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汉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介绍

西汉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802 更新时间:2024/1/9 23:52:41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张骞,西汉时期的著名外交家,探险家,生于公元前164年,卒于公元前114年,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位对古代中亚西亚进行实地勘察的人,他对当时西域地理,人文,风俗,社会等领域的研究对中国历史文化传播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张骞像

在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为攻打匈奴,计划联合位于匈奴西边的大月氏国,一起共同消灭匈奴,为此全朝发榜,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张骞应召,当时他担任的汉朝的一个小官史,素有名声,为人忠正信义,坚忍不拔,这样的人非常适合出使西域这样艰难困苦的事。在公元前139年,张骞在匈奴人甘父的向导下,率领100多人,历时13年之久,开始了漫长,艰难的西域之行。

在西出长安不久的,他们在匈奴的控制区域里,不幸被匈奴人抓获,张骞被押往匈奴首领军臣单于的帐前,军臣单于没有杀掉他们,他想软化张骞,为匈奴所用,给他在匈奴娶妻,安家立业,并一直监视他,张骞就这样在匈奴被拘押了漫长的10年。

好不容易找到机会和甘父逃出了匈奴继续西行,寻找大月氏国,穿越沙漠,忍受饥渴,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再西迁的大月氏国,却大失所望,大月氏国在新的国土上已经安居乐业,并没有打算东还,张骞这一隆重的出使西域的目的就泡汤了。但是,他并没有气馁,经过一年的游说无望后,张骞返回,虽然没有联合大月氏国合击匈奴成功,却给当时的汉朝带回了丰富翔实的古代西域诸国的地理社会人文风俗等信息,走出一条震惊世界的“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的困难

张骞,被后世称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励志。他对西汉乃至后世的贡献,举世无双,让中国人提前西方人探索世界早了一个世纪,他的冒险,励志精神,在现在的社会仍具有激励作用。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公元前139年,张骞率领100多人的队伍,离开长安往西域进发,出陇关,跨玉门关,进入酒泉,走向沙漠深处,寻找大月氏国,第一个劫难是在经过匈奴的控制区时,被匈奴士兵抓住,押到匈奴单于面前,匈奴单于没有处死张骞一行人,而是想要归化他们为匈奴所用,这一监禁就是10年,10年的囚禁监视,也没有磨灭张骞心中的神圣使命,尽管匈奴人给他娶妻生子,也没有拴住他的心,他时时刻刻都在寻找逃脱的机会。在成功逃脱了匈奴了控制后,他们进入沙漠,九死一生,终于到达了大月氏国,却发现情况已和十多前不一样了,现在的大月氏国有新国土,国民不再游牧迁徙,而是定居畜牧起来,对匈奴的仇恨已随着时间距离的改变,不复强烈,国已无意和汉朝联合攻打匈奴复仇了。在经过一年的游说无望后,张骞失望的原路返回,刻意在回来的路上绕过匈奴的控制区,却不想,10多前还不是匈奴抑制区的羌人居住区已被匈奴占领,张骞一行又被抓住了,这一次他们被囚禁了1年多,张骞找机会逃脱了,历时13年之久,于公元前126年,张骞和一名向导两个人回到了长安,而出发时有100多人,令人无限感慨。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张骞,西汉时期汉中成固县人,生于公元164年,卒于公元114年,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历史上伟大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因为功绩卓著,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以表彰张骞出使西域博闻广识的贡献。

标签: 西汉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故事介绍张骞出使西域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中鲁智深和李逵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水浒传,中鲁,智深,李逵,厉害,智深,李逵,厉害,水浒传,四

    鲁智深和李逵谁厉害?《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李逵和鲁智深同是梁山好汉,也都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那么李逵和鲁智深,这俩人谁更厉害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李逵画像李逵虽然能够怒杀一窝四虎,但他胆大心粗,纯粹只是力气大罢了。一旦遇上真正的高手,李逵就不是对手了,他徒手是打不过燕青和焦挺的

  • 浅谈战国时期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浅谈,战国,时期,李悝,变法,主要,内容,李悝,变法,主要

    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战国初期,魏文侯让李悝担任宰相,实行自己的变法大业,李悝在任期间,得到了统治者和同僚的大力支持,李悝的变法是成功的,魏国在李悝的变法后,迅速崛起成为让老牌大国产生警惕的新兴国家。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那么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李悝主张废除世袭制,他认为世袭是不公正的,导致的贵族垄

  • 完璧归赵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完璧归赵,历史人物,都有,完璧归赵,历史人物,事中,除了,蔺

