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评鉴

评鉴

  • 《初刻拍案惊奇》点评鉴赏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1 4:32:04阅读:3746

    内容大概《初刻拍案惊异》是明终拟话本小道散,凌濛初编著。它同做者稍后发行的《二刻拍案惊异》一同,开称“二拍”,是中国现代短篇小道的宝库之一。一般亦取冯梦龙的“三行”即《喻世明行》、《警世通行》、《醉世恒行》的并称,称为“三行二拍”。《初刻拍案惊异》是一部到处颂扬的偶书,共有短篇小道40篇,它以国民年

  • 说岳全传的点评鉴赏

    文史百科时间:2024/1/15 3:42:22阅读:4424

    《道岳齐传》是浑代钱彩编次、金歉删订的少篇好汉传偶小道,最先刊本为金氏余庆堂刻本,共20卷80回。前61回是岳飞的“好汉谱”以及“守业史”;后19回,次要报告岳飞去世后,岳雷扫北的故事。传颂了岳飞等将士勇敢做战、粗忠报国的忠怯止为,鞭挞了秦桧等人卖国供枯、搭救忠良的丑陋功止。做品观赏《道岳齐传》问世

  • 欧阳修的词作评鉴

    历史解密时间:2024/1/9 4:12:12阅读:2245

    欧阳修的词作评鉴欧阳修的一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词作。欧阳修的词《渔家傲》。此词牌原属讲唱文学的鼓子词,常作为定格联章轮番连唱,语言质朴流畅,在北宋民间为人们喜闻乐见。欧阳修用此民间曲牌写每月的应时节物景色和民间习俗,勾勒出一副水乡村娃生活的场面,富有浓郁的山水乡村风味。欧阳修雕塑欧阳修的词《采桑子

  • 古代才女班婕妤作品怨歌行评鉴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3 9:52:20阅读:3029

    ?班婕妤,班况的女儿,是《汉书》班固的祖姑,因为被汉成帝封为“婕妤”,故称她为班婕妤。班婕妤为后人所熟知,是因为她历经繁华萧瑟的生平和她的著名诗歌《怨歌行》。《怨歌行》又叫做《团扇诗》,是在赵氏姐妹入宫,她被冷落时所作,用此诗抒发了自己的心情。班婕妤的一生可以作为后宫妃子的一个重要标本。班婕妤年纪轻

  • 王维山中送别评鉴

    战史风云时间:2024/1/23 10:55:46阅读:1122

    王维山中送别评鉴?王维是唐代有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有着深厚的影响力。他也有许多佳作流传了下来,《山中送别》就是其中的一首。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王维的《山中送别》。《山中送别》图片这是王维为友人而写的诗,友人将要离开,王维借此表达了他对友人的不舍之意。与友人离别这样的题材其实非常

  •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名言评鉴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13:03:26阅读:1185

    老子的名言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八十一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越是实在的话越不好听,然而好听的话却不实在。老子像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人的本性就是爱听好话,所以我们要明辨是非。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一

  • 李白情诗长相思全文评鉴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21:30:35阅读:3722

    长相思李白自古以来描写男女之情的诗歌有很多,李白所写的《长相思》便是其中之一。《长相思》其实是组诗,一共有三首。这三首诗相互关联,共同表达了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写的缠绵悱恻,别具一番风味。《长相思》根据史料的记载,诗人李白写《长相思》的时间大概是在他被排挤出朝廷的时候,因为心中的苦闷与无奈,李白沉浸

  • 诗人常建生平简介 塞下曲常建全文评鉴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7:50:17阅读:3795

    常建简介常建这个人有些特殊,唐代人,有才华,写的诗文倒是不少,但他的字号却无法考证,生卒年月不详,甚至连他的家乡陕西长安到现在都有争议。下面让我们看一下常建简介。常建画像常建是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时期的进士,和大诗人王昌龄同榜。天宝年间,在江苏当校尉,但是没过多久因为官场不得已,心情比较抑郁,就辞官不做

  • 书法家柳公权作品玄秘塔碑评鉴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10:35:18阅读:3791

    柳公权玄秘塔碑《玄秘塔碑》于公元前841年刻立,是由书法家柳公权撰文而写。目前,这幅作品藏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至今完好无损,字迹依然清晰可见。《玄秘塔碑》欣赏《玄秘塔碑》全称为《唐故左街僧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是歌颂功德的作品。《玄秘塔碑》上的字体是楷书作品,

  • 咏史怀古诗蜀相杜甫全诗评鉴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0 5:24:16阅读:4256

    蜀相杜甫蜀相是杜甫搬入成都草堂居住之后,于第二年在武侯祠游历时的一首咏史怀古诗,假借旧时的古建筑,表达了对于诸葛亮雄才大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叹,同时也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痛惋之情。全诗既写出了尊蜀为正的观念,也含有怀才不遇的感慨以及借景思人的情怀。杜甫蜀相蜀相这首七言诗,工整密凑,婉转曲折,

