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鹊桥仙系列词陆游的情感分析

鹊桥仙系列词陆游的情感分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728 更新时间:2024/2/16 23:43:04

鹊桥仙陆游

鹊桥仙是一个词牌名,爱国诗人以此写下了数首词作,有《鹊桥仙·华灯纵博》、《鹊桥仙·一竿风月》和《鹊桥仙·夜闻杜鹃》等,皆展现了诗人对祖国的那份浓烈的感情。

陆游鹊桥仙

在《华灯纵博》和《一竿风月》中,诗人将自己化身为渔夫,就第一首中,作者写道:“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封侯和渔父诗两种不同的人生境遇,侯将相是众人奋进的目标,而渔父却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回想当年那些与自己共饮的人,至少有一半已经被封为万户侯,再看自己,如今只能靠打鱼来维持生计。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写出了自己仕途的坎坷,同时又引发了读者的思考,那些酒徒是怎么被封为万户侯的呢?在看那个“独”字,一下将作者的那种孤寂与落寞显现了出来。

而在《一竿风月》中,作者开篇描写了渔父生活的周边环境,接着又写了的生活的一个整体状态,以卖鱼为生虽然贫贱,但是也远离了官场的黑暗,没有了追名逐利的负担,反而落得清闲自在。下片前三句作者继续描绘渔父一天的生活状态,日出而作,日落归家,承接了上阕。在词的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不追求名利的渔父生活反而比严光更加了安逸。

在看《夜闻杜鹃》,杜鹃的啼叫是悲苦凄凉的,诗人先描绘了周围之景,在加上杜鹃的寓意,将气氛渲染的更加哀婉,接着在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慨,使之更加动人。

结合写作背景来看,这三首词同时都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对那些只追求名利,而不为家国设想的人是一种深深的讽刺。

诉衷情陆游

《诉衷情》这首词是陆游晚年的作品之一,当时作者因为担任王炎的幕僚而得以在军营里生活一段时间,后来王炎被调回京师,陆游则隐居在了山阴。过着隐居生活的他非怀念在西北的军旅生活,所以写下了一系列的爱国诗篇。

陆游《诉衷情》书法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开篇诗人就写道了自己年轻时候想要建功立业,为收复大好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给人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就像我们回忆往事时会说:想当年我怎样、怎样,然而别人下一句会说什么:好汉不提当年勇。诗人的下一句“关河梦断处?尘暗旧貂裘。”恰恰道出了我们追忆往昔时的那种落寞,想想当年,再看如今,空留无尽的遗憾。金戈铁马,与如今角落里布满灰尘战衣行程行程了鲜明的对比,将心里的那份失落展现的淋漓尽致,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我们在接着往下看,“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匈奴还没有被剿灭,我已经白发苍苍了。面对着失地再也没有当年建功立业的热血和能力,只能对着远方独自垂泪。“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又有谁能够想到,我的一生会这样度过,心里惦记着收复失地,人却只能在沧州独自终老。

已是暮年的陆游,在写这首词的时候,心里那无尽的哀叹深深的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当然这更是因为他的诗作中除了对人生的感叹之外,还有更多的历史使命感,他将自己的一腔报国热血蕴含在词作中,使得这首词的整体基调幽咽却不失豪迈,给人一种积极上的动力,所以也较之一般的词作更能打动人。

陆游的资料

身为我国的爱国诗人之一的陆游,在学方面的成就是不言而喻的。当然除了这方面外,在史学和书法方面他也有着惊人的天赋,取得了让人羡慕的成就。

标签: 鹊桥系列陆游情感分析鹊桥陆游一个牌名爱国

更多文章

  • 焚书坑儒为什么没有毁灭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焚书坑儒,为什么,没有,毁灭,文化,焚书坑儒,为什么,没有

    焚书坑儒为什么没有毁灭文化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实行郡县制度。不在继承像战国时期一样分封自己的帝国,而是将这些国家集中在自己的手中,划分为36个郡县,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之一政治。秦始皇“焚书坑儒”一次宴会上部分大臣斥责秦始皇不遵循古道,大怒。于是在听从大臣李斯的建议后,实行焚烧儒家书籍的的指令,便

  • 揭秘荀攸和荀彧究竟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揭秘,荀攸,荀彧,究竟,是什么,关系,荀攸,荀彧,有着,重的

    荀攸和荀彧荀攸和荀彧有着双重的关系,第一重关系是同事关系,因为他们两人都是辅佐曹操的,所以可以说他们的工作场所及性质是相同的,所以有着同事的关系。除此之外还有一重关系就是亲属关系,从他们的姓氏也可以大致判断出,因为在古代,一般同姓氏的人都有着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荀攸和荀彧是侄子与叔叔的关系,也就是说

