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柯勒律治为何推崇忽必烈 忽必烈汗柯勒律治评鉴

柯勒律治为何推崇忽必烈 忽必烈汗柯勒律治评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969 更新时间:2023/12/6 6:50:59

忽必烈汗柯勒律治

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国皇帝,但熟悉和喜欢他的远不止有中国人或者蒙古人,也有许多外国人十分推崇并且研究忽必烈,柯勒律治就是其中一位,他是18世纪英国的诗人和艺批评家,写了一本《忽必烈汗》的书,以及一首同名的诗歌。

柯勒律治

《忽必烈汗》一书讲述的就是忽必烈的一生,从他在草原上的出生到他去世后神秘的墓葬。这本书把序言取名为“成吉思汗之孙”,在作者看来,忽必烈并不比祖祖父成吉思汗差,更没有被他的光辉所掩盖。之后,作者把正文用春夏秋冬分为四部,把忽必烈的一生比喻成四季,可以说是非的恰当,因为忽必烈的前半生非常的辉煌,而晚年却悲剧连连从而最后死得凄惨。

而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一诗是他的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正如诗中所写“梦境中我看见”,据说作者这首诗的创作灵感就是来源于他的梦境,是他睡前在书上看到对忽必烈宫殿的描写的联想,所以诗名为“忽必烈汗”。作者从忽必烈的上都宫殿,联想到了巨壑冰穴、阿比西尼亚少女,这些意象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可见作者梦境里想象力之丰富。因此,柯勒律治的诗歌也被认为是幻想浪漫诗歌,虽然作品不多,但成就不低。

现有的三节五十四行其实并不完整,当柯勒律治醒来创作诗歌时被来访的客人打断,因此他的梦境记忆变得模糊,这首诗也就成了残缺。

忽必烈的故事

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一日三餐除了奶,最离不开的就是羊肉,最出名的美食也常与他们的羊肉有关,烤羊腿、烤羊排。而现在吃火锅必点的涮羊肉,传说就是忽必烈这个蒙古大汗、元朝皇帝发明的。

忽必烈剧照

传说,忽必烈有次亲率大军南下远征。行军路上,人困马乏就像休息会吃饭,忽必烈觉得军中伙食太差,突然想起家乡的好吃的,想到了清炖羊肉就忍不住口水,就吩咐了下去。厨子就立马宰杀羔羊,烧火准备炖肉。

可是突然探子来报,说敌军正在逼近。可是忽必烈已经饥饿难耐,就一边下令部队准备战斗,一边继续催厨子做菜,就想要吃清炖羊肉。厨子知道她性情急躁不敢惹怒,可羊肉需要很长时间才炖的熟,可是这么慢的话敌军早来了,羊肉炖好自己早就被砍头好几次了。就在这时,厨子急中生智,把羊肉从块切成了薄片,然后放在锅里涮了几下,就捞了出来,撒了点调料,就给忽必烈端了去。

忽必烈吃完就去迎敌,不久就凯旋而归。忽必烈很高兴,又觉得厨子有功,就又让他做了一次那道菜,然后让麾下的将领们一起品尝。大家吃了都赞不绝口,忽必烈于是给它命名为“涮羊肉”,后来也就成了宫廷佳肴。

涮羊肉,又叫羊肉火锅,一般认为是始于元代,兴起于清代,清朝皇帝举办的几次大型宴会上也基本上都有涮羊肉这一道菜。涮羊肉,有三个基本要求:选料要羊肉鲜嫩,切片要纸薄均匀,调料要味美可口。

忽必烈画像

元世祖忽必烈有一副传世的画像,现在一直收藏在台北故宫的南熏殿,同时收藏的还有忽必烈的皇后察必的画像,但两幅画都没有作者字款,现在被确定为是出自元朝的画家刘贯道,他还有一副《忽必烈出猎图》。

忽必烈画像

这幅忽必烈画像,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肖像画史上的传神写实典范,对他的体态、面部、服饰都画得十分精细,连忽必烈的眉和胡须都可以说是根根分明。在画像上,忽必烈明显发福比较显胖,两侧留着发辫,头戴一顶皮制的暖帽,身上穿着的却是白色的衣袍。

标签: 柯勒律治为何推崇忽必烈汗柯勒律评鉴忽必烈

更多文章

  • 忽必烈西征路线分析 忽必烈打日本失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忽必烈,西征,路线,分析,日本,失败,原因,忽必烈,西征,蒙

    忽必烈西征蒙古帝国发动过三次西征,第一次是成吉思汗亲率大军,第二次是窝阔台派遣拔都等人,第三次是蒙哥派遣旭烈兀。而忽必烈打仗的主要地方是在现在中国各地,比如云南的大理国、南宋等,没有西征过。蒙古西征第一次西征开始于1219年,最后经历了五年,在成吉思汗的亲自率领指挥、托雷等儿子的帮助下,蒙古战胜灭亡

  • 战国四大名将之王翦白起和李牧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四大,名将,之王,白起,李牧谁,厉害,白起,李牧,战争