  •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评鉴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1 13:21:01阅读:3662

    于易水送人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于易水送人》是唐初时期的著名诗人骆宾王的一首五言绝句。主要是描述送别友人的那种感受,整首诗都透漏着悲凉的语境和苍凉的意味。《于易水送人》书法公元679年,骆宾王奔赴边塞,进入边塞的军队之中,一心想着如何的报效国家,干出一番事业来。

  • 温庭筠的诗作评鉴 诗人温庭筠号什么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8:55:50阅读:384

    温庭筠的诗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温庭筠有很多的著名诗篇,例如《商山早行》、《望江南》、《更漏子》、《南歌子词二首/添声杨柳枝辞》以及《题卢处士山居/处士卢岵山居》等等,都是受到后人追捧的著名诗词。下面来赏析下经典几首温庭筠的诗。温庭筠画照《商山早行》这是温庭筠的诗的其中一首,这首诗描绘的是温庭筠在远赴

  •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评鉴

    历史解密时间:2024/4/17 7:41:59阅读:4731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洛神赋十三行》,简称为《洛神赋帖》或者《十三行》,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在小楷字体方面的代表作,书写用纸应该为麻笺。该帖的主要内容为三十七魏国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曹植的传世诗作《洛神赋》。该贴的真迹早已失传,大概是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因为残损而亡佚了。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目前保存到现在的

  • 诗人王昌龄是哪里人 王昌龄的爱国诗评鉴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11:25:53阅读:1614

    王昌龄是哪里人王昌龄是河东晋阳人,晋阳位于今日的山西省太原市,因而王昌龄是晋绥大地哺育出的一位爱国诗人。也有后人认为他是京兆长安人,祖籍位于今天的陕西西安,是矣非矣,至今尚难考证。王昌龄画像“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首豪迈壮阔的《出塞》,出自盛唐著名的边塞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评鉴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14:11:34阅读:2384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唐朝是我国古代最繁盛和丰饶的时期,因其开放包容的举措和广纳四海的胸襟鄂闻名于世。因此在这一时期也是我国诗词歌赋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很多描绘人们平和安详生活的景象的诗词。比如唐朝初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苏味道所写的《正月十五夜》便是其中颇具名气的一首诗。这首诗吟咏的是公元705年神都洛阳

  • 韦庄作品菩萨蛮其二评鉴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20:43:23阅读:2720

    菩萨蛮韦庄其二“菩萨蛮韦庄”这首词来自于诗人韦庄,这首词描写了一幅风景如画的江南美景。通过读这首词,可以让人联想到江南的大好美景,游客坐在小船上,随着波浪轻轻游荡。放眼天空,在伴随着细雨声,慢慢睡去。想想都觉得很是惬意!韦庄雕像韦庄,是晚唐诗人。他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还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代孙子。他

  • 花木兰木兰诗全诗评鉴

    历史解密时间:2024/1/5 17:56:12阅读:125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么一首描写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木兰诗》几乎是人人皆知。木兰诗图片《木兰诗》全诗描写的便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一开始的女子叹息惆怅,描写了花木兰因为家里无长男父亲年老体弱却要参军而叹息。之后的市集上采买物资,表达了木兰决定替父参军;并且开始了匆忙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全诗评鉴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6:16:06阅读:3590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卢照邻,字升之,汉族人,初唐四杰之一。与杨炯,王勃,骆宾王齐名。卢照邻在骈文和诗歌上面尤其在行,其文风老练简洁,总是能出其不意的打动人心。卢照邻十五夜观灯就能很明显的体现出卢照邻的文风。他将节日气氛与心中所想结合,烘托出了元宵节欢快明亮的节奏,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尤其是“缛彩遥分地,

  • 诗作秋寄从兄贾岛评鉴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13:23:57阅读:3933

    秋寄从兄贾岛秋寄从兄贾岛这首诗是无可写给贾岛的一首诗。无可是贾岛的表弟,两个人小的时候曾经一起出家当过和尚,虽然后来贾岛还俗了,但是两人依旧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通过书信对的形式往来,并且具有浓厚的情感。这首《秋寄从兄贾岛》就是无可在庐山西林寺的时候因为思念心切而写给贾岛的诗,全诗感情真挚。贾岛画像草虫

  • 顾恺之作品列女仁智图评鉴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4 22:19:34阅读:4252

    顾恺之作品《列女仁智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之一,此作品为南宋的摹本。孙光禄大夫的《列女传》是《列女仁智图》的取材来源。全书主要是写妇女的道德行为给国家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分别有好和坏两个相反的道德方面来进行描述。此图就是摘取了其中的“仁德卷”来进行绘画创作。列女仁智图在《列女传》中的仁智卷一共有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