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常遇春兵团有多厉害 常遇春杀降终受报应

常遇春兵团有多厉害 常遇春杀降终受报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828 更新时间:2024/4/14 23:16:15

常遇春兵团

常遇春兵团是历史上十大兵团之一,因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著名。常遇春兵团有很强的战斗力,在常遇春指挥下,立下赫赫战功。以至于元兵听到常遇春军队时,都十分惶恐和害怕。

常遇春兵团

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下的一名猛将,为朱元璋开拓大明江山立下无数战功,是明代的开国元勋之一。

1364年,常遇春率领兵团和徐达军队汇合,先攻克了庐州,后又占领了江西等地,因为常遇春和徐达战功显赫,朱元璋将常遇春封为副将军,徐达为大将军,并下令俩人带领二十万明军去东边讨伐张士诚军队。在朱元璋的计划下,徐达和常遇春先后攻克了杭州等地,并且将张士诚的部下进行了围剿。张士诚孤立无援的镇守苏州,在常遇春和徐达的持久战下,张士诚守城失败而亡,朱元璋得此消息后,嘉奖了常遇春,封他为鄂国公。1367年,朱元璋率领徐达和常遇春进行北伐战争,常遇春率领他的兵团誓死奋战,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山东等地已被平定。元军在北方的实力已经大大地削弱了,明军的战斗力势如破竹,常遇春率领兵团单枪匹马在洛水北面击溃了元军主力,后人称为塔尔湾大捷。常遇春兵团在这一大战中,立下汗马功劳,为明军攻打元大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常遇春身为朱元璋的得力助手,在讨伐元军上屡建奇功,为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提供了强有力的军事保障。常遇春去世后,朱元璋追封他为开平王,以示奖励。

常遇春杀降

中国历史上有个说法“杀降者不祥”,这句话大抵意思是,两军交战时,如果胜负已经区分出来,对于缴械投降之人,应该不能杀害。如果进行屠城,那这就是不仁不义的举动,将会遭到谴责。纵观历史上,喜欢杀降屠城之人,往往都没有一个善终的下场。

常遇春雕塑

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下的一员猛将,跟随朱元璋征战南北,是明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常遇春攻下一座城池后,他就要进行杀降屠城,为这事,朱元璋曾教训过他,但是常遇春屡禁不止。

据说,常遇春在睡梦中,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悲惨的生活,于是便下令屠城。等他从梦中醒来,发现士兵都不在帐营中,便问身边的侍卫,士兵们身在何处?侍卫告诉他说,将军命令屠城,战士们得令后,便开始执行命令了。常遇春听后,连忙收回兵令,可是士兵们已经杀了很多人,血流20多里。

朱元璋先后打败了陈友谅等人的军队,统一了江南地区。便派遣徐达和常遇春带兵北上,剿灭元军,常遇春进入青岛途中,包围了潍县城,因为城内的元兵誓死抵抗,使常遇春军队花费了很多时间,常遇春部下在这次斗争中损伤惨重,但是最后还是攻下了县城。常遇春十分恼怒,便下令屠城,将潍县城内的居民和元兵全部都杀死。

朱元璋曾劝说常遇春,攻下了城池,得到了土地,但是没有百姓的话,空城有何用?但是朱元璋并没有让常遇春改掉这一毛病。

后来,常遇春暴病而亡,享年四十岁。

常遇春屠城

明朝名将常遇春英年早逝,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常遇春的早逝是一种天谴与报应。虽说这种因果论不能全然让人信服,但常遇春的杀降与屠城却是铁一般的事实。

常遇春画像

元至正十八年九月,常遇春与陈友谅大战,活埋投降士兵4000人。洪武元年,常遇春收取泰州后屠城。带病北上灭元时,下令将鲁中重镇潍县的全部元军及大部分城内居民杀死,又在北伐时,东昌屠城,城内和附近村庄几近断绝人烟。1369年,征讨平饶,血腥屠城。如此行径在常遇春行军途中大量发生,不胜枚举。常遇春杀降屠城也成为人所周知的一件事,连朱元璋也常常叮嘱他不要嗜杀。古语言之,杀降不详。然而一代名将却为何对“杀降屠城”情有独钟?一方面,对于放弃自己阵营转而投靠自己的士卒,常遇春的心中有一种疑虑,认为可能是诈降。为了免除后患,便一气杀死。此外,某些城池久攻不下,损失了常遇春大量的士兵,也极大的激怒了常遇春,破城之时便是泄愤之时。还有一种说法是,降兵亦要大量粮草养活,且收服不易,为了不给敌人留下翻盘的机会,常遇春选择将降兵杀掉。不过即使身后白骨累累,也不能否定常遇春的赫赫战功,他永远是乱世用兵如神的一代名将,是朱元璋忠心耿耿的左膀右臂,亦是明朝军功卓卓的开国功臣。

标签: 常遇春兵团有多厉害杀降终受报应常遇春兵团

更多文章

  • 曹真曹休是曹操儿子吗 揭秘曹真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真曹,曹操,儿子,揭秘,曹真,怎么,死的,曹真曹,曹真是

    曹真曹休曹真是曹操的义子,曹休是曹操的族人。俩人追随曹操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曹真和曹休俩人官至大司马和大将军,深受曹操的宠信和认可。曹真剧照曹休十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曹休为了安葬父亲,便临时租借了一块坟地埋葬父亲。料理父亲后世之后,曹休带着年迈的母亲到吴地一带避难。曹休当时住在吴郡太守家中,

