帝即位后,王振的同党马顺、毛贵等人都被杀掉了,曹吉祥却逃过一劫,并很快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