  • 诉衷情南宋诗人陆游晚年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衷情,南宋,诗人,陆游,晚年,作品,衷情,陆游,诉衷情,这首

    诉衷情陆游《诉衷情》这首词是陆游晚年的作品之一,当时作者因为担任王炎的幕僚而得以在军营里生活一段时间,后来王炎被调回京师,陆游则隐居在了山阴。过着隐居生活的他非常怀念在西北的军旅生活,所以写下了一系列的爱国诗篇。陆游《诉衷情》书法“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开篇诗人就写道了自己年轻时候想要建功立

  • 崔致远双女坟的故事 崔致远诗歌创作灵感何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崔致远,致远,双女,故事,诗歌,创作,灵感,何来,崔致远,致

    崔致远双女坟崔致远双女坟是一段风流才子俏佳人的传说,但是这故事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这两者之间的故事发生于大唐,这个时期天朝与国外的交流还是相当多的,又是东渡又是干啥的。而这崔致远是朝鲜人,并不是我们本土人。崔致远画像崔致远出生在富贵人家,12岁的时候就来到大唐来求学,二十八岁的时候,因为思念自己的家

  • 杰出文学家陶弘景有什么之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杰出,文学家,陶弘,什么,之称,陶弘,什么,之称,南朝,著名

    陶弘景有什么之称陶弘景是南朝著名的隐士,字通明,所以后世称其为陶通明。所谓“通明”,可以两种解读,一是开通而贤明,语出《荀子》的“求仁厚通明之君而托王焉”,二是通晓明了。陶弘景画像如果是第一种意思,那么陶弘景取这个字,其实就是抱着一种得遇明君的希望。这就是积极出仕为官的心态,也很符合他是士族家庭的出

  • 唐朝裴行俭生平简介 裴行俭的妻子库狄氏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裴行,生平,简介,妻子,库狄,介绍,唐朝,裴行,是个

    唐朝裴行俭唐朝裴行俭是个骁勇战将。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隋末一代名将,他凭借父兄所立下的功劳封为弘文生,后来他自己也通过科考成为了参军。大将军很喜欢他,决定把他的经验都传授给行俭。李治准备废王后立武后,行俭非常的不认同就和反对武后的人商量对策,可是有人向武后告了密,他被降职到西州做长史。唐朝裴行俭画像后

  • 陶弘景传讲述了什么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陶弘,景传,讲述了,什么,事迹,陶弘,景传,陶弘景传,出自

    陶弘景传《陶弘景传》出自《梁书》第六十一卷,列传第四十五。这一列传,名为《处士》,所谓“处士”是指有德有才却隐居起来不出来为官的人,后来一般称之为隐士,除了陶弘景,还有阮孝绪、刘慧斐、范元琰等十二人。陶弘景塑像《陶弘景传》全文只有八百字左右,简单介绍了他的生平事迹。比如传记一开始说到陶弘景出生的异象

  • 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简介,陆游,简介,关于,大家,了解

    陆游简介关于陆游,大家了解最多的是他最著名的身份——爱国诗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通过这句诗就可以看出他对国家深深的爱意。陆游画像在生命的最后,他关心的不是后代子孙的安危,而是期望朝廷能够收复失地,统一河山,甚至于有种死不瞑目的感觉,强烈的要求自己的后代在祖国统一后,要祭奠并告知自己

  • 揭秘司马迁和司马懿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揭秘,司马迁,司马懿,关系,司马迁,司马懿,关系,关于,这一

    司马迁和司马懿的关系关于司马迁和司马懿的关系这一问题,历史上的回答是,他们两个人其实属于不同时代,所以二人没有直接的关系。司马懿像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生于汉景帝中元5年,司马迁一生之中不仅撰写了史记等著作而且司马迁的精神与思想被广为流传。司马懿出身豪门贵族,早年便在军中做小吏,而之后被曹操封为

  • 贞白先生陶弘景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贞白,先生,陶弘,哪个,朝代,陶弘,哪个,朝代,南朝,时期

    陶弘景是哪个朝代的陶弘景是南朝时期著名的隐士,是道教茅山一派的真正创始人。他寿命很长,在世八十几年,历经了宋、齐、梁三朝,后世一般认为他是南梁时期的。陶弘景画像陶弘景生于公元456,当时是宋朝,出身士族家庭,祖上是王府的参军,父亲当过孝昌的县令,可见世代为官。而他也从小熟读经书,九岁就开始读《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