  • 张三丰大道论写了什么 张三丰大道论的内涵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三丰,三丰,大道,写了,什么,内涵,张三丰,三丰,大道,大

    张三丰大道论《大道论》是张三丰的代表作之一,张三丰生活于南宋末年,明朝初年,是著名的道士和儒士。在武学方面,张三丰创立了太极拳法和内家拳法;在文学思想方面,张三丰著有《玄机直讲》、《玄要篇》等书籍,都是关于张三丰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和感悟。张三丰剧照《大道论》中,有说:天地之间,至灵至贵者,人也;最忙最

  • 清官张鹏翮是谁 张鹏翮怎么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官,张鹏,怎么,清官,张鹏,清代,人士,号宽,出生于,四川

    清官张鹏翮张鹏翮,清代人士,号宽宇,出生于四川,是清代有名的朝廷大臣,他非常擅长治河,堪称清代的治河专家。做官期间,张鹏翮历任过不少职位,为人清廉公正,被称为是清代第一清官。张鹏翮像张鹏翮自入仕后担任过很多不同的官职,曾任河道总督、刑部尚书等,为官期间,他为人廉洁公正,不怕权贵,廉名在外。在雍正元年

  • 常遇春民族到底是什么 常遇春家谱如何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常遇春,民族,到底,是什么,家谱,如何,记载,常遇春,民族

    常遇春民族关于常遇春民族之争,有两个说法,一是说,常遇春为汉族人,一是说常遇春为回族人。北方回族认为常遇春是回族人,并且将他的英雄事迹编入到了回族英雄谱中。为何会出现这一说法,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常遇春属于穆斯林后代,在当地家谱中,有相关的证明说常遇春家人为回族系。常遇春画像这只是他们的一个说法,后来

  • 徐祯卿诗词鉴赏 偶见徐祯卿作品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徐祯卿,诗词,鉴赏,偶见,作品赏析,徐祯卿,诗词,吴中,四大

    徐祯卿诗词“吴中四大才子”中,独有徐祯卿以诗词著称,与唐寅、祝枝山、文征明三人所属领域不同,此三人皆以书画扬名。徐祯卿剧照徐祯卿在诗坛的地位颇高,被称为“文雄”,其诗作之多,又皆为佳品,着实是名副其实。早期作品的行文风格偏向于白居易、刘禹锡此类婉约诗人一派;之后因受李梦阳、何景明等人的影响,提倡“文

  • 罗贯中父亲是谁 罗贯中图片形象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罗贯中,父亲,图片,形象,如何,罗贯中,父亲,提到,一个,历

    罗贯中父亲提到罗贯中这一个历史人物,我们都很熟悉。说到该人物,不得不提及我国有四大名著,《西游记》是吴承恩创作的;《水浒传》是施耐庵创作的;《红楼梦》是曹雪芹以及蔡锷创作的。《三国演义》的作者则是罗贯中,但是我们今天要来了解的不是罗贯中,而是罗贯中的父亲,罗锦。罗贯中画照身为罗贯中这一个流传千古的大

  • 明朝大将徐辉祖简介 徐辉祖后代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大将,徐辉祖,简介,后代,多少,徐辉祖,简介,明朝,年

    徐辉祖简介徐辉祖是明朝初年的一位大将,是魏国公徐达的儿子。相传徐辉祖高大英俊,英姿不凡,世袭了魏国公的爵位。徐辉祖画像徐辉祖原来的名字叫做允恭,但是因为皇长孙叫朱允炆,为了避讳皇室的名讳,因此才改名成了徐辉祖。原本就是在陕西、北平、山东等这些地方练兵的,但是一次机会,徐辉祖发现了燕王府的阿鲁帖木儿图

  • 徐祯卿与徐文长有关系吗 他们是同时代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徐祯卿,徐文,有关系,他们是,同时代,徐祯卿,徐文,皆为,明

    徐祯卿徐文长徐祯卿与徐文长皆为明朝文学家,因而很多人将其二人混淆,更有甚者认为他们是同一人,其实徐祯卿与徐文长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不仅所擅长涉猎的文学领域极为不同,他们各自所生活的年代也相差甚远,徐文长在徐祯卿过世后近十年才出生,两人根本没有任何交集。徐渭画作赏析徐文长,本名徐渭,起初字为文清,后改

  • 周培公和李光地的关系 李光地与陈梦雷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培公,李光地,关系,陈梦雷,周培公,李光地,均为,康熙,臣

    周培公和李光地?周培公和李光地均为康熙臣下,他两都是康熙重要的谋士,历史上的周培公曾任参议道台等职,还曾劝降响应吴三桂反清复明口号的王辅臣;而李光地所属官职则比周培公高,曾任文渊阁大学士等,也曾在“三藩之乱”有突出贡献,也曾为收复台湾立功,深受康熙器重。李明饰演的周培公剧照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周培

  • 李光地故居在哪里 李光地墓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光地,故居,在哪里,在哪,李光地,故居,清朝,大臣,深受

    李光地故居?李光地为清朝大臣,深受康熙倚重,为福建泉州人,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等,为平定三藩之乱甚有贡献,为祖国繁盛百姓安康做出不少突出贡献,如兴修水利,改善涝灾。其著作也颇有名气,如《榕树全集》、《周易通论》等。李光地故居图片李光地故居位于泉州湖头镇的中山街,这个是李光地的祖先在明代的时候修