    白起李牧战争时代出英雄,在战国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中,英雄人物层出不穷。赵国出了一名叫李牧的名将,用一生来保卫赵国的平安。秦国出了一个名叫白起的将领,为秦国统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那么,他们分别为自己的国家做出了哪些贡献呢?白起画像先来看秦国将领白起,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将军,善于运用兵队,在秦昭王的时

  • 尉缭和韩信是什么关系 韩信学成兵法后离开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尉缭,韩信,是什么,关系,学成,兵法,开了,尉缭,韩信,师生

    尉缭韩信尉缭与韩信是师生关系。韩信是尉缭退隐之后,晚年收的学生。尉缭是韩信的启蒙老师。韩信对尉缭的军法政治之术非常感兴趣,于是,拜尉缭为老师。韩信是个做人原则很强的人,不会违心奉承别人,所以尉缭只教导韩信学习兵法。韩信学成了兵法之后就离开了。尉缭与韩信尉缭,生于战国时期,归属兵家学派,魏国时期大梁人

  • 赵国李牧生平事迹 赵王让李牧遭责骂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国,李牧,生平事迹,赵王,李牧遭,责骂,赵国,李牧,战国

    赵国李牧李牧,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统帅,是赵惠文王时期李兑的后代。战国末期,李牧是缓解赵国危局的唯一将领,自古以来都有“李牧死,赵国亡”的称号。李牧一生的功绩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抗击匈奴,另一方面是抵御秦国进犯。李牧画像赵国在赵武灵王的时期,在政治和军事上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军事力量有了较

  • 成吉思汗托雷忽必烈 揭秘三代人的疯狂屠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吉思汗,托雷,忽必烈,揭秘,三代,人的,疯狂,屠城,忽必烈

    忽必烈屠城蒙古帝国南征北战、攻城略地,军队以骑兵为主,讲求速战速决的机动性,他们是攻占一个城池就奔向下一个,所以一路征服其实也在一路屠城,每一个蒙古将领手里都沾满了鲜血。忽必烈雕像成吉思汗被称为一代天骄,统一蒙古、灭亡金国、西征花剌子模。有如此赫赫的战绩,除了蒙古军队强大的战斗能力和他杰出的军事才能

  • 人们所说的尉缭子是谁 尉缭子兵法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人们,说的,尉缭,兵法,如何,尉缭,怎么,读音,尉姓,最早

    尉缭怎么读尉缭的读音为yǜliáo。尉姓最早出自于春秋郑国,有单姓和复姓之分。它是个多音字。如今有两种读音,分别是yǜ和wèi。这两种不同的读音,典故渊源也各不一样。尉缭照片读yǜ音的渊源。Yǜ音来源于著书《尉缭子》。书中记载的少数民族复姓尉迟,是Yǜ音的始祖,尉姓也是由复姓尉迟简化而来的。尉复姓在

  • 揭秘冒险家马可波罗服务忽必烈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揭秘,冒险家,马可波罗,服务,忽必烈,经历,马可波罗,服务

    马可波罗服务忽必烈马可·波罗是13世纪著名的旅行家,被认为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冒险家之一。在他的游记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他在中国的十几年游历的见闻,而当时中国正是元朝初建忽必烈在位时期。马可·波罗东行马可·波罗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商人家庭。17岁的时候,他就跟随父亲和叔叔沿着陆上丝绸之路从欧洲来到

  • 将军李牧是谁 战国时期的李牧是哪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将军,李牧,战国,时期,国人,李牧,嬴姓,李氏,名牧,赵国

    李牧是谁李牧,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时期的军事家,与廉颇、白起、王翦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对于李牧的贡献可以分成两阶段进行论述。第一阶段是在赵国的边境抗击匈奴,击退匈奴,第二阶段是抵御秦国。之后因赵王听信谗言李牧惨遭杀害。李牧画像赵文惠王时期,赵国北方边境的匈奴实力不断壮大,经常到赵国的边境进行抢掠

  • 杨朱见梁王的故事 列子中的杨朱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朱见,梁王,故事,列子,中的,杨朱,怎样,杨朱见,梁王,也

    杨朱见梁王杨朱见梁王也是一个关于杨朱的小故事,故事发生在杨朱要求见梁王的时候,故事中主要记录了杨朱和梁王之间的对话,从这其中也能够看出杨朱的思想。杨朱杨朱觐见梁王的时候,对梁王说治理天下就和在手掌上玩东西一样容易,梁王说,先生你只有一个妻子,一个妾室,但是你自己都管不好。而且你只有三亩大的菜园子,但

  • 蒙哥攻宋之战为何惨败 蒙哥电视剧大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哥攻,宋之战,之战,为何,惨败,电视剧,盘点,哥攻,宋之战

    蒙哥攻宋之战大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的长兄蒙哥汗,在蒙古草原上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大英雄。早在元世祖之前,他是继窝阔台之后蒙古部族的领袖,据《元史》记载,蒙哥汗骁勇善战,一生致力于元朝入主中原的大业,因而穷后半生之力攻宋,为后来忽必烈坐拥江山奠定了坚不可摧的基础。蒙哥画像宝佑六年,刚刚继任汗位的蒙哥急于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