    完璧归赵的历史人物完璧归赵的故事中,除了蔺相如这个主人公之外,还有声称欲拿十五座来交换氏璧的秦昭襄王,以及唯恐秦王只是为了骗取宝玉,并无真心以城池交换之意的赵惠文王。完璧归赵秦王我们都知道秦王在看到宝玉之后,绝口不提换城之事,当时秦国势力强大,他想要白白得到和氏璧,并不会真的割城换之,那么这样一位精

  • 历史名人黄庭坚纪念馆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名人,黄庭坚,纪念馆,怎么样,黄庭坚,纪念馆,大量,书

    黄庭坚纪念馆黄庭坚纪念馆有大量的书法和诗词,这些都是黄庭坚的真迹。黄庭坚纪念馆也是后人为了纪念黄庭坚这为文学天才而建造的,接下来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黄庭坚纪念馆。黄庭坚纪念馆黄庭坚纪念馆是为黄庭坚而建立的,黄庭坚纪念馆建立的意义在于黄庭坚作出的独特贡献。他开创了江西诗派,他的书法造诣是宋四家之一。南山崖

  • 世人对丁汝昌的评价是好是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世人,丁汝昌,评价,丁汝昌,评价,至今,为止,人们,存在,两

    对丁汝昌的评价至今为止,人们对丁汝昌的评价都存在两个方面。外国人觉得丁汝昌是爱国人士,认为他为自己的祖国做出很大的贡献。然而在中国却有人刻意丑化丁汝昌,世人因此对丁汝昌的评价出入很大。丁汝昌剧照外国人认为丁汝昌为国献出生命的行为很伟大。在甲午战争中,日军想要丁汝昌投降,面对刘公岛军民将要全体灭亡的局

  • 南朝文学家沈约瘦腰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朝,文学家,沈约瘦,是什么,意思,沈约瘦,沈约瘦腰,中国

    沈约瘦腰“沈约瘦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风流轶事,不了解出处的人常因此认为主人公沈约乃风流潇洒人物,就如同后世因为“唐伯虎点秋香”的戏文就误以为唐寅的“风流”才子一样。事实上,沈约瘦腰的来历和“风流”二字扯不上半点关系,相反它含有病体消瘦之意。后人想象中的沈约形象“沈约瘦腰”的典故来自沈约的传记,在《梁

  • 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康,失国,少康,中兴,故事,太康,失国,少康,中兴,接任

    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太康接任启的王位当了夏王,却因贪图安逸,昏庸无能,不顾朝政时常游玩打猎而逐渐失了民心,诸侯也不再支持他,这时有穷部落强大起来,首领后翌趁太康外出打猎的时候攻占了首都,并且打败了准备回来的太康,太康流亡在外,抑郁而终。少康画像后翌控制着夏朝立了太康兄弟仲康为傀儡王,仲康死后又立仲康儿子

  • 三国时期周瑜吕蒙有什么交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时期,周瑜,吕蒙,什么,交情,周瑜,吕蒙,曾是,孙策

    周瑜吕蒙周瑜和吕蒙都曾是孙策的将领,那么二人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赤壁》周瑜剧照其实包括《三国志》《三国演义》都没有明确的记载二人之间的关系。不过在新版的《三国》里面,周瑜和吕蒙的交情却很深。很多人说这其实是有迹可循的。因为在《三国志》里面有提过吕蒙是鲁肃一手提拔的,而鲁肃和周瑜的政见不和,但是吕

  • 三国演义高兰村饰演司马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演义,高兰村,饰演,司马昭,高兰村,司马昭,关于,司马师

    高兰村司马昭关于司马师和司马昭这两个人物,我们大多是从《三国演义》这本书和由原著小说编造的电视剧《三国演义》里了解的更多一点。其中印象深刻的就要属《三国演义》电视剧了。高兰村饰演的司马昭在这部影视剧中,令人最影响最印象深刻的恐怕要数司马昭这个人物了,他的人物扮演者是高兰村。他曾经是一名话剧团演员,国

  • 沈约悼亡诗所写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沈约悼,亡诗,所写,内容,是什么,悼亡,诗沈,中国,古代,常

    悼亡诗沈约悼亡诗是中国古代常见的诗歌体裁之一,本意是“悼念亡人”,自晋代潘岳悼亡诗得到广泛流传之后,悼亡诗开始成为丈夫悼念亡故妻子的诗歌专称。历代文士所著悼亡诗颇多,南梁时期的沈约也曾著《悼亡诗》一首,用以纪念他逝去的夫人。那么,悼亡诗沈约所写的内容是什么呢?沈约《悼亡诗》如下:沈约像悼亡诗·沈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