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师徒史可法与左光斗 武将怎会拜文官为师呢

师徒史可法与左光斗 武将怎会拜文官为师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03 更新时间:2024/4/2 1:33:31

史可法左光斗

明朝有一对有名的师徒二人,爱国将领史可法和一代文官左光斗,史可法年轻进京赶考的时候没有地方住,是住在庙里凑合着过的,左光斗作为这一次考试的主考官,就发挥一下高风亮节的风气,穿着便服就到各个寺庙里寻访去了,顺便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可塑之才,找找看有没有忧国忧民的人才。

史可法与左光斗

这不就看到年纪轻轻史可法,却见这青年长得好生俊俏,这时的小憩必定是先前的奋笔疾书后的养精蓄锐。不由心中一惊,在看下去,发现少年笔力不凡,不仅字迹工整,内容饱满,还颇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在这寒风中瑟瑟发抖,左光斗不由心生善念,他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青年身上,出来后仍不忘问寒问暖,寺僧告诉他书生的名字是史可法,左光斗牢牢铭记。

审阅卷子的时候,左光斗看到一篇长文,感受到浓浓的亲切感,那种似曾相识却又捉摸不定的感觉是那样的强烈,那样的触动人心,那一份字里行间里透露出的气节,是当今世界难能可贵的,不是举世罕见的,只有我曾近见过的人能有这样的文化底蕴,当即判断这一定是史可法的作品。

史可法考中进士后两人关系更是亲密无间,左光斗让史可法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以身许国,除了经常一起讨论学术问题,左光斗对史可法这个初来乍到的小毛孩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

然而魏忠贤狗贼当道,左光斗参与的打击宦官的组织事件败露,左光斗入狱,受到残酷的刑法折磨,史克法数日不见恩施,料想其中必有蹊跷,一打听才知,老师已经锒铛入狱,史可法通过各种途径买通看守的狱卒,只为见恩师一面。史可法乔装成捡垃圾的前往相见,两人一见面,便泪不成声,史可法见老师被折磨成这副样子,不经想起了当年的裘皮大衣之恩,愈加悲伤,左光斗见是史,哪有不想念的,却无奈国难当头,怎是在乎儿女之情的时候,正所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又岂在朝朝暮暮。左光斗明白史可法的心意,但是……“你身为国家重臣,怎么让自己陷于这样为难的境地,快快离我而去,完成你的宏图大业。”

史可法不敢多说,恩师的这一份情谊,史绝对铭记在心。之后史可法担任过很多朝中要职,他时刻不忘恩师的教诲,不敢有丝毫怠慢清军打到江南后壮烈牺牲。

史可法的老师

左光斗是史可法的老师,可以说史可法的很多思想都归功于其老师,那么这位左光斗是何许人也,说起明末东林党的成员之一,加之还担任过内阁大臣的左光斗,在明朝末期可以说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为挽救明朝的灭亡做和很多贡献。明朝晚期还能保持朝中安定的民众的稳定,左光斗功不可没。

左光斗

左光斗为人清正严明,在任职御史的时候查处造假印章的一百多名官员,在当时的京师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左光斗在管理农业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办法,他认为种庄稼同样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要素,他主张兴修水利,开凿水渠,将水引进农田,增加了水稻的收成。

在辅佐明熹宗的时候,左光斗和杨涟一同协作,对明朝的宦官势力造成极大的打压,兢兢业业辅助年幼的帝,保证皇位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定,给朝中大臣树立了榜样。但是大宦官魏忠贤掌权后,左斗光深知朝中必有大乱,多次上书弹劾魏忠贤,无奈明朝已今非昔比,宦官说的话仅次于圣旨。魏忠贤陷害左光斗,以受贿白银罪名将左光斗打入狱中,用各种残酷的刑法逼供,并在天五年被狱卒杀害,连赴死也不能为自己正名,左光斗冤啊。

好在苍天有好生之德,魏忠贤死后,原先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左光斗的为人也被大家所知,遭陷害的贪污最也被一笔勾销。

更多文章

  • 史可法血战扬州 史可法的扬州说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史可法,血战,扬州,说的,是什么,史可法,血战,扬州,清军

    史可法血战扬州清军南下,并把主力部队全部集中于江南一带,其阵势势如破竹,有一举拿下扬州城的预兆,果然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军三路一同进攻,从陕西出发,向东直取洛阳,直逼扬州。史可法血战扬州在这万分焦急的情况下,史可法却惊慌失措,没有展现出一名大将该有的基本素质,军中将领乱作一团,对于是否驻守扬州城也产生了

  • 揭秘司马迁一生的波折经历 司马迁为什么受宫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揭秘,司马迁,生的,波折,经历,为什么,宫刑,司马迁,经历

