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东巡目的究竟是什么?秦始皇东巡去了几次?

秦始皇东巡目的究竟是什么?秦始皇东巡去了几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890 更新时间:2024/2/5 0:46:34

秦始皇东巡时间

在山东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北部,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宫殿,那是历史上极为有名的秦始皇东巡宫。秦始皇东巡宫于1992年4月18日建成,并作为烟台市的省级旅游景点之一对外开放,整个场馆采用了现代化机械、电子等手法,设置了“统师东巡”、“九曲升天”、“仙女洒露”等20多个场景,令参观之人有种置身于内恍如回到秦朝的错觉。那么秦始皇东巡时间是怎样的,秦始皇东巡路线又是怎样,所到达的地点又都有哪些呢?

秦始皇东巡

秦始皇是中国的第一位皇帝,也是一位极其有名的皇帝,他有野心、有魄力、凡下政令必定贯彻,但同时他暴虐、易怒,各种不同的评价使他成为一个褒贬不一、毁誉参半的皇帝。在他完成中国统一后,便曾先后五次东巡出游。

秦始皇第一次出游的时间是公元前219年,这一次行程标志着秦始皇东巡正式拉开帷幕,浩浩荡荡一行人通过海上巡游的方式开展行程,具体到达的地点有彭城、衡山等地。

秦始皇第二次出游的时间是公元前218年,这次主要的目的地是琅琊。

秦始皇第三次出游的时间是公元前215年,这次出行秦始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长生不死药,所到之地主要也是在山东烟台一地。

秦始皇第四次出游的时间是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一路东,到达云阳等地。

秦始皇第五次出游的时间是公元前210年,这次行程是五次东巡中最远的一次,主要的巡视地点有丹阳、钱塘、浙江、南海等,秦始皇最终并没有找到长生不死药,相反地在这次出行中丢了自己的性命。

秦始皇东巡目的

每个人做事都会带有自己的目的性,比如吃饭是为了生存,旅游是为了散心、增长知识,工作则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失去了目的,在做一件事请的时候人往往会丧失激情,迷失方向,甚至于半途而废。一般人尚且如此,秦始皇作为一统天下的皇帝,他所下的毎一个决定、颁布的每一个政令都带有更深层次的意味。在完成一统大业之后,秦始皇在治理朝政时抽出了一定的时间,开东巡行程。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这样做?秦始皇东巡目的究竟是什么?

秦始皇东巡

秦始皇自公元前219年开始东巡,总共花费了将近十年的时间,进行了大大小小五次东巡。秦始皇之所以展开这样的巡视,其目的主要有如下三个。

第一、秦始皇选择东巡是为了彰显大秦国的威仪,并对齐国地方孽进行再一次的大清扫,从而达到巩固皇权、加强统治的最终目的,当然秦始皇东巡同时也是为了安抚民心,顺应民意的一种行为。

第二、随着年龄的增大,秦始皇越发的感受到死亡的逼近,为了能够永葆青春,成为永垂不朽的皇帝,秦始皇东巡的最大目的便是寻求长生不老之药,但终究一生,始皇的心愿最终还是落空,世间哪有长生不老之药,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一种想法罢了。

第三、秦始皇通过海上东巡,大大提高了秦朝的航海水平,并且在多次的行程之中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船闸,增强了秦朝的军事战斗能力。

秦始皇东巡路线

秦始皇第一次东巡是到成头山。成头山又名成山角,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边。这里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是军事要地也是旅游胜地。成山头位于偏远地段,距离当时的皇都有数千里,秦始皇东巡路线中为什么有成山?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颁布车同轨的命令,将战国时各国之间不同间距的车轨都统一规定为六尺。而且所有的交通路线都以咸阳为中心,这位秦始皇东巡提供了有利的交通条件。

秦始皇东巡雕塑图

秦始皇东巡成头山有两个目的,其一是齐国被秦国灭了以后,秦始皇仍旧有戒心,于是仿舜巡视民间,宣扬自己的强威。其二是成头山是秦国的东方极地,信奉天命的秦始皇在泰山封禅拜天后又去巡游东方极地。

