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国选择北京做都城的原因_金国迁都北京的原因

金国选择北京做都城的原因_金国迁都北京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804 更新时间:2024/3/11 2:53:51

完颜亮大费周章地迁都到中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一方面是为了削弱女真贵族的势力,而另一方面其实也就是为了加强对中原汉地的统治。那么中原地区这么多的城市,为什么完颜亮偏偏选中北京作为新的首都呢?而北京之所以成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古都,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呢?

北京城是辽、金、元、明、清五朝故都,除了明之外,辽、金、元、清全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朝,辽时这里只是陪都南京析津府,到了金朝才真正成为帝国的政治中心。此后一直到金宣宗南迁,六十多年,这里一直就是金帝国的都城。元统一中国之后更是成了整个中国的政治中心,包括明清两代,中华民国的前十六年,还有中华人民共国成立之后,北京长期作为都城,一定有它的道理。

古代立都,首先是要看地理环境。中国的语言字,现代是以词为单位,古汉语是以字为单位。城市有两个职能,一个是城,一个是市。城,军事和政治中心,防御的职能;市,商品买卖,城摆在市前面。一个地方地势险要,交通便利,才能在这儿定都,定都之后,经济自然就会繁荣起来,因为古代经济主要是为统治者服务。

北京正好在华北大平原的最北端,古人建都,讲究前有照,后有靠,长安、洛阳、北京、南京,概莫能外。前有照,面临一条河,后有靠,背靠一座山。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于天下,诚所谓天府之国也。”沃壤千里,万年帝都。北京的地理环境从南北看,背山带河,东西看,背山负海,西边太行山,东边大海,北边是燕山,南边就是华北大平原,进可攻,退可守,北连朔漠,南控江淮,非适合立都。

金中都城在今天北京的西南部。今天北京有很多地名,仍然保留了金中都的痕迹,比如:会城门就是金中都的城门,丽泽桥就是金中都的丽泽门;再如丰台区,金中都南门丰宜门外五里,垒台祭天,相当于天坛,因此得名。金中都周长九华里,十三座城门,分为外城、内城、宫城。今天北京西二环路上还有一个金中都宫殿遗址纪念碑,曾是金朝宫殿所在地。中都里官署、宅院、寺庙通通具备,标志着金的统治中心转移到了中原汉地。

金帝国定都燕京,完成了从一个原始的部落中原王朝身份的转化。金国的君主也就由原来的一个偏僻小邦的君主变成了占有中原地区的中原王朝君主。特别是金与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意味着华夏民族的发源地黄河流域这个时候完全变成了金的统治区,北宋皇帝的皇陵也位于金统治区了。

对于这么辽阔的疆域,怎么进行管辖呢?完颜亮执政时期废掉了行台尚书省,设立了路一级管辖机构。地方实行路、州、县三级制,与北宋的行政机构完全一样。金国的疆域在极盛的时候,东到大海,西到贝加尔湖,北到今天的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南至秦岭、淮河,西南到了今天的青海、甘肃,与西夏接壤,疆域辽阔。金的面积比南宋要大上很多,可能两倍不止。这一切均是在完颜亮手里完成的。

标签: 北京

更多文章

  • 明朝太监曹吉祥谋反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吉祥

    南宫复辟实际上是因为景帝病重,某些投机分子临时起意,事先并未有周密谋划。参加这一政变的人,主要有石亨、王骥、张軏、杨善、宦官曹吉祥,以及徐有贞。其中,徐有贞为主谋。曹吉祥是参与夺门之变的另一个重要人物,英宗在位时就颇得宠信。景帝即位后,王振的同党马顺、毛贵等人都被杀掉了,曹吉祥却逃过一劫,并很快掌管

  • 党锢之祸是怎么回事_汉朝两次党锢之祸的原因_党锢之祸的起因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党锢之祸

