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世祖忽必烈夏宫遗址 忽必烈版图究竟有多大

元世祖忽必烈夏宫遗址 忽必烈版图究竟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916 更新时间:2024/3/14 7:36:23

忽必烈夏宫

夏宫就是皇家贵族用来消夏避暑而专门建造的宫殿,历史上国内外的皇帝大多都有夏宫,国外出名的有埃及夏宫、彼得大帝夏宫等,而国内最出名的就是北京的圆明园。而忽必烈的夏宫,就是元朝的上都,现在位于内蒙锡林郭勒。

忽必烈夏宫

上都原来名叫开平,因为忽必烈在那里登基成为蒙古帝国的大汗,后来在1263年把开平升为了上都,并且作为夏天避暑的夏宫。目前,上都早已损坏,不过遗址还是完整保存了当时城市的整体格局,还有墓葬群。2012年,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忽必烈夏宫海拔在一千多米,是周围气候最宜人的地方,当时有人这样描写夏宫的六月份天气:“似秋时”、“亦冰霜”、“凉如水”,可见这里气候的确非常适合避暑。此外,忽必烈夏宫的风景也可以说是极好的,不仅地处金莲川草原,一马平川、芳草如茵,还有青山绿水在旁,北面是有烽火台的龙岗山,南面是蜿蜒曲折的上都河。据马可·波罗的记载,当时上都周围栖息着许多草原的飞禽走兽,野鹿、天鹅、白鹤等等。

现在,在原来上都的遗址边建造了一个忽必烈夏宫景区。景区和上都遗址距离只有2公里,因此只要来参观遗址基本上都要在景区中停留,一方面休息或者餐饮,一方面领略一下草原风光和当地的民俗风情。据说,当地的蒙古族人保留了许多古老的风俗,甚至还有不少是成吉思汗的家族后裔。

忽必烈版图

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东到日本、向南到泰国、向西到天山、向北到贝加尔湖,汉朝或者唐朝最为鼎盛的时候也远远比不上。此外,元朝还有四大汗国以及其他包括高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在内的藩属国。

元朝的版图

蒙古帝国,自成吉思汗建立以后就一直四处征战,经过几位汗王的征服扩张,尤其三次西征灭亡占领了欧洲许多地方,把帝国的疆域不断增加。据说蒙古帝国最鼎盛的时候国土面积有3300万平方公里,虽然因为有一部分领土存在争议导致有人认为是2400万,不论如何它都是世界历史上第二大的帝国。

但是蒙古帝国有四大汗国,它们是成吉思汗分封给他儿子的,虽然隶属于蒙古,但也各自独立。而等到忽必烈继承汗位建立元朝后,四大汗国中除了伊儿汗国因为是忽必烈的弟弟所建所以一直承认他是宗主和元朝关系不错外,其他三个多多少少对元朝有不满和冲突,之间发生战乱也是常有的事。因此,属于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的领土,却不能算在后来元朝的版图里,而这四个国家加起来应该达到一千万平方公里。

所以,虽然元朝差不多等于继承了蒙古帝国主要的领土,但其实就面积只有一半左右而已。之后,忽必烈征服一些地方,尤其是灭亡南宋统一中国,元朝当时的国土面积大约在一千五百万平方公里左右。

忽必烈画像

元世祖忽必烈有一副传世的画像,现在一直收藏在台北故宫的南熏殿,同时收藏的还有忽必烈的皇后察必的画像,但两幅画都没有作者字款,现在被确定为是出自元朝的画家刘贯道,他还有一副《忽必烈出猎图》。

忽必烈画像

这幅忽必烈画像,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肖像画史上的传神写实典范,对他的体态、面部、服饰都画得十分精细,连忽必烈的眉和胡须都可以说是根根分明。在画像上,忽必烈明显发福比较显胖,两侧留着发辫,头戴一顶皮制的暖帽,身上穿着的却是白色的衣袍。

标签: 世祖忽必烈夏宫遗址版图竟有多大忽必烈夏宫

更多文章

  • "作中庸 乃孔伋"这句话出自哪里 有何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庸,乃孔,这句话,出自,哪里,有何,含义,中庸,乃孔,作中

    作中庸乃孔伋“作中庸,乃孔伋”这句话来源于三字经,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孔伋作了中庸这部书。接着这句话的是“中不偏,庸不易”,意思是说做事不偏不倚是不容易的一件事。中庸全面介绍了儒学的中庸之道。它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教育人们要修身养性,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作中庸乃孔伋图片也要每天想想自己今天哪里做得不对,以

  • 忽必烈的儿子有哪些 忽必烈后裔流落到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忽必烈,儿子,哪些,后裔,落到,忽必烈,儿子,妻子,众多,因