    司马迁的经历司马迁一生并不顺遂,也经历了许多的事情和波折,也正是这些波折和困难成就了我们今日所颂扬的司马迁。司马迁写《史记》司马迁早年间就遵父命游历山水,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民间的一些古事旧闻,对各地风俗人情都有深入的了解。后来来到京城,做了郎中。公元前111年的时候,汉武帝在西南夷设置武都、沈

  • 司马迁是如何看待鸿门宴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迁,如何,看待,鸿门宴,鸿门宴,司马迁,收录,史记·项羽

    鸿门宴司马迁《鸿门宴》是收录在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文章,它对项羽宴请刘邦的故事做了一个详细的描述,具有非常高的阅读和研究价值。影视剧中的司马迁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的第三年,各地都积极响应号召,一时间全国各地出现了多股力量,其中包括楚国的贵族项梁、项羽叔侄,和农民起义军的主要力量刘邦。刘邦投靠了

  • 司马迁退礼真相是什么 后世对司马迁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迁,退礼,真相,是什么,后世,评价,如何,司马迁,退礼

    司马迁退礼司马迁退礼的故事是一个出现在小学教材中的故事,史书上具体没有记载。这个故事讲的是司马迁拒不收礼的事。司马迁画像当时司马迁已经是太史令了,有一天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派了仆人给司马迁送了一份礼物。司马迁的女儿小心翼翼的把礼物打开,里面装了一对晶莹剔透上好的玉璧。小女儿不禁惊呼,这对玉

  • 史可法的绝命书是什么 史可法不死之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史可法,绝命书,是什么,不死,史可法,绝命书,许是,已经,受

    史可法绝命书也许是已经感受到大明王朝已经是穷途末路,没有任何前途了,想我一生金戈铁马,上阵杀敌,谈不上精忠报国,却也是个爱国志士,如今却连为国捐躯都做不到了吗,如今国难当头,百姓家破人亡,清军不除难消我心头之恨。我唯有为国捐躯,方能报效祖国,答谢我的恩师左光斗。这扬州城是走不了了,我也不能求得苟活,

  • 有名的杨慎诗词有哪些 临江仙杨慎的代表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有名,杨慎,诗词,哪些,临江仙,代表作,杨慎,诗词,二岁,时

    杨慎诗词杨慎,十二岁的时候就写成了《古战场文》,可谓少年英才,之后他一路到状元,都是春风得意,平步青云。杨慎《竹枝词》后来杨慎因为“大礼议”这一事件,断送了他短暂的从政生涯,开始了云南流放之旅。妻子黄娥送他到江陵,他所作的《江陵别内》表现出离别凄婉之情。而后的《宿金沙江》描写往返四川云南途中的感慨,

  • 司马迁是什么样的人 司马迁的名言有什么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迁,什么样,名言,什么,含义,司马迁,什么样,是个,怎么

    司马迁是什么样的人司马迁是个怎么样的人,历来都有很多学者、大家对其评价,但这些评价也都是基于他们对司马迁的了解。所以我们也能从司马迁一生所经历的一些事情,来判断司马迁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司马迁雕像首先司马迁是子承父业,司马迁的父亲在弥留之际交给了司马迁这个重任,顶住司马迁要做太史,完成祖辈们的心愿。

  • 李贽的思想主张 为何李贽是明朝第一思想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贽,思想,主张,为何,明朝,第一,李贽,思想,主张,明代

    李贽的思想主张李贽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他提出的许多主张,现在大多被现认为是进步的。李贽雕像他的哲学思想与当时正统的理学不同,偏向于主观唯心主义,这跟他信奉心学和佛家有不少关系。李贽强调“真心”,认为世间万事都只存在于一颗真心之中,这和王阳明的主张可谓一脉相承。李贽的思想主张极具批判性,和传统不符甚至

  • 杨慎被皇帝嫉恨一辈子 有何不为人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慎,皇帝,嫉恨,一辈子,有何,不为人知,原因,杨慎,皇帝

    杨慎被皇帝嫉恨一辈子杨慎,这位明朝重臣杨廷和的儿子,一生可以用他自己的词来表述,“是非成败转成空”,他状元及第,却终其一生在流放,本可以官居高位的他为什么会落得终生被流放,毫无赦免的机会呢?杨慎画像这件事要从他的父亲杨廷和说起,杨廷和算是朱厚照那一朝的重臣,照这个思路,杨慎这种中央大员家的官二代绝对

  • 司马迁的精神体现在哪 司马迁的贡献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迁,精神,体现,在哪,贡献,哪些,司马迁,精神,每个,时

    司马迁的精神每个时代都能造就伟大的人物,司马迁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也是那个时代的骄傲,在他身上除了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也有许多精神是值得后世,乃至是今天的人们学习的。司马迁石雕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来分析司马迁,首先就是司马迁的文章,我们仅谈文章。司马迁的文字精炼深刻,用词精准,文章一气呵成,可读性强,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