    公元162年,杨秉任太尉,与司空周景联合上书,要求将宦官的爪牙从各级官位上驱逐下去。得到桓帝支持后,捕杀或免官达50多人,天下人莫不肃然。在地方上,清流与浊流之间同样展开了争夺。南阳豪强张汜依附权宦,胡作非为,郡太守成缙查明其罪后,不顾朝廷的赦免之命诛杀了他,令宦官们愤恨不已。不久,山阳太守翟超没收

  • 甘露之变是怎么回事_甘露之变的历史原因_甘露之变为什么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甘露之变

    唐文宗太和九年阴历十一月廿一,文宗坐殿,金吾将军韩约高声奏称:“左金吾听事房后石榴树上,昨夜降下甘露,特向陛下禀报。”文宗皇帝欣喜,百官齐齐拜舞,向皇帝称贺。天降甘露,是国家大治、天下清平的瑞兆。文宗忙乘软舆往含元殿升座,命宰相李训、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率众宦官前往验看。仇士良

  • 魏忠贤为什么篡权_魏忠贤跟明朝乱政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忠贤

    魏忠贤年轻时是个无赖,走投无路之下入宫当太监,改名叫李进忠。后来得到皇帝宠爱才恢复原姓,皇帝赐名忠贤。魏忠贤性情残忍,善于阿谀奉承,却深得皇帝的信任。因此气焰更为嚣张,不仅除掉了大太监王安,宫廷中的人也没有人敢顶撞他。王安死后,魏忠贤升为司礼秉笔大监。熹宗皇后张氏多次向熹宗谈起魏忠贤的过失,但明熹宗

  • 中国历史上变革运动有哪些_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变革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变革运动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改革和变法运动,一起来看看。盘庚迁都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商朝中期以来,王室内部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前后经历了五代九王,史称&ldqu

  • 庆元党禁案是怎么回事_庆元党禁案韩侂胄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庆元党禁

    庆元党禁指的是南宋宁宗庆元年间,韩侂胄打击政敌的政治事件。宋宁宗是由赵汝愚和韩侂胄拥立为帝的,赵汝愚出身皇族,韩侂胄则是外戚,二人不合。赵汝愚为相后,收揽名士,朱熹就被召入经筵为皇帝讲书。韩侂胄图谋排斥赵汝愚,将赵汝愚和所有支持赵汝愚的人都罢官放逐,凡是和他意见不合的都被称为道学之人,后又斥道学为伪

  • 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新旧党争_王安石与司马光党争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安石,司马光

    宋代中期,辽国、西夏屡屡入侵,内外矛盾加剧。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主张变法改革,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新党”。“新党”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力图改变积贫积弱的社会局面。但王安石的变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的猛烈攻击,由此揭开了北宋

  • 唐朝朋党之争指什么_唐代朋党之争原因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朋党之争

    唐朝的选贤任能的科举制让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打破旧的封建等级界线,有了进入仕途的机会。这让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感到强烈的心理失衡。于是,一场政治斗争在文人间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就是“牛李党争”。书生牛僧孺、李宗闵在不知不觉中踏入了党争的泥淖。唐宪宗元和三年,长安制科考试,举人牛僧孺、

  • 刘秀设尚书台皇权下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秀

    西汉时期,朝政设立三公,权势滔天,致使皇权下移。刘秀从中吸取了教训,虽然设立了三司(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但是这三者之间却是互不干涉,各司其职,不能逾越。这样一来也就平衡了这三者的权力,防止一方独大。公元51年,三司之一的大司马改为太尉,而其他两个则改为司徒和司空,这二者的权力都低于太尉。这样一

  • 党项羌会农耕吗_党项羌学习农耕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党项

    唐朝对内徙的党项羌实行了“羁縻府州制”。党项羌虽有叛乱,但总体上与中原王朝保持着隶属关系。这种环境为党项羌诸部的发展和勃兴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内徙后的党项羌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状况都发生了变化。内徙党项羌的原氏族、部落的血统关系逐渐松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组织逐渐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