    忽必烈的儿子忽必烈妻子众多,因此子嗣也不少,据记载他儿子有十个之多(也有12个的说法),名字分别是朵儿只、真金、忙哥剌、那木罕、忽哥赤、爱牙赤、奥都赤、阔阔出、脱欢和忽都鲁帖木儿,基本上成就一般,其中最后一个是忽必烈的庶子。忽必烈的儿子真金长子朵儿只因为早逝所以史书资料很少。次子真金是忽必烈与察必皇

  • 元朝名臣刘秉忠传记 刘秉忠谥号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元朝,名臣,刘秉忠,传记,谥号,是什么,刘秉忠,元朝,有名

    刘秉忠传刘秉忠是元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元朝的政坛中有着十分鲜明的特色,对奠定元朝的政体、典制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刘秉忠传》。元朝刘秉忠图片刘秉忠字仲晦,一开始他的名为侃,后来又改名为子聪,做官后才改为如今的名字。十七岁时为了就近侍奉双亲,就担任了一个小官,他常常感

  • 孔伋读音是什么 思想家孔伋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孔伋,读音,是什么,思想家,孔伋墓,在哪里,孔伋,读音,它的

    孔伋读音伋,它的读音跟级一样。孔伋是孔子的孙子,字子思。他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伋,它有思绪敏捷的意思,也有行为快速的意思。它也可以是姓,在中国有这个姓的只有安徽和县境内,只有数十人,所以这个姓也是国家珍稀品之一。孔伋读音图片三字经中也出现了孔伋。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教材,宋代王应麟创作

  • 战国时期的赵括是谁 赵括该怎么读才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国,时期,赵括,赵括该,怎么,才对,赵括,何许,因何,出名

    赵括是谁赵括何许人?他因何出名,他有什么成就,他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赵括,赵国武将,其父是赵奢,赵国著名的将军,大将之才。小时候,赵括也是十分聪明伶俐,大有成为神童之迹象,记忆力尤为突出,对诗词熟读几遍后便能烂熟于心,但赵括对诗词歌赋却并不热衷,反倒是对兵书、兵法、排兵布阵尤为喜爱。赵括画像在赵括的

  • 柯勒律治为何推崇忽必烈 忽必烈汗柯勒律治评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柯勒,律治,为何,推崇,忽必烈,汗柯,勒律,评鉴,忽必烈,汗

    忽必烈汗柯勒律治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国皇帝,但熟悉和喜欢他的远不止有中国人或者蒙古人,也有许多外国人十分推崇并且研究忽必烈,柯勒律治就是其中一位,他是18世纪英国的诗人和文艺批评家,写了一本《忽必烈汗》的书,以及一首同名的诗歌。柯勒律治《忽必烈汗》一书讲述的就是忽必烈的一生,从他在草原上的出生到他去世后

  • 忽必烈西征路线分析 忽必烈打日本失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忽必烈,西征,路线,分析,日本,失败,原因,忽必烈,西征,蒙

    忽必烈西征蒙古帝国发动过三次西征,第一次是成吉思汗亲率大军,第二次是窝阔台派遣拔都等人,第三次是蒙哥派遣旭烈兀。而忽必烈打仗的主要地方是在现在中国各地,比如云南的大理国、南宋等,没有西征过。蒙古西征第一次西征开始于1219年,最后经历了五年,在成吉思汗的亲自率领指挥、托雷等儿子的帮助下,蒙古战胜灭亡

  • 战国四大名将之王翦白起和李牧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四大,名将,之王,白起,李牧谁,厉害,白起,李牧,战争

    白起李牧战争时代出英雄,在战国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中,英雄人物层出不穷。赵国出了一名叫李牧的名将,用一生来保卫赵国的平安。秦国出了一个名叫白起的将领,为秦国统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那么,他们分别为自己的国家做出了哪些贡献呢?白起画像先来看秦国将领白起,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将军,善于运用兵队,在秦昭王的时

  • 尉缭和韩信是什么关系 韩信学成兵法后离开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尉缭,韩信,是什么,关系,学成,兵法,开了,尉缭,韩信,师生

    尉缭韩信尉缭与韩信是师生关系。韩信是尉缭退隐之后,晚年收的学生。尉缭是韩信的启蒙老师。韩信对尉缭的军法政治之术非常感兴趣,于是,拜尉缭为老师。韩信是个做人原则很强的人,不会违心奉承别人,所以尉缭只教导韩信学习兵法。韩信学成了兵法之后就离开了。尉缭与韩信尉缭,生于战国时期,归属兵家学派,魏国时期大梁人

  • 赵国李牧生平事迹 赵王让李牧遭责骂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国,李牧,生平事迹,赵王,李牧遭,责骂,赵国,李牧,战国

    赵国李牧李牧,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统帅,是赵惠文王时期李兑的后代。战国末期,李牧是缓解赵国危局的唯一将领,自古以来都有“李牧死,赵国亡”的称号。李牧一生的功绩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抗击匈奴,另一方面是抵御秦国进犯。李牧画像赵国在赵武灵王的时期,在政治和军事上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军事力量有了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