秦始皇东巡路线中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据说昆嵛山的山脚下住着一家兄弟黄氏。有一天,黄氏两个兄弟把写了字的树皮与树叶都搬出来晒。正巧遇到秦始皇的大部队来到这里,两兄弟惊恐万分,看见官兵抱起树皮就跑。秦始皇看这个地方古木参天,云雾缭绕,就在此步行。看到屋内没有一个人,但是衣物粮食都在,就派人四处搜查。黄氏兄弟被找到之后,就被问及为不抱衣物只抱树叶树皮。黄氏兄弟回答,衣服没了可以织出来,粮食没了可以种出来,但是写满诗的树皮树叶要是丢了就再也没有了。秦始皇弄清事情的缘由之后,称赞其写的文字优美,是好诗文。秦始皇让他们以后就在这里研习学问,于是黄氏人家在此过上了耕读的生活。

标签: 秦始皇

更多文章

  •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的启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辛亥革命

    揭秘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有好几个方面。首先辛亥革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在阶级力量的方面,资本主义渐渐发展起来,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开始壮大。再从经济上看,二十世纪初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物质基础。思想方面,民主思想渐渐扩大,革命热潮逐渐成为社会

  • 辛亥革命的时间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辛亥革命的时间是1911年的10月10日,这是一次震惊中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为首领,资产积极革命派和广大工农群众一起参与的一次伟大的革命。这次伟大的革命之所以叫辛亥革命,是因为辛亥革命的时间是1911年,而1911年就是辛亥年。于是历史上就把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叫做辛

  •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辛亥革命虽然历史较短,整个革命过程不过持续了十多年,在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结局却是失败收场。从革命成果的角度来看,辛亥革命无疑是失败的,但即便如此,世人们依旧不能否认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不能抹杀辛亥革命所留下的历史功绩。那么说到这里,可能会招到大家的一致质疑,辛亥革

  • 七国之乱发动者是谁 七国之乱是谁平定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七国之乱

    公元前154年,西汉中央政府与吴楚等七国爆发七国之乱,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周亚夫成为此次平叛的最大功臣。七国之乱发动者是谁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是谁平定的平

  • 七国之乱指哪七国?如何评价七国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关于七国叛乱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此次叛乱可以说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七国之乱指哪七国?叛乱的诸侯国分别是吴国、楚国、赵国、胶西国、胶东国、菑川国、济南国,那么为什么这六个诸侯国会叛乱呢?如何评价七国之乱现代历史学家翦伯赞:七国之乱,是

  • 火烧赵家楼如何烧毁中国:中国成为人道主义的荒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火烧赵家楼

    五四运动中的火烧赵家楼事件在今天看来是非常不理智的一种行为,尽管它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但却对另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个人主义、个体生命、个人权利价值等进行无情践踏。所以,有人提出火烧赵家楼烧毁了中国,从这一角度看来,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在五四运动周年之际,更令人对这场影响重大的运动回顾思考。我曾在&l

  • 五四运动有何成就 五四运动的缺陷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至今依然是国人讨论的热点,不管过去多久,这场运动似乎一直道不完、说不明。由于历史教材的灌输,很多人对这场运动的认识一直是片面化、简单化的。而那些真相其实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本文的笔者就从更加细致的角度出发为读者分析了这场运动的成就以及缺陷。人们常常从整体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角度来评判五四运动。

  • 五四运动抵制日货 中国小贩被迫害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抵制日货运动掀起高潮,当时参与运动的学生义愤填膺,群情激奋之中理智丧失以至于有过不少以爱国为名的过失行为。包天笑曾经以五四运动为背景塑造了王国才这样一个人物,在轰轰烈烈的学生浪潮下,这位以卖洋货为生的中国小商贩经济、名誉具毁,最终被逼入绝境。1919年的一个夏日,在经济和名誉同时破产之后,以

  • 火烧赵家楼名词解释 火烧赵家楼事件的经过和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火烧赵家楼

    火烧赵家楼是发生于五四运动期间的一件大事。当时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而参与其中的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被学生称为卖国贼。当时大批的学生聚集在曹汝霖的个人官邸赵家楼,义愤填膺的学生便放火烧宅子。那么,这场骚乱的具体经过和结果如何呢?火烧赵家楼名词解释火烧赵家楼,指的是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爱

  • 宁都起义为何发生在参加“剿共”战争的二十六路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宁都起义

    宁都起义的部队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虽然在蒋介石的麾下,但其实曾是冯玉祥西北军之一部。之所以这场起义会发生在这支军队中,很重要的原因还是这支军队受过大革命影响、党的影响,所以他们才会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宁都起义发生于参加“剿共”战争的二十六路军,决不是偶然的